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大易识阶 > 第 4 部分

第 4 部分


    还有一些需要思考的就是——当时具体的卜筮方法是什么?如何确定的应期时间?等等。

    由于殷墟博物苑中的贵重陈列品大多是复制品,所以我们又来到了中科院安阳考古工作站。在严密的藏品室中,我们看到了大量非常珍贵的出土文物,包括甲骨文片、卜甲、卜骨、刻辞卜骨、司母戊鼎等等,可谓大饱眼福。同时也明白了古人为什么用龟甲来作为卜筮的首选工具——《礼记》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龟千岁而灵,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盖因其余三者不可得,故用龟甲骨卜筮行文。

    大凡研究易学者,均知《周易》为周文王所演创。司马迁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羑里,位于今安阳汤y县。《广雅》曰:“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圄,皆圜土。”圜土,就是用土筑成的圆形的专门囚禁罪犯的建筑物。羑里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国家监狱。文王庙是明代嘉靖年间汤y知县所建。内有演易坊、乾隆御笔所赞碑文等。周文王名姬昌,西伯是其官职封号,文王之名是由其子周武王追封的。周文王在82岁时,因叹殷纣王之残虐而遭囚羑里。在被关押的七年中,他将伏羲八卦进一步推演为64卦,并系以卦爻辞,以成六经之首的《易经》。在其89岁出狱之后,于92岁得遇姜子牙。文王父子同尊子牙为军师,遂灭殷而成周朝,得殷都灵气而君临天下,社稷八方。据《竹书纪年》记载,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r”。文王长了四个茹头,不可不谓之天赋异象,以至于创《易》于世;想想自己手上天生的太极图案,不免神思云天,不知天赋之责为何,是否也有授记之责?或许存疑过早,唯留于日后存验。

    走遍殷墟,阅尽羑里城,感慨良多;心中情愫不发不足以凭慰先贤,遂作小文曰:经天纬地,究易思圣学,千秋文彰凿鸿蒙;发微阐幽,来复见天心,一卷经成万古功!

    行程中还有许多别有韵味的微妙细节值得深思长忆。其一,我们去看3000多年前的司母戊鼎(仅出土两个)时,事先并不知晓参观内容。当时我所穿衣服颜色搭配正好是《易经》中的鼎卦(上红下深蓝),鼎鼎相应;其二,羑里城讲周文王和周武王,一y一阳,文武之道,而此次来安阳又恰恰有刘文武先生同行;其三,有人所送的贵重礼物——真品甲骨文片,我的那片上的文字是十天干中的“辛、壬”(甲骨文)二字,刘文武先生的是“月”和“一”字,只有我这一片和易学有关,而赠送人是无意之举;其四,文王殿所悬匾额是由当代书法名家米南阳所书。因其与我同姓,且当代米姓书法名家仅此一人,想来羑里此处亦与米、与我皆有缘,想着想着,不觉心中窃喜,在在处处天人相应啊……

    感应安阳(2)

    此行收获颇丰。除此之外,还知道了“问鼎中原”成语的来历,知道了沐浴的详细解释——沐就是洗头,浴是洗身。还有……言不尽意。

    夜深了,想想来到这里所发生过的一切,不知是天有玄机,还是自作多情,惟有随性一笑,管它呢,结果最重要。

    此时此刻,精神遥远而又贴近——我想我的一生可能就是一次易学的延续之旅,祈愿这个过程清晰而深厚,并时时刻刻有良知、道义和社会责任感相伴且润泽。

    不敢再让自己的思绪漫天飞舞,一个人要能够做到精神自律。遂止笔。

    梦里,心驰安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易学基础自测题

    1。“易”是什么?

    2。易学的精神是什么?

    3。“道法自然”,如何效法,你能迅速说出五种以上的现象吗?

    4。“人道”是“仁义礼智信”,那么“地道”是什么?

    5。易学的义理是如何贯穿于方法之中的?

    6。y阳是什么?

    7。五行与y阳的关系是怎样的?

    7。y阳、五行、干支、卦是依据什么共同的原则方法应用的?演绎归纳辩证类象。

    9。y阳、五行、干支、卦的类象是否能够熟练归纳?

    10。易学的基础(五行、干支、八卦)应用如何落到实处?如何以人为本?

    11。干支(或者卦)落实到五行时,如何区分真假虚实、贵贱贫富?

    12。“善易者不占”的内涵?在这个原理的指导下,你有多少实证的例子?

    13。易学的流派特点及互相比较?

    14。易学发展史中义理与象数的承前启后人物,你能脱口而出的是否超过九个?他们的重要易学特征是什么?

    15。古语说“大易至简”,如何一言以蔽之?

    儒门易家简史(1)

    “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读易经,因翻阅得过多,把串联书页的绳子磨断了多次。孔子是后来传统读书人心中的“先师”,示范之下,几乎没有人不读易经。毕竟,《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居十三经之首。

    今天流传的《周易》是齐田何所传的本子。《史记》记载了由孔子到汉代田何的传《易》系统,但在楚国还有另一个系统,就是帛书本。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发现的帛书《易传》六篇共包括《二三子问》、《系辞》、《衷》、《要》、《昭力》、《穆和》。其中,《要》记载了孔子“老而好易,居之在席,行之在橐”,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学术上与占卜的《周易》分道了。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所序的内容就是《易传》,它是由孔子门徒汇集而成的,亦称《十翼》,是研究《易》的十个翅膀。研易必先读《易传》。

    孔子五十学《易》云:“君子不与命争。”, 以至于“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天命,对他来讲就是出来做官。即天命之命。孔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说到这,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古代很多有成就的人,大多都只活到五十岁左右,北宋就很明显;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亦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因此人生都活的很紧凑。

    医易同源。

    黄帝著《黄帝内经》,一定是懂易学的——医易同源。黄帝传世有三本书:《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宅经》,后两本书已佚。历史上著有内、外经的还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汉书?艺文志)。历史上宅经有三部,还有《孔子宅经》、《淮南子宅经》。《孔子宅经》,惜已佚。

    孔子卜宅,也很注重人文环境,《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里,是古代的面积单位,即长宽各三百步;择,古亦作“宅”。

    在易学的应用方面,孔子的自我评价颇值得玩味:“吾百占而七十当”(《孔子家语》)。

    在《论语?子罕第九》“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凤鸟、河图都是祥瑞。这是孔子卜得旅卦后的言语及心态表现。旅卦意即:虽光明却静止不动,集大道于一身却不能推行于天下之象。这正与其当时的状况相符。

    孔子之后,义理、象数分流。象数蕴含着义理,义理脱胎于象数而出。

    孔子既没,其墓地由子贡选定。子贡的卜地术亦传自孔子。子贡是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学家之一,司马迁将他排在第三位(前两位是姜太公、范蠡)。先前曾有人给子贡推荐一处,子贡看后,说此地只适合葬帝王,不适合葬我的老师。后来,子贡在山东曲阜选得一地,称:葬此地,老师的后人贵而不富,一代强一代弱,后果如此。而先前他人所推荐的地方,后来果然葬入了帝王——汉高祖刘邦。

    孔子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但孔子有自圣的心态。《论语》孔子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我已矣夫。说周之德在吾。孔子自比圣人。“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老天不想断绝这个“文”,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孔子与阳货长相类似,因此在匡被困“拘焉五日”(见于《孔子世家》和《庄子?秋水》)。两人的命运不同,原因就是其内在的“神”不同,二人神形不兼备。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主要是子贡、荀子和孟子的功劳;后来,孟子的弟子公孙丑也吹捧老师。终于到了宋朝,《孟子》入经,孟子于是也成为了圣人——亚圣。

    孔子没讲人性,孟子和荀子就各执一说,其实就是他们的着眼点不同,孟子讲性善,着眼于教化;荀子讲性恶,是致力于礼法。

    儒门易家简史(2)

    在易学领域,孟子强调相由心生,看相观眼。因为心主神明。人身上只有眼和心驻神。邵雍说:“老子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体是本体,用是功能,体用相依。

    而荀子,则进一步细化落实了孔子“不占而已矣”的观点,提出了“善为易者不占”的最高追求,成为历代学易者的终极目标。

    荀子精于《易》,在他的书中有四处言《易》。其《大略》篇说:“善为《易》者不占。”他不把《周易》看作纯粹卜筮之书。同篇还引小畜初九爻辞“复自道,何其咎”,说明秦穆公能悔过自新,故《春秋》以为贤。《非相》篇引坤爻辞“括囊,无咎无誉”,以刺“腐儒”。《大略》篇又说:“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指出咸卦体现夫妇之道。这些都与孔子《易传》的观点一致,即解《易》注重义理。

    孔子之后《易》学的传授,《史记》、《汉书》均有详细的记载。

    在先秦时期《易经》的传授关系为:孔子→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桥疵→馯臂→周丑→孙虞。司马迁和班固二人的说法略有差异,但基本可信。荀子的《易》学,源于楚人子弓;后来,他久居于楚,其学又传于楚人陆贾、穆生等。

    两汉魏晋

    最早提出天人相应思想的是庄子。庄子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秋水篇)

    汉代是奠定中国思想的基础阶段,以后的任何变迁都是在这个不变的基础上所增加的一些看法和说法而已。

    在汉代,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一书中,将易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汇总成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到现在,是与这种深刻地认识是分不开的。同时,董仲舒本身也是儒家、儒门解易的第一人。

    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史记》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就是来自于天人相应。

    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中记录了贾谊和司马季主的一段对话:贾谊说“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也必在卜医之中。”然后问司马季主为什么卖卜?司马季主说:“述而不作,君子之义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 这说明了一点,“顺于仁义”是作为易学应用(包括义理和象数)的首要前提。

    东汉经学家郑玄,于《十三经》中注有《周礼》、《礼记》等。

    南朝宋刘义庆所撰的《世说新语》中记载“郑玄拜师”一文:郑玄师从马融,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等郑玄学成辞归之时,马融便有“礼乐皆东之叹”儒家的学问都传到东面去了,“恐玄善名而心忌之”,害怕郑玄的名声超过他而心生妒嫉。郑玄也怀疑马融派人追赶他,于是就坐在桥下,在水面之上,靠着桥柱,脚穿木屐,马融果然按照旋转式盘的兆象派人追赶他。没找到郑玄,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遂罢追。于是郑玄得以幸免于难。

    这个记载说明了三个问题:1、马融的心量极其狭隘;2、式盘的应用在那时已为学者常用;3、郑玄在“易”应用方面,胜于马融。

    晋代的家、训诂学家郭璞亦是一位奇才。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其集《尔雅》学之大成,著有《尔雅注》、《尔雅音》、《穆天子传注》、《周易注》、《山海经注》等传世之作。《仙游诗》是其文学代表作,后来启发了我国古代的两大文豪一个是李白,一个是陶渊明。其《山海经注》中的风物记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之一。而除上述成就之外,他又是集中国历代风水学之大成者。其所著具有古代科学和哲理思想的《葬书》、《玉照定真经》等著作都是中国风水学的经典著作。古书记载:郭璞曾受河东郭公《青囊经》九卷,并由是d之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奇验,因此被推崇为东晋以后的中国风水学鼻祖。

    txt小说上传分享

    儒门易家简史(3)

    据《世说新语》“委罪于木”记载:丞相王导让郭璞卜卦,卦成之后,郭璞脸色非常难看,说‘公有震厄’有雷击之灾。王导问他是否有避灾的方法,郭璞‘命驾西山数里,得一柏树,截断如公长,至床上常寝处,灾可消矣。’后来王导就听了他的话,照作无误。‘数日中,果震柏粉碎,子弟皆称庆。’大将军王敦(王导堂兄)却说‘君乃复委罪于树木’你的灾倒是消了,却把罪推给了树木。

    后来,郭璞四十九岁时为王敦所杀。

    《晋书?郭璞传》:王敦之谋逆也,温峤、庾亮使璞筮之,璞对不决。峤、亮复令占己之吉凶,璞曰:“大吉。”峤等退,相谓曰:“璞对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夺敦魄。今吾等与国家共举大事,而璞云大吉,是为举事必有成也。”于是劝帝讨敦。初,璞每言“杀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构璞于敦。敦将举兵,又使璞筮。璞曰:“无成。”敦固疑璞之劝峤、亮,又闻卦凶,乃问璞曰;“卿更筮吾寿几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敦大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诣南冈斩之。璞临出,谓行刑者欲何之。曰:“南冈头。”璞曰:“必在双柏树下。”既至,果然。复云:“此树应有大鹊巢。”众索之不得。璞更令寻觅,果于枝间得一大鹊巢,密叶蔽之。初,璞中兴初行经越城,间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袴褶遗之。其人辞不受,璞曰:“但取,后自当知。”其人遂受而去。至是,果此人行刑。时年四十九。

    由此可见,郭璞非但预知了王敦谋逆必定以失败告终,而且对于自己之死于逆贼刀下,究为何人构陷、何人行刑、何处行刑、刑场地貌等细节也完全了然于胸,大有慷慨就义的壮烈。唯独因为不能取一善终,被宋朝洪迈(《容斋随笔》作者)嘲以“独不能卜吉以免其非命乎?厕上衔刀之见浅乎?!”这成了郭璞人生的一个败笔。由此看来,郭璞虽精于卜算,却不懂化解趋避之道,比起当代改个名字就能造就人生富贵的大师、高人们来,真是不值一提。

    其实,洪迈此说谬矣,人可以知天,但不能胜天。易学的个中玄妙,洪迈或许还是不甚明了!不过,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中,讲了许多易学原理知识和技巧,不可错过。

    说句题外话。

    自古高僧不避高道,高人不避易。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是个道家人士,其成就不仅仅限于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据《宋书》记载,他不但精通乐理,而且还撰写了《易义》、《老子义》等哲学著作。其绝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练古今(从大量的著作中汲取精华)”之治学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祖冲之编《大明历》,也是古代重要的历法之一。该历法有三个“设法”,其中之一即是,“以子为辰首,位在正北,爻应初九升气之端,虚为北方列宿之中”——用易数解释历数。

    唐代

    唐太宗的重臣虞世南,留下了“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千古名句。

    医圣孙思邈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一个医生,不研究易经,你就不会达到给皇帝看病的水平的。现在的中医,望闻问切只停留在表面上,成了一句口头禅,太可惜了。现在中医只会问和切了。

    孙思邈活了一百零二岁。孙氏七岁就学,日诵千言。他对y阳、推步、医药无不精通,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于针灸创奇x和阿是x。

    孙思邈认为:“对天道变化了如指掌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对人体疾病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根源于天道变化的规律。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那么又是如何运转呢?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发散就是彩虹。这是天道规律,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y阳之道,天人相应,人身的y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

    。。

    儒门易家简史(4)

    医易同源。中医最强调“望闻问切”,望指望气,闻指听音闻味,切指切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的比看的全面。

    唐代很重视音的判断。唐代的音韵学发展也十分鼎盛。

    唐代还讲究五音宅相,即姓氏的音不能与住宅的座山方向有抵触。例如:张为金音,不能居火宅。

    此外,在宋以前,司马迁、王充、李靖、房玄龄等等也都是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