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

子纷纷前来为前程而拼搏。三场过后,皇榜招揭。王琰不负众望,得中第十五名进士,尚属二甲之列。主仆三人心中高兴,单等皇恩浩荡,封官进爵,便当衣锦还乡。京师是何等繁华,三人又一身轻松,于是游市、观灯、跑马、戏艺,悠闲快乐。一等就是十天有余,眼见周围举子纷纷授官离去,留下者渐呈焦急慌乱之态。因每届科考,朝廷空缺授补完毕之后,余下的都授予“候补”之职,在家等待。一等二、三年,十j年,甚至终身老死不得其官者皆有之。王琰自持甚高,又名列前矛,自不以为然。倒是李强心思慎密,多方打听。原来封官授爵尚需筹备仪金贿赂,礼重者,有望到富庶肥沃之地、任油水丰厚之职;礼轻者,只能赴荒蛮贫瘠之处,坐清水寡淡之位;无礼者,只有等待“候补”了。王琰年少气盛,初出茅庐,那里懂得这些玄妙。此时方才着急,好在家庭尚不饥寒,出门也带得不少金银。赶紧补办礼仪,勉强赶个晚集。果然不出三日,圣旨到来,授王琰为四川青城县知县职,即日上任。

    三人正在高兴之际,左右举子纷纷进言道“此地不可去,宁为‘候补’不去青城!”“年兄此去,凶险多多,望谨慎行事!”听了这些言语,王琰直直地纳闷:“青城地处天府之国,乃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生富庶之地。为何众人却似遇险虎豹蛇蝎之恐惧?”本yu问个详细,奈众多举子亦属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虽有j个明白真相之人,也不敢明说。问了半天,也问不出个究竟。继而一想:“我乃堂堂七尺男儿,一身正气,不贪不y,秉公办事,纵有邪恶,何惧之有!”遂将此事置于脑后,与李强、二人收拾行装,待回家省亲见过父母q子后,赴任青城。

    离京前,又到父辈的朋友处告别言谢,顺便也了解一下青城的境况。但此辈老人多是官场的油子,明哲保身,无非说j句:“贤契前程远大,一路保重。”等冠冕堂皇的官话,也放不出j个有味的p来。只有一位在刑部任职的赵老爷,到是正义凛然、口直心快,说出了一番道理:原来青城虽是人杰地灵的富裕之乡,但却位于地势险要的山区,正是川西一带匪盗们的栖身之地。附近又有多处著名的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诸如道家发祥地青城山,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等等,该地气候适宜,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到成了这些匪盗们的衣食父母,抢劫杀人、谋财害命之事时有发生,虽未酿成大祸,却也扰乱民生,这是其一。此外青城邻近蛮区,蛮人习俗一q多夫制,nv子以夫多为荣,此风感染了汉nv,兢相效之,却又为汉俗所不容,于是通j、y乱、杀夫、s奔之事屡屡发生、屡禁不止,此其二也。赵老爷又说道:“匪盗可以派兵剿之,ynv、刁f可用刑律治之。然有一事,最难处之!”说到这里赵老爷犹疑再三,终于还是说了出来:“这关键的一桩,贤契孤盲听之,铭记在心,切不可张扬,否则你我皆有欺君之罪也!”原来青城县里有一姓刘的恶f,人称刁刘氏,依仗家中富豪,雄霸一方、作恶多端、藐视官府、欺压百姓,j任知县也yu将其治罪,却时时处处遭到庇护和挚肘,终归无能为力。一个小小民f,为何有如此能力,竟超越官府之上?久而久之,民间传出:此nv乃先帝当年出巡,朝拜青城山道观时,与一蛮nv相j而产出之snv,说来就是当今皇上流落民间的子,当朝的公主格格了。此等流言也曾传入皇帝耳中,天子闻听,既不恼怒,也不加以追究,只说了一句:“真乃无稽之谈也。”一笑而释之。皇上听之任之的态度,使得朝野上下更加信以为真,都认为皇上的否定只不过是维护先帝声誉故作姿态罢了。也有人s下询问过当年随先帝出巡的老臣,以求真伪,老臣言道:当年先帝确实到过青城山,也临幸过蛮nv,但是否留有皇种,就不得而知了。于是朝野人等均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地方官吏也就顺水推舟对刁刘氏的恶行不闻不问,甚至包庇纵容。如此一来,青城县的知县就不好当了,除了同流合污者外,有的自知无能挂印辞官而去,有的背负着治境无方的罪名含冤遭贬。最后赵老爷又慎重地言道:“此事不可全信,又不可不信,贤契心中有数,谨慎从事,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