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魔途振剑录 > (十五)履涧(3)两代秉赋

(十五)履涧(3)两代秉赋

,这似乎是天生的秉赋。他也记得母亲淡然地说:“这是娘胎里带来的天份罢。我可不会,也没教过他。”

    钱九命望着殷迟,那时小孩儿刚从绳索上跃下,手里还握着根足足是身长三倍的杆子,既不得意,也不害怕。殷迟长大几岁后,曾问起那日情境,钱九命给他说了当时是怎样回答他阿娘的。

    “这个阿九倒知道,这是他爹生给他的本事。我看着阿衡长大,看着他师父教他轻功,比他早出道,和他并肩血战过几回;更别说自他十六岁起,我这不成材的哥哥变了小弟,在他手底下干了七年的事……”退隐已久的钱九命忆起昔日那段黑暗却痛快的岁月,放慢了语调,面上又是哀伤、又显豪情,“对他的身法,我是看得很熟的。阿衡小的时候练轻功,也便是这么一个模样,心和身子各管各的——”

    “所以,应娘子…”阿九至诚地对应双缇道,“这是天意让阿迟练就一身好功夫,终将得报大仇,扬名天下!”

    这番说话,殷迟一字一字地记在心里。从前,他有许多不明白处,每长大一些,便多明白了一些。自己的天份来自从未见面的阿爹,父子俩虽永难相会,却在某些地方牢牢地牵系着。

    他又练了一会儿,渐渐地能够在长藤上一去一返,一趟跑上三个转折。他回到岸边,望着山涧发怔。西域高地的冬天虽说比这儿更寒冷,直是千里冰封,但谁又会在冬夜里,冒着雪去踏冰冻的涧水?他功力比冯宿雪差远了,涧水早湿至小腿,一旦停下,只觉十个脚趾都不大听使唤。

    前方是深山雪涧,后方是遍地奇毒的虎狼巢穴,一群谜样的灰衣人随时可能反脸,要自己偿命。殷迟折下一根三杈枯枝,扔进山涧里。枯枝在水中有如一个小人般急摆身子,随波逐流,既似在练画水剑的轻功,又似为水势所迫而不由自主,转眼间直冲下游,隐入黑暗之中。

    ——“踏水顺水,与身不由己,原是没甚么分别。我却是哪一个?哈哈。”

    瀑布与涧水,两各喧嚣,他心中却感到一种奇异的宁静,“娘真正会感到欢喜的是甚么?…恐怕就像她说的,百年之后,进坟墓里去陪阿爹。”轻轻吟道:“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这是《诗经》中追思良人的句子,应双缇常在伴坟时低吟,殷迟自小听得极熟。“娘总还是有个盼头,百年之后只当是与阿爹重逢,那多好。倒是我,全不知为何而生?也不知怎样死才叫欢喜?”

    既已无心练功,便转身回进来时的地道,见山壁上的绿焰灯已然点亮,正在思索:“冯宿雪没教我怎么关上这暗门啊?”忽听得身后暗门轧轧滑动,正在关上,同时前方脚步响起,绿焰映壁,灰影晃动,四个天留门人提灯大步而来。

    殷迟微惊:“他们一早便在此等候了。我一举一动,果然都叫冯宿雪派人监视着。”

    那四人来到近处,将灯提到腰间,一人冷冰冰地道:“门主有令,你要么回房等送饭,要么在瀑布旁继续练功。你要回房呢,我们这便带你去。你要如何?”

    [小说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