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57 部分

第 57 部分

望与美国那边了,只是那边的票房分成他拿得并不多。

    第二天各大娱乐杂志和报纸都对两部电影的情况做了报道许多报纸都是以李小龙战胜王樟钧为标题,以此为卖点来吸引观众。

    李小龙以《猛龙过江》成为国际影星,一直是香港人的骄傲在此之前似乎在亚洲都是独孤求败;根本没有媒体拿王樟钧和他比。因为王樟钧还没有资格和李小龙相提并论。

    但自从王樟钧和邸丽君他们组成乐队,造成了疯狂轰动后;又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大出风头;一时间似乎也成了国际导演。

    于是乎;那些正愁没新闻的媒体突然找到了话题;时不时地就拿王粹钧和李小龙来对比一下,隐隐地还有将台湾与香港比一样。

    在这比较中;香港人得到了优越盛;而媒体则得到了销量。

    这根本就不是比较;王粹钧纯粹被当成香港人吹捧李小龙的垫脚石。

    就在两人新片上映的前几天;不少媒体讨论得议论纷纷,他们大都认为李小龙会获胜。首日的票房一公布;媒体欢呼雀跃;果然还是我们香港的电影厉害。

    与大众的观念相左,影评人那边则是一致力挺王樟钧;纷纷称赞王粹钧是一个用心的电影人。

    著名影评人拍生在邵氏旗下的电影杂志《南国电影》中撰文写道:“《龙争虎斗》我去午夜场看过;里面充斥着暴力和情色;完全是为了赚取票房而拍摄的快餐商业片;没有任何的价值……”

    《南国电影》是邵氏的宣传杂志,自然要对敌人嘉禾的当家影片大力抨击,而《酒干倘卖无》就成了一件有力武器,文中继续写道,“而王榨钧导演的《酒干倘卖无》,就极具人文关怀;情节感人、催人泪下;兼顾了文艺性与可看性…”

    《南国电影》免妻地帮王粹钧做宣传,目的就是想把人从上映《龙争虎斗》的电影院里忽悠出来;纯粹是损人不利己。可见邵氏与嘉禾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王樟钧的公司一年在香港也就上映几部电影而已;对香港电影公司的冲击不大可嘉禾和邵氏平时的垃圾片无数相互之间的票房争夺可谓惨烈。

    看到《南国电影》发难,嘉禾旗下的全文字《嘉禾电影》也闲不住开始极力地吹捧李小龙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有影片

    的大投资精良画面与镜头。又暗讽邵氐的人是十龟午就会拍点垃圾片;连拍电影用的黄鱼菜肴都是塑料做的;邵逸夫就是个坑爹的葛朗台,根本不懂得欣赏商业大片。

    且不论嘉禾与邵氏之间辑明争暗斗亦舒则是语出惊人,在《明报》影视版上写道:“对于我来说,《猛龙过江》只能算一部好看的商业片;而《酒干倘卖无》中对于金钱、生活、情感的讨论才是真正适合股灾创伤下的香港。我敢保证,如果仅比较香港票房,《酒干倘卖无》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目前香港人的生活状态,需要的不是热血杀戮来释放压力;而是要用情感来为自己疗伤。”

    亦舒写作小说时非常理性但做评论和做人却是非常情绪化许多人看了她的影片都哑然失笑,觉得这位大小姐又在满嘴放炮了。

    要知道香港电影与台湾电影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一个是市井电影文化与精英电影文化。加上《酒干倘卖无》拍的是台湾的事情;因此此片在台湾能完胜李小龙或许大家会承认;但在香港绝对是看动作片的居多;至于文艺片;见鬼去吧。

    小老百姓进电影院就是图个乐子,谁愿意动脑筋伤感情去琢磨文艺片?亦舒是个矫情的文化人,是个美女作家,她喜欢的东西非常小资与高雅;以及度人,认为普通平民也跟她看法一样;纯粹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接下来两周的情况却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龙争虎斗》在连续一周爆满后,单日票房开始回落,而《酒干倘卖无》的上座率却在一点一点、非常缓慢地稳步上升;直到上映两周以后;居然开始爆满,不得不增加上映影院。

    随着观影人数越来越多,香港的街头,人们开始唱起了蹙脚的闽南腔“酒干倘卖无,“谈论着电影的女主角林请霞;而萧丽珠的电影原声唱片也开始大卖。

    媒体跟随形势也纷纷加大对《酒干倘卖无》的报道。一时间;《酒干倘卖无》完全压过了《龙争虎斗》。

    秣清霞在香港名气大涨,甚至压过了因为《上海滩》在香港家喻户晓的赵雅芝。

    这是怎么回事?

    这样先冷后热的情况一般都是那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导演作品,或者没有大肆宣传的电影才会出现。

    可王樟钧和他的电苏都不是默默无闻啊!

    而且《猛龙过江》投资田多万美元;远大于《酒干倘卖无》这部文艺片。其剧情精彩;画面火爆;结构紧凑;又是国际明星加盟,宣传到位;这部影片放在美国也是精品;怎么会被一部台湾文艺片压住?

    想不通;看不透,这是无数人心中的看法。

    《酒干倘卖无》诡异的票房情况立即引起了各方的注意,纷纷派人去查个究竟。要知道这两三个月香港电影市场萎靡;大家都在想办法提高票房收入;而王樟钧的电影奇怪票房,似乎让他们看到了某种可能。

    任何离奇的情况出现;必有其原因。

    若是找出其原因;并且这种因素可以作为某种手段复制;让票房慢热的办那不啻于拥有了电影淡季增加票房的法宝。

    这种法宝邵氏已经找到了一个,那就是拍摄风月色情片。

    但拍那种片子毕竟名声不好;而且也不是长久打算,所以《酒干倘卖无》奇怪的票房情况让他们忍不住想去刨根问底。

    王粹钧对此也是满头雾水,心想我没做什么啊;但票房的增长怎么会这么古怪?

    此时他已经回到了台湾,正在筹划公司的新片,无法去现场看个究竟,只能拜托倪匡帮他去看看情况。

    王粹钧早有送倪匡的免费电影票,不过他忙着写作一直没去等他到了自己家附近的一家电影院时才发现这里排队买票的人早已等了多时,而对面一家正在上映《龙争虎斗》的电影院;那里购票的人只有这边的一半。

    这与两部电影首映的情况成了鲜明的反比,好像刚刚调了个位置。

    不止是倪匡,邵逸夫更是亲自把方逸华派过来,想搞清楚《酒干倘卖无》有什么猫腻。

    王粹钧和邵氏的恩怨;也仅停留在去年的票房争夺上;毕竟王樟钧是外来户,不是邵逸夫的主要敌人。邵逸夫的大敌是培养了国际巨星李小龙的判将邹文怀;这次王樟钧能跟嘉禾打擂台;邵逸夫旗下的电影院也是出了一把力。否则嘉禾与邵氏同时拒绝放映王樟钧的电影的话,那靠一些零散的院线;绝对没有资格挑战《龙争虎斗》。

    去年邹文怀借王樟钧的刀去杀邵逸夫,今年则是反了过来;王樟钧又成了邵逸夫手上的枪口否则白沐阳又不是傻子,非要跟安排自家的影异跟《龙争虎斗》这样的大片同一天上映;其中自然是为了争取邵氏的影院而做的私下交易。

    方逸华不怎么出现在公众场面下;因此少有人认得她。

    此时方逸华皱着眉头看着那长长的买票队伍;加入其中后;问她前面那人道:“怎么这么多人啊?这部电影有那么好看吗?”

    前面那人居然是个五六十岁的大妈;她还没说话;她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就说:“当然好看,不然我怎么会把全家都带来?我都看了两遍了。”

    方逸华一惊;才发现自己面前居然是一家五口集体来买票。

    “《龙争虎斗》不是更好看吗?还有李小龙主演。怎么你们都来看《酒干倘卖无》?”方逸华继续问道。

    那大妈说:“打来打去的,有什么意思?我隔壁小媳妇说;这部电影是讲要孝敬老人的;教人做人的;好看!”

    方逸华问来问去;也没问出什么头绪,只得买票进入影院。至于那大妈说的话;她觉得完全是扯淡;要是教人做人的影片就能取得好票房,那大家都去拍教育纪录片算了。

    正文 224【躺着中枪的王梓钧】

    影院甲不时传来低啸声方逡华感甄自只脸上也有一思泪水滑落连忙伸手指将其抹掉。

    香港出产舟电影;那是经常全场哄笑,亦或是用暴力勾起人的破坏欲,极尽感官的刺激。若说有什么词汇能描述港片,那就是删迎合观众。其中午夜场试映,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只要能迎合观众,能让观众从兜里掏钱买票看电影;香港的电影人无所不用其极。一旦发现哪个元素、哪种类型的电影能吸引观众,那就一直使用到烂为止。

    这个《酒干倘卖无》怪就怪在,它没有让观众过眼瘾的暴力场面,虽然也有几处让观众失声大笑;但到电影的中后期其主调都是悲伤的,直到撕心裂肺地痛。

    让人感到痛;能触动人内心的电影;自然是成功的。但绝不可能票房反应超过《龙争虎斗》这样的商业大片,问题出在哪里呢?

    方逸华看着荧幕上林清霞在舞台歌唱,唱着那首这几天传唱港岛的《酒干倘卖无》,仔细地思索着这部电影成功的秘密。

    方逸华猛地想起两个多月前的《应招女郎》;自从年初到现在,那部小成本的《应招女郎》此时依旧以鲤万的票房排在第一位;击败了邵氏同属风月片的《北地胭脂》。

    《应招女郎》首先是靠名字吸引观众,打的是情色牌;而且其中确实有非常过火的场面;看得观众目瞪口呆。但真正让这部电影火起来的,却是其内容一一这是一部讲述妓女的电影,分别讲述了她们沦落为应招女郎的悲惨遭遇和过程而且颇有些为妓女申瓣的同情意味因此引起了巨大的社会争议。

    有了争议,就有更多人的人进影院去看,而电影本身质量过硬,并且让人在饱了眼瘾之后;还能有所思考。如此一来;其票房迅速壮大起来,最后取得了让导演和制片人根本不敢想象的成绩。

    方逸华反复地思索着;猛地她脸上一喜,却是发现了《酒干倘卖无》和《应招女郎》的共同点。两部电影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一部打情色牌,一部打感情牌;但却都是非常写实地手法;细腻地拍摄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

    有此发现后方逸华的思维迅速运转:一般情况下;电影是用来消遣的;所以娱乐性高的商业片往往会获得成功。但此时不同香港还处于股灾之中;恒生指数跌了两三个月了,还在不断下跌中。

    恒指跌不要紧要命的是在崩盘前,香港社会全民炒股;街上随便找十个人来;里面起码就有七八个股民。大量妁民间财富蒸发;许多人来饭都吃不起;哪里会去看电影消遣?即便你是李小龙那也没有我吃饭重要啊。

    风月片可以让一些狼友勒紧了裤腰带,也要买票进去看看那些平日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星宽衣解带,一窥私密。但同是情色片,《应招女郎》却击败了李翰祥这个风月圣手;那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联系两部电影;方逸华已经大致明白其中缘由。那就是《应招女郎》和《酒干倘卖无》中的悲情和贴近现实的内容,引起了股灾中观众的共鸣,好像里面演绎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影院里响起了阵阵掌声;人们还没有从观影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方逸华却疾步地走出电影院耳边还听到周围观众的议论:“林清霞真是太漂亮!”

    “是啊。比邵氏的那些金钗还要美;我看她称得上是港台第一美女。

    “我去年看过她的《窗外》;感觉是个清纯少女;就一年的时间;居然变成了大美人。”

    “没听过女大十八变吗?”

    “喂;你们男人怎么都这样啊?哑叔那么可怜;人家眼睛都哭肿了,你们居然还在议论谁漂不漂亮;到底还有没有良心?”

    “怎么没良心了?林清霞就是漂亮啊,我又没说谎。”

    方逸华匆匆地回到邵氏公司;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都告诉了邵逸夫,并说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减少古装和武打戏;多拍贴近生活的市井戏和风月片,这样才能更好的讨好观众。”

    邵逸夫想了想皱眉说:“你说得不错,正好《七十二家房客》就要拍完了,让他们加紧一点赶工。那几部还没开拍的古装戏都停下吧。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压住都文怀这个反骨仔!”

    邵氏如今仍是香港电影界的龙头老大,可如今的形式已经发炭可危了。

    邵氏当年火爆的黄梅戏已经被时代甩在身后;曾引得万人空巷的古装武侠片;也被李小龙的功夫片所取代。邵氏电影还在走老路子,几乎没有什么创新和变通,而嘉禾却积极地走出香港与国际接轨;又比吝啬的邵逸夫在电影制作上更舍得花钱,因此嘉禾的电影画面比邵氏电影更加精美把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吸引了过去。

    邵氏去年就一直被嘉禾压着一头;今年更是无论大小成本的影片;遇到嘉禾全部都是完败;再这样下去,帮文怀这个邵逸夫当年的马仔,都快骑到他脑袋上拉屎了。

    邵逸夫不是没想过创新,但创新是要花钱的;但连一盘道具菜都要用塑料充当、而且一用十多年的邵氏(在这里;我突然想起星爷那只神器大公j瓷碗不知道的童鞋百度去);怎么肯花钱?在邵逸夫想来;无非是画面粗糙一点;道具假一点;只要影片内容可以就行了;观众不会挑别的。

    可惜这种观念都是老黄历了有画面更好的电影;为什么要选差的?

    对付嘉禾;正常手段不行,那只能用老一套了。

    第二天傍晚;在嘉禾几家放映《龙争虎斗》的大型电影院门口,突然来了一群穿着苦力短褂的人。

    “王八蛋,你踩我脚了!”一个凶神恶煞的家伙突然走进买票的队伍,不分青红皂白地使劲推了一把一个排队买票的影迷;将其推得直接朝后倒;途最好o}o中又闯到了两个买票的人。

    “你雅我干什么?”被推倒的人从地上爬起来怒气冲冲地质问。

    “他妈的,敢跟我用这种语气讲话;知道大爷是谁吗?”那凶人大喊一声“;给我打!”

    他身后一群烂仔顿时冲了上去;逮着人就打。许多排队买票的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身上就挨

    了几拳吓得转身就跑。

    转眼间;热闹的电影院门口突然变得门可罗雀,等警察赶来,那些闹事者早已不见了踪影嘉禾的电影院还得给警察出工费。

    “老匹夫;又耍朋招!老子要你好看!“想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邹文怀接到情况后,气得摔桌子大骂,接着连忙打电话让在自己手下混饭吃的龙虎武师去邵氏的电影院捣乱。

    邵逸夫却在背后冷笑;这段时间他邵氏上映的都是些低成本的速成片,加上股灾的原因本来就没几个观众;根本不怕帮文怀闹事影响收入。反倒是嘉禾的《龙争虎斗》虽然上座率有所下降;但依旧是财源滚滚;被邵逸夫派人这么一闹,连续几天的票房都有影响。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王樟钧躺在地上也中了都文怀的枪子。

    《酒干倘卖无》因为火爆的原因;又加了不少画布,其中上映的影院许多都是邵氏旗下。邹文怀发的命令是让人去邵氏的院线捣乱,而邵氏的电影院如今又是在放映《酒干倘卖无》的最火,结果就成为了那些龙虎武师的首选目标。

    “什么?观众被人赶跑了?”王樟钧在台湾接到消息;感到莫名其妙。眼看着自己的电影形式刚刚好转;居然被人捣乱卖不出票!

    敢砸,而且有动机砸邵氏院线的人;自然是非邹文怀莫属。王粹钧脑子一转;就明白是邹文怀下的手,他现在恨不得把邹文怀抓过来扔马桶里;直接冲进下水道。

    老子拍一部电影容易吗?

    “把元楼叫进来。”王樟钧憋着怒火,对白沐阳给他配的女秘书道。

    这女秘书叫做安琴;今年万岁;美国留学的海归。一套办公制服穿在身上前凸后翘,浑圆修长的双腿让王樟钧的眼睛吃了不少冰激凌。

    安琴是前不久才招来的,当时白沐阳给了王樟钧一男两女三个秘书的人选;结果王樟钧拿过档案一看;发现这安琴居然长得有些像林志玲,立马就拍板下来。

    “好的,老板口”安琴将文件袋夹在腋下腰肢一扭一拐地出了办公室,径直朝演技刮练班的教室而去。

    王氏电影公司的演艺刮练班已经开到第三期了;前两期人数非常少,而这一期的规模达到了为多人。

    若是公司已经签约的艺人;在刮练班上课是免费的,而普通人报考,则需要交报名费和学费。每半年一期;成绩优异者可以直接与王氏公司签约;成绩不好的也可以去片场跑龙套糊口。

    高挑迷人的安琴走到教室外;敲了敲房门。

    那位在上课的演技老师回头看委;安琴说道:“老板找元楼有事情口

    “找我?“程龙惊讶地问。

    他们师兄妹几个来王氏已经半个月了,来了之后白沐阳就给他们说得明白:若是想继续做替身或动作指导;那么可以直接去片场拍片,公司可以给他们安排。但若是想进一步发展,成为正式的演员;那么就需要去刮练班学习演技。当然;由于是王榨钧引入公司的人;学习时间会少很多;一到三个月就可以毕业;就看个人的天赋而论。

    程龙几个自然是想也没有想,直接选择进刮练班学习。

    “是的,老板有重要的事情找你,让你马上过去。“文琴说。

    “好;我这就去。“程龙“嗖”的站起来就往外跑。

    公司里被称为老板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王樟钧;其他的学员纷纷猜测老板找程龙什么事情。

    “不会是要捧这小子吧?”有人羡慕道。

    “捧他?做梦吧!这小子人长得不帅,身高不够;说话做事粗鲁;连字都认不了几个;上课又学得慢。他要是能当明星;我跪在地上学狗叫。”另一个学员不屑道。

    “喂,你说什么呢?再给我说一遍!”元彪等人听程龙这样被人数落,立即就发了脾气。

    “我说了又怎样?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