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玄幻小说 >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 第 130 部分阅读

第 130 部分阅读

眼底有青黯,象是没有睡好的样子。

    看了青芝重新坐了下来,妙姐儿与方氏说了没有两句话,也看出来了她精神不佳,说话吞吞吐吐,欲语又止,再看了看丫头的样子。就对了如音使了一个眼色,看了她们一起退出了房去,才与方氏有一句没有一句的慢慢说了话。

    每天上午的时候,如果是不会客,其实比较悠闲。太夫人上午要问一问家事,再照看了孙子们,很少会主动喊了媳妇去房里。

    方氏来以前特地先让青桃来问了大嫂房里有没有客人,又去了门房问了,昨天有没有约了今天来拜的贴子,这才找了来。其实是有话说的。

    如音带了丫头们出去了,沈玉妙随意的说了一句:“表哥说过几天让花儿匠进来呢,帮了我们整院子,原说让丫头们去对你和三弟妹说一声儿,我一早起来就把这事给忘了。”现喊了如音进来,让她去说了。

    房里再对了方氏笑道:“你的院子你要怎么收拾一下,只管想好了,等花儿匠来了,一一都告诉了他,让他再帮了拿个主意去。”爱花的人也有方氏。

    方氏道谢了,碰了茶碗喝了口茶,停了一停还是说了出来,是满面羞惭了不好意思:“夜来想了一夜,不敢想能跟大嫂攀比了,只是二爷这个人,也是个念旧情的人。房里两位姨娘又不象大嫂房里的姨娘那样懂事。

    时不时就会到了二爷面前,大嫂也是个念书的人,卧榻之边,容不下别人。不是我不容人,只是还没有孩子,心里总是不放心。”

    沈玉妙只愕然了一下,就恢复了常态,耐心的听了下去。方氏继续道:“人人都说大嫂是个能耐人,大哥那样的人,心也只在大嫂身上。请大嫂帮我出个主意吧,这话说出来其实是羞惭的,只是不说出来又闷得人实在是不好过。现在有了大嫂在身边,所以就来讨大嫂给出一个主意去。”

    说完了第一段话的方氏脸红得不行,昨天晚上一个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为什么大嫂房里没有人,王爷外面有人,去外面好了,至少眼前清静。再说王爷当了人从来对大嫂如掌中宝。方氏想了一夜,或许大嫂能给我一个主意。

    没有想到会有人把自己当成“诸葛亮”的沈玉妙心里实在是同情又心疼了方氏,可是她和很多的人一样,有些事情没有弄清楚。

    事情是顺势而为了,走马章台的人多的是,象表哥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多。好象没有遇到过第二个。房里没有姨娘,可是差一点儿就联姻了,联姻进来的郡主比朱明房里的姨娘要厉害多了。

    想想托了表哥,认识了那几位各式各样的郡主,人人也都有可怜去处,不比眼前的方氏心里更好过。表哥位高权重,要认识只是这些郡主夫人们。

    昭阳郡主自小耳闻目渲,不得不有心计;山阳郡主没有得力的家人,不得不可怜;淮阳郡主事后偶然听了一听,寄淮王篱下,空有一个才女的名声,只是淮王手中一枚棋子;提起来就牙根发痒的小妖女丹阳郡主如果养在别人家里,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人人都羡慕我,我也有我的难处,我的不容易。如果我是昭阳郡主,或许我不会有太大的野心,那一年满朝青年才俊给她挑,非要好生生的招惹三个异姓王,弄得北平王妃与靖海王妃偶然来个信,还是对她成见满满。

    小蜀王不成才,与山阳郡主又何干,赔了封地还不算,还要赔上亲事与名声的,想想也是从小教育而成,为了家族,为了小蜀王能地位渐高,也是可怜。

    唉,我心心念念一提起来就不喜欢的淮阳郡主,也是自幼丧父,可能是从小就长得容貌不俗,孤儿寡母,寡妇失业的,养在了淮王府上,只可恨她是枚棋子,随了淮王摆弄也就是了,怎么能妄自对没有到手的表哥动了心思。可恨又可恼,还不是你的呢。。。。。。

    再想了,她一定心里苦,也盼了跳出来。。。。。。

    “这件事情吗?”沈玉妙把思绪拉了回来,看了方氏可怜巴巴看了自己的眼光,把自己当成了救星。心底苦笑的沈玉妙不说话了,告诉她随缘随份,只怕方氏当我是在戏弄。她沉吟了。。。。。。

    方氏的话今天一吐为快了,要大嫂管到兄弟的房里去,也要让她考虑一下。方氏接着道:“听说大嫂要为小郡主买园子,我想了今年园子一定是便宜的,我也想置办一下,一个有活钱生息,一个母亲大嫂都爱好景致,四时美景想请了家人一起去赏玩了。

    二爷就说我有分家的心,我怎么敢有这样的心,在家里住着当然是舒服,再说父母亲尚在,怎么敢有这样心思,“方氏说着说着就掩面轻泣了,一时伤悲了:“我只是想有个孩子罢了,看了小王爷小郡主都可爱,我也想有个孩子。再求大嫂一件事情,大嫂平时看的医生一定是好的,几时请了来我也看一看,或许能早有孕。。。。。。”

    方氏说着说着就语无论次了,一件事情没有讲清楚,第二件又出来了。今天上午遇到了这样一件难题,一早收到了朱宣情信的沈玉妙也心底渐沉了,象是我运气挺好,象是一直在走钢丝,好在我没有过份把握,也没有完全懈怠。

    至少从此以后不会再一听表哥的花言巧语,就会什么也想不起来了。想到了这里不禁一笑,表哥有时候上演色诱,也很不错。

    只笑了一下,赶快收了唇边笑容,方氏还在流泪。可是这个难题太难了,封地上还有两位姨娘呢,我也没有动过把她们赶出去的心。

    沈玉妙委婉地开了口:“房里有姨娘,家家都有,自己想开一些。你要看医生,一会儿就让丫头们请了来,你要是闷了,我这里没有客,只管请来和我坐一会儿说说话。”

    方氏住了泪,迟疑了看了大嫂,轻声说了一句:“王爷他。。。。。。对了大嫂。。。。。。”沈玉妙心底苦笑了,这苦笑只能放在心底,不愿意放在脸上给方氏看,这一会儿给她看了,她只怕当我在装假。

    表哥今天晚上进不进房里来我还不知道呢。早上写了情信,哄了我开心,他一放了心,只怕又要去了外面推窗望月候了他的人那里了。我自己今天晚上还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呢。

    “明哥儿一向是个厚道人,嫡庶有别,他也知道的。这样忧虑了,身子怎么能好,不如放宽了心养了身子,孩子也就来了。”沈玉妙态度一流,语气一流的温柔劝了方氏。

    “你想有个园子,我觉得没有什么,钱不够我这里来拿,明哥儿那里,你再劝劝他,两个人多说一说,应该是能说得通的。”沈玉妙也不觉得方氏有个园子有什么。

    劝解的话当然会让人好过一些,方氏一想了朱明昨天那些话,一夜恨他没出息,只知道守了王府过日子,全然不想到自己也要有些私产才行。

    最后还有一件事情:“大嫂还有干的鹿血吗?找一些给我。有一个熟识的人家里有病了吐了几口血,说用鹿血最好。”是梁氏问方氏求的。

    沈玉妙还真没有,笑道:“干的只有母亲房里有,”看了方氏的神色,笑道:“我去要一些来给你,不说是给你的就是了。”

    送走了方氏,沈玉妙就喊了如音:“跟我去太夫人房里去。”带了人到了太夫人房里,太夫人这一会儿刚好正闲了,看了妙姐儿来了,很是高兴笑道:“我正想着你,你就来了。”

    婆媳两个人坐到了一起,妙姐儿先说了一句:“都出去吧,我要和母亲说会儿话。”太夫人还在笑:“你又有什么私房话儿要和我说,不是说你表哥,就是要说孙子们。”

    全然都不是,太夫人听完了,也是和妙姐儿初听的时候一样,只是沉吟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象朱明一听到方氏这样说,就一口否决了一样。太夫人觉得也透着点儿怪。

    好象要分家的前兆一样朱明和朱辉都是吃家里的用家里的,吃来用去一家人花来花去都是朱宣的。

    现在长大成人了,自己手头有了私蓄就要置办私产,想来想去还是有点儿怪,家里样样都考虑到你们,不要你们的一分俸禄,你们长大了还是托了家里才存了钱,马上就要买园子。

    太夫人看了妙姐儿倚了身边坐了,只是看了自己,笑道:“她要买园子也不是不行,自己私下里买好了,不是说了,收拾好了请了我们去。又多了一个玩的地方了。不过明哥儿不同意,我是不能去说这件事情,小夫妻自己商议吧。”

    然后太夫人交待了妙姐儿:“这跟你有私产是两回事。”一家子人吃用都是儿子的,朱宣在外面给妙姐儿置办了多少,当然是他自己的事情。别人也不能比不能说。

    沈玉妙这一会儿也明白过来了,微微颦了眉,象是有点儿奇怪,朱明朱辉长大成了人,家里的负担一分也没有,私下里存了钱就办私产,不知道表哥会怎么看。

    然后是姨娘的事情,太夫人让人重新换了茶和点心进来,笑道:“我们说话儿,你们外面听使唤就行了。”看了太夫人那表情,象是要说什么事情。

    拿了一块点心在嘴里慢慢咀嚼了的妙姐儿看了太夫人眉头微促了,象是在想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一样,等到太夫人开了口,果然是多少年以前的事情:“来往的亲戚们都说我对姨娘宽厚。孟姨娘和叶姨娘是我亲手挑选了的,所以对我也还尊重,当然跟别人家里那些狐媚子不一样。”

    太夫人眉间的神色一直是沉思回味的:“那一年,我家里犯了事,我的年纪倒比你现在要小一些。一夜之间,家里来了多少兵,东西都抄走了,剩下的粗使东西都砸碎了。你见过你表哥的兵,你就应该知道当兵的有多粗野。”

    沈玉妙点了点头,表哥一看了他的兵,眼睛里都能笑出来,象是再粗鲁一些朱宣才会喜欢。

    太夫人仍然是沉浸在往事中,眼睛只看了几上那一炉沉香淡淡的香雾,轻声道:“我时常对了你表哥说,也要约束一下有规矩。我那个时候遇到的全是粗野的人。

    抄完了重要的东西上了册了,余下的就一抢而空,粗重的就砸,看了丫头生的好的,在院子里没人的地方还要摸一把。我就亲眼看到了一个丫头哭哭啼啼的投了井。”

    太夫人端了茶啜了一口,道:“树倒猢狲散啊,这话比自己虽然不中听,可是实在的很。”沈玉妙专心专注的在听了,已经猜了出来下面会是什么事。

    “前几天僻了三间房在外宅那一侧给我们住了,说是等定罪。天天都有兵来骚扰,最后一天,说是定了罪,几个见过了我的士兵就不客气了,几个人就冲到了我房里来。是我父亲的一个老姨娘拼死护了我逃了出来,家里抄得一分也没有了,她贴身抹胸里藏了一点散碎银子给了我。。。。。。”

    说到了这里,太夫人象是说不下去了,妙姐儿脸色肃穆了,站了起来给太夫人重新添了茶捧给了她。

    太夫人这才一笑,声音恢复了爽利笑道:“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姨娘也是人。我以前也是不待见她们,摆姑娘的谱,这姨娘里头也有好有不好呢。

    明哥儿和辉哥儿房里的人是我和孟姨娘看了挑选的。”太夫人说到了这里,看了妙姐儿笑了:“我给你表哥挑的也有,他自己不要有什么办法,只是外面野去,愿意外面找了两个来,我现在听了在家庙上还算安份。现在是你表哥当家,你京里房里没有人,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再不为这个操心了。”

    然后轻声叹了一声笑道:“心都操碎了,不过才四个孙子。”沈玉妙忍不住笑了,道:“母亲,两位弟妹再生了孙子就多了。”

    然后问了太夫人:“那位护了您的老姨娘,母亲后来想来是要接了来的?”太夫人看了妙姐儿一脸的诚挚,笑道:“妙姐儿心最慈软,孟姨娘就是老姨娘的娘家侄女儿,老姨娘一直养在了京里,在你来京前的前两年西去的。棺木是下葬在了咱们的家庙里,你不是每一次都要上香的吗?”

    沈玉妙不好意思的笑了,那一大堆灵位去上香,哪里一一看过来,现在再想了,自己初进京来,孟姨娘叶姨娘不敢让朱明朱辉,文锦书锦跟自己多接近,原来只是怕表哥。

    太夫人喝了一口茶,笑道:“所以啊,小夫妻房里的事,别人是管不了的。亲戚们有时来,有人说你表哥疼你,也有人问了王爷房里为什么没有人,我都说我不管小夫妻房里的事。”

    这话沈玉妙也偶然听过一句、两句,她红了脸对太夫人道:“我知道别人说我不贤惠。”房里没有人,就是不贤惠的证据了,别人会说,连个人都容不下。

    太夫人又是一笑道:“买园子的就买好了,我当作不知道,等了请我去,我再说知道了。房里不安生,我也装作不知道,等到闹到了我面前,我再说知道了。就是你也是一样。”

    沈玉妙吃吃笑了,道:“知道了。”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了最后一件事情:“母亲这里有干的鹿血,给我一些。”

    太夫人就喊了刘妈妈来,取了一些包好了拿出来,这才对了妙姐儿道:“六房里的梁氏问我也找过几次,前几次给她,后几次我就回了她了,吃这个又不保管生儿子,都是你生儿子又喝这个的原因,弄得这鹿血也成了抢手的东西了。”

    沈玉妙更是要笑了,说了一句:“因我而洛阳纸贵了。”太夫人认字不多,也听不明白。这一会儿只是问了妙姐儿:“说要给端慧买一个园子,去看了几处,我闲了也去看看去,这女儿的嫁妆是要早办的好。就是明哥儿辉哥儿有了,我也是一样会办的。”

    婆媳两个人开始闲说了几处,这事儿刚开始提,妙姐儿还没有去看,只是听人说了几处,太夫人问亲戚们打听了一下,也拿出来说了一下。

    沈玉妙才拿了鹿血回房里来,先让人回了朱宣,去请医生来,再让人去请了方氏来。。。。。。

    如音下午带了人在院子里看了收拾了,去年的菊花死了的看了人拔去了,葡萄藤蔓该扯去的也扯去了。

    沈玉妙上午听了两段故事,孩子们又都不在家,午睡起来闷闷的,抱了白雪在廊下站了,看了小丫头玩闹着,一面在年纪长一点儿的姐姐喝斥下再重新帮忙去整理花草。

    外面走过了申氏,家常一件黄色大花朵有衣服,头上戴了玉簪子,走了来与大嫂并肩站了笑道:“我也叫我院里的丫头们收拾院子呢,虽然花儿匠来了他们有人手修整,不过看了她们这样玩闹,也觉得有趣。”哪里是整理院子,分明就是在玩,左拉一根,右扯一棵的。都笑得不行。

    这一位就不说自己的烦难话,沈玉妙有了精神,让丫头们搬了两把镂空雕花的椅子出来放在廊下,抱了猫与申氏坐在廊下说了种哪些花最好。

    一说到种花,申氏轻声笑了,想来是心中喜欢,头上的金步摇轻声碰响了,笑道:“这样的天气再种,不过是桂花和梅花,桂花香,梅花也香。我又想起来了,封地上那园子里,象是有一片桂花林。”

    无意中申氏说了这一番话,沈玉妙不由得看了申氏一眼,见她笑眸发亮全无别样心思,才低了头抚弄一下手里的猫,还以为这又是一个要买园子的呢。

    刚才劝了方氏,方氏低头不语了,只说了一句:“二爷不同意让买,我自己的私房也不够,只能想一想吧。”及至妙姐儿要帮方氏钱,方氏又说不用了。

    申氏看了那枯枝子都一一收拾干净了,平时也收拾,不象今天这样面面俱到,如音在廊下笑道:“这样就简便多了,花儿匠一来,想必是带了花来的,直接种上就行了。”

    申氏笑道:“大嫂西山的园子也是要收拾的吧。”一语提醒了妙姐儿,笑道:“过了几天要在那里回请公主和姚夫人呢,不如索性收拾好了再回请,就是天有些凉了也不要紧。射箭就是一身汗了。”

    自己说完了话,申氏又脸红了,低声道:“我和二嫂背地也想射一下,只是没有人指点。”朱辉武也不行。

    和夫人们射箭赢了有些兴头的沈玉妙笑道:“趁了车青将军还没有走,让他等我西山园子里宴了客再回去,这几天里正好请了他来教我们。不然的话还有钟林将军,朱禄也会,朱禄跟了小王爷们去庙会上了。”

    申氏还是红着脸道:“在公主园子里,我看大嫂射的就不错了,不用请外面的人来了,钟林将军是跟了世子的人,跟世子最重要,不用麻烦他了。我们就跟了大嫂胡乱射射算了。”

    两个人一直坐到了近傍晚时分,外面一片欢腾的声音:“母亲,”四个孩子一起进来了,手里举了吃的,糖葫芦儿,糖人儿,各样点心。端慧郡主是手里捧了一个小碗举得高高的。

    沈玉妙笑看了道:“这是什么?”端慧郡主大声地道:“面茶,祖父带我们去吃面茶。”看了哥哥们手里举的吃的,端慧郡主大声说话了:“母亲要先吃我的。”

    正在热闹着,朱宣也漫步进了来,笑道:“外面都听到了说话声,小郡主拿什么好吃的?”刚才往母亲面前献宝的端慧郡主立即转了方向,捧了小碗奔了父亲去了,给他吃了:“父亲吃,面茶。”

    申氏赶快对了朱宣行了个礼就回去了。朱宣抱了端慧郡主笑道:“祖父带了去吃了,还要父亲带了去吗?”“要,当然要。”端慧郡主笑嘻嘻地挥舞了小手:“明儿就去。”然后在父亲怀里居高临下了:“今天晚上在这里吃晚饭,再去陪祖母。”

    一个不小的锦榻之上,团团坐了两个大人,四个孩子,怎么着都会有些儿挤。朱睿先是要贴了母亲,刚坐下来,就看到闵小王爷用手指对了自己在脸上刮了两下。

    毅将军补充了笑嘻嘻:“弟弟说羞羞脸。”朱睿无奈的又坐了过来,得逞的闵小王爷坐了过去,端慧郡主是雷打不动的贴了父亲坐了,看了父亲挟菜,一会儿不给她,就要问一句:“端慧的呢?”闵小王爷就慢吞吞说一句:“羞羞脸。”然后继续吃自己的饭。

    四个孩子在房里吃了晚饭,太夫人房里的人就来接走了。世子朱睿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这次回京,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