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灵山 > 第 11 部分

第 11 部分

平心静气回答我,并不觉得我有意搅扰他。“我每天还做功课,”他补充道。

    “请问,都做些什么功课?”

    他从被子底下摸出一本石印的《玄门r课》。

    “这雨天做不了事,才看看小说,”他看见我总注视他搁在铺上的那本期刊,又解释道。

    “这些小说对你做的功课有没有妨碍?”我还是有些好奇,想知道个究竟。

    “咳,这讲的都是世俗男女的事,”他一笑了之。他说他上过高中,也学了点文学,闲来无事,看点书,“其实,人生都是那么回事。”

    我不便再问他是否娶过妻,不好打听出家人的隐私。雨声沙沙,单调却又令人适意。

    我不宜再打扰他,同他都静坐着,有很长一段光景,坐忘在雨声中。

    我不清楚雨声什么时候停歇的。等我发现雨停了,起身道谢告别时,他说:

    “不用谢了,都是一种机缘。”

    这在青城山。

    我后来在团江的江心洲上的一座石塔前,还见到了一位僧人,光着头颅,穿的一件朱红的袈裟,在佛塔前先合掌,然后跪下叩头,游人都围住观看。他不慌不忙,礼拜完毕,脱下法衣,装进个黑s人造革的提包里,提把手柄弯曲可以当拐杖用的雨伞,转身就走。我尾随他,走了段路,离开了刚才围观他礼拜的游人,上前问道:

    “这位师父,我能请你喝杯茶吗?我想向你请教些佛法。”

    他沉吟了一下,便答应了。

    他面目清瘦,人很精神,看上去也只有五十多岁,扎着裤腿,脚步轻捷,我快步跟上他,问:

    “师父看样子要出门远行?”

    “先去江西访几位老僧,然后还要去好些地方。”

    “我也是个游离的人,不过不像师父这样坚诚,心中有神圣的目的,”我需要找话同他说。

    “真正的行者本无目的可言,没有目的才是无上的行者。”

    “师父是此地人?此行是告别故乡,不打算再回来了?”我又问。

    “出家人四海为家,本无所谓故乡。”

    说得我一时无话。我请他进了园林里一间茶座,拣了一角稍许安静处坐下。我请教了他的法号,j换了自己的姓名,然后有些犹疑。

    “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好了,出家人无不可对人言,”倒是他先说了。

    我便单刀直入:“我想问问师父为什么出家?如果没妨碍的话。”

    他微微一笑,吹了吹浮在面上的茶叶,呷了一口。望着我说:

    “你怕也非同一般旅游,有点什么任务在身?”

    “当然不是要做什么调查,只是见你这位师父一身轻快,有些羡慕。我虽然没有什么固定的目的,却总也放木下。”

    “放不下什么?”他依然面带微笑。

    “放不下这人世间。”说完,两人便都哈哈笑了起来。

    “这人世说放下,也就放下了。”他来得爽快。

    “其实也是,”我点点头,“不过我想知道师父是怎么放下的?”

    他便毫不闪烁,果然说出了他一番经历。

    他说他早年十六岁还在读中学的时候,便离家出走,参加了革命,上山打了一年的游击。十七岁随大军进入城市,接管了一家银行,本来满可以当个领导,他却一个劲要求上医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市卫生局当g部,他还坚持要做医生。之后,他顶撞了他医院的党支部书记,被开除党籍,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农村种田。乡里成立公社医院的时候他才弄去当了几年医生。其间,同个农村姑娘结了婚,一连生了三个孩子。那知道他竟然又想信奉天主,听说有位梵蒂冈的红衣主教到了广州,他于是专程去广州想找他请教天主教的真谛。结果不仅没有见到这位主教,反而背上个里通外国的嫌疑,这嫌疑也就成了他的罪名,又从公社医院里除了名,只好自学中医,混同于江湖郎中,谋口饭吃。一r,他幡然醒悟,天主远在西方不可求,不如皈依佛祖,g脆家也不要了,从此出家当了和尚。说完便哈哈一笑。

    “你还怀念你的家人吗?”我问。

    “他们都能自食其力。”

    “你对他们就没有一点挂牵?”

    “佛门中人没有挂牵,也没有怨恨。”

    “那么他们恨你吗?”

    他说他也不愿过问,只是他进寺庙已经好多年了,他大儿子来看过他一次,告诉他右派分子和里通外国的案子都已平反,他现在回去可以享受老g部和老革命的待遇,会重新安排他的工作,还要补发他一大笔多年来未发给他的工资。他说他分文不要,他们尽可以拿去分了,算是他修行的因果,他们也不枉做他妻儿一场,之后则再也不要来了。此后,他们也就无从知道他的行踪。

    “你现在沿途靠化缘维生?”

    他说人心已经变坏了,化缘还不如讨饭,化缘是什么也化不到。他主要靠行医,行医时都穿上便服,他不愿损害佛门的形象。

    “佛门中允许这种变通?”我问。

    “佛在你心中。”

    我相信他已经从内心种种烦恼中得以解脱,面s一片和平。他行将远去,甚至为此欢欣。

    我问他沿途怎么投宿?他说是凡有寺庙的地方,只要示出度牒,这佛门中人的通行证,都可以接待。但如今各地的条件都差,僧人不多,自己劳动养活自己,一般不容挂单长住,因为没有人供养,大的寺庙才得一点政府的接济,也微乎其微。他自然也不愿意加重别人的负担。他说他是个行者,已经去过许多名山,自觉身体尚好,还可以徒步作万里行。

    “可以看一看这度牒吗?”我想这比我的证件似乎还更管用。

    “这不是什么秘密,佛门并不神秘,向每一个人随时敞开。”

    他从怀里掏出一大张折叠起来的棉纸,首端油墨印的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如来,盖着个偌大的朱红方印,写上他剃度受戒的师父的法名,以及他在佛门中的学业和品位,他已经到了主法,可以讲经和主持佛事。

    “没准有一天我也追随你去,”我说不清是不是在开玩笑。

    “那就有缘了,”他倒挺认真,说着便起身,合掌同我告别了。

    他行走很快,我尾随了他一阵,转眼他竞飘然消失在往来的游人之中,我明白我自己凡根尚未断。

    之后,我在天台山下的国清寺前,那座隋代的舍利塔前,研读上面的碑文的时候,还无意中听到这一场谈话。

    “还是跟我回去吧,”从砖墙的另一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不,你走吧。”也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不过听来比较明亮。

    “不看在我面上,也想想你妈。”

    “你就对她说,我过得满好。”

    “是你妈要我来的,她病了。”

    “什么病?”

    “她总叫胸口疼。”

    做儿子的不出声了。

    “你妈叫我给你带了双鞋。”

    “我有鞋穿。”

    “是你一直想买的那种运动鞋,打篮球穿的。”

    “这好贵呀,买这鞋做什么?”

    “你穿上试试看。”

    “我不打篮球了,这里穿不上。你还是带回去吧,这里没人穿这鞋。”

    早晨,林子里鸟叫得挺欢。一片麻雀的卿卿喳喳声中,单有一只画眉唱得非常婉转,可是被近处的白果树的浓密的叶子挡住,看不见在哪个枝头。又有几只喜鹊飞来了,不停蛞噪,砖塔那边长时间沉默。我以为他们走了,转了过去,见这后生正仰着头,在望鸟叫,剃得发育的头皮上还没有香眼,他穿的一身僧人的短打衣衫,眉目清秀,面s红润,不像长期斋戒的和尚那种焦黄的脸s。他父亲也还年壮,显然是个农民,手里拎着那双刚从鞋盒子里拿出来的白底红蓝线条的高帮子的新球鞋,吭着个头,我估猜没准又是个强迫儿子成亲的老子。这小伙子会不会受戒?

    48

    你想对她讲晋代的笔记小说里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位权势咄咄人的大司马,府前来了个比丘尼找他化缘。门口照例通报主事,主事赏了一吊制钱,这女尼却拒不肯收,声称要见施主。主事只好报告总管,总管令家憧托出一锭白银,借此打发了事。谁知这女尼仍然不收,非要见大司马本人不可,说是将军有难,她特地前来化解。总管只得如是禀报,大司马便命总管将她领进前厅。

    大司马见阶下这女尼虽然面容土灰,倒也眉目清秀,不像装神弄鬼y邪之辈,问她穿竟有何所求。这文尼上前合掌礼拜,退而答道,久闻将军慈悲心重,自远方特意前来为其老母亡灵作七七四十九天斋戒,一并祈求菩萨,为他本人降福消灾。大司马居然令总管在内庭开一间厢房,又叫家僮在堂上设下香案。

    自此,宅内水鱼声从早到晚耳不绝闻,一连数r,这大司马心里倒也越趋和平,对她r益敬待。只是这女尼每r午后更香之前,必先沐浴一番,每每长达一个时辰,而且天天如此。大司马心想出家人原本髡首,不比通常妇人,免不了梳妆打扮,沐浴不过是净心更香的一项仪式,何以每r花费这许多时间?况且沐治时水声响动不已,莫非她总搅水不停?心中多少犯疑。

    一r,他在庭内踱步,木鱼声断然终止。片刻,又闻水响,知道这女尼将要更香,便上厅堂恭候。水声越来越响,良久不息。他疑心顿起,不觉走下台阶,经过厢房门前,见门缝并未合严,索x到了跟前,朝里探望。却见这比丘尼竟然面朝房门,袒裎无遗,l身盘坐盆中,双手合掌,捧水洗面,一改平时土灰面s,红颜皓齿,粉腮玉项,肩滑臀圆,活脱一个玉人。他赶紧走开,回到堂上,收拢心思。

    厢房里水声依然响动不已,诱他止不住一心想看个分明,便沿着庑廊,蹑手蹑足,又到了门前。屏息凝神,贴住门缝,只见那纤纤十指舒张开来,揉搓一双丰r,洁白似雪,两点缨花,含苞欲放,点缀其间。肌肤润泽,微微起伏,更有一线生机自脐而下,这大将军就势膝盖着地起不来了。又见一双素手从盆中c起剪刀一把,并拢双刃,使劲c入腹中,顿时鲜血殷红自脐下涌出。他惊骇不已又不敢妄动,只好闭目不忍再看。

    移时,水声复响,他睁眼定睛,见这髡首女尼血污淋漓,双手尚不停搅动,竟将脏腑和盘掏出,置放盆内!

    这大司马毕竟将门世家,身经百战,尚不致昏厥,只倒吸一口凉气,眉头紧蹙,决心看个明白。女尼此时刻面无血s,眼帘下垂,睫毛龛合,嘴唇青白,微微颤抖,似在呻吟,细听又无声息,唯有水声淅淅。

    她一双血手,拎起柔肠一段,指尖揉捏,寸寸洗理,渐次盘放腕肘,如此良久。随后,终于洗涤完毕,将脏腑整理妥贴,一并捧起,塞入腹内。又取一勺,将手臂、胸腹、股沟、腿足,乃至于脚趾一一涮洗g净,竟完好如初。这大司马连忙起身,登上厅堂,仁立恭候。

    片刻,门扇d开,这比丘尼手持念珠,和衣移步来至堂上,炉中线香恰巧燃尽。香根上一缕青烟沓然消逝之际,她不慌不忙正好换上一炫。

    这大司马如梦初醒,尚困惑不解,只得以实相问。女尼却不动声s,回答道:君若问鼎,便形同这般。本来正野心勃勃图谋篡位的这位将军,听了不免怅然,终于不敢越轨,守住了为臣的名节。原先这故事自然是一则政治训戒。

    你说这故事换个结尾,也可以变成一则道德说教,警戒世人匆贪y好s。

    这故事也还可以变为一则宗教教义,规劝世人,依皈佛门。

    这故事又还可以当作处世哲学,用以宣讲君子每r必三省其身,抑或人生即是痛苦,抑或生之痛皆出乎于己,抑或再演绎出许许多多精微而深奥的学说,全在于说故事的人最后如何诠释。

    故事中的这主人翁大司马且有名有姓,翻查史书和古籍,大可作一番考证。你既非史家,又没有这类政治野心,更不想当道学先生,也不传教,也不想为人师表,你看中的只是这个纯而又纯的故事,任何诠释同这故事本身其实都无直接关系,你只想用语言将这故事重新表述一番。

    49

    那县城的老街上,一家杂货铺子门前,两张条凳搭的店家的销板,摆着他那个字摊子。一条条写在红腊光纸上吉祥的对子从销板上挂下来。“龙凤呈祥,喜庆临门”,“出门逢喜事,地上生白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全是这类被几十年来的革命口号和语录代替了的老话。还有两张写着“逢人一笑三分喜,凡事无心祸自消”,就不知是他自己编的,还是老祖宗们积累的处世经验。那是一种花体字,骨架子不错,又有点像道士的符箓。

    他坐在铺板后面,上了年纪,穿的一件老式的对襟褂子,后脑勺子还扣了一顶洗得褪s了的旧军帽,显得有几分滑稽。我见铺板上还放了个镇纸的八卦罗盘,便上前同他搭讪:

    “老人家,生意好哇。”

    “还行。”

    “一副字多少钱呀?”

    “两块三块的都有,字多钱就多。”

    “就写一个福字呢?”

    “也得要一块。”

    “这不才一个字?”

    “我得替你现写呀。”

    “要画一个消灾避邪的符呢?”

    他抬头望了望我说:“这不好画的。”

    “为什么?”

    “你是g部,怎不晓得?”

    “我不是g部,”我说。

    “你也是吃公家饭的,”他一口咬定。

    “老人家,”我需要同他套点近乎,“你可是道士?”

    “早不搞了。”

    “知道,”我说,“老人家,我是问你会不会做道场?”

    “怎不会呢?政府不让搞迷信。”

    “哪个叫你搞迷信?我是收集唱经的音乐的,你会不会唱?现今青城山的道教协会都重新挂牌开张了,你怕啥子?”

    “那是大庙子,我们这火居道土不让搞。”

    “我就找你这样的民间道土,”我更有兴趣了。“你能不能给我唱两段?比方说,做丧事道场,或是驱邪赶鬼的经文?”

    他果真哼了两句,但立刻打住,说:

    “这不好随便惊动鬼神,要先烧香请神。”

    就在他唱经的当口,不觉好些人围拢过来,有人喊道:

    “老头儿,唱一个花花子歌!‘

    周围的人都笑了。

    “我给你们唱个山歌吧,”老头儿也满开心自苦奋勇说。

    众人便叫:“要得!要得!‘

    老头儿于是突然高声唱了起来:

    妹子哟在山上掐茶叶,

    你哥在山下割茅草,

    惊起鸳鸯两地飞,

    妹快同哥做一对。

    人群中齐声叫好,跟着有人一个劲煽动:

    “来一个花花子歌!”

    “耍一个嘛,老头儿!”

    老头朝众人直摆手说:“耍不得,耍不得,耍了要犯原则。”

    “唱一个歌子犯得了好大的原则?”

    “不要紧的,老头儿,唱一个听听嘛!‘

    众人都纷纷起哄,小街上已经堵满了人,过不去的自行车直掀车铃。

    “可是你们叫唱的哟!”老头儿受了鼓舞,真站起来了。

    “唱一个戴瓜皮帽儿的马猴钻绣房!”

    有人点歌了,众人又是叫好,又是鼓掌。老头儿用手抹了抹嘴,刚要叫嗓子,突然打住,低声说:

    “警察来了!”

    好些人都回头,见人头后面不远处,有个白边红线的大盖帽子在游动。人群中纷纷说:

    “这有啥子?”

    “开个心又有啥子要紧?”

    “警察,警察还管得了这许多!”

    “说的好听,你们走了,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老头坐下,嘴也不让,朝众人去了。

    民警过来了,众人悻悻的都散了开去。等民警过去了,

    我说:

    “老人家,能不能请你到我住的地方唱几段?等你摊子收了,我先请你到饭铺里去吃个夜饭,一起喝酒,行不行?”

    老头儿兴致被勾了起来,显然也得不到排解,立刻答应:

    “要得。不卖了,不卖了,我就把摊子收了,等我把铺板归置好。”

    “耽误作生意了。”我自然要表示点抱歉。

    “不要紧的,j个朋友。我也不靠这吃饭,进得城来,顺便卖几副,挣个零花钱,要单靠笔墨吃饭还木饿死?”

    我便到街斜对面的一家饭铺先要了酒菜。不一会,他果真挑着一副箩筐来了。

    热菜上来,我们吃着讲着。他说他十岁光景,他老子把他送到个道观里去帮着烧火做饭,是他老头得病时许下的愿。老道给他启蒙的课本《玄门r课》如今还能倒背如流。老道死了之后,这道观就由他主持,道场的种种法事他没有不会的。再后来土改分田,道士做不成了,政府令他返乡,就又种上了田。我问起yy风水,五雷指法,踏罡步斗,相面摸骨,他说起来样样有谱,我心中自然大喜。可饭铺里都是做完了买卖,挣得了钱的农民,吃酒划拳,大声喧呵,十分吵闹。我说我包包里就带个录音机,他讲的这些都是珍贵的材料,我想吃罢了饭,请他同我到我的旅店做些录音,他要念要唱也落得清静。他抹了抹嘴,说:

    “你把酒也带上,到我家喝去,我屋里道袍法器都有。”

    “也有驱鬼的司刀?”

    “那少不了的。”

    “也有令牌,调神遣将的令牌?”

    “还有锣鼓家伙,做道场这都少不了,我都做把你看。”

    “要得!”我把桌子一拍,起身便跟他出门。我问:

    “你家就在县城里?”

    “不远,不远,我把挑子也存到人家家里,你到前头汽车站等我。”

    不过十分钟,他快步来了,指着一辆马上要开的车叫我快上!我没有料到上了汽车一路不停,眼看车窗外山后的太y的余晖暗淡消失了。等车到了终点一个小镇,离县城已出去了二十公里,车当即调头走了,这是最后一班。

    这小镇只有一条至多五十米长的小街,还不知有没有客店。他叫我等一等,又钻进一家人家。我心想既来之则安之,碰上这么个人物,人又热心也是一种机缘。他从人家里捧出半脸盆豆腐,叫我跟他走。

    出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