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玄幻小说 >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 第 55 部分阅读

第 55 部分阅读

在一处花栏前闲话了几句,面上都是悠闲的,象是在说闲话。

    靖海王也过了来,听听这两个人在说什么,这旁边有大臣,还有服侍的小黄门等人,倒是不用担心被误会。

    北平王一见了靖海王,就笑着对他道:“老王爷年长,来评评这个理去,最近是朱王爷照顾梁王府上比较多,还疑心了我。”

    靖海王就抚须笑道:“我看这亲事么,咱们都要上心的,朝中青年才俊单身的多得很,至于咱们,怎么也不会错打了这样的主意去,总要尊重梁王。”

    三个人都是颔首,互相看了,点点头走开了。

    昭阳郡主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第二天打听了,王爷也去了西山了,昭阳郡主一下子明白了,对母亲赵夫人冷笑道:“不想南平王妃,竟然会装憨,一定是她拘了王爷西山去,不知道背地里用了什么狐媚手段,想着王爷远了我几天,就淡下来了。就她那一点儿能耐,还要和我玩花样。”

    赵夫人一笑道:“你担什么心,眼前不是人多的很,她能拘了王爷的人,不能拘了王爷的心。你还是先见别的人,王爷知道了,让他着急去。”

    昭阳郡主本来就是爱热闹爱玩的人,天天散了众人,只陪了朱宣,本来就是有些闷闷的,听了母亲的话,放心的重新玩起来。梁王府门前,又重新是车水马龙。

    只是三位异姓王,踪影全无。

    太夫人见了凤罗公主,告诉她:“一定早早的发援兵,让你早一点儿回家见家人。”凤罗公主感觉出来了太夫人的冷淡,无可奈何。

    临走时,太夫人又含笑道:“王妃西山去了,只是身体不好,在京里人来人往的会劳烦到,所以才打发了她出京去。公主走时,程仪早已备下了,我们都不来送了。天气马上要热了,我也要西山去了。公主有事,只是请往兵部去吧。”

    凤罗公主出了府门,觉得自己没有弄明白,原来太夫人这么当家的。说一声身体不好,就能把王妃打发走,凤罗无可奈何,话也说得明白,这里以后不要再来了。

    太夫人正在房里看着收拾:“说了那里备好了,不用带什么了,只是平时吃的药,老侯爷爱吃的东西,带一些去。”

    老侯爷过了来,笑着坐在一边等。一边和太夫人说闲话:“几位世交都约了,明天就去逛去。你也来吧。”

    这个时候,外面朱禄匆匆走了进来,进来就跪下来叩头,太夫人就笑着让他起来道:“想是妙姐儿让你来看的,我们就动身了。”

    朱禄还是跪着,抬起头来,一脸的喜色,先回太夫人的话:“是王爷让奴才回来的。”

    太夫人就探了身子,见他这么高兴,就笑道:“有什么事情?”

    朱禄直直的跪着,喜欢得不知道怎么说好,就迸出来了一句:“恭喜太夫人,恭喜老侯爷,王妃有喜了。”

    第两百八十九章,有喜

    第两百八十九章,有喜

    太夫人,老侯爷一起站了起来,追问道:“你再说一次。”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盼了太久了,猛然听到,就象是做梦。

    朱禄这才欢喜不尽地重新回了话:“王妃有喜了,太夫人您要抱孙子了。”

    房里一片欢腾,太夫人,老侯爷呵呵笑了,道:“快赏。”看了朱禄一身大汗,想是快马跑回来。

    太夫人这才有些慌手慌脚了:“快,吃的东西收拾了带去。。。。。。”忙个不停。

    西山新宅里,也是一片高兴。玉妙没有想到自己昨天来了,表哥就跟了来。我走了,不是正好去看昭阳郡主去。

    第二天一早,朱宣说不上朝,还是先起来了,祝妈妈来回话了:“回王爷,今天有空儿,医正再请来看看吧。”

    朱宣说了好,并没有放在心上,妙姐儿一向是几个医正跟着,隔个几天就看一次,习以为常。祝妈妈没有说,她经老了事的人,怕不是,白欢喜一场,失望更大。

    玉妙也没有说,总是学过生理知识的,并月也是有的。再说身体不好,早几天晚几天也是有的。

    朱宣并不出去,就陪了一起看。玉妙坐在房里,垂了珠帘,医正再三告了坐,坐下来诊视。朱宣就坐在对面陪了。

    医正先诊了脉,脸色象是有异,弄得朱宣看了他表情心里也跟了一沉,又怎么不舒服了,昨晚还好的很。

    看医正把脉的时间比平时要长,朱宣正要问他,医正已经是跪了下来:“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朱宣虎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满面笑容,道:“你说。”急得不得了。

    医正抬起了头,笑道:“王妃有喜了。”朱宣哈哈笑了一声,才收住了笑,一脸的笑容。珠帘内玉妙也是高兴,还把持着,听表哥笑成那种样子,就笑道:“表哥,请他再看一次。”

    朱宣笑道:“好,好。”对医正笑道:“你再细细的看一次。”

    房里侍候的人都进了来,大家目不转睛地看了医正的举动,心都提了起来。医正把完了脉,还是跪了下来,笑道:“小人拿性命担保,王妃有喜了。”朱宣再也不克制自己的笑声了,笑道:“取一千两银子来赏他。”

    医正这次是真的高兴了,收了赏银出来,心里也高兴得很,王妃要是年年有喜,我倒发财了。

    正想走,又有人喊他:“王爷让再去。”医正重新进了来。

    朱宣笑容满面,一一地问他:“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吃什么最好?”医正一一回答了,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请王爷多多体谅王妃,少去劳烦她。”

    朱宣听了一愣,居然回了一句:“我知道了。”然后才让医正走。

    玉妙已经躺了下来,一堆人都让她躺下来,听见表哥外面问医正话,忒的婆婆妈妈。

    朱宣这才转身进来,在床前坐下来,夫妻两个四目相对,都是极至的高兴。朱宣算了算日子,觉得自己很有本事,这才成亲三个月,妙姐儿有了。

    陶秀珠兴冲冲进了来,不管朱宣也在房里,而且也忘了和他行礼,笑着对玉妙道:“是我说的,西山这里好。果然你来了,就有了。。。。。。”

    然后才看到朱宣坐在床前笑,这才脸红了,还是个没有出门的姑娘,陶秀珠慌忙中对玉妙说了一句:“我再来看你。备好吃的来给你。”

    就赶快走出来了,脸红得不行。

    玉妙抿了嘴笑,朱宣用手抚了抚她的头发,笑道:“这下子要安生的家里呆着了,不许乱出去,不许乱吃东西。一会儿母亲来了,她一定是要自己事事经心。”

    玉妙满心里喜悦,我要有孩子了,是男孩还是女孩,她看了朱宣笑道:“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朱宣微笑道:“是儿子。”玉妙不乐意了道:“如果是女儿呢?”

    朱宣看她不高兴,赶快笑道:“那也好。”

    消息一下子传开了,跌摔了一地的女人心,是朱宣外面的人。高兴的是蒋家,和王府里亲厚,和玉妙好的人。

    南平王的第一个孩子,大家都等着看是儿子还是女儿。

    北平王妃有些抱怨,不就是生孩子,谁不会生,还不知道生不生儿子呢,跑到了西山这么远的地方,要来看她,还要跑这么远,不来看吧,也不合适。

    朱宣只进了一次宫,皇上听说了,也为他高兴,并且邀功:“是朕让你留在京里,王妃才这么快有喜了,呵呵,不想卿也有些本事,给你假,去陪了她吧。”

    第二天见了蒋大夫,又笑话了他:“蒋卿要有重孙子抱了。”蒋大夫喜滋滋地,让皇上看了更是可乐,几时见过他这样的表情,道学先生,从来都是古板的。

    昭阳郡主咬碎了银牙,对母亲赵夫人道:“不想这样的心计,自已有了,自己难道不知道。有心到了西山再说,系得王爷只陪了她。”

    南平王第一个孩子,当然现在别的什么也想不起来。可是昭阳郡主不能再等了,她来了京里这些日子,一直没有订下来了,皇上让皇后时时过问了,有些不高兴了,这么挑剔的,满朝的青年才俊都给你挑,要挑上半年吗?

    可恨自己没运气,昭阳郡主没有想到被朱宣耍了,还觉得自己没有运气。现在门前虽然车马繁多,可是北平王也不来了,靖海王也不来了。

    这三位异姓王要来都来,说一声不来居然一个也没有了。赵夫人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可是说不出来什么地方不好。

    她也把自己的担心对女儿说了:“这三位异姓王,竟然是象耍我们一样,一开始热闹得很,拦了北平王他还一心的不高兴,现在路上见了他,他只客气地拱拱手就再也无话了。”

    赵夫人恨恨地道:“昨天宫中见了北平王妃,居然对了我冷言冷语,说什么你挑花了眼,问你要挑多少年?可恨这话,难道咱们是老姑娘?”

    昭阳郡主无计可施,也是心里难过,对母亲道:“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去西山去看南平王妃,她不是有喜了,我们去恭贺也是应该的。王爷乞了假,天天就在西山不回来。”

    也对赵夫人恨声道:“靖海王妃更是可笑,她见了我也有话说,说什么世子侧妃之位还在虚位以待,又说南平王风流成性,与王妃恩爱,外面人又多,不会往府里进人。说是太夫人的意思。她倒明白太夫人的意思?”

    赵夫人也冷笑道:“不是去看了太夫人,我当面探问过,太夫人只是说王爷的事情由王爷作主,成了亲就不再管了。怎么又冒出来太夫人不同意?难道太夫人这么糊涂,娶了你,嫁妆丰厚不说,而且又是皇族。总比她那个小生意人出身的恩亲要体面的多。”

    母女两个人只能收拾了车驾,一心的愤恨往西山来,昭阳郡主心想,王爷时时都来,这一下子不来了,他也应该会想我。想想王妃这样对我,以后成了亲,我有了喜,才不会让你日子好过。

    朱王爷也说过,立贤不立长,先生在前面不是世子,让你哭去。

    母女两个人都是气得不行,怎么一眨眼,自己就象是变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出身尊贵,几时被人看过这样的笑话。

    两个人在西山没有见到沈玉妙,朱宣自己见了她们。我不来和她们说,她们总是不会死心的。

    赵夫人母女两个听说王妃睡了,不见客,王爷见时,也喜上了眉梢,本来就是来见王爷的,并不想这会儿去看王妃喜悦的脸色,那不是扎人心吗?

    第两百九十章,有喜

    第两百九十章,有喜

    昭阳郡主见到了朱宣还是那么英俊,心里又情怀不已,含羞行了礼,坐下来。

    朱宣倒是殷殷的,对赵夫人道:“以前梁王在京里的时候,也是相厚得很。夫人郡主进了京,总得前几时有空闲,时时去探望了。王妃有喜了,这几时要陪了她,以后有什么事情只管让人传话于我,不要客气。”

    昭阳郡主一下子就傻了眼,今天与上一次见面,判若两人。心里一下子就被打成了碎片,这。。。。。。是何意?

    以前来看我,只是冲了父亲才来探望?难道不是花前月下走动了,闲话了。不是说了家里无人主中馈,昭阳郡主的心沉了下去,他,并没有许过什么。

    这个时候,昭阳郡主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笑话。从一开始一心的想嫁给他,想得到他的心,所以玩了花样,没有想到,这花样把自己玩进去了。

    本以为南平王府没有别人,联姻当然人人都想,现在看来,他居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自己,那他为什么要来?

    三位异姓王一下子都不来了。昭阳郡主咬了嘴唇,看了还在与母亲殷勤谈话的朱宣,强忍了眼泪,这个人,真的是很招人爱的。

    赵夫人也心里明白了,总算比昭阳郡主要老辣得多,听朱宣话里还有可以说话的余地,就直接拜托朱宣为儿子进世子位帮忙。

    朱宣道:“如有能尽心的地方,当然是要尽心尽力。”要我说句话也不难,我说了以后不起作用可不能怪我了。

    说话也有很多种方式,随便说一说,还是认真去帮忙,这个就要看我了。

    朱宣送走了两个人,站起来往里面来。玉妙还在等他,笑看了他进来,笑道:“表哥说烹茶,这茶烹得好。让我看着水开了,你的人哪里去了?”

    太夫人,老侯爷也在侧等了喝茶,朱宣笑着坐下来,对玉妙笑道:“重新看了水开,我不在,水开了有什么用?”

    就父母亲笑道:“梁王府上赵夫人和郡主来看妙姐儿,我会了会,让她们走了。”

    老侯爷就笑了,道:“还是为了争世子位?”朱宣道:“可不是。她们来找了我,也不想一想,梁王府上的别的几位公子,也都来找过我。”

    昭阳郡主一进京,别的人也会有举动,别人不会坐视看了昭阳郡主嫁给南平王,别人也不是死人。

    太夫人看了眼前的儿子媳妇笑,我家里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妙姐儿有身孕了,生下来儿子当然是世子。一想到要有孙子抱了,太夫人就合不拢嘴了。

    老侯爷倒为梁王有些唏嘘,对儿子道:“梁王在京的时候,也时时与他一晤,唉,这些年没有见了,可能也老了。”

    朱宣看了水开了,就开始动手烹茶,为父母敬了茶,又端了一杯给玉妙,自己才掂了,道:“梁王年青时也是一条汉子。”

    老侯爷道:“可不是,那个时候打突厥,我与他并肩过。。。。。。”

    太夫人不耐烦了,道:“眼前在取乐,你们说打仗,要说出去说去。”玉妙含笑看了父亲与表哥赶快不说话了,慢慢的品茶,果然是香。

    表哥弄这些最拿手。说着说着话,又说到了昭阳郡主身上,太夫人自己说了不许问,先问的又是她,道:“昭阳郡主说是来成亲的,不知道许了谁?”

    太夫人对自己的儿子太了解了,知子莫若母。赵夫人过府来拜,探问了自己,太夫人觉得不可能。儿子想与梁王联姻,当然是正当去梁王府上求聘去,看了你们母女进京来,才想到要联姻,这不是他的为人。

    玉妙就抬起头来看朱宣,母亲这么问,表哥不能对母亲说假话,他会怎么回答。

    朱宣看她一笑,回太夫人的话:“父亲与我都与梁王相厚,当然这事我们要关心。妙姐儿,”玉妙应了一声。

    朱宣笑道:“不是很喜欢为别人作主,怎么你一点儿也不上心,天天就淘气去了吧?”

    太夫人又烦了,道:“她们才只来拜会过一次,怎么你又找上妙姐儿了,再说她有身子的人,现在为她上什么心。”

    玉妙也觉得无辜,不是表哥自己总是去看她,这会儿又说我不上心。什么事情都能找上我。

    老侯爷倒是觉得对,笑道:“儿子说得很对,这事咱们应该上些心,梁王以前和我很好。。。。。。”太夫人笑道:“和你也好,和儿子也好,怎么来了京里不第一个来拜咱们?”玉妙扑哧一笑。

    老侯爷笑道:“不来拜咱们,这儿女亲事就不管她们了,母女两个人在京里,该过问的还是要过问。”

    朱宣笑道:“过问亲事,是女眷们的事情。”

    太夫人就看了玉妙,玉妙也看了太夫人,婆媳两个人有些无奈,那就帮她上心过问吧。

    玉妙又要仔细打量朱宣了,不是说了想联姻,再说不知道昭阳郡主喜欢什么样的人。

    晚上无人时,才问朱宣:“不知道郡主喜欢什么样的人,想要找什么样的人?表哥应该知道吧。”你去看了她不少次了,总比我知道。

    朱宣道:“她要找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都说了这是女眷们的事情。她们找我,不过是要借兵马,谋世子位。”她一心要找我,还不是我有权势,有兵权。她要找的是有权势的人。不是找我。

    玉妙吓了一跳,道:“怎么还要借兵马?”朱宣哼了一声道:“梁王府上为了这个打,也不是第一次。”打死了人还有过呢。

    玉妙就看了朱宣,那你还想联姻,难道想打到自己家里来。这话并没有说出来。

    第两百九十一章,有喜

    第两百九十一章,有喜

    玉妙弄不明白,南诏公主的事情,表哥是吃了吐。昭阳郡主,表哥有没有吃呢?不会不吃也吐吧。

    朱宣就看了她:“饿不饿,不是都说有身子的人能吃的很?”玉妙看了他:“应该是几个月的身子才能吃吧,现在怎么会能吃。”

    朱宣道:“那你吃得下去也强着吃一些。”玉妙很无奈道:“可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吃。”

    朱宣就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又问她:“听人说会吐得厉害,你好象也不吐,人家说儿子就不吐。”

    玉妙看了他这么罗嗦,笑道:“我只听人说,吐得狠的是儿子,再说现在也还不到吐的时候吧。”

    真是的,两个人都什么也不懂,表哥这次总算是有不懂不明白的东西了。

    两个人头一天追寻了半天吐与不吐,第二天一早,沈玉妙一早起来就觉得不舒服,然后就吐了一个干净。

    朱宣站在旁边看了她心疼,对太夫人道:“怎么吐成这个样子?”太夫人就笑道:“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别婆婆妈,去看着弄吃的去。”

    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朱宣又皱了眉,对母亲道:“怎么吃什么都吐?”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下去再吐出来。

    玉妙擦了擦嘴角,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喝药。”朱宣就虎了脸看了她:“该喝就喝。”然后就是一句:“吐完了接着喝,吐完了接着吃。”

    弄得医正很是为难,王妃吃药从来麻烦,王爷盯着为王妃看,开了药让她吃了不吐。玉妙一看到医正第一句话就是:“药也不用开,我是不喝。”

    王爷就再盯了王妃看,王妃就不看他。医正小心翼翼地开了药,退出去以后才擦擦额上的冷汗。

    还是太夫人解了围:“没有病吃什么药,告诉过你,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你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朱宣立即转嗔为喜,对母亲笑道:“我就知道是儿子。”老侯爷也听进去了,仔细回想了太夫人那个时候,刚说了一句:“可不是,那个时候你也是这样的。”

    太夫人把他顶了回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