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一路芳菲2 > 第 24 部分

第 24 部分

,求你饶恕臣妾……臣妾虽然罪该万死,可是,那两个孩子,毕竟也是你的骨血……他们也是小王子啊……”

    她跪在地上,重重地叩头,几乎要将头叩出血来。

    罗迦别过头去,神情冷如钢铁。

    新雅见陛下无动于衷,又转向皇后,重重地叩头。

    “皇后,求你帮我们说说话……求你了……”

    芳菲的神情有些木然。

    新雅的恨,新雅的揭发,新雅的求饶。

    这比左淑妃更来得令人伤心——毕竟,那是唯一的“姐妹”!

    无论是不是,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当她们是姐妹!

    从来不曾想到,这丝温情脉脉的假象,如此无济于事。

    心里是寒冷的。丝毫也没有胜利的感觉。

    这一切,只因为一个男人——大家都在争抢这个男人——事实上,是争抢彼此生存的空间。不见得是为了爱情——但是,她们其实又有什么错呢?

    求饶10

    新雅见皇后不做声,更是慌乱:“皇后,你也不原谅我们?求你了,我对不起你……但是,我是迫不得已的……我……”

    芳菲的声音非常干涩,要开口,喉头总是堵着。她实在没法说什么,也完全说不出来。

    “皇后,求你大仁大义,绕过我们,求你了……求你了……至少,求你饶恕孩子们……是臣妾对不起你,你大慈大悲,放了我们吧……求你看在孩子们的份上……陛下如此待你,你难道就不能体恤一下陛下的骨血么?他们也是陛下的骨r啊,和你肚子里的孩子一样,都是陛下的龙种……他们也是兄弟姐妹啊,就算臣妾该死,孩子们没有罪啊……”

    芳菲完全不忍粹听。

    新雅仍旧在求情:“皇后,求你了……求你……”

    “来人,将左淑妃和新雅带下去。”

    两名侍卫上前,将二人带下去。

    芳菲呆呆地看着二人的背影,一点也没有喜悦的心情。

    相反,更是沉重。

    其实,她们说的,也是根本就没错。她们只是说了一个事实而已——当然,这个事实说出来是为了要自己的命而已。

    四周,真正的安静下来。

    两位王爷,再也看不下去了。

    东阳王也怒了:“大祭司,你们这算什么?是不是把皇宫的妃嫔们都抓来了?”

    这一下,还怎能抵赖?

    新雅,的确是被要挟的。

    为了这一次的辩经会,从皇后到左淑妃到新雅……就算再有天大的理由,也实在说不过去了。

    朝晖上人的拐杖在地上顿过:“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你们这些不折不扣的大蠢货……到底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蠢货……蠢货……神殿就是毁在你们这些蠢货的手里……唉,难怪人家敢这么藐视神殿……”

    大祭司有口难言。

    求饶11

    除了新雅之外,暗杀皇后本是一桩秘密;而左淑妃,更是来得那么蹊跷。

    这才明白,自己这一干终日埋头研读经文教义之人,要轮到y谋和手段,轮到卑鄙的法则,岂是老j巨猾的皇帝之手?

    打了一辈子鹞鹰,却被麻雀啄瞎了眼睛。

    罗迦开口,“其实,皇后的身份是什么,根本就不重要了。普通女子也罢,圣处女公主也罢,你们只需要记住,她现在是皇后!”

    很平淡的一句。

    陛下为这一次的争论画下了句号。

    芳菲忽然好生感激,比他爱自己还要感激——并非因为他保护自己,是他说:皇后是不是圣处女公主,其实都无所谓!

    他没有继续纠结在不是的问题上——而是说,是又如何。

    自己蒙蔽了那么久的身份,终于重见天日,从此,不再遮遮掩掩,如y沟里的老鼠了。

    一干神殿人员,气得浑身发抖。

    明知道上了陛下很大的一个当,却又能如何?

    明知道眼前的人,就是圣处女公主,又能如何?

    就算陛下自己都不再反驳了,又如何?

    正在这时,众人忽然听得吭吃吭吃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

    门口,一个威严的人——伏羲大神站在门口。

    七八名工人已经退了回去。大家小心翼翼的,动作那么轻,那么慎重,生怕损坏了一点。通灵道长关切地看去,眼神十分急切。

    安特烈这个毛头小子,怎么把伏羲大神搬到这里来了?

    这么沉重的东西,而且,必须轻拿轻放。

    两位王爷也好奇地看着他。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伏羲大神身上。

    唯有芳菲,感激地看了安特烈一眼。

    却看到他眨眨眼睛,悄然地,做了一个鬼脸,还悄悄比划了一个手势。

    求饶12

    这意思,只有她才明白。

    大祭司狠狠地瞪他一眼。

    朝晖上人也狠狠地瞪他一眼。

    安特烈心里一抖,却还是笑嘻嘻的。

    伏羲大神来了,就回到了辩论的老路上了——伏羲大神代表的神教,没有什么圣处女公主一说!

    己方输了。

    彻彻底底地输了。

    无论是辩经,还是寻找证人,都输了。

    而且,是败在辩经的根源上,再有千万个证据,也无济于事了。

    可是,却没有任何人甘心——仿佛受到了莫大的欺骗。

    尤其是来自陛下的欺骗。

    安特烈笑容满面:“各位,辩经会还没结束么?我们是不是该去供奉伏羲大神了?”

    就连罗迦也忍不住笑起来,这小子,总算还是有点用处的。

    他却沉声道:“各位也看到了,伏羲大神、我们的纵目神,都是正神……”

    所有人都盯着他。

    陛下,会对神殿做出什么裁决?

    尤其,当大祭祀等公然承认刺杀之事之后?

    就连朝晖上人也看着他,似乎拿不准他到底会怎样。

    罗迦也顿了顿,才慢慢道:“虽然伏羲大神的出现,纠正了我们观念上的一些偏差。不过,入乡随俗,我们北国的一些规矩,还是不能改的。大神帮助北国获得天下,朕也当遵守祖先的盟誓,永远祭祀大神,敬畏大神。不过,在祭祀的条例上,我们却需要稍作修改,让祭祀,变得更加合情合理,更加具有人性。朕对神殿的优惠政策,始终不变。当然,因为国家兵源问题的短缺,必须对加入神教的人数有所限制。此外,神殿现有的良田、赋税,都不做任何的变动……”

    众人面面相觑。

    安特烈也叹一声,忍不住看大祭司一眼。

    舅舅这是在干什么?

    好歹至少让大祭司受点罪啊。

    太子也一怔。父皇的打算,从来都是让人捉摸不定的。

    痛心疾首1

    接下来,陛下的话更是让他们意外。

    “这一次的事情,就到此结束。其他的,朕就既往不咎了……”

    他说的“这一次的事情”,当然是指暗杀皇后之事。

    就连刺杀皇后也不追究了?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但是,新雅和左淑妃等人呢?

    难道也既往不咎?

    朝晖上人冷笑一声:“罗迦小儿,你少假惺惺的了。”

    “朕不是假惺惺。朕是秉承祖宗遗训……”他看着朝晖上人手里拿的那块九转大玉琮,神色肃然:“各位上人只管安心修生养性,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神殿的要求,神殿应该享有的权利,朕都会尽力答应……”

    作为战胜的一方,陛下竟然如此“宽宏大量”?

    就连两位王爷也很是惊讶。

    朝晖上人冷笑一声:“陛下,你先不要摆出你那副假仁假义……”

    “朕不是假仁假义,至少……”罗迦的目光落在对面庄严肃穆的伏羲大神像面前,声音十分肃然,“朕至少为北国找到了这批珍宝,并且,让它们进驻祖庙,以后,也可以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让他们保佑我北国江山,千秋万代……”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伏羲大神身上。

    他赤足站在刻着神兽的神台上,双手环抱,双目威严,却又不乏怜悯的情怀,凝视着苍生。

    就算是朝晖上人等,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根本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就算是神殿所有现有的祭祀器具加起来,也敌不过这套组器带来的震撼。

    这些,本是任何神殿之人,都梦寐以求的。求其一生,都在追寻的至宝!

    就算他再恨皇后,也明白,那个妖女,某些方面说的话,是没有错的。至少,这个伏羲大神的地位是确定的。当时,他在外面听得一清二楚。

    痛心疾首2

    抛开她的什么伏羲是女神的鬼话,其他的,他其实都是相信的,因为,其他的连起来,跟北国的传说,是完全吻合的。

    北国的历史一直有非常明确的记载:北国的始祖出自拓跋力微。拓跋氏寻宗溯源,黄帝元妃西陵氏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其中昌意生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北国的历史是从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拓跋毛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来的居地向南移动。“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因年老,传位于子拓跋诘汾,帅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拓跋诘汾死,子拓跋力微立。拓跋力微被称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岁。(ps:这段是根据资料引用来的,非色大叔原创,本来,引用历史资料是在允许范围内的,但色大叔还是在出版版本里,把非原创的东西基本全部整理修改了,不复保留。只网络版本,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一些资料性的东西都一并放出来了。特此注明。)

    从拓跋老祖到纵目神,到昌意再到黄帝最后到伏羲大神——基本理清楚了一个家族史的源头,也理清楚了神殿追溯的源头。

    这么多年,大家孜孜以求,研究许多的经文,举行很多的祭祀,本来,就是为了弄清楚祖宗的源头,追寻大神的足迹。

    现在,却在不经意之间,仿佛是从天而降的,一下就理顺了,那么清清楚楚。

    多少人穷其一生心血,也不曾明白的。

    痛心疾首3

    为此,三四代的僧侣,一辈子穷经皓首。无数次大规模的辩经会,都是为了提高,为了交换众人对大神的研究心得。

    但是,因为他们当时研究的方向就错了,总是从北国的痕迹上去追根溯源,而不是从整个华夏的历史上去追溯。

    所以,总是不得要领。

    而且,做梦都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如此璀璨的明证——伏羲大神便是最好的明证!

    本来,众人是应该欣喜的。

    而且,也的确是把北国论证为中原正统的最有效的舆论武器。

    这些,甚至是陛下和那个妖女的功劳。

    是一件谁都无法否认的巨大的功劳。

    要是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或者换一个人物——他也许会成为伟大的人物,成为神殿崇拜和拥护的伟大人物。

    只是,她是圣处女公主!

    为什么偏偏是圣处女公主?

    是北国坚持了一百多年的祭祀传统之下的叛逆者——叛徒!

    他们这是对大神的背叛。

    是对现有教义的公然的藐视。

    要众人忽然改变根深蒂固的信仰,转而翻天覆地,一下接受一种全新的思想——这对这么多老年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完全办不到。

    此时,所有人的心里,只有怨恨。

    就连伏羲大神的价值也完全看不到了。

    有的,只是深深地仇恨——是她迷惑了陛下——是她花言巧语,是她不知羞耻……

    是陛下违背了祖宗家法。

    是陛下不守盟誓,不守信义,背弃了纵目神。

    大祭司的双目赤红,拳头紧紧地握着,脸上的疤痕,更狰狞了几分,就如一头困兽,走到了绝境,马上就要反扑了。

    所有人,都感到忽然置身在了一片蛮荒的丛林里,那么寒冷。

    每一个人,都忽然提高了警惕。

    痛心疾首4

    罗迦缓缓道:“三位老上人,待得此间事情一了,朕会亲自再到神殿拜访诸位,和诸位详细探讨祭祀问题,甚至可以扩大一些范围,让大神的教义,更有效地造福于北国人民……”

    “陛下,你不要先忙着下结论。只怕北国人民,不见得就会认同你那个什么骇人听闻的教义。”

    “朕认为,这一次的辩经会,已经有了明确结论了。当然,皇后某些言论,是无稽之谈,但是,伏羲大神的地位,无可争辩。”

    朝晖上人气得掉头就走。

    其他几位上人也跟了上去。

    唯有大祭司,满目都是怨毒。

    还有阿当祭司,简直如被抽调了魂魄的幽灵,忽然匍匐在地,嚎啕大哭。

    他本是虔诚的教徒,从三岁开始就进了神殿,一生信奉大神,单纯到了执拗的地步,在他的心里,大神就是天,就是地;

    普天之下,一切都比不上大神!

    现在,见到这么巨大的变故,根本无法承受。

    众人见他如此大哭,心里也都颇不是滋味。

    两名侍僧上前扶住他,他还在挥舞着双手,忽然转向芳菲,狠狠地啐了一口,嘶声道:“妖孽,你这个妖孽……”

    那眼里,几乎是一刀一刀的冷光。

    芳菲不寒而栗,低下头,根本不敢接触他的目光。

    直到背心传来一阵温暖,是陛下的大掌,那么有力地搂着她的肩头。她微微觉得暖意,然后,稍微站得直了一点。

    大祭司也狠狠地瞪她一眼。

    呼啦啦似大厦倾。

    再斗下去,也是无济于事了。

    眨眼之间,众人已经走得无影无踪。

    这时,那股巨大的压迫感忽然消失了。仿佛是那几个人,带来的是神的怨恨。神的胁迫,他们一走,怨恨也跟着走了。

    可是,依旧无人觉得轻松。

    痛心疾首5

    就连一向神采飞扬,跳脱不羁的安特烈,也丝毫不曾觉得轻松。

    大神,是他令人搬来的。

    本是权宜之计,不料,却在这里形成如此厚重的感叹。

    他也难得地觉得一股肃穆和压抑。

    再也笑不起了。

    连开玩笑的心思都没有了。

    本是要讥讽大祭司几句的,说几句刻薄话的,但是,都忘了。

    他难得地,竟然忘了。

    太子的眼神也很茫然。

    自从和芳菲争吵之后醒来,他对大神,对伏羲,对神殿……都是一种很混乱的思维。不知道究竟该信仰什么。

    甚至,不知道究竟谁对谁错。

    或者,谁都没有错?

    唯一的认知里是芳菲不能死。

    她绝不能死。因为,无路什么样的信仰,都无权要一个无辜的人去死。

    伏羲大神,还高高矗立。

    这时,几个人,忽然跑上起来。

    正是嵇阮、玄空大师,以及看守孔庙的两个鉴定专家。

    三个人跪下去,默默地向伏羲大神叩头。

    两个老头儿哭得涕泪横飞,坐在地上,如撒泼的小孩子一般。

    嵇阮也十分沉默。

    玄空大师双手合什,一言不发。

    这是自己的东西,是母国的东西,是南朝最伟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可是,由于国力的衰微,由于当权者的昏庸无能,只能让她流落在外,白白地遗失了这稀世珍宝。

    明明是自己的——可是,打不过人家,带不走,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通灵道长也低着头。他平素,本是最是能言善辩,和颜悦色的,可是,面对这几个人,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身边的王肃,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还是玄空大师开口,声音十分平缓:“老衲这一生修行,佛家讲究四大皆空,可是,这一刻竟然起了贪念……”

    痛心疾首6

    还是玄空大师开口,声音十分平缓:“老衲这一生修行,佛家讲究四大皆空,可是,这一刻竟然起了贪念……”

    “唉,老衲从小无父无母,被人遗弃,几乎一生都是在寺庙里度过的。佛祖教导我们,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料,老衲穷其一生,竟然都没有看破……罪过,真是罪过……”

    他的目光,盯住伏羲大神,又看远处的通天神树,几乎是一种贪婪的目光,自言自语道,“这样的宝物,是什么金银珠宝都换不来的啊,那是我们的历史,是我华夏民族的历史见证……”

    王肃的头,更低下去了。

    “唉!老衲这一生,云游四方,不知走了多少山水,还是觉得南朝风景最是宜人。只可惜,风水宜人,暴君的统治下,却民不聊生,国力衰微,只能苟安一隅,得过且过,国穷民困,而暴君依旧荒y无度,民不聊生,当然更不想什么骑马渡江了……唉,想我泱泱华夏,物华天宝,竟然连祖先们的祭祀神像都保不住,只能让其流落在外……真是羞愧!我等真是汗颜!”他长叹一声,目光凝视着伏羲大神,话却是对通灵道长说的,“伏羲大神,是我华夏正神;而道教是我华夏正教之一。虽然佛教道教,各自为政,但是,贵派创始人老子李聃,谁不敬仰?当年道长的祖先,冒着风险收藏了这批神器,只求日后,也能永远保护好这批神器…………”

    通灵道长肃然:“贫道就算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会保住这批华夏神器。”

    玄空大师又看着王肃。

    王肃更是垂头,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如果说通灵道长等早已来到了北国,已经是北国的第二三代子民了,对于南朝的情怀,自然不会那么深厚了。而他却算是新移民——地地道道的新移民。刚从南朝来到北国几年而已。

    乡音未改,情怀已变。

    痛心疾首7

    想当年,自己的祖先,王导王敦、王羲之等人物,哪一个不是南朝鼎鼎大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