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玄幻小说 >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 第 104 部分阅读

第 104 部分阅读

是应当应份的。再说郡主去年来求了我,要相衬的人家。

    淮王听完了这两家,不说话了,他就没有想过为淮阳别处订亲去,当然是没有看过别人,现在听了是无可推辞了,可是让他同意了洪水从他封地上泄洪是一回事,唯唯诺诺同意了南平王妃为淮阳订亲又是别一回事。

    必竟不是孟浪少年,美人当前就什么都答应。淮王也含笑了,看了沈王妃。两个人眼神四目相对,淮王愣住了,沈王妃与自己眼神一触即闪开了,美人儿。。。。。。竟然眼里有恨意。

    淮王心里难过了,心里一下子闪过了去年南平王妃匆忙离了京,王爷说是奉了太夫人回封地去,可是事先一点儿征兆也没有。

    太夫人离京,总是要知会一下亲友,道个别的吧。隐约听说了,王妃为了联姻与王爷反目了,可是淮王是没有从朱宣那里看出了端睨来。

    南平王在亲事上一点儿也不松口,淮阳生孩子,淮阳自己养孩子,南平王都是咬得很紧,字里行间对他的王妃爱重的很。

    可是这一会儿,美人眼中一闪而过的恨意,淮王心里翻腾了。有心答应了,可是不甘心,为了与南平王联姻,准备了许久,可是不答应,眼前的美人儿一会儿梨花带了雨,一定是令人怜爱的。

    要是答应了,淮王自己想了,还没有见过南平王,保不准儿王爷伤病痊愈了,或许还有联姻的机会。

    淮王自己转了花花肠子,沈王妃心里恨不得走到他面前啐了他一口才好,可是只能笑等着。她端起了茶碗,慢慢喝了一口,才对了淮王让茶:“这茶是新采的,大雨前采摘的,王爷请尝尝。”

    看了淮王喝了茶,还是微笑了不说话,只是偶尔看了自己一眼,沈王妃又循循笑语了:“想来是王爷听了这两家不够好,那可就再没有好的了。”就是高阳公主自己也很得意,邀功道:“除了我,谁能找得出来这两家人来。你要媒人也是现成的。”

    淮王笑着听了南平王妃又是几句劝导的话出来了,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笑道:“王妃说的是,多谢王妃想着。等我回去了,把王妃的好意与淮阳商议了再回王妃的话?”在淮王心里,又多了一个名正言顺见南平王妃的借口了。

    而且男人总归是男人,沙猪总归是沙猪,让一个女人支使了,淮王并不是小蜀王那样的脓包,再说淮王还没有见过朱宣。

    淮王说完了,往外看了一看天色,才转过头来对了美人儿笑了笑道:“天色也不早了,泄洪这样的事情,王妃既然说了当然应该支持。可是还想探王爷的病,如果可以,再听一听王爷的意思。”

    沈王妃在奸滑上当然是稍逊了这位精干的淮王一筹,再说了泄洪的事情也需要表哥再来给对了淮王说一遍。

    当下不好阻拦了,站起来了笑道:“那我就先去了,一会儿让人请了表哥来。”

    淮王含笑站了起来,又欣赏一次美人儿纤纤的步态,在后面欠了身子笑道:“送王妃。”看了彩裙飘飘离去,心里有一丝甜蜜又有一丝落了空。

    朱福再进来的时候,淮王正在细细品味了美人儿一颦一笑,这才收了心神,看了南平王,已经是迈步进了来。

    以前见了南平王总是欣赏的。虎背熊腰,宽肩乍背了,又总是神采飞扬。淮王今天见了南平王,却多了一丝嫉妒,看了南平王全然不象是去年京里会的时候眉目飞扬了,却有了三分内敛,看了那一双眼睛,更让人觉得精光四射,象能容纳天下事一样。

    说泄洪当然是一说就成,淮王自己路上看了灾情,一则不能不帮南平王忙,总不能看了漫堤了,有灾民有瘟疫难保不往自己封地上来。二则也还了南平王的人情,朝野上下也可以落一个好名声,再说还有不少银子拿。

    说完了以后,淮王才徐徐说起了王妃:“王妃还想着,为淮阳订亲事呢。可是淮阳还是日日消瘦了,所以去岁王爷手书上,也关心了淮阳的亲事,我没有从命。”

    朱宣从来心机深,所以听了没有笑出来。妙姐儿这个孩子又在胡闹了,任是谁一听都会明白,淮阳郡主已经成了妙姐儿的心病了,不,朱宣有几分怜惜了,是联姻成了妙姐儿的心病了,妙姐儿不相信表哥不再联姻。

    朱宣听完了,对了淮王道:“去年郡主来拜会了,说了不愿意订一门不相衬的亲事,王妃为了郡主在京里托遍了人,这一番好意,王爷可以接受。”

    淮王至此,真的是在亲事上被堵到没有话说了,他一点儿也不难过,淮阳的亲事现在并不是最重要的了。他还是用回答王妃的话回答了南平王:“等我回去和淮阳商议一下,再给王妃一个回话。”

    朱宣就嗯了一声。并没有想到淮王此举还有再见妙姐儿一次的意思。南平王自负的地方太多了,小蜀王见了南平王妃,只敢在心里羡慕南平王的艳福,正眼多一眼都不敢看。

    想了淮王能干,才让妙姐儿出来会一会,他固然是不担心妙姐儿,可是淮王这个人,南平王倒是没有想起来,他会动了花花肠子。

    两下里议定了,淮王先行回去了,知会一下洪水会淹没的村镇,然后三天后,堤坝上见。

    时间定好了,淮王也不休息了,当即站了起来,拱手道:“为王爷效力,理当尽心,我这就回转了,王妃处请王爷代我辞行。”

    朱宣很满意,人人按照他的意思去转了,他就一定是满意的。他也郑重的拱了手:“有劳王爷了。”

    淮王赶了快马过来,不过只停留了一个下午,就离开了,他在马上还想了,王妃现在还是理事,三天后的大堤上,应该也可以见到沈王妃吧。

    朱宣亲自送了淮王到府门口,这才走进来,路上先问了王妃在哪里?说陪了公主与姚夫人,再问了尹夫人也在。朱宣笑一笑,一堆淘气包,这下子够热闹了。

    一直到晚饭后,妙姐儿才回来了,想来是下午玩得开心,鬓边还有细细的汗珠,双颊红喷喷的,让人看了就想咬一口。

    坐在镜台前,丫头们帮了她卸妆,还在对了自己笑语:“赶围棋子儿,我赢了好些瓜子呢。只是公主一定要玫瑰炒的,抓得手粘粘的。睿儿也是一只小粘手,在我衣服上擦手来着,弄脏了衣服。”

    然后问了:“表哥,与淮王说好了时间了吗?”朱宣斜倚了床栏,看她梳晚妆,见问就回答了道:“说了三天后,他已经回去准备了。”

    看了妙姐儿讶然的转了头看了自己,说了一句:“淮王人挺好。”朱宣淡淡一笑,听了妙姐儿过了一会儿又说了一句:“表哥最好。”

    朱宣淡淡道:“怎么又是表哥好了。”沈玉妙坐了有些难耐了,催了丫头们道:“快点梳完,我等了和表哥说话。”然后又道:“那个梅花簪子不用戴了,睡觉戴那个可惜了。”自从堤坝上看过了周遭农人雨中救粮的辛苦,沈王妃觉得自己日用真的是太奢华了。

    好不容易等梳完了,急忙走到床前贴了朱宣坐了,笑道:“没有好表哥,淮王哪里会跑这么快。”还不是冲了表哥。

    朱宣看了这丫头急着过来当马屁精,想起了淮王下午的话,抱了妙姐儿的蛮腰笑道:“也许他着急回去当媒人。”

    沈玉妙还是有些脸红,然后当然是就有话说了:“表哥不是说了也让郡主早些成亲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朱宣哈哈笑了道:“我就知道,你敢对他说这个,就不怕他对我说。”看了妙姐儿总算由刚才的一点儿脸红变成脸颊全部红晕了,坐了起来亲了一口,在她耳边笑问了:“是不是一块心病?”

    沈玉妙这才真正是难为情了,被朱宣问的又有些难过了,在他怀里推了他,嘟了嘴娇嗔了:“谁的心病,我的还是表哥的?”

    朱宣更是大乐了,追了问她:“怎么会是我的心病,说,怎么是表哥的心病?”看了妙姐儿低了头,双手扶了床沿,只是低了头不说话。

    朱宣更想乐了,也低了头看她:“不会又哭吧,为别人做媒把自己弄哭了可不好。”沈玉妙嘟了嘴,低了头,过了一会儿,把手里的丝帕团了往朱宣怀里一扔道:“是表哥的心病,淮阳郡主一天不嫁出去,表哥梦里能安生?”然后想想气得不行:“不是说了神女会襄王,应该是梦里会的才是吧。”说着,真的要滴下泪来了,都怪淮阳郡主,给我看了那封信。

    朱宣赶快把她抱到了怀里,笑道:“信不是你看着烧了的,还生什么气,一提起来又是一出子脾气。”

    看了妙姐儿气鼓鼓的,哄她道:“巫山神女会襄王,多少书里用作情诗,古来多少文人骚客都用这个典故。不是什么新鲜的,也不是发自于表哥心里。表哥对了妙姐儿,才是真心的喜欢,听话,别计较了,总是计较真不好。”

    沈玉妙恨得不行,扒了朱宣肩膀又咬了一口,还是不解恨,自己闷闷的坐了一会儿,从床沿上朱宣怀里滑落到床前踏板上,双足乱蹬了,双手乱摆了:“谁让你写那封信的,谁让你乱写的。。。。。。”

    第四百五十七章,为难

    第四百五十七章,为难

    雨打芭蕉青翠,雨中落红阵阵,这都是诗人笔下的美景,可是南平王夫妻每天一早起来看了这院中落红片片就只是叹气。

    声声雨滴,象是打在朱宣和妙姐儿的心里。眼看了又是两天的大雨,又接连倒塌了不少的民房。好在没有伤到人,倒塌的也大多是经不起风雨的茅草屋,又好在早有准备,一应安置都事先准备好了。

    朱喜送了一些文书来,朱宣顺手拿了一个打开了,听了妙姐儿坐在镜台前问了:“什么事情?”朱宣看了一看,回话道:“昨天夜里城东北角又倒了几间民房,做事还算是手脚快,已经安置在离东北角最近的庙里了,吃的是庙里就近供给了。”

    沈玉妙听了就嗯了一声,对正在给自己戴簪环的如音道:“我一会儿要同表哥出去,不要戴这么多。”如音答应了,选了一个佛手蜜蜡镶绿宝石的簪子,又戴了一个牡丹纹的金栉背,端详了一下,沈玉妙笑道:“就是这样了。”

    如音也笑了,又把白玉簪子,金步摇都戴好了,为王妃套好了一套镶绿松石的金钏环,这才笑道:“早饭要这会儿传吗?”

    沈玉妙点点头,出来了外面锦榻上坐了。朱宣眼睛从文书上抬起来,看了一看妙姐儿笑一笑,现在要俭省,不肯多戴首饰,俭省也不在这一会儿。看了她少戴了,反而又是一番韵味了。

    不一会儿,如音传了饭来,四色精细的细粥,又摆了上来千金碎香饼,单笼金乳酥,朱宣看了妙姐儿今天吃得很香,也说了一句:“最近象是用的香。”

    沈玉妙不好意思的嗯了一声,看了雨水中祈求不要下雨,雨水中泡着的青麦子,怎么还好意思挑食去。

    朱宣象是也明白了,笑一笑,挟了一筷子她最喜欢的糟鱼给她,道:“多吃一点儿,中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饭后,两个人一同骑马沿途各处看了,往堤坝上来。

    街头巷尾已经到处可以见到通知挖堤坝的告示,又有一队队精兵手执了兵刃来回巡视了。堤坝下的村庄外,可以听到有了敲了锣鼓,大声的在读告示:“王爷有令,本村一应人等收拾细软财物弃家,就近住到离城二十里的收容处去。。。。。。”

    还有的村子就是里长敲了锣鼓,大声的来回喊了:“还有人没有,有人要赶快避开了。。。。。。”

    朱宣在马上扬了马鞭子指了来回巡视的精兵对妙姐儿道:“这是防了闹事的。”

    沈玉妙微笑,还好有表哥在后面多多筹划了。这一场暴雨,把伤病中的表哥硬生生的从酒杯里赶了出来。

    她看了看朱宣,一身的油衣,头上戴的是那一年自己赶庙会给他买的斗笠,气色看上去好了许多。

    与淮王约的时辰还早,两个人并骑并没有骑得太快,朱宣听了妙姐儿抱怨了:“为什么我还是不能快马奔驰了?”也是一笑。

    出了城走了十里路左右,朱喜从后面赶了上来,雨中气吁吁带了马,道:“王爷,有一伙人趁了雨压塌了民房,在乱抢乱拿,并且顺势把附近民房商铺也抢了几家,人数足有几百人。”

    朱宣听完了,对妙姐儿道:“我去看看去,幕僚们陪了你去堤坝上去会淮王去,表哥一会儿就赶来。”

    沈玉妙嗯了一声,看了表哥分开了几个人走了,这才继续在大雨中往堤坝上来。

    两位舅舅先过来接了她,沈玉妙看了舅舅们眼睛里都有了红血丝。这几天里,两位舅舅一天也没有休息,吃睡就在大坝上,带了人又征用了不少水车,不停的从堤坝里往堤坝外面车水,这堤坝才支持到这一会儿。

    前面一片哭喊声,堤坝下面黑压压一片人,周围是成队的士兵拦了。一看到沈王妃过来了,领头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悲哀的喊了一声:“不能挖呀,这堤坝不能挖呀。”

    淮王也是一身油衣,虽然是雨中,更是着意打扮了,一身云衫风雨中有飘飘出尘之态,只是沈王妃只是看那哭泣的人,全然没有发现大雨中淮王没有必要还穿成这样子。

    淮王看了美人儿过来了,南平王不在身边,当然更是高兴了。他雨中过来接了沈王妃,看了她油衣下不解的小脸,解释道:“这是附近田地的主人,他们是来请愿的。”

    沈王妃一下一子就明白了,看了携家带口,妇孺老人也都一起跪在了雨中,口口声声悲泣了:“可不能挖呀,我们开了这些田可是不容易的,这水一冲今年的收成就全都没有了。再等等,或许这雨明天就不下了。。。。。。”

    看了眼前这一副景象,沈玉妙的心都被揪痛了,她下了马大步走了过去,看了士兵们挡了那些人不能往前来。

    两千亩良田,眼前竟跪了有上千人。雨中哭哭啼啼:“冲了田里未熟的庄稼,就是要了我们的命。”

    沈玉妙回过头回了身后站着的一位幕僚:“这两千亩田地,竟有这么多的田主?”已经打听过了,有一部分是贫苦人,还有一部分田地是哪一家的田庄子。

    幕僚回话了:“有一部分是张大人家的。这里一半应该是租种了张大人家地的佃户。”幕僚看了这些人在这里也觉得奇怪了。

    有几位幕僚已经是上前安抚了:“你们不用担心,冲了多少,衙门里有银子补给你们。”可是有些人还是哭泣不休,弄得都跟了哭着不走。

    有一些是精壮的年青人,雨中大喊大叫了:“天灾人祸,怎么能让我们来受这个损失呢。”就有一些人强行冲破了士兵的拦阻,扶了一些老人颤巍巍的到了堤坝下不肯走:“把我们一起都冲走了吧。”

    沈王妃雨水中冷冷看了,这些当地盘踞了多年的官员们要给我出多少难题才行?头两天就让人去到处张贴了告示,让这些人早早的搬离开了来。

    眼前这样的场景,分明是有人在挑唆了。淮王看了这样的场景,再看了身边的美人轻咬了嘴唇,那一点贝齿雨中昏暗的天气看起来格外莹白了。

    淮王低声安慰了:“别怕,在我在呢。”他抬头指挥了自己带来的人:“都拉开了。”

    沈王妃看了眼前这闹哄哄的一幕,却反而冷静下来了。她取了头上斗笠,站到了堤坝下那些躺倒在泥浆中的人面前。

    这些人有的是老人,有的还是孩子,也有一些是强壮的年青人。看了雨水中这位美如仙子的王妃走过来,一时都愣住了。

    雨水尽情打在了沈玉妙的脸上,她不觉得冷,只是心里一股火气蒸腾了,大声道:“挖开堤坝泄洪,会冲走了你们田里的庄稼。你们可以就近去衙门里按地契来领银子。这是前两天就让人去村里贴了告示,让里长知会了你们,为什么今天还要来阻拦泄洪呢”

    就有几个人不满的大声喊了:“什么时候都是当官的说了算。你说有银子,拿银子来,不然大家伙儿死在这堤坝下面。”

    “对”人群里居然是有不少附合的人在,然后后面有一些人就借势往前冲,士兵们手挽了手才拦住了。

    淮王大怒了,喝道:“把刁民抓起来。”

    “不”沈王妃阻止了淮王,淮王看了她美丽晶莹的脸上被雨水打残了妆,反而更是一种玉色,淮王忙笑道:“有我在这里,你快些去避避雨去,小心生病。”

    沈玉妙象是没有听到一样,回身吩咐朱禄:“回去取银子来。”朱禄忍了火气答应了一声,真不明白为什么王妃总是受人欺负。

    还没有走两步,又回来了,高兴的不行:“大管家送银子来了。”

    大雨中,朱子才冒了大雨赶了两辆大车来,过来先给王妃行礼:“王爷临时派了人回来交待,送这些铜钱碎银子来,说是怕王妃会急用。”

    沈王妃又掉了眼泪,雨水打在脸上也看不出来是泪还是雨水,她木然的吩咐道:“支了帐篷,让他们一个一个来领钱。”

    头几个人领到了钱,欢天喜地的从帐篷里出来后,阻拦的人互相看了,都赶快回家去拿地契去了。

    一下子就走了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还叫嚣了:“我们是佃户,地契在田主人手里。”一面贪看了王妃的容貌。

    沈玉妙冷笑了一声,喝道:“阻拦的人全部抓起来。”堤坝下现有士兵,淮王也帮衬了,不一会儿抓好了另一半人,一个个捆了按在了雨地里跪了。

    沈玉妙这才觉得解了三分火气,她推开了朱禄送上来的斗笠,对了淮王客气地说了一句:“王爷,是时候了。”

    淮王微笑了,回身去吩咐了几句。然后殷勤地道:“帐篷里歇会儿吧,看你淋的,要是病了可怎么办?”

    美人儿象是没有听到,反而走了过去,看了工匠们打眼子,安装炸药,最后一声喊:“点火”

    几声巨响过后,江水浩浩荡荡从挖开了的这一点儿口子往外面奔流而去了,淮王殷勤地对了美人儿大声说了一句:“这水势湍急,站在这里也要小心了。”

    江水一下子奔腾而出,江水拍击在堤坝上,溅得沈玉妙又是一身水,到了这个时候,沈玉妙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回过头看了一眼,朱宣微笑了正往这边走过来。不远处,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