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夏桃花源 > 第366章 报纸、活字印刷

第366章 报纸、活字印刷


    东海府虽然偏居一隅,没有多少大事发生,但是最近值得书写的新闻也不少,尤其是天气控制仪的安置,使得东海府日后免除台风直接登陆的威胁,这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

    其次日历和天气预报对民众来说更是实用无比,因为苏子恒打算采用周刊的方式发行报纸,正好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将下周的天气预报公布出去,让东海府的居民可以对未来一周的行程安排提早打算。

    此外也可以借用周报的方式将一周七天的计算方法潜移默化推广开来,并且制订周一到周六上班,周日休息的安排。当然,如果周日不休息上班的话,就要额外支付加班费。

    这些都是为老百姓考虑的事情,都能很有效拉拢人心。同时将工作和休息时间明文规定下来,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至于知识的普及和文学的刊载,这个就更简单了,在基地空间中除了百科全书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文学书籍,随便找一本就能刊登好几年。

    像什么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明清之类的,简直多不胜数。甚至苏子恒想的话,还可以连载,宣扬符合东海府思想的故事,潜移默化改变大众的思想。

    最后广告部分,是报纸最大的收入来源,苏子恒打算将在第一期的报纸上刊登张婉清即将开办的快餐店的广告。

    ……

    ……

    有了以前的经验,报纸办理起来非常简单,苏子恒很快就将版面设计好,给报纸取的名字为《东海周报》。

    由于活字印刷术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普及开来,许多发行书籍采用的还是雕版印刷。对于报纸的发行来说,自然不可能发行一张就去雕刻一版,那样不仅见效慢而且成本高。

    苏子恒首先找上了工匠坊的匠人,打算用铜和铅等金属铸造一些活字。相比浸水容易损坏的木活字,苏子恒还是觉得金属活字更好一些。

    反正现在珍宝岛在不断开采各种矿物,根本不愁金属不够。再说铸造一些金属活字又能耗费多少金属?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为了让工匠们更好的仿照金属活字,苏子恒特意让潘多拉用3d打印机打印出了一套所有字样的金属活字,基本上都是按照《说文解字》上面记载的字打印出来,用的字体还是标准的宋体。

    宋体字虽然没有楷体字好看,但是它方便制作,而且容易辨识,非常适合用在大规模传播的报纸上。

    有了模板仿照,工匠们分工合作,很快就铸造出好几套的金属活字。其中一些常见的经常使用的活字特意多铸造了好几十个,完全够排版使用。

    另外为了方便报纸的印刷,苏子恒甚至还用铜版雕刻出一个通用的版面,使得版面和格式统一整齐。每次要印刷新的期刊时,只需要将有变动的位置用活字替换即可,一些固定的格式就直接雕刻在铜板上,剩下了许多重复的工作。

    书客居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