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耽美 史前男妻咸鱼翻身记 > 第 7 部分

第 7 部分

看奥格那小样儿,天天磨自己的石枪,爱惜得跟老婆似的……所以,投枪技巧不是不会,而是不能用。

    孙志新也不是没想过制弓,他就是一个好动好奇心重的热血青年,哪能不去研究弓箭这种古代强悍的单兵远程武器。他做是会做的,就是在这种条件做不出来,制弓涉及到的材料和工艺、工具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根本就没有。除非做把小孩玩的,真正武器极的良弓实在做不出来。要是弓与弓箭能做出来,那可是强有力的远程打击武器!只可惜再巧的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材料,就是不行。

    可这会儿眼睛瞪着那一笼子聒噪的树蛙,脑里的某一区域被触动,突然想起了一种简单易制,本身杀伤力有限,但可以通过其它手段提升威力,并且到目前为止都还在被非洲土箸广泛运用的远程打击武器——吹箭!

    在电视中人与自然这个频道里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身上跟纳鲁这帮货一样只在□挂着只鞘套,画得七彩斑斓的黑炭人儿手里拿着一支筒状物。把它一头顶在嘴上,另一头的d口对着猎物。随着猎手的用力一喷,微轻的喷气声后,一支短利的吹箭闪电般的激s出去,一只飞鸟或是其它小型猎物就从树上摔下来,身上c着那支夺命的短箭,挣扎几下就不再动弹。这一场景,展现的就是最古老的吹箭的威力。

    吹箭筒制做简单,材料好取。箭只更是好做。将箭只装进吹箭筒用力吹出,有效距离可以远达四十米。练熟了以后准确度非常之高,远远超过需要运用惯性和抛物线来产生伤害力的投枪。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由于箭只就地取材制做简单,就不必担心杀伤力小c在野兽身上被带跑的造成损失的问题。它可以轻易的随时被制造出来。

    而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树蛙,这种皮肤上能分泌会造成肌r松驰而导致目标死亡的毒素会很快消失,不消失的也会被消化系统给中和掉。因此用它毒杀的猎物可以放心吃,如此就解决了吹箭杀伤力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说利用吹箭可以造成有效的远程打击,四十米范围内小型猎物必杀!中型猎物可以先s吹箭,它如果逃就追;它如果冲上来就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原则跟它耗,等它毒发。同时可以继续用吹箭攻击,时间一但拉长,它必然因窒息必死无疑!至于大型的,吹箭也肯定能起到一起作用,至少在一定幅度上减少它的战斗力是能做到的。还不行的话,那就用原来的办法……逃吧!

    同时因为吹箭小巧易携带好c作的特性,它还延伸出其它的用途。族里少年不必去面对凶恶的野兽,只需在树林里使用它,同样可以猎取类似于鸟类、树鼠等等的此类小型猎物。一边拾柴一边用吹箭收取寻物,又有乐趣又有收入。小猎物再小也是r,某些还美味得出奇,当然能一定程度能改善食物的压力。再进一步扩展,难道妇女们就不以用它来防身或是打猎?

    吹箭,简直是再适合不过目前的状况!

    想到这里,孙志新已经坐不住,扬声叫唤自己的专属小跟班布库。

    “布库!”激动之下真是舌绽春雷,声音嘹亮着绕梁三日,纳鲁都被他吓到。

    “来了!”小黑犬迅速从河对岸的树林出现,趟过河奔到孙志新面前,脸上的表情有些惊慌:“父亲怎么了?我就说不去采蘑菇,可鲁高因说族长恢复得很好,我去不会有事,我才去的。吉玛,帕帕没事吧?”

    很懂事的小孩。孙志新拍拍他的头,道:“他没事。”

    当然没事,一直用眼睛性s扰自己呢……怎么可能有事?

    “哦。那就好。”布库松了口气,又问:“吉玛,找我什么事?”

    “上次我说的叫做竹子那个东西长在哪里还记得吧?”

    布库点头:“记得,我刚才还和鲁高因,还有伯纳在那里找蘑菇。嘻嘻,我看了你说的那种节竹峰,很好玩。伯纳还找到了竹虫,我记得你说过能吃,鲁高因掏了一堆,用叶子包着呢。”

    “很好,把竹虫带回来,晚上我做零食给你们三个吃。蘑菇不要采了,你们三人一起去帮我折点竹子回来。大小都要,大的越大越好,小的要这么粗。”孙志新伸出姆指,示意姆指粗细。“快去快回,我等着用。”

    布库应了声,伸头去瞧纳鲁,见他果然清醒着微笑看着自己,神色比昨天好得太多,这才当真放下心,又像只灵巧的小黑犬似的飞快奔过河去。

    纳鲁看得奇怪,问孙志新:“小新,你要做什么?竹子又是什么东西?”

    孙志新大为得意,嘿嘿笑了两声,想说来着,话到嘴边又改成了:“不告诉你!”语气里微带着的亲近味道自己都没感觉出来。

    纳鲁倒是感觉了出来,只是笑,纵容的看着他。

    被他这种眼光看着,孙志新又微觉有些尴尬。好在也没尴尬多久,三个少年就奔了回来,伯纳和鲁高因两人抱着一根大竹子,布库手里举着孙志新的打算用来做吹筒粗细的那种。

    三个少年跑过来把竹子放下,鲁高因学着布库的叫法也唤孙志新为吉玛,道:“吉玛,这个拿来怎么用?它不能吃啊,也不能像木g那样用来当武器,一敲就破了。”

    孙志新微笑着摇摇头,不想去纠正鲁高因。要知道在中国古代、近代历史上用竹竿来当武器的例子非常不少,那玩意一头削尖了来捅人可是犀利得很,曾经还有过专门为它演练出来的阵法。还因为长度的原因,被人用刀削去一截的话,剩下的可以接着捅人,端的是让人生畏,曾经有大量的倭寇都倒在竹尖之下。不过,他今天做的不是这个。

    拿过布库折回来的那种用石头又锯又磨的截取了自己觉得长度合适的一段,约有80厘米左右。又找根硬枯技,伸到竹筒里去捅,用以打通竹节。只不过这太容易,力量要求短、平、快、集中、暴发。孙志新试了几次,用力小了捅不穿竹,用力大了又会将竹子捅暴,是个挺需要力量和技巧共同作用的步骤。

    纳鲁看了一会已经看明白了孙志新想干什么,他又不愿意在外人面前叫孙志新小名小新,便道:“吉玛。拿来我试试。”

    孙志新偏头看了纳鲁一会儿,重新截了根竹筒和着枝条递过去。

    纳鲁一手拿着竹筒,一手拿着技条,眼睛闭一小会积累力气,而后猛地一睁眼,低声狠历的喝了一声,右手迅速暴发往前一捅。速度快得整只右手都带出一片模糊的虚影。短、平、快,力量集火、点式冲突攻击,纳鲁并不仅仅只是力大而已,对力量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种精妙的地步。只听啪啪几声,竹节一破到底,而竹筒则完好无损!

    靠了!孙志新看得目眩神迷,刚才那一刻,围绕着纳鲁的可是高手气势?帅!真他乃乃的帅毙了!果然是能独自猎下卡亚克兽的勇士,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眼力、力量、速度、技巧和自己这朵室小花差别太大,难怪总是打不过会被压,差距啊……差距啊……

    孙志新悻悻的,又灰溜溜的接过打通的竹筒,一颗幼小而纯洁的心灵饱受打击。

    来自伴侣的崇拜眼光最是能让一个男人感觉到自豪,纳鲁看孙志新佩服而惊奇的眼光,心里大是开心,胸都挺了起来。又看孙志新受了打击,丧气得耳朵都搭拉了下来似的,不免又觉好笑,当即露齿大乐。小新,你家鲁玛还是灰常灰常厉害的,对吧?

    他笑得像个大孩子一样咧着嘴,上唇向上收起,孙志新这才更加惊奇的发现纳鲁嘴里居然长有两枚虎牙,着实可爱得很。

    心里一颤,忍不住在心底抱怨,男人家家的,还长虎牙,真是招人得很……明明是粗鲁野男人,长虎牙这种可爱东西做甚?不知道他一萌大型犬科动物,二萌虎牙来着?真是的……

    作者有话要说:吹箭,同学们猜到没?

    吹箭制做简单,便于携带,c作和瞄装也非常容易,虽然本身致命的缺点是s程短、杀伤力小。但一但淬毒后杀伤力却可以大幅度提升。到目前为止,非洲确实有很多部族还在使用这个武器。

    24

    24、吹箭。。。

    竹筒被纳鲁打通了竹节,孙志新接过去继续用树技捅,一直将竹筒内壁上附着的那一层絮状物桶干净,露出光滑密实的竹筒真正内壁。接着小心的去继续处理竹节,把隔断竹筒内腔的节去除干净,不至于产生不利于箭只滑行喷s出去的摩擦。

    整个过程由于不熟练而怕前功尽弃,花费的时候比较长。整整用掉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来不及进一步精处理,比如将竹筒y干后再进行烘烤。去除水份将竹筒变成更加坚实不易损坏的干竹,烘烤的过程又可以将竹筒二次定形,使之更竖直平滑,提高s程和准确度。以上这些都可以以后再做,现在是先做一个简易的成品来试验。

    处理竹筒的过程比较繁琐,像这样的预处理又看不出是做个什么东西,横来竖去的都在摆弄那根竹筒子。伯纳和鲁高因两个少年都不耐烦看,早已经跑回河对岸继续去采蘑菇、对付竹虫。只有布库还留在那里,倚着纳鲁坐着,眼神很有兴趣的看孙志新制做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纳鲁摸着小儿子的头,低声道:“布库,看仔细些,吉玛手里的出来东西都不简单。”连着这些天,孙志新让他大大的开了眼界,新生的事物和技艺自他手里层出不穷,让纳鲁无比庆幸自己当时当机立断先下手抢走孙志新的果断做法。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想问孙志新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究竟从哪里学来的,转念又想这人乃是毕达拉察阿苏,又觉得理所当然。

    布库应了一声,越发看得认真。过了一会儿问道:“吉玛,竹子是一节一节的,那种粗大的可不可以用来装水?”

    孙志新手上一停,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布库。真是个很聪明的小孩!知道依据眼前看到的展开联想。

    当下循循善诱的道:“竹子中间确实是空的,可以用来装水。而且这种粗大的——”举着楠竹示范:“一节与一节之间的空间很大,可以装不少水。并且竹子没有毒,用来装水的话还会带着一股竹子的清香味,会让水的味道变得更好。布库,你想到了什么吗?”

    布库被孙志新用赞赏的眼光看了一眼,心里底气大生,又不知道自己想法对不对,还是有点迟疑,下意识咬着手指,道:“我在想,它长成那个样子装水好像很不容易洒出来,不知道可不可以装上水,让族里的勇力打猎的时候可以把水带出去在外面也可以喝到?”

    “当然可以。”孙志新道,又问:“可是一节截取下来,顶上没盖子,还是容易在奔跑和搏斗中洒出来。布库还能想到其它的好办法吗?”

    布库开始认真想办法,纳鲁微笑着揉他的脑袋瓜子,很享受这种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感觉。

    孙志新也不再继续提示布库,开始剖开楠竹,试着用手里简单的工具制做吹箭箭只。

    布库冥思苦想了一阵,突地喜声到:“我想到了!可以一整节的取,两头都留着竹节。然后再那一整节上钻个d,装水的时候从这个d里装进去,喝的时候也从这个d喝。装满水以后用叶子或是其它东西把d塞起来,不就不会漏出来了?就算是奔跑或是搏斗也不怕!”

    孙志新高兴的笑了,赞道:“让我想想……唔,好像真的可以这样做。布库真聪明!以后打猎的勇士们就可以用它把水带在路上喝了,解决了大问题呢!就让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做灌水竹筒好不好?”孙志新故意给它安了个很难听的名字。

    “不好,好像不太好听。”

    “那……布库觉得有什么名字比较好?你想出来的,就应该你来为它取名字。”

    布库又开始绞尽脑汁的想,然后试探着道:“叫竹壶好不好?以前我们有个陶壶,可惜被我打破了。那个会做陶器的部族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到过我们这里,想换都换不到。我想着,它是竹子做的,又跟陶壶的用处一样可以用来装水,所以就叫竹壶。”

    孙志新努力想装出惊喜的表情,可惜不太成功,俊脸因此扭曲得厉害,引得纳鲁闷笑一气,大声咳嗽掩饰自己早已经瞧破孙志新的小伎俩。孙志新由此得知自己并不是个好演员,没好气的瞪了纳鲁一脸,还是用那种可怕的扭曲‘惊喜’看着布库:“哇!布库真聪明!竹壶这名字很好听,也很形象,就叫这个吧!”

    小孩子、少年们都是喜欢被人称赞的,又觉得自己想出了好东西,布库抓耳挠腮的欢喜了半天,越发觉得竹子是个好东西,迟疑着道:“可是这样,一根竹子在做竹壶的时候就会浪费掉一半啊。真可惜……我看到了,那一片竹子也不是很多。”

    “不会浪费。”孙志新举举手里的东西,那是一只吹箭箭只的雏形,嘴里道:“正好可以剖开来做这个。另外截取竹筒的时候可以在竹节另一边留着长点儿,浪费就更少。”

    “有什么用?”布库大是好奇。

    孙自新笑道:“你想啊,竹壶装水好是好,可要怎么拿?总不能让猎手们一直拿在手上吧?他们还得拿着武器呢。又要拿武器又要拿着竹壶就会影响打猎时的行动。”指指竹节的一端:“假如,在这里——”又指向对称的另一面:“还有这里钻两个孔,用皮绳伸进去系起来,不就可以挂到脖子上背到背后了?这样的话,它几乎一点都不影响行动。”

    “咦?当真!”布库大喜,自己的竹装盛水想法在两人的对话下变得实用起来。

    “吉玛你好厉害!”布库崇拜的看着孙志新,两眼全是小星星。

    孙志新又笑:“我哪里厉害?都是你想到的,我不过又想了些不重要的而已。它连名字都是你取的,我可想不出来这么好的名字。”

    少年们,要给他信心,认真赞扬他给他动力,他们才会培养出兴趣开动脑筋思考。任何发明家都是从最基础开始,在劳动中获得智慧,布库不见得就不是棵好苗子,这跟是不是史前人完全无关。

    布库果然被赞得非常高兴,一脸得意的看向纳鲁。纳鲁只是笑而不言,温柔的抚摸他的小头颅。

    孙自新看着亲昵的父子俩,心底也是柔和的,对着布库笑骂:“还在那里站着干什么?自己动手试试把想法变成真正的竹壶,做个这样的竹壶送给你哥哥装水,他收到这样有用的礼物一定会非常高兴。别的不说,奥格打猎时口渴了每次一喝水就会想到你,心里肯定会为自己弟弟的聪明厉害而自豪。再说的,别的勇士可没有这个,只有你哥哥才会最先拥有你用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做的装水竹筒。”

    布库更加高兴,兴奋的冲过来扑到孙志新身边,按照着自己的相法当真开始试做竹筒。孙志新看他被自己调动起动手的积极性,也不再管他,任他自己发挥主观创造性。自己则继续打磨手里已经出现雏形的吹箭箭只。

    打磨箭只倒是不难,没干的竹子不如枯竹硬,用石刀削磨出大体形状以后再找块粗砺的石头当锉刀就行。

    很快的,孙志新手里就出现了十余只吹箭箭只。

    箭只有了,还缺箭尾部份,它是用来生产推动力并保持空中飞行定向的重要组成部件,可马虎不得。

    回想自己以前做着玩的吹箭,箭筒子用的是铝合金管,箭只用竹筷削成,箭尾则是用的硬纸壳卷成圆锥形套到箭只尾巴上形成动力产生部份。

    要到哪里去找硬纸壳?没纸啊……头疼。为了这个而去让造纸术出现?简直跟天马行空一样不实用。

    又瞅瞅竹子,有了,用竹笋壳!它起到的效果跟硬纸壳完全一样。

    25

    25、吹箭。。。

    “布库啊……再帮吉玛去找样东西好不好?”孙志新开始用一手拿着糖一手拿着礼物时的通用口气对布库说话。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两样东西他都没有,另外布库这只小黑犬又听话又勤劳,搞得孙志新说着这话时挺内疚的。

    纳鲁没好气的瞧了孙志新一眼,用眼神嘲笑他的无良举措。孙志新便更加无赖的冲纳鲁挑眉挑衅,看得纳鲁哭笑不得。他家的吉玛,果然不是什么好货色……

    布库才把竹筒截取下来,正拿着根尖利的木g子用力的想在一头钻出孔来,便被孙志新派去找竹笋壳。小黑犬依依不舍的看着自己没完工的竹筒去了,简直是用飞来飞去速度捡了竹笋壳又跑回来,满头大汗的继续自己的钻孔大业。小鬼头已经被做竹筒这件事彻底迷上。大约是习惯使然,他回来的时候还随手捡了一大把枯柴回来,看得孙志新忍不住暴笑。

    接下来就是做箭尾,所获得的结果跟孙志新想像的一样,非常让人满意!

    最后得到吹筒一只,原始状态的箭只十七根。由于第一次试做,虽然只是试验品,但为了突显效果,孙志新仍然做得很仔细。整只吹筒竖直纤长,节疤位置处理得犹为细心,顺着整个筒壁往上摸时连节疤都不太容易感觉得到。箭只则箭尖锋利,整个箭尖部份约长1。5厘米,用精细的石块打磨成园锥形。这样制做的目的会让箭尖易变形或是折断,使用一到两次就可能会报废,但它的锐利是不容忽视的。

    纳鲁从头看到尾,还是没看明白自己的吉玛到底要做什么东西,做出来又有什么用。

    做出好东西,自然是要显摆的,是人都有这种虚荣心,孙志新更是个跳脱的性子,当即也忘记了纳鲁和自己的不对盘,奔到他面前,很是得意的道:“给你看个好东西!”

    纳鲁:“?”

    就见孙志新将箭只的一端填装进吹筒里,凑到嘴上去,发s口对准了地上的楠竹,定了定神后用力一吹。

    扑的一声轻响,箭只从吹筒里闪电般的s出,一下直接钉进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