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玄幻小说 >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 第 152 部分阅读

第 152 部分阅读

王爷来不来?”带了笑的眼睛看了朱宣。

    朱宣接了酒在手里,很有兴致地说了一句道:“何必明儿晚上,这会子也使得。”看了大家一起有了兴致,朱宣道:“拿大杯来,多吃几杯再出去。”当下韩国夫人让人拿了大杯来,一个人满饮了三大杯,一群人七、八个酒气香粉气,一起簇拥了出了门,高挑了灯笼,去夜市上漫游去了。

    前面是韩国夫人的灯笼开了道。灯笼下面七、八匹马,马上俱各有人,灯笼后面又是跟的人,别的路人老百姓当然是个人都要躲开了。

    长河漫漫星天深远,此时此刻沈玉妙如朱宣所想,身边陪着的是两个儿子,朱睿和朱毅。下午回来的朱睿一进了家,先去见了老侯爷和太夫人,就来到了母亲房里,一脸是满足的表情,看得沈玉妙心里也高兴了。

    不知道表哥对了朱睿说了什么,反正睿儿是很高兴。母子两个人正坐在了房里一长一短的说话,朱睿看了母亲坐在一个大的绣花绷子前面,一面说话一面手绣着。过去端详了那绣花绷子,朱睿就高兴了道:“这是我的。”

    看了母亲微笑了道:“可不是你的,要是赶得快,过年你还能穿呢,就是慢一点儿,十五那天你也能穿。”看了儿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对了他笑看了一眼,手里继续穿针引线了。

    然后毅将军也来了,一进了房里就喊了一声:“大哥,我听小厮们说你回来了。”朱睿与毅将军兄弟一天没有见,心里还是想的。只是毅将军一看到母亲在做的针指,马上就又要挂脸色了,过去看了看,仔细比划了一下问了母亲道:“这象是大哥的衣服?”

    沈玉妙看了笑逐颜开的长子,再看了脸上挂了颜色的次子,忍不住笑着刮了一下毅将军的小鼻子,取笑了道:“先给哥哥做了,再给你做。”毅将军在母亲身旁坐了下来,用自己的身子蹭了母亲香软的身子,这才笑道:“一会儿再去做菜吧,就象昨儿那样的汤就好的很。”

    这一下子,轮到世子朱睿要不乐意了,在母亲的别一边坐了下来,看了母亲和弟弟,不甘心地问了一句道:“昨儿我和父亲都不在家,母亲就单做给毅将军了。”

    沈玉妙忍无可忍的笑了起来,道:“都少问一句,看书去,今儿父亲不在,晚上母亲才做给你们吃呢。”说得两个儿子没了脾气,各自走开去看书去了。

    如音进了来,递了一封信过来笑道:“公主府上送来的。”

    看了王妃一面接信,往窗外看了看天色,柿子树梢上的天空还有几片阴云,快近傍晚了。一面吩咐了道:“去小厨房里收拾菜去,我一会儿去,小王爷们闹着要吃呢。”然后打开了信,高阳公主回到了家,家里有事一时走不开,就提笔写了这封信过来。

    这封信里的内容,着实的把沈玉妙吓了一大跳,对了信反复再看了一遍,百思而不得其解。这位渔阳公主她想干什么?把我害了,表哥不会同意。这样想了朱宣,平日里对自己百般的好,我的四个孩子,我是母亲的恩亲。

    沈玉妙心里有了一丝不服气了,表哥不会同意你害了我的性命,那你最多与我并列王妃,论进门先后,我在前,你在后;论身份,才算得上你是一位尊贵的公主。再想一想,这位尊贵的公主在有睿儿那一年,被贤妃娘娘打了一个巴掌,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还不如我这小商人出身的人,倒是在表哥的羽翼下,一直人人尊敬的活着。

    看我不顺眼的人太多了,倒还没有人敢打了我一巴掌去。

    “厨房里今天的菜都是小王爷们爱吃的,王妃这一会儿就去吗?”看过了菜的如音走了进来道。

    沈玉妙收了信放进了衣内,站了起来道:“我就来。”脸上本来是不高兴的神气,出了房门走了几步,就恢复如常了。信是高阳写来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不会有假,这事情已经出来了,眼前要看表哥是怎么做了。。。。。。

    这样想了,越过花架子,出了里进的院门,小厨房倒是最外面一进的院子厢房里,一共三间,这一会儿也是热气腾腾了。看了王妃进了来,管厨房上的人都笑脸迎了过来:“王妃,今儿又亲自动手了,小王爷只是要吃王妃亲手做的,天天只是想着。”

    看了这样的笑脸,眼前一片的富贵,沈玉妙觉得我苦中作乐也好,得过且过也好,等表哥回来了,见了他是什么意思再说。家里家外都是表哥在当家,这事情还是要等见到了表哥再说。

    动手煮了四个菜一个汤,看了碧玉碗里装了汤,琥珀盘盛了菜,沈玉妙含笑交待了丫头们:“去请了小王爷们来。”又交待了厨房上的人道:“这一个汤母亲素来喜欢,给太夫人房里送一份去。这一个菜给老侯爷送去。”

    这才洗了手重新换了衣服,慢慢扶了丫头们的手往自己房里去,仰头看了看南平王府的天空,刚才是天上要有雪的样子,灰蒙蒙的。这一会儿天已经黑了,几点星光偶尔闪一下。

    一下子胡思乱想都出来了的沈玉妙突然想了自己在封地上的小房子,幸好买了一个小房子,再想了新城里自己还有一座石头房子,西山又有园子地。

    跟在表哥身边有人管有人疼,以后公主进了门,想来表哥再会花言巧语,也是要去疼了公主的,不然不是看不起皇上。这个岳父惹不起。。。。。。

    这样想了,突然一笑,在心里憧憬了,没有表哥陪的日子,事事自己拿主意,爱去哪里去哪里,这样的日子过上几天是不是也很不错。

    孩子们表哥个个都疼,一个不会放心跟了我,一个月里有几天是孩子们来看了我,想一想也很不错。走这几步的功夫,沈王妃的幻想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晚上这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的,碧玉碗里嫩黄瓜鸡蛋汤在这冬天里是难得的。两个儿子都很喜欢喝,都抢了喝。看了两个儿子吃得香甜,沈玉妙也是笑个不停。

    当天晚上,当然两位小王爷歇在了王妃房里。就跟朱宣想的一模一样。

    第二天一早,朱寿一早先回来了,先去告诉了朱禄:“王爷让备车呢,王妃一会儿去西山去。”朱禄答应了一声,就去备车了,问也不用问了,王爷说了要去,就一定会去。

    这里朱寿这才来到了沈王妃房里,先去找了如音交待了道:“王爷让王妃今天西山去住几天,你和妈妈们收拾一下,马上就走。”

    王妃正在房里吃早饭,如音带了丫头们这一会儿在听使唤,忙了早上的事情。听了答应了,就去收拾出门的东西。一旁的明波听了心里又是一惊,王爷的话就是圣旨一样,沈王妃要去西山,昨儿一晚上今天一早上也没有听到她说。

    想来是王爷让她去的,说一声儿打发人走就这么一句话就要把人打发走了呢。明波也犯了其它人的毛病,一会儿觉得沈王妃过的好,一会儿觉得沈王妃样样不自由。

    听了朱寿回话的沈王妃只是笑着答应了一声道:“我知道了,让如音、朱禄去收拾一下吧。我吃了早饭就动身。”

    吃完了早饭,回了太夫人,沈王妃一行坐上了马车开始往西山去了。此去西山几十里,城外好些日子没有来,看了茺茫茫一片郊野上,偶然青绿草根。看了结了白霜的地面上,几点人迹。

    坐在马车里坐了手炉的沈玉妙含笑看了窗外的景致,怀里揣了高阳公主的那封信,心里不无盘算了,想来这件事情又是比较棘手的了,表哥着急慌忙的把我送走,没准儿这几天里又在京里荒唐风流的不行了。

    猜的八九不离十的沈王妃没有想到的是,昨天晚上就开始了,朱宣与几位同行的游荡人,携了几位夫人,挑了灯笼在夜市手握了酒杯,游荡了大半夜。一早先让朱寿先回来了,打发了妙姐儿西山去住,自己正在韩国夫人的家里补眠。

    明波春兰随了小丫头们六个人挤了一辆车,自王府门前上车的时候就看到了,一共四辆马车,一辆坐了沈王妃和如音、青芝两个大丫头,一辆车是祝妈妈和杜妈妈,另外两辆车就是别的大丫头和小丫头们都挤在了一起。

    一个小丫头坐在了车里还笑道:“这一次去西山也轮到我了,上一次就没有我,听说西山园子好玩着呢,又大的多。”就这样,还是有人留了下来看房子去不了。

    另一个小丫头笑道:“西山那里也有人呢,也都是好性格呢,我听上一次去的细罗告诉我的。”明波春兰对了苦笑了一下,都是好相与的,这一车里坐的人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

    马车帘子没拉紧,可以看到王妃的大管家朱禄带了七、八壮汉护了马车往西山去,看了这样的排场,又觉得沈王妃过的是极尊贵的了。一个人出趟几十里路的远门,至少二、三十个人跟着。

    马车径直进了西山园子里,二门以外的路都是宽阔的,二门外沈王妃下了马车,天已经下了小雪。西山的管家等人在二门外接了沈王妃。

    看了她一身红衣抱了手炉从马车里了来,管家也是在心里赞叹了一声,几天不见,王妃又象是出挑了好些。明眸越发的明亮了,眉间春山也越发的撩人。

    二门内是一乘小轿,管家含笑道:“有了雪,路又远,请王妃上了小轿去房里,没有趟雪受了风寒倒不好了。”亲自打了轿帘,沈王妃上了小轿,别的人都跟在后面跟着。

    第一次来的人倒是有几个,都稀罕的看了这个园子,在王府里呆久的人都知道这是王爷为王妃备的嫁妆,东南西北望过去,只是目测了,果然是有王府两个大,西山这里比京里地方要大,这园子也就极宽敞了。

    足的走了一会儿,才到了房里,前面快马先行的人早就来交待了。如音看了房里已经生了炭火,一面帮了王妃解了外衣,一面笑道:“朱禄这一次事情做的不错。”几十里路行了两个时辰了,沈王妃在马车上坐得懒倦了,道:“我要先睡一会儿,你们先吃了中饭吧,我睡了起来再吃去。”

    服侍了王妃睡下了,如音这才走了出来,外面小丫头们还在等着她,听了如音分派。

    “先去传饭去,王妃先歇下了,睡了起来再吃呢。”对了管家交待了一声,如音才分派了丫头们:“你们两个人住在这里,你们两个住那一间房,今天当值的是谁,晚上当值的又是谁。。。。。”

    一一分派完了,这才一起去吃饭。沈王妃房里犹自未醒,一觉睡到了半下午。看了外面雪下得不小了,地下有了不少积雪。院内花上树上都积了薄薄一层雪,正在一边吃饭一边看了有趣。

    外面人回了话:“朱寿来了。”朱寿在外面掸了身上的一点儿雪花,整了整衣服这才满面陪笑进了来。

    看了王妃正坐在榻上吃饭,倒是先陪了笑脸问道:“王妃这个钟点才吃午饭?”这个时间正半下午的时间了,小桌子错陈了佳肴,不知道是中饭还是晚饭。中饭太晚了,晚饭又太早。

    朱寿不能不先问一句。

    沈王妃还是沈姑娘的时候,吃饭就从来不按钟点,医生有时候对了王爷说了,身子弱跟吃饭不按钟点也有关系。养生之法,从来是定时定量的用饭。

    睡了一觉起来肚子饿了的沈玉妙正吃得津津有味,看了朱寿笑道:“我上午坐车累了,睡了刚起来,所以吃得晚。表哥让你来的吗?”

    朱寿还是小心地说了一句道:“王妃身子弱,一来西山就病了倒不好。”然后才呈上了送来的东西,是沈王妃的功课,朱宣在韩国夫人处一觉睡了起来,忽然想了起来,写好了让朱寿快马送了来。

    沈玉妙接了过来看了一下,笑道:“我知道了。下雪了呢,你骑马还要慢一些儿好。”朱寿有了讨好说话的机会从不会丢,忙陪笑道:“这算什么,有世子爷那一年,跟了王爷在外面打仗,那雪才叫大呢,人站在那里一会儿,就要变成了雪人了。这雪不算什么。”

    朱寿无意中想对了沈王妃讨好几句,多说几句话,不想沈王妃听了只是含笑了,表哥辛苦,我天天都记在心里呢。看了朱寿又在说打仗时的趣事了,还是引了沈玉妙笑了几声。

    如音坐在外面,看了小丫头还在收拾了房间,皱起了眉听了朱寿在里面说笑,一会儿朱寿出了来,如音先板了脸道:“吃饭呢,引得笑得多了也不好。”朱寿更板了脸,当了丫头们训了如音道:“什么钟点才吃中饭,那晚饭吃得晚了,晚完了就睡更不好。”

    两个人互相一顿教训,各自瞪了瞪眼睛,朱寿这才打了帘子走开了,迎面撞到了上了台阶的朱禄,朱寿好心好意地说了一句:“兄弟,办事经心着点儿。”沈王妃一生病从来是打鸡撵狗,人人不得安宁。

    朱禄愣了一下不明白时,朱寿已经扬长而去了。只能走进来看了看如音,也是板着个脸,真是不知道今天是招谁惹谁了。

    进了房里看了王妃正在吃饭,朱禄倒没有觉得什么,一向几时饿了几时吃。跟了王爷当然钟点会按时,沈王妃还是沈姑娘的时候就跟了她的朱禄一向是看得习惯了。

    手里拿了几张贴子递过去,听了王妃笑了一声道:“我想了今天刚来,不会有客来呢。”一一地看了,笑道:“这些人都在西山呢。”朱禄也笑道:“想来是看到了咱们来时候的马车,所以都送了贴子来,这都半下午了,我回了她们明天再会吧。”

    再看了一旁朱寿送来的东西,书这里都有,朱寿只是送来了一张写了功课的纸,朱禄只看了几个字就明白了,笑道:“明儿还是下午会客,我这才去说一声去。”

    梅花寿字不断的铺陈上,沈玉妙对了眼前的菜正吃得高兴,斜一下眼睛看了身旁朱寿刚送来的东西,只是一个人抿了嘴儿笑了,表哥今天晚上一定不会来了。看了窗外的漫漫小雪,心底里不是不想了朱宣来的。

    可是这小雪漫无边际,屋顶树枝都披了白衣,几十里路还是不来了吧。室内温暖如春了,走到哪里都存的大火盆里炭火红红,沈玉妙吃完了饭,在房里闲步了一时,天就完全黑了。

    命如音掌了灯,拿了自己的功课坐到了榻上去认真看去了,如音重新送了茶进来,剔了纱罩内的烛花,才轻手轻脚走了出来。

    “如音姐姐,王妃吃了饭,怎么不让小花进去玩一会儿,又看上书了。”抱了新买的小花猫的细雨对了如音轻声笑道。弄不明白书有什么好看,那么努力地写呀看呀的。一旁的丫头红衣也笑着悄声说了一句道:“王妃已经会认好多字了,又这么辛苦用功,看了让人心疼。”

    如音用手扶了一下白玉活环的香炉,看了里面刚添的香,才轻声笑道:“知道下午朱寿又跑来做什么吗?我看他明儿还是会来的。”

    大家都会意地一笑,如音这才笑道:“今天刚来,不当值的去歇着吧。当值的做事情去。”然后自己取了自己的针线盒子,重新走进去,看了房里几个年纪大一点儿的丫头已经都坐了下来在做针指,一面同王妃做一个伴。

    火盆里炭火融融,沈王妃坐在榻上手里捧了书在那里念念有词,不时摇头晃脑了。然后丢了书命如音研墨来,开始写字。

    正在学写字的如音、青芝心里羡慕了,坐了一会儿针指,再看了一会儿,终于青芝忍不住在换茶的时候笑着说了一句道:“王妃每天要写这些字,明天朱寿来取了去,王爷看了也是高兴的。”

    沈玉妙正好写得累了,住了笔同丫头们说笑了道:“可惜了表哥不是好糊弄的,要是写的他看了不行了,全部批回来重新写。”碰过了一次钉子,再也不想碰第二次了。

    说笑了一会儿,重新拿起了病,房里寂静着,只有自己笔落在纸上,纸张沙沙的声音,纱罩内的烛花偶尔爆一声儿,火盆里炭火偶然会一声“劈啪”。

    一面写字,一面不得不想到了朱宣,这一会儿入夜了,朱宣还没有来,今夜是不会来了。一个公主要嫁进来,一位不得宠的公主,又是相中了表哥的相貌,富贵与权势,古往今来一直招人爱的就是这几条了。

    沈玉妙第一不是爱跳起来的人,第二不会为了此事跳起来。只是心里揣测了朱宣会怎么样去做。事情只是提了出来,还没有形成事实是不是?

    表哥匆忙把我送来了西山,他自己在京里会怎么样,房里明亮房外是黑夜,隔了明窗还是可以看到窗外不住的小雪和地下一层白茫茫的雪花。

    没准儿这一会儿又在艳游了,不管从哪一条上去想,一位公主嫁了进来,不会象自己这样在表哥面前百依百顺了,不百依百顺也不行。表哥软硬兼施,一直弄到他满意为止。软的不行来硬的,硬的不行来软的,这样的手段对了一位在宫廷里求生存的,又是不得宠的公主,是一位见过了多少黑暗面的人。。。。。。

    沈玉妙这个时候有几分苦中作乐的沾沾自喜了,一位公主能有我妙姐儿这么好说话吗?这件事情真的成了真的,只怕是笑话也有几多可以好看。可是。。。。。。还是不要成真的好。

    房里的沈王妃继续拿了笔用自己的功,丫头们地下坐了针指相陪了。明波与春兰过了一时因为当值也进了来,看了沈王妃格外的敬佩了,做了男人做的事情,听说是王爷自己教,做一位王妃真是太辛苦了,还要看书写字去。

    雪足足下了一夜,朱寿第二天来的时候是近中午的时候了,身上解了外衣,抖了上面的雪,笑道:“这天贼冷,京里的冬天就是不如封地上暖和了。”在京里呆惯的朱寿偶然在封地上过一次冬天,都觉得实在是舒服。

    进来看了坐在榻上的沈王妃,正在逗弄了王爷新买的那只小花猫,身上穿一件桃红色满身绣的锦袄,正在对了小猫在说话:“不要再抓我身上的衣服,已经抓坏了一件了。这花绣很难描补的了。

    看了朱寿进了来,笑着把小猫放到了地上,把身边放的功课给了朱寿。看了朱寿递上来的,是自己今天的功课,然后朱宣信里还有一句:“。。。。。。养生之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