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易识阶 > 第 6 部分

第 6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兑住肥辈拍芄怀鋈胱杂伞?br /≈gt;

    《易传》的理论主要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方面。第一,揭示了自然世界和我们生活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并提出一个具有唯物主义趋向的本体论,即以谁为体、以谁为用的象数本体论。此外,它还提出了以刚健为宗旨的人生观。这些都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讲经通常有三个原则:

    第一,总释名题;第二,译注;第三,别解文意(用其它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文章的大意)。

    今天我们不完全按照这个程序来,而是重点对《易传》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成句来加以讲解。在讲解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易传》。

    《易传》是解释《易经》的,是讲如何学习“易”的文章。传者诠也,也就是对“易”加以解释。那么谈到“易”的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易”?这在《易传》里面讲的很明确:生生之谓易!即,生生不息之意。

    《易传》反映了三点:1、《易经》的结构;2、《易经》主要含意。3、中国文化的神韵。

    我们将三者贯穿在一起讲。

    《易传》的结构中心是六十四卦。

    八卦,亦称为八“经卦”,将八卦两两相重,就组成了六十四卦,《周礼》称之为“别卦”。

    八卦自身相重,名称不变,其余五十六卦均有别名。

    六十四卦每个卦下面撰系文辞,表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卦爻辞”。《易经》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爻各有其文辞,而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用九”、“用六”文辞,因此,爻辞有三百八十六则。爻辞多用“假象寓意”的譬喻方式,使隐藏的义理较为生动具体地显示出来。它是文字象征,卦象是符号象征,两者融会贯通,相互依存。

    六十四卦的卦象,以特殊的象征形象,分别预示六十四种事物、现象的特定情态,包含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种种认识,显示出各种事理的发展规律,也构建了以八卦物象为基础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从整体排序来看,其相承相受的全过程,体现出事物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递进、转化程序。

    《易传》的结构(1)

    《易传》分为十篇,称为“十翼”。十翼各有其内容和性质。

    一、《序卦》

    六十四卦是有序理的,《序卦》即因之而起。

    《序卦》是对通行本六十四卦的排序所作的解释和说明,阐述了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意义。具体来说,就是以“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观点来解释乾坤两卦居于首位;以因果联系,物极则反,相反相生的观点,解释其他各卦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物不可穷”来解释最后一卦未济,表示事物的变易是一个不封闭的体系。

    在《序卦》中,乾、坤两卦居首,既济和未济两卦居末,这种排序体现了比较深刻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讲的就是乾、坤两卦的精神以及它们本身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事物的发展,既没有绝对成功也没有完全的穷尽,更没有所谓的一败到底的时候。成功和失败都是相对的,是相辅相成,并列存在的。它们只是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产物,没有固定性。而既济从概念上解释,就是已经达到最终目的。相反的,未济是没有完全达到目的,还差那么一点点,尚需努力。二者直观地阐述了y阳对立的观点,体现了我们常说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的现象。因此,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序卦传》把既济卦和未济卦排在最后了。

    六十四卦的排序,主要有两项规律可循:

    1、卦象互为颠倒,如屯、蒙;师、比;等等(详见《序卦传》),其余类推。其方法称为“反对之卦”(孔颖达称之为“覆卦”,来知德称之为“综卦”),共有五十六卦相符。

    2、其余八卦皆为卦体颠倒而形不变(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它们是两两六爻互为交变,称之为“正对之卦”(虞翻称之为“旁通”,孔颖达称之为“变卦”,来知德称之为“错卦”,端木国瑚与尚秉和称之为“伏象”或“伏卦”)。

    二、《杂卦》

    六十四卦两相对照,交互错综;故杂卦因之而起。

    《杂卦》以相反相成的观点,通过反对之象,打乱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以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每卦卦义和相互间的关系。

    《杂卦传》没有按照顺序讲,而是杂错而述之。以此来表述“杂而不乱”之理,告诉人们《易》有变化,其反对执一不化,以此发挥了《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的思想。

    序卦是从时间的层叠上看,杂卦是从空间的关系上看。合起来,就是表象具体世界的辩证现象。

    三、《说卦》

    所谓《说卦》,就是解析此八卦的根本品德。

    《说卦》主要是具体解释介绍三爻卦(经卦)的意义,陈说八卦的形成以及它们的性质、卦象和卦意,它解释的是春秋筮法当中对取象和取意的一个总结,也就是《易传》解易的基本观点。

    《说卦》主要是说明重卦的由来、八卦的涵义、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处的方位。基于天道为y阳,地道为柔刚,人道为仁义,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还提出“天地定位”说,以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的交错关系。

    《说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成为宋代后天八卦方位确定的渊源。

    八卦的取象问题,《说卦传》叙之甚详,取象也更为宽广。这些理论对后来易学中象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朱熹《周易大义》有《八卦取象歌》,曰“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句,把八卦的卦形特点讲述得十分明白易懂,它说:“乾卦是由三条完整相连的线组成;坤卦是由断为六截的短线组成,震卦像仰放的罐盂,艮卦像覆置的盆碗;离卦中线虚亏,坎卦中线完整;兑卦上线缺口,巽卦下线中断。根据数学的组合排列原理,y阳两种符号三叠所成的结果,只能出现这八种卦式。而《周易本义》附载这首歌诀,能帮助初学者熟记八卦的卦形而不忘,并能体验到其“广大悉备”的甚深含义。

    《易传》的结构(2)

    另:通行本《说卦》前三节,又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系辞》。

    四、《文言》

    《易经》是以y阳现象解说社会的专书。八卦可以摄诸乾坤两卦之中,乾坤表象y阳。

    y阳是两种不同的气,相反而相成的气。所以,八卦所表象的八种元素,又都可以归诸于y阳两气之中。以y阳的概念统驭一切现象,所以y阳就是终极原则。因此,故于乾坤两卦中,作《文言》来解析y阳的内在品德,并对乾坤两卦卦辞和爻辞作专门的解释;其实也就是解析六十四卦的y阳本性。

    根据历代的解释,y阳这两种相反的“气”,不是静的体,而是动的用;于动中见之,不能于静中识之。六十四卦无非y阳所变,也无非就是y阳之气。须注意的是:y阳二气不专指人类而言,而是包括人类鬼神以及其他各种动物。由此可知。死生变化非常复杂,如不研究周易,则不能了解。

    阳,为流转恒变之原则;y,为摄聚翕宁之原则;即一种物质之相反的两种精神。

    天地万物,无非y阳间的关系,而y阳间的关系都是“感”,即“咸”卦的“咸”。感非为感情之意,而是一个动名词,“情”由“感”起,《荀子?大略》篇说:“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指出咸卦体现夫妇之道。这些都与孔子《易传》的观点一致,即解《易》注重义理。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所谓“情”,即是“感”的结果,有感而后有关系,有关系而后有情有表意;感不同,关系也不同,而表意也不同。由y阳之关系,可以见出y阳之本性来。

    《文言》中解释乾卦的称之谓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之谓坤文言。

    孔颖达疏:“当谓释二卦之经文,故称《文言》”(《周易正义?乾》)。其主旨在于借阐发天地之德,说明君臣上下、进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