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玄幻小说 >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 第 4 部分阅读

第 4 部分阅读

的事情就明白了七七八八。一个是对于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担的秀才父亲不满,所以遇到刘全这样粗壮的硬汉就动了心肠。

    一个是也有动心,却畏缩于孝敬父母的礼法之下。刘全一定是想找机会细细的对母亲说若南的事情,还没说,刘瑞元家的就托了朱宣定了冯家。。。。。。。。

    玉妙无语,觉得真是棘手的一件事情。

    若南虽然叫吃就吃,叫喝也喝了,却不时错了眼睛把玉妙的表情一一看在心里。

    玉妙盘恒再三,结合了自己原来的生活风俗与现在的生活风俗认真的思考了,才开了口道:“这件事情是表哥做主,定了冯二姑娘。若南你只是要一个能顶门立户的丈夫,我看你又何必。。。。。。。”话刚说这里,若南又跪下来,愁眉愁眼地道:

    “因知道是王爷作了主,所以才大老远的跑来求姐姐,姐姐如果不能为若南作主,若南宁愿死了,父亲他。。。。。。明年要为我定下学里的学生,我。。。。。。真是个命苦的人啊。”

    玉妙连叫她起来的心情都没有了,因知道是表哥作了主,还来求我。就是放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男方一味依从父母,也不是好选择。再说了我能越过表哥去吗?我现在一衣一食,尊贵体面,还不是靠了表哥。

    玉妙满心里要帮她,又被她弄得不好开口。睡觉的钟点早到了,又有些困意,强忍了哈欠,若南几番地跪下,自己却打了哈欠,她固然不敢生气,可是自己会觉得自己也太无情。

    跪在地上的若南偷眼也看了玉妙眼底的倦意,又来了一句让人震惊的:“姐姐,我。。。。。。。”想到了刘全提起来冯家一脸的无奈,心一横说了一句:“妹妹我已经有了!”

    第二十二章,真相

    面前是哀哀哭求的若南,玉妙本应该是一心怜悯才是,这是陪了自己几年的旧友,也有过几许开心时。

    倏地里上了心头却是另外的事情。秋巧,那个被朱宣撵了的丫头,是易姨娘抬入王府时娘家的陪送。

    想起了这件事情,玉妙就直视了若南,问道:“你与刘全在园子里相会过吧?”

    “是,”若南不知道玉妙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含了羞道:“是端午节前,就在您住的这地方不远处。”

    见玉妙的神色不对,若南忙道:“我知道了刘全家里为他订亲,就借口为姑姑送节礼赶来了这里,可是刘全他全然不理我。军营我又进不去,我只能在王府外面守着,又见不到姐姐你,才买通了一个守门的进了来。”

    有句话说,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若南的情况只能是后者,而这不幸也与若南自己有几分关系。

    刚才只提了一个头就被若南堵了回去,玉妙就不好再提为若南另外必姻的话头了。她现在心里全心全意地只想着,最不幸的人还不是跪在自己面前的若南,而是那个无辜被赶走的秋巧,和可怜的易姨娘。

    心里对秋巧与易姨娘的同情多一分,对若南的怜惜就减一分。同样是女人,一个与情与理都占不住脚,却还在为自己拼命争取,而这争取如果胜利就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

    若南赢了,刘全就会和冯家的退亲,冯家的二姑娘就会成沦为笑柄,刘全的身后是表哥,权大势也大。

    而易姨娘,可以看出来有几分爱弄小巧,嫁到了王府做妾室,注定一辈子没有出头的机会,只有一个贴身的丫头,却因为不谨慎的言语被撵,从王府里撵走的人,不管如何坚强,冷言冷语总是免不了要听的。

    想到了若南刚才那自以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我有了。”再对了若南的泪眼,玉妙轻摇了扇子,不动声色地道:“妹妹说有了?”

    若南瑟缩了一下,又跪直了。

    玉妙看在眼里,只一句话就击碎了若南的心理防线:“这也很简单,明天找个大夫来看一下就知道了。”

    “姐姐不要。”若南又羞又气,跪伏了地上,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流眼泪。

    压下了心中忽来的怒气,玉妙还是可怜若南,也佩服若南的勇气。未出阁的若南居然说自己有了,这也是对自己信任吧。

    直觉再加上对若南的观察,玉妙一百个相信若南还是女儿身,秀才门第对女儿的管教不应该等同于一般的小门小户。而玉妙也真心的希望若南不要有,这样自己也多一些为若南争取的余地。

    以手扶了额沉思中,引冬大着胆子在外面禀道:“姑娘,快四更三刻了,有什么话您明天再说,明天眼睛肿了,王爷问起来可怎么说。”

    玉妙从沉思中醒来,看了眼巴巴对自己的若南,轻声道:“我会为你尽力的,有话咱们明天再说。”

    若南面露喜色,道:“好姐姐,若南一定会好好的孝敬您的。”玉妙真的能劝说了刘家,以后就是主仆之分了。

    并不用丫头们再进来,若南服侍了玉妙睡下,她们俩本来是同榻而眠,若南还睡到了玉妙的外面。

    引冬这才带了小丫头睡下来。

    第二天对了来看自己的易姨娘就有了几分客气。弄得易姨娘出了门,摸了脸问秋红:“今天姑娘对我好象特别的客气,难道我妆容不对?”

    秋红看了易姨娘如平日一样的装扮,笑道:“没有啊。”跟了易姨娘的时间还不长久,听说撵了的秋巧最得姨娘欢心。

    易姨娘不放心,又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秋红忙着帮她整衣服,又自己笑,王爷昨天去了石姨娘处,易姨娘就有些紧张了。

    玉妙一个上午沉默了不少,弄得妈妈和丫头们都纳闷,邢妈妈还以为自己昨天晚上说了玉妙,她不开心,忙哄了又哄。

    因为玉妙昨天的口无遮拦,说没有喝过喜酒,邢妈妈当时当了人不好说什么,晚上却抽了个空说了玉妙几句。

    只有若南知道是自己弄得玉妙想心思,她不敢多开口,闷着头做活。

    朱宣今天在家,若南还在,不好过来玉妙这里吃晚饭。自己与外面书房的幕僚吃饭。

    晚饭后,趁了若南去梳洗,玉妙遣了身边的人,只留下春暖在身边。春暖才悄声道:“我问过管事的妈妈们,易姨娘身边的秋巧并没有被卖。说是因为姑娘求了情,王爷允许易家的接走,如果易家并不愿意接,才交给人牙子。”

    玉妙来不及感受朱宣给自己做人情的这份温暖,先问正事:“那易家接走了?”

    春暖点头笑道:“可不是,易家经商的那位爷把秋巧接走回了家。不过,”春暖伏下了身来:“估计秋巧在易家的日子也不好过。管事的妈妈可巧是那日押了秋巧出门的,说易家接的人冷眉冷眼的对秋巧的。”

    都是丫头,也有同病相怜之感。

    玉妙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春暖眉眼里含了笑,道:“姑娘可是要施恩于易姨娘吗?”

    玉妙怕她罗嗦一堆话出来,忙笑道:“你去打听表哥晚上在哪里。然后再回来。”春暖更觉得自己猜的不错,含笑答应了去了。

    春暖去了一会儿,若南梳洗完过来,看到玉妙还在思索,也不忍心:“都是妹妹不好,姐姐这样的招待于我,妹妹还让姐姐烦心了。”

    玉妙觉得事情要考虑得周全才好。她回答道:“我在想,怎么样才能有一个万全之策。”若南的事情还想不出来什么眉目,东也不是西也不是,不管怎么样的结果,都会伤了未见面的冯家二姑娘。

    眼前要弥补的,却是秋巧的事情。春暖说得对,秋巧被王府里撵了,对于一心攀附朱宣的易家,是不会好好对秋巧的。玉妙就随便地回了若南一句。

    若南的心就跳了一下,脸煞白煞白的。

    自己从决定来找刘全时,就没有想过什么是万全之策,妙姐儿的话里象是另有深意。

    第二十三章,直白

    与幕僚们分手,带了三分酒意的朱宣信步往里面走去,二门里一个丫头探了探头,虽然是掌灯时分,也可以看出来是妙姐儿身边的大丫头春暖。

    春暖看到了他,大大方方的过来行了礼。

    “起来吧。”朱宣站住了脚,问春暖:“不在姑娘身边侍候,在这里做什么?”

    春暖就带了笑回道:“姑娘让我来看看,王爷这会子在哪里呢。我刚去了内书房问过小福子,正要回园子里去,听见脚步响就看了一看。没想到真的是王爷。”

    朱宣就点点头道:“我跟你一起过去。”

    有了陪的人在房里还惦着我,朱宣微微一笑。让春暖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慢慢的信步。

    听说朱宣来了,若南回避前恳求地看了玉妙一眼,避到了别的房间。

    玉妙有些愕然,自己只是随便打发春暖一件差事,混开了她做别的事情,免得就秋巧的事情又要说上一堆的话,没有想到不一会儿回来了,说表哥也来了。

    先进了院子的春暖喜盈盈地:“在二门里见到了王爷,王爷问做什么,我就回了,王爷就来了。”

    外面有了喊声:“王爷。”穿了深蓝色长衣的朱宣已经进了院子。玉妙忍住了笑意,站了起来。

    等朱宣坐下来,送了茶。玉妙才想起来,表哥如果问自己有什么事,可说什么呢。

    想想那天,二管家刘瑞元莫名被罚了俸,刘全挨打,不仅仅是失职这么简单吧。若南处也不用再问了,王府里护院不少,她能在那一晚不被人发现的走出去,只可能是刘全护了她出去,难怪刘全那么晚了也出现在园子里。

    玉妙思索了怎么开口,朱宣则看了玉妙小脸绷着,眼睛盯了地面不知道在想什么。先问道:“赵姑娘走了?”

    “明天走。”玉妙象被惊醒一样。朱宣更觉得不对,妙姐儿来了王府里,第一次是这样的表情。

    还没有再问,玉妙先说话了:“今天刘瑞元家的来看过了,说表哥还要给我这里添置东西。”朱宣哦了一声,眼前浮过一大堆请玉妙的贴子,道:“你也应该有些陪伴的人走动。”

    “刘瑞元家的还说,为刘全定的亲事,全仗了表哥。”玉妙来了灵感,先问一问朱宣对这门亲事是如何看的。朱宣为刘全出的面,与冯家也许有什么渊源。

    果然朱宣笑了道:“冯县尹是随了我从京都来的,为人端正方直。他的长女的婚姻并不如意,这次女的婚事当然我要上心了。”

    看了玉妙脸上有一丝沮丧,好笑道:“今天淘气了?”不然怎么一副魂不守舍的表情。

    “没有。”听朱宣说完,玉妙心里一阵凉。朱宣全然不信,笑谑地逗她:“真的?”找了自己来又没有正经的话说,难道是天天晚上陪她吃饭上了瘾。

    肯定不是,自从妙姐儿回来,自己在家里呆的时候虽然比以前多了,但一个月之中至少半个月自己还是在军营里的。

    知道朱宣在逗自己玩,玉妙心里反倒难过了。表哥这么疼自己,自己这会儿正琢磨着怎么驳表哥的面子。

    如果自己是个小孩子,也许还可以选择扑到他怀里哭一场,把事情说了。

    朱宣看玉妙的表情转为难过,忙安慰道:“到底是什么事情?”玉妙带了忧愁的看了朱宣,是说还是再找机会说。

    朱宣忽然想了起来,笑道:“是想去喝刘全的喜酒?”刘瑞元家的一早来请示过自己,说听姑娘说过了话,但是不知道该不该请。

    邢妈妈只怀疑祝妈妈等会传话,却忘了站在窗外的小丫头们自然会去巴结刘瑞元家的。

    玉妙睁了无邪的大眼睛看了朱宣,脑子里却飞快地在转着。

    朱宣还以为自己猜对了,笑道:“虽然刘瑞元在外面有住处。可他希望我能赏刘全在府里成亲。我已经同意了,你喜欢去尽管去好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情。

    玉妙心一动道:“是哪一天?”朱宣笑道:“两家都着急,姑娘小子都老大不小的了。定了本月二十四。”

    只有十几天了,玉妙觉得不能再拖了。脑子里刚才转的都是朱宣平日对自己的宠爱。玉妙决定为了别人的爱情闯一回。

    把礼法,规矩都抛开到一边吧。脑子有了这样的想法,玉妙对丫头们使了个眼色让她们都出去。

    才恭敬地垂首站在了朱宣的面前。朱宣感觉到玉妙的郑重,嘴角翘了一下等着玉妙说话。

    先开始是有些结巴:“表哥,。。。。。。易姨娘身边被赶走的丫头秋巧。。。。。。呃,那个。。。。。。”

    朱宣盯了玉妙一眼,易姨娘身边的秋巧,什么事情用这样的开头。

    对了朱宣凝视的眼光,玉妙缩了一下。朱宣端了茶碗,轻轻吹了浮沫却不喝,只是道:“继续说。”

    “那个呃。。。。。。让她再进来,这个。。。。。。。”大脑一片空白的主要原因是想着如何说若南的事情,倒不是为了弥补秋巧。

    朱宣还是糊里糊涂,顺了玉妙的话往下接:“是易姨娘来求了你,还是易家求了你?”

    “这个呃。。。。。。。”玉妙还是没有想到顺利转到刘全身上的合适话语。

    朱宣慢慢收了笑脸,这个呃那个呃,越来越出息了。他把茶碗放下来,沉了脸正色道:“想好了再说。”

    “是,”玉妙垂了头,停了一下,道:“刘全另有心上人。”

    一闪念之间,朱宣一下子都明白了。脸色变得冷峻起来:“是谁?”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不然妙姐儿不会这样吞吞吐吐的,先是旁敲自己与冯家的关系,后是侧击易姨娘身边的秋巧。

    他盯了玉妙,要她亲口说出来。

    “是赵姑娘。”玉妙慢慢说了出来,头低着不敢看自己。

    “当啷”一声,青花瓷的茶碗摔在了地上裂成了碎片。丫头们在外面伸头来看时,只看到朱宣面无表情地大步走出来,玉妙低了头站在当地。

    这是怎么了?众人心里都存了疑问。

    第二十四章,刘全

    “说吧,是怎么一回事。”朱宣坐在内书房临窗的锦榻上,对了面前站着的玉妙道。

    早饭后,送走了赵若南,朱福就奉了朱宣之命请了自己到书房来。

    破例地没有让玉妙坐下,朱宣盘膝端坐着,神色是凝重的。

    玉妙就把从若南那里听到的和盘托出,并没有加上一丝自己的想法。

    朱宣听完了,神色缓和不少。这并不棘手。喊妙姐儿来,是怕伤了她的心。这位赵姑娘是不能再来往了。

    玉妙从没有这样的乖巧过,老老实实的站着,眼睛都不乱瞄一下。

    朱宣没有开解她,让她站一会儿也好。

    “王爷,刘全在门外候着。”朱福出现在门外。

    “妙姐儿,里面去。”朱宣把玉妙支使到内间,才对朱福道:“叫刘全进来。”

    看了面前跪着的刘全,朱宣也没有让刘全起来,严峻地道:“你老子娘为你订了本月二十四成亲,你知道了?”

    刘全叩下头来:“是,卑下已经听娘老子说了。卑下多谢王爷的恩典,还替娘老子感谢王爷对卑下一门的恩典。”

    坐在里面的玉妙对刘全的话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朱宣双眸炯炯看了刘全,猛然道:“听说你对这门亲事有怨言?”

    刘全大惊失色,连连叩头道:“冯县尹是王爷面前侍候的老官员了,卑下有几个脑袋敢对王爷不敬,对冯县尹不敬。”

    朱宣冷冷一笑道:“那你就是另外有了心上人了?如果有,当初议亲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如果是清清白白的姑娘,本王也会为你作主的。”

    刘全想了一想,又认真端详了朱宣的脸色,才小心回道:“得配冯姑娘是卑下的福分,卑下怎敢再胡思乱想。”

    朱宣冷笑一声,起身来负手踱了几步,回身喝道:“好奴才!那位赵姑娘是怎么一回事?”

    她果然对姑娘都说了。刘全听了朱宣这一声喝,他听到了赵姑娘三个字,虽然有如五雷轰顶,却只是觉得痛苦并不觉得害怕。

    “王爷容禀,王爷容禀啊。”玉妙只听到头碰在地上“碰碰”响的声音,担心地走到门旁边揭了一角门帘,只看到刘全不停地叩头。

    朱宣重又回到锦榻上坐下来,淡淡道:“说吧。”

    刘全就把去沈家奔丧的事情说了一遍,五大三粗的汉子红了脸,不无忸怩地道:“卑下一时心动,偏赵姑娘家门前又是一个小茶馆,卑下想坐一会喝喝茶,如果能再见到赵姑娘固然好,见不好也只当去喝茶。。。。。。。”

    “看不出来你倒还有花花肠子,”朱宣的语气虽然严厉,却没有更进一步责备刘全。

    刘全脖子也红了,跪在地上道:“赵家只有一个女儿的,她的父亲也是不能持家的文弱秀才。卑才后来去过几次,都是凑巧有公事在那附近。后来。。。。。。”

    刘全的声音暗了下来:“赵姑娘说与卑下嫁娶,卑下原本是个奴才,没有王爷的恩典,哪里还能象今天这样风光。赵姑娘又出身儒门,她说她父亲要为她许配学里的良家。卑下就再也没有去过,谁曾想。。。。。。。赵姑娘她跟了来。。。。。。。”

    不要说是朱宣,就是玉妙在里面也是又好气又好笑,敢情这刘全看着铁塔一样的男儿汉,听说赵若南一心要嫁,只想着门不当户不对,就落茺而逃了。

    事情基本上大白了,朱宣只说了一句:“撒野的奴才。”下面不知道说刘全什么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偏偏这刘全热乎了一下就没胆了,现在这种局面可以说是刘全一手造成的。

    朱宣恨铁不成钢地说了一句:“混帐的东西,议亲的时候你说出来不就没事了。”

    刘全大着胆子又来了一句:“王爷为卑下议亲,是卑下一家子的荣耀,也是卑下的福份。更何况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爷赏了体面,老子娘都喜欢,哪有卑下说话的地方。”

    “你说得是很好,可赵姑娘跪在姑娘面前说她有了。姑娘不知如何处理来问我,我现在问问你,应该如何办啊?”朱宣道。

    刘全先还懵懂道:“有了?”一个激灵明白过来,连称冤枉:“卑下对赵姑娘一心的爱敬,可一根手指都没有碰过她呀。”

    玉妙站在门里面,笑得用扇子掩着口。

    朱宣反倒轻松了,可以对玉妙有个交待了,目视了刘全道:“我相信你,如果赵姑娘与你全无关系,我为她另觅良配,如果你说了假话。。。。。。”

    刘全忙发誓道:“卑下指天起誓,如果与赵姑娘有了苟且之事,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