63书院 > 都市小说 > 武唐 > 第 105 部分

第 105 部分

接喷出来,好半天缓过劲来,他眼珠子一转就立刻摆了摆手:“你不用c心。雍王府亲兵都是上过战场的,这长安城里还不至于出差错。太子殿下历来勤勉,难得出去一趟也不用那么紧张。你既然是太子詹事,就应该好好替太子殿下好好打理府事,别让他太辛劳了。”

    此话一出,吴敬贤可谓是瞠目结舌,可见上官仪的案头一瞬间被小吏堆上了无数公务,他只能怏怏告退。甚至没奢望往皇帝皇后那里告一状——这样的事情已经有太多次先例了,也没见两位至尊说什么。如果他不是东宫太子詹事,也不会在乎这种事,可谁让他坐在那条小板凳上呢?

    别人的愁苦李贤没工夫去细想,走在大街上,他分外庆幸自己聪明,早上一下子带出来十几个亲兵,否则现在人手绝对不够。忖度这午后大理寺大约还没开始,三个小丫头又吵着要去逛长安的两市,李弘又是无可无不可地。他便答应了下来,谁知李令月三个人小鬼大,购买力之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长安两市向来都是最最热闹的,几千个店铺卖什么的都有,一圈转下来,所有亲兵的马褡裢里头塞得满满当当。这还不包括三个小丫头嘴里吃的手上玩的。好在李贤向来就是这里的常客,不少人都认识他这位慷慨大方的六公子,这才一路签单避免了掏钱。

    别看都是些小玩意,这一路花地钱若是合计一下,少说也有二三十贯,够人家百姓过半年了!

    “六弟,令月大约还是头一次出宫吧?”李弘走近李贤身边,面色说不出的轻松。哪里还有平素那种监国太子的谨慎稳重,“若是母后知道你拐带了她的宝贝女儿,只怕回去之后你又得遭一顿说教!”

    “兄弟一家亲,反正今儿个五哥你也有份。到时候可得帮忙撑着一点。”李贤嘿嘿一笑,掏出铜钱从路边某个卖冰糖葫芦的人手中接过了三串,命亲兵拿上去给三个小丫头,见三个人好奇得什么似的,他方才耸肩一笑,“横竖机会难得,就让她们尽兴一下吧!”

    李弘向来也是宠爱妹妹的人,此时见状不禁莞尔。虽说一路看去店铺众多商品琳琅满目,但他向来不怎么留心这些,只顾着看那三个犹如放出笼子的小鸟一般的孩子。所以,当李贤神神秘秘地从某家店铺中钻出来,塞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锦盒时,他不觉愣了一愣。

    “这是什么?”

    “当然是送给我那位还没出生地侄儿或是侄女的,我一个月前画了图样给他们定制,今儿个正好过来自然就取了!”见李弘张张嘴似乎要说些什么,他就抢在前头道,“民间宫中都曾经有挂长命缕的习惯,我特意变了一变,用上了这长命锁。这用的是产自于阗的美玉,然后是最好的玉工雕琢而成,辟灾驱邪最是管用。”

    李贤说

    淡写,李弘却心中一动,打开锦盒一看,却只见那玉巧绝伦,上头缕刻着双龙戏珠,暖润滑泽,那块玉中间仿佛还流转着一道极其难得地微光。他本想张口说一个谢字,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一句调笑:“六弟你这么早就备好了贺礼,如果阿斐到时候产下的是孪生,你可怎么办?”

    “什么孪生?”

    李弘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就探出来一个小脑袋,却是上官婉儿。只见小丫头一下子盯上了李弘手上的锦盒,眼神中满是好奇,最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道:“我知道了,这一定是师傅送给……送给五公子那个未出世孩子的!什么好东西,也让我瞧瞧?”

    她这一嚷嚷不打紧,一瞬间,李令月和阿韦也挤了过来。没奈何之下,李弘只得打开锦盒满足了三人的好奇心。这不看不打紧,一看之后,李令月立刻磨着李贤也想要一个,上官婉儿和阿韦虽说不好学着太平公主撒娇,但那满眼的小星星显露无遗。

    “好了好了,改明儿我再去订制三个!”李贤在三人头上各敲了一记,故意板起脸道,“不过,这东西可不比你们今天买的小玩意,价值不菲,你们拿什么和我换?”

    一句话让李令月上官婉儿阿韦愣在了当场,而李弘听到这熟悉的一句台词,顿时忍俊不禁笑了起来,紧跟着又露出了一丝怅惘。想当初他还小地时候,就因为这一句话被李贤支使得团团转,也不知道欠下了多少账——当然,其中很多到现在都还没还上,兴许日后也没法还了。

    李令月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自己能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李贤交换,顿时一跺脚抱怨道:“六哥也太小气了!”

    —

    “就是这样一个长命锁,就得花去你六哥我几个月的俸禄,也就是说我节衣缩食大半年才能给五哥送上这么一份贺礼,我这还小气?”李贤见三个小的听得瞠目结舌,面上笑意愈发促狭,“这手工费我也就不和你们计较了,单单这玉就价值七百贯,你们总得拿出点诚意吧!”

    这一次,稍微懂一点钱财知识的阿韦倒抽一口凉气,一把将李令月和上官婉儿拉到一旁。也不知道她嘀咕了一些什么,就只见两个最最古灵精怪地人一下子变了脸色,看向李贤的眼神中没了嗔怒,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丝惊异。

    三个小丫头也不知道商量了些什么,最后,年纪最大的阿韦被公推出来做了代表,把李贤拽到了一边。

    李弘远望着三个小的轮流在李贤耳边叨咕了些什么,心中愈发觉得好笑。都多少年过去了,他这个弟弟也老大不小了,偏偏讹诈的性子就是改不掉,就连小孩子也仍不忘连哄带骗。此时此刻,他完全没注意到,听了李令月的话之后,李贤的脸色忽然变得很有些古怪。

    闹了这么一出,西市也逛得差不多了,一行人便汇合了往景耀大街那个门出去。李贤刚刚冒头,就忽然听到左边传来了一个叫声。

    “六郎!”

    他循声望去,却见是一排三个女子。居中的那女子身穿一身嫩黄襦衫,束胸长裙的边上镶拼着一圈绫锦,既雅致又富贵,那张曾经消瘦愁苦的脸上如今却容光焕发,赫然是许嫣;她右手边的女子素面朝天不施粉黛,身着半袖长襦,玄丝虹裳,落落大方之中尚流露出一丝清减,却是房芙蓉。

    而站在许嫣左手边的一个女子斜簪步摇,纤纤玉手上戴着一个精致的玉指环,正用古怪的目光看着他——与其说是打量他,还不如说是打量李弘。

    这三个女子同时站在景耀大街,端的是百花失色,丽姝失颜,恰好应了景耀两个字。李贤回过神来连忙上前打招呼,一转身想着如何介绍李弘的时候,却只见这位素来稳重大方的兄长正看着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子,面上很有些失神。

    不会吧,这难道是一见钟情?

    他正嘀咕的时候,许嫣急忙拉着房芙蓉和另一个女子走上前来行礼问候,她们的那些从人也纷纷上得前来,叉手行礼之后便个个默不作声退到一边。而等到许嫣介绍了人之后,李贤方才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着实觉得无巧不成书。

    那位簪步摇戴指环的丰盈女子,竟然是未来的太子妃弘农杨纹因,也就是他李贤的正牌嫂子!

    第四百五十八章 … 兄弟视察大理寺

    子选妃与其说是太子自己的事,还不如说是国家大事弘使性子。正因为如此,在当初整个选妃过程中,百官选,武后再选,李治最后拍板,可谓是层层严格把关,唯独没人来问他是否喜欢。

    如果换成李贤那么个性子,必定会想方设法从中作梗,不管怎么都得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然而,李弘四岁立为太子,七岁出居东宫,虽说被李贤带着也有些违背礼法的时候,但那终究是少数,在这种大事上更不会使性子。所以,他也就远远看过自己未来的太子妃一面,甚至没有说过话。

    正因为如此,今天这次谁都没料到的碰面,他感到尴尬的同时,杨纹因也露出了不自然的表情。而李贤注意到了这一点之后,眼珠子一转就悄悄交待上官婉儿和阿韦缠住了许嫣和房芙蓉,自己则索性把李令月抱在了手里,愣是让这一对未婚夫妻凑在了一块。

    许瑶嫁给了房芙蓉的兄长,这许房两家自然也就亲密了起来,房芙蓉养伤的时候曾经得到武后不少赏赐看顾,这伤势痊愈之后也就由父母做主暂时留在了京城。她平日也常常和许嫣出来散散心,谁知道今日居然会无巧不巧遇到了李贤兄弟。

    她早就听父母说当初李贤曾经在她遇刺之后来瞧过,此时一见面,却发现对方仿佛忘记了当初那桩事似的,一个劲地在李弘和杨纹因身上打量。不禁心中一叹。转头一看许嫣地时候,却只见这位如今许家的实际主人虽面上镇定,眼神却一直往李贤身上瞟,不禁想起了母亲私底下曾经提过的传闻。

    李弘忙着留心兄长和未来嫂子之间的尴尬,好一阵子方才被李令月的嚷嚷声惊醒,遂对两女笑道:“我和五哥正好要去大理寺瞧热闹。既然遇到了就是有缘,大家不如一起去如何?”

    房芙蓉原是无可无不可的,许嫣难得遇见李贤,自也不会拒绝这番好意,至于杨纹因虽说有些懊恼,但更多地还是窃喜——嫁作太子妃旁人固然认为是好事,可倘若对丈夫的性子脾气一概不知,未来还有什么乐趣?而当李贤看到她默许似的点了点头时。顿时松了一口气,顺势对李弘丢去了一个眼神。

    两兄弟平时就常常用这种眉来眼去传递信息,所以李弘一接到那眼神就明白了弟弟的意思——与其有工夫发愁没感情的男女要成婚,那就赶紧趁现在交流感情吧!

    若是有外人在场,打死他也不会做这种有违礼法的事,但今日既然是微服,他咬咬牙便走近杨纹因,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了话。此时,一众雍王府亲兵看到李贤无声的手势,遂在四边散开了来。不但负责防卫,而且也负责隔绝那些乱七八糟的目光。

    大唐地大理寺负责流刑以下的审批工作,刑部负责对大理寺的审案进行复核,御史台则对这两者同时进行监督,纠正它们审案中的失误。所以说,这大理丞负责定刑罚。勘刑狱,可以说是大理寺官员的实权派,虽说上头还有两道监督,可刑部和御史台毕竟不可能事无巨细,这大理丞的第一道关可以说是异常重要。

    大理寺太仆寺等等部门和全部在太极宫中的中书门下两省不同,全都处于皇宫四面的各个里坊之内。而作为大唐的权力机构,这些里坊自然就划分为办公区,很少有人居住。这一天。李贤一行人还没拐进大理寺所在的十字街巷就听到了前头地人声鼎沸,等到沿路进去之后,全都为之大吃一惊。

    这大理寺问案可不像戏文中的县太爷升堂,历来都是不公开审理。除非皇帝认为有必要。偶尔才有那么一两桩公开审理的案子。而今天又不是什么公开审理的案子,巷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百姓?

    一时间,李贤忘记了今儿个原本就是存着看热闹的目的,而李弘也忘记了和杨纹因谈情说爱,许嫣忘记了和房芙蓉说笑,就连三个小丫头也被这万人空巷地情景给镇住了。

    想起自己让人打听的时候,人家只说狄仁杰审案效率高,并没有形容这幅情景,李贤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这是怎么回事,百姓围攻大理寺么?”

    这句戏言让李弘额头上的青筋都爆起了几根,只不过太子终究要矜持,他只能没好气地瞪过去一眼。他正想派人上去打听,谁知这还没吩咐出去,不远处就传来了阵阵毫不掩饰的议论声。

    “十天,才十天就审结了五十件案子!”

    “听说只要是狄大人判了流刑的,那犯人没一个不心服口服。前些天还断了三桩冤案,大理寺里头的令史悄悄递出消息来的时候,犯人家里头差点没欢喜上天去!”

    “咳,也别高

    早,狄大人上头还有大理正,还有大理寺卿和少卿,刑部和御史台,到时候被驳下来也没准!”

    “不管怎么说,难得遇到这么个勤勤恳恳刚正廉明的好官,我家那小子总能轻判一点!”

    十几个声音七嘴八舌地传来,李贤和李弘听得清清楚楚。前者固然在感慨传说中狄公断案如神果然不是吹地,而后者则生出了十万分欣喜——一则是为了蓉娘托付对了人,二则是为了这李贤推荐的人果然有能耐。

    至于三个小丫头则是昔日听过李贤瞎掰的那些包青天断案传奇,此时也都露出了很感兴趣的表情。

    这年头权贵官员犯案虽然也在大理寺审理,但官员有官员地门路,自然不必像平头百姓这样挤在大理寺门口等消息,所以,放眼望去虽是黑压压一片人头,却多半都是粗衣布服的小民百姓。正因为如此,前呼后拥甚至还带着女人随行的李贤等人自然是十万分扎眼。

    那些目光中有羡慕,有不解,有嫉妒……甚至还有仇恨。虽说太宗皇帝开了科举,但平民百姓哪来的机会读书?自然仍是世族子弟占据了多数的名额。正因为如此,往往是贫者日贫,贵者愈贵,天壤之别永远都是天壤之别。

    所以,李贤看看情势不对,遂拖着李弘叫上众人走回头路。走回去没多远,他就找来一个亲兵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那人便满脸得色地回转来点了点头。于是,他就带着满脸不解的众人七兜八转地进了某座宅子——不消说,对于钱多了没法花的他来说,买地买宅子置办不动产自然就成了最好的选择,现如今他基本在长安每个行政机构驻扎的坊都有宅院。

    褪去宝钿脱去钗环,换上男子衣装的许嫣房芙蓉和杨纹因看上去让人眼前一亮——以她们的形貌,作男子自然也是俊俏郎君。至于李令月上官婉儿和阿韦换上了童子的衣服,看上去也和一般书童没什么两样。

    —

    刚刚一听说是要改装打扮访问大理寺,三个小的乐得一蹦三尺高,而杨纹因起先还有些顾忌,但顶不住来了兴致的同伴,此时更衣出来看到满脸惊讶的李弘,心里竟觉得今天这一趟没有白出来。

    按照规矩,大理寺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先头大理寺卿刚刚丁忧,几个大理丞又连番调动,忙前忙后掌总的就是少卿段延贵。好容易盼来了一个精通刑狱的大理丞狄仁杰,他算是长长嘘了一口气,更是有闲心煎茶自娱了。

    然而,这一天就当他好不容易按照古法烹茶,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却不防有人忽然一下撞开了门,紧跟着就露出了一张惊慌失措的脸。

    “大人,不好了……外头,外头……”

    段延贵头也不抬,轻描淡写地斥道:“大惊小怪,又不是来闹事而是来称颂的,传扬出去也长我们大理寺名声,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是……是……是太子殿下和雍王殿下来了!”

    “不就是太子和雍王来了,有什么好奇怪的,随便……”忽然,段延贵抬起头来,满脸不可思议地问道,“太子和雍王,他们怎么会连个讯息都没有就忽然跑来?”

    等看到那小吏送上来东宫印鉴,他终于手忙脚乱地站起身来,浑然没注意风炉上的茶壶已经冒起了蒸腾白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就匆匆冲了出去。到了外头,他一眼就认出了正在那里谈话的李弘和李贤,心中再无怀疑,慌忙快步上前。

    好容易闹清楚这两位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来随便逛逛,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来视察的,他这才舒了一口大气,赶紧把如今大理寺的光辉典型拿出来炫耀了一番,最后还殷勤地请太子进去指导一下大理寺官员的工作。

    仅次于皇帝皇后的大唐第三号领导前来微服视察,这不惊动下头的人绝对不可能。在不知是谁前去报信了之后,狄仁杰就匆匆赶了出来。当着那两位身着便服李弘和李贤,还有段延贵特意命人抱出来汇报的案卷,再看看那些有板有眼汇报最后审案经过的其他官员,他便不动声色地后退了一步。

    他的政绩摆在那里,自然就不用抢人家风头了。

    在太子“视察”之后,狄仁杰的政绩无疑会上报皇帝,但同时大理寺也会有好处。看到在人前笑得矜持有度的太子,再想想刚刚那个自然轻松的李弘,杨纹因不觉怔了。至于李贤则借机带着许嫣房芙蓉以及三个小书童四处逛着,领略这座大唐最高法院的风采。

    第四百五十九章 … 一家齐齐去休假

    江处少陵原北,此地地形低凹,其西有泉水涌出,遂号曲江池。自秦时,就在曲江造御苑,号宜春苑,而到了汉时,此地就成了宜春下苑。隋炀帝造大兴城的时候却认为曲江之名不吉,故将园改名为芙蓉园,池改名为芙蓉池。到了大唐立国之后,这御苑依旧叫芙蓉园,皇家自可享受内中芙蓉池的无限乐趣,而百姓亦可在外头的曲江一览风景。

    李治现如今作为撒手掌柜,对于移驾芙蓉园自然乐见其成,而李贤李显李旭轮和李令月兄妹四个随驾也是再合理不过,武后跟着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令群臣瞠目结舌的是,太子李弘居然也跟着到芙蓉园去了。

    虽说这芙蓉园就在大唐长安城的东南隅,并不是什么遥远的地方,可这一大家子全都跑过去,岂不是意味着政治中心一下子又从蓬莱宫搬到了芙蓉园?不管怎么说,这太子是要监国的,好歹得留在东宫坐镇吧?

    也不是没有臣子劝谏过,刘仁轨虽然病着,郝处俊却充分发挥了诤谏本色,可这一回没有李贤在旁边给他打圆场,这又不是原则性问题,因此李大帝的措置相当圆滑,嗯嗯啊啊附和了半晌,最后却露出了笑容。

    “太子前后数次监国,虽说勤于政事,但他毕竟还年轻,偶尔也应该松乏一下。政事堂有上官、卿和李卿,一定会将政事料理得妥贴。再者。太子在芙蓉园也不会荒废政事,皇后也会时时提点,郝卿就放心吧!”

    处俊是个有原则地人,虽说和李贤关系还算不错,但他却对武后执政颇有微词,可皇帝常常因病撂挑子。太子亦没有对此发表言论,他也不好c手过多,免得人家说是离间天家亲情。他可不是那些没事找事的御史,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中清楚得很。

    于是,皇帝一家子的芙蓉园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