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台湾娱乐1971(1-640) > 第 52 部分

第 52 部分

挽着手走红地毯的照片,都觉得是一对金童玉女,很是搭配。而港台许多人认为王梓钧如果能泡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导演,则是长了华人的威风和志气。不少富家花花公子,也成了王梓钧的拥趸,泡法国美女导演,可比玩学生妹、办公室女郎更有成就感。

    一些感情家庭类节目也拿王梓钧和加西亚的绯闻拿来说事,开始讨论华人与白人如何相处,如何培养感情,如何避免组成家庭后因观念和传统不一致而带来的分歧。

    这事带来的最实际好处就是,港台东南亚一些有抱负的电影人都跑去了王氏公司报道,希望加入王氏旗下,一下子多出了不少的骨干。

    王梓钧从通道口走出来,外面的粉丝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王梓钧笑着朝他们招手。又叫白沐阳把奖杯拿出来,自己高高地举着往外走。

    数十家媒体的记者举起相机,飞快地按着快门,将王梓钧手拿奖杯的的样子照下来。

    等王梓钧走近,粉丝们一阵s动,吓得机场保卫人员连忙上前维持秩序。

    王梓钧将奖杯放回去,和两边的粉丝一边握手一边往前走,时不时的还给一个签名。

    “梓钧,我爱你”突然,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女孩子从保卫人员胯下钻过冲了出来,还没跑出两步就被人拉住。女孩子扑倒在地,却飞快地朝王梓钧爬去,可是被追上的保卫人员拖着倒退,还一边哭喊着王梓钧的名字。

    王梓钧觉得过意不去,加快脚步,示意保卫人员放手,然后伸手把那女孩子拉了起来。

    女孩很胖,猛地把王梓钧抱住,勒着他的腰差点喘不过气来,四周的粉丝一阵起哄,也有咒骂狂呼的,大概是在喊:放开那个男孩!

    一边要摆脱粉丝,一边还要应付记者的纠缠,王梓钧累得满头大汗。

    而这些记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居然是他和加西亚的绯闻,似乎居然他们都当成是真的了,还有记者问他们什么时候结婚,结了婚后会不会把新娘带回台北居住,生了孩子送到哪里上学。

    王梓钧觉得这些记者比法国记者还要极品,真有狗仔队的潜质。

    见王梓钧不说话,这些记者又把问题转移到白沐阳等人那里。

    林凤娇本来就对王梓钧这个绯闻不爽,这时更没什么好脸色,说话的语气几乎被有心人看出端倪。

    王梓钧很快接到几家学校的邀请函,都是希望他去学校专场讲座的。似乎拿到了一个大奖,王梓钧就真成了电影学者。

    然后又是一些电视台和平面媒体的采访,一些能推,一些却不能得罪,只能硬着头皮接受采访。

    另外就是教育部的嘉奖了,还专门在中正厅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当着上百家媒体的面,教育部的副部长亲自把嘉奖令交到王梓钧手里。

    这道嘉奖令,几乎就是道免死金牌了,以后要是公司的哪部电影出了政治问题,有了这东西也更好说话。

    王梓钧想,这嘉奖令估计是蒋经国的意思,而且多半是奖励自己小康计划中的功劳,而不是这劳什子的戛纳电影节奖项。

    一阵舆论的狂轰滥炸之下,王梓钧几乎成了青年模范,也被不少青少年所埋怨。因为父母教育孩子都拿当他出人头地的例子,着他们写作业看书。

    还没怎么倒过来时差,就连续录制了几个电视采访的节目,王梓钧累得半死回到家中,直接把自己摔床上不肯起来。

    林清霞端着杯热牛奶进来,看他那疲惫的样子有些心疼,说道:“喝杯牛奶吧。”

    “累得不想动。”王梓钧眯着眼睛道。

    “我喂你。”林清霞自己喝下小口牛奶,主动贴到王梓钧嘴上。

    王梓钧不由地张开嘴巴,一条热乎乎软绵绵的香舌与牛奶一起涌进嘴里。

    “好吃吗?”林清霞在他耳边轻轻地问,脸上不免有些发烧,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放荡了。

    “好吃。”王梓钧咂咂嘴说。

    林清霞于是一口一口地喂他喝牛奶,直喝了大半杯,两人才抱在一起忘情地热吻起来。

    “为什么对我这么好?”王梓钧压着林清霞青春动人的身体,抚摸着她的脸颊问道,想起和林凤娇的事情,面对林清霞心里不免有种内疚。而当和林凤娇在一起的时候,王梓钧却又选择性地把林清霞给忘却了。

    难道男人真都是这样朝三暮四?

    对林清霞,王梓钧是真心爱她的,而对林凤娇,却是一种怜爱和无法拒绝。

    要是两女能和平共处就好了,可是,这种事情只有做梦时才有可能。

    林清霞笑道:“这样就算对你好啊??”

    “是啊。”王梓钧抱着她说,“你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拿什么来回报你。”

    林清霞温柔道:“我可不要你什么回报,只要你对我好就行了。”

    王梓钧沉默了一阵,突然开玩笑的语气道:“青霞,若是哪天你发现我对你不好,你会离开我吗?”

    林清霞说:“你怎么会对我不好?我读高中的时候可是个丑小鸭,都没有男生追的。而你是个大歌星,可是你都不嫌弃我。我知道你是真心爱我的。”

    “那如果”,王梓钧试探地问,“如果我有了别的女人怎么办?”

    林清霞身体一僵,问道:“难道报纸上说的是真的,你和那个法国女导演……”林清霞脸色有些难看,强颜欢笑道,“她确实比我漂亮,而且还是导演,你们应该更聊得来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王梓钧无语了,正试探林凤娇的事情,没想到林清霞居然联想到加西亚身上去了。

    王梓钧连忙解释说:“我和那个女导演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些新闻是法国人故意炒起来的,因为他们要推广影片。”

    清霞面色稍霁,但心中却有了一块挥之不去的y影,因为她感觉刚才王梓钧似乎话里有话。

    昨天一个朋友来了,陪他去喝酒,接着又是一个通宵,今天白天睡了四个小时,居然还码出了一万五千字。

    我觉得自己现在思维处于模糊状态,上个厕所差点摔倒在里面。

    原来我码字还是可以快起来的,为了那五百块钱的全勤奖。

    正文 208【东宝来人】

    王梓钧连续一个多星期被拉去做备种采访、讲座活动,颇觉无聊的同时,也让更多不关心娱乐的普通人认识到他。

    知名度这东西很怪。

    想当年范冰冰最火的时候,你去问一个农村老大妈,她估计不会知道有范冰冰这个人。

    而当时赵薇远没范冰冰火,但去乡下拍戏,十里八乡的老头老太太都赶来看小燕子赵薇。

    这才叫妇孺皆知。

    王梓钧的电影和歌卖得很火爆,但真正让他被大众熟知的,还是《上海滩》里的许文强。

    自从在戛纳拿了奖回来,王梓钧就威了教育部大肆宣传的对象,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所得到的宣传资源让其他艺人眼红得厉害。

    而每当这个时候,王梓钧就夹带私货,将自己即将上映的《酒干倘卖无》连带着宣传。

    几天过去,即便是从不关心电影的传统家庭主妇,都从电视上知道王梓钧的新电影即将上映了。

    台湾各地和东南亚的片商纷至沓来,关于票房分成照着《喋血孤城》的老规矩,导演和王氏公司加起来占大头。不过今年香港的片商却来得很少,自从股灾之后,香港的电影市场也萎靡起来,进影院看电影的人少之又少,一部好看的片子能有一半以上的上座率就算奇迹了。

    王氏公司也调整策略,将自己的分成比例减少,以吸引香港片商的注意力。

    至于韩国那边,则有些j肋。

    去年由于王梓钧救过总统朴正熙,又用两首歌换得了电影准入许可。但《喋血孤城》去年在韩国的表现太过凶残,杀得同一时期上映的韩国本土电影丢盔卸甲,把本来就脆弱不堪的韩国电影市场冲击得七零八落。所以,今年王氏公司在韩国的分公司传回消息,说是韩国政府同意上映《酒干倘卖无》,不过韩国当局要抽取五成票房做保护费,哦不,是本土电影保护金。

    这丫丫的,比台湾还狠,人家国民党收税厉害,才抽三威呢,你韩国居然抽五威。

    即便如此,依1日有许多韩国的片商在王氏电影公司汉城分公司去询问,最后的结果是十威票房里政府五成,王氏两成五,片商两威五。至于在韩国的电影宣传费用,则是片商自己解决。

    不过这些宣传费也用不着多少钱,随便登几张报纸,在影片门口挂上大大的电影海报,饥渴的韩国人民就会把电影院的门槛踩烂。

    王梓钧也不太在意那点票房,只要能维持所谓的汉城分公司几个员工的工资和房租就可以了,主要就是为王氏公司在韩国培养忠实的粉丝。等再过几年韩国政府放开尺度,就可以利用这些基础抢在日本和香港的影视公司之前,一举抢占韩国市场。

    除了韩国,最让王梓钧奇怪的,却是日本东宝株式会社主动来台北,表示他们公司有将《酒干倘卖无》引入日本的意向。不过来负责商谈的竹内宽仁却希望能够先看到成片,再决定是否引进。

    看来是自己在法国出的风头,已经引起了日本电影界的注意。如果《喋血孤城》讲的不是中日战争的话,估计东宝公司会直接购买《喋血孤城》,而不是还不知道内容的新片《酒干倘卖无》。

    竹内宽仁是个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说话彬彬有礼,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

    王梓钧奇怪道:“竹内先生,鄙人的名号,似乎为日本国内一些人所不喜吧。东宝公司为什么会来引进我的电影,引进我的电影,不怕为贵公司带来不好的影响?”

    竹内宽仁道:“除了少数的人之外,日本国民都已经正视那场战争了,所以这一点王先生不用担心。”

    王梓钧笑了笑不说话,既然东宝都不担心,他担心什么,只要能卖钱就是了。

    “这边请吧。”王梓钧进入了公司的小放映室,让人拿来《酒干倘卖无》的拷贝,问答,“竹内先生会中文吧?这里没有日语配音或日文字幕的拷贝。”

    竹内宽仁道:“说得不太好,不过中国汉字能熟练读写,王先生不用担心。”

    放映员开始播放影片,竹内宽仁认真的观看起来。

    东宝来台北找王梓钧不是没有来由的,王梓钧的电影在亚洲引起的巨大轰动,日本电影节不是傻子,不可能没有耳闻。看过《喋血孤城》的日本影人,都认为拍得非常棒,只是碍于日本国内的情绪,才没敢去引进。

    这部电影若是拍摄在十年、二十年之前,恐怕这些日本电影公司会趋之若鹜,因为那时日本流行的是反思。把日军拍得越可恶,日本人越是喜欢,因为那些都是把日本带入战争深渊的罪恶军国主义分子。

    不过现在嘛,日本国内正处在一个微弱的平衡点上,左右翼分庭抗礼。只是最近两年来,左翼势力逐渐消弱,右翼开始抬头。随着经济恢复,日本民众反思战争的已经变得很少了,但右翼势力也不是太有市场,因为大家一门心思想着赚钱,没多少人愿意掺和进去。

    只有再过几年,日本发生经济奇迹,产值一举超过欧洲国家,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那个时候的日本人全都被这个奇迹烧昏了头脑,吃饱了饭没事干,民族情绪再度高涨起来,把二战带给日本的灾难全都抛在了脑后,军国主义又开始死灰复燃。

    所以说,王梓钧此刻拍反法西斯电影,在备方看来还真不当成什么大事,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

    认真的把电影看完,竹内宽仁已经明白这是一部好电影,里面关于亲情和对现代娱乐圈的反思,是不分国界的,他觉得这部电影应该能够获得成功。

    “王先生,我们现在来谈《酒干倘卖无电脑~访最快》

    的引进问题吧。”竹内宽仁道。

    “请说。”王梓钧道。

    “王先生是要分成还是买断呢?”竹内宽仁问。

    王梓钧说:“分威吧,我不吃亏,你们东宝公司也能减小风险。”

    “那七三分成吧。”竹内道,“我们七成。这并不苛刻,因为王先生在日本并没有什么名气,我们公司要花大量的宣传费用。”

    “不,太低了。”王梓钧摇头说。

    竹内道:“六四也可以,不过需要附加一个额外的协议。”

    王梓钧道:“请说。””就是王氏公司以后在日本的发行权,东宝株式会社具有优先购买权利。只有我们不要了,你才可以卖给日本其他公司。”竹内说道,“这个条件也不苛刻,否则我们这一次花了大量宣传费用后。您和您的王氏公司所得到的潜在利益非常之大,而以后如果你把电影卖给别人的话,那我们东宝不是花钱给人做嫁衣裳吗?”

    “这才是东宝公司的真实意图吧?”王梓钧笑道,“优先购买权?这个优先购买权里恐怕还有限制内容。”

    “是的,为了避免王先生狮子大开口,所以这个六四分威会作为惯例,有效期十年。”

    竹内道。

    王梓钧笑道:“可是听说我在日本还是有人认识的,不像你说的那么没名气。”

    竹内尴尬一笑:“您说的是歌坛,而不是影坛,有几人知道这部电影是你拍的呢?”

    东宝打的好算盘啊,如今王氏公司才一共上映了几部电影,其中王梓钧和侯孝贤的电影大卖,而最近又加入了好几个实力不错的导演和摄影师,以后进军日本是必然的事情。

    王梓钧在戛纳的几天,海山唱片和丽风唱片共同推出一张名为《彩虹》的唱片,里面只收录了三首歌。

    不过这三首歌却是王梓钧、邓丽君和泰迪罗宾组建乐队的仅有的三首歌。三人都有一批充实的歌迷,加上媒体炒作,《彩虹》仅仅发售了一个星期,港台东南亚的唱片总销量达到惊人的26万张。

    王梓钧的第一张唱片也卖出了几十万张的数量,只不过这里面的大多数都是政府“军公教”人员的行政购买,实际销量在台湾绝对不会超过8万张。

    而《彩虹》却是实打实的销量,虽说是邓丽君、王梓钧、泰迪罗宾和丽风、海山两个公司几家一起瓜分收入,但这张唱片毫无疑问是亚洲地区的销售第一,所带来的收入也非常的惊人。

    《彩虹》的销量还在不断增加,而丽风唱片公司正好在日本也有一些渠道。又于是海山、丽风又联系日本的发行商,将这张唱片成功打入日本市场。

    为了配合宣传,郑振坤还剪辑了一段三人在演唱会的录像以及王梓钧个人演唱会的街舞画面,让日本的发行商在电视台作为广告播放。

    这一下迅速打开了市场,特别是王梓钧那段疯狂的霹雳舞,看得日本人目瞪口呆。本就比港台地区前卫和西化的日本,立即风行起王梓钧的霹雳舞动作来。

    连带着,《彩虹》也成了抢购的对象。

    而东宝也是由于王梓钧在戛纳的亮相以及日本国内的唱片热卖,才看好他在日本的发展,派出竹内宽仁过来接洽。

    如果这个优先购买权谈下来的话,那么未来十年王氏电影在日本的发展就被绑死在东宝身上,而东宝也多了一张长期饭票。

    我要崩溃了,前天只睡了四个钟头,又喝了几个小时的酒,结果昨晚头疼脑胀,既睡不着又写不出东西,只能随便逛论坛看小说,搞到早上才人睡,一睡就是一天,晚上九点多才醒过来。

    于是这一章就等到现在才更新上来。

    为了保证我那五百块全勤奖,今天又是一万五千字更新。

    (未完待续)

    正文 209【王氏院线】

    王梓钧盯着竹内看了老半天,说道:“竹内先生,贵公司的价码并不低,但我个人不喜欢束缚。即便是五五分成,我也不会和任何一家公司绑定。所以,很抱歉。”

    “是这样吗?那真是太遗憾了。”竹内还想说些劝说,不过终究没有开口。现在是王梓钧迫切需要打开日本电影市场,而他东宝又不会因为少了王梓钧的电影就活不下去。说得太多的话,反而好像是东宝求别人一样。

    王梓钧说:“不如这样吧,《酒干倘卖无》再过两天就要在台北上映,竹内先生是否愿意一起去观影呢?””也好。”竹内点头道。

    竹内宽仁回到酒店里,立即给公司打回去了一个电话汇报情况。

    而白沐阳这边,也兴冲冲地进来,高兴地说:“老板,拿下了。”

    由于王梓钧的成名,一些有能力的人才纷纷加入公司。最近又去党营的台制厂挖了一个叫做杨兴民的高级管理人才过来,担任公司的副手。

    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如今各种人员加起来已经有两百多人,五六部中小成本电影同时开拍。白沐阳也渐渐觉得不能再用老一套,事事都经过他过问,岂不是要被累死。因此这几天他将部分事务都转到了杨兴民手里,而自己则全力去购买三家电影院。

    王氏原先手下只有一家200个座位的中等影院,还是公司前身所有的。想要成为一家大型的电影公司,没有自己所属的院线可是远远不够的。像邵氏,不仅在香港有大批的影院,就连在台北部有五六家。

    如今台湾的物价比年初增长了大概40%到50%原材料太贵,生产出的产品又滞销,去年的红火景象一去不返。许多工厂已经入不敷出,准备倒闭了。

    台当局也意识到不对劲,采取了各种方式来压低物价,只不过仍1日是扬汤止沸,物价不但没压住,反而越来越高。

    王氏电影公司去年赚了不少,前些天又在欧美拿回了四百多万美金,手里大大的富裕。

    这次白沐阳一次性买下了三家电影院,两家500座的大影院,一家150座的小影院。这三家电影院的老板其实是同一个人,此人是台湾的大商人,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