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言情小说 > 杨八娘 > 第535章 立场 (二合一)

第535章 立场 (二合一)

郭汗,让郭汗转告雷,“好自为之”。

    郭汗立马拿出了圣旨!

    圣旨上写的当然不那么具体了,但却清清楚楚写着,让庞籍听雷的吩咐,见公主如见朕!

    庞籍接过旨意,心中好气,却也只得咬牙将折家儿郎交予郭汗。

    “请转告公主,弹劾她的折子,即刻就送往京城!”

    “公主等着呢!”郭汗硬梆梆的甩了一句。

    庞籍拿出纸笔就开始洋洋洒洒弹劾雷,并且将折家杨家又再度弹劾了一遍,杨父和折氏此时到府州,真是视朝廷为无物啊!

    而折家众人见到一班儿郎,全惊呆了。

    折御卿也不知此事是好还是坏,心中七上八下。

    昨儿,折御卿与杨父详谈了两个多时辰。

    形势大家都懂,两人没有多,直扑主题,折家的将来。

    折御卿望着杨父,希望杨父能给些道消息。

    杨父也只能,折家兵与其让朝廷来撤,还不如让折家主动移交给朝廷,“官家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折家只要对得起朝廷,如果操作的好,哲家儿郎日后领兵征战的可能性也并不是没有。

    但是,杨父也不能保证什么,出京前,眼睛一句交代也没有。也许,眼睛也没个主意。

    而八娘则从来都是喜欢归隐田居,好似悠闲的田园生活便是武将最好的归宿,殊不知,马革裹尸还,才是诸多武将的追求。

    所以,八娘的话,听听就是了。

    所以杨父只能,如果哲家行事正好符合了眼睛的心意,那么前途可期。

    折御卿昨夜和折老夫人商量到深夜,还是很犹豫,这私兵一旦交出去,如果朝廷反悔,折家是一点生机皆无,折家兵若在手,好歹,还有一点资本和朝廷进行谈判,最坏的结果,也比束手就擒心中痛快!

    所以商量了半,两人依旧举棋不定。

    没想到第二日下午时分,被关押在榆林的折家儿郎们竟然悉数全回来了。

    女眷们惊呆片刻后,顿时一片欢欣鼓舞,乐开了花,拉着憔悴的儿郎们嘘寒问暖。

    庞籍没用刑,但也没优待,折家儿郎们还是颇为狼狈的。

    折御卿则是心中暗惊,不由有些暗暗琢磨,雷如此行事是否是眼睛授意的,目的是为了让折家激怒朝廷,让朝廷师出有名。

    思及此,折御卿心中忐忑不安。

    别折御卿了,就是杨父和折氏也是心中惴惴,雷可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呢,怎么会一意孤行呢?

    折家儿郎回府,自然得有一番慰问,九娘趁此功夫,拉着雷回房,悄声问雷,“官家的意思?”雷一向很听话的。

    雷嬉笑着:“九姨,我自己的主意。既然横竖都讨好不了庞籍,那为什么要让大家再多受些委屈呢?”

    九娘噌怪,“雷,折家的事,牵扯甚大,一个不好,折家怕就没个好下场,眼下不是图一时痛快的时候。”

    雷笑,“只要阿爹不下旨,谁能把折家如何?”

    九娘一想也是,虽然眼睛性子很好,大臣们都很强势,但是如果眼睛坚持,九娘细细琢磨了一下,好像除了让自己当枢密院副使没成,其余的,好像都是眼睛赢了呢。

    九娘微微有了些信心,但还是提醒雷,“别去招惹庞籍!”

    雷乐,“我偏就招惹了!”

    雷在叫郭汗去榆林接人的时候,还写了生平第一封折子,弹劾庞籍,妄自揣测圣意,置朝廷大局于不顾!

    庞籍如此对待折家,就不怕其他人心寒吗?试问日后谁敢和折家一样听从朝廷命令默默守边?

    是的,雷拿朝廷没批准折家内迁之事话!

    “你为什么针对庞籍?庞籍打压狄青?”九娘疑惑,“不对啊,庞籍对狄青赞誉有嘉啊!”

    雷懵,“我是公私不分的人嘛?!”

    “那你为什么针对他?”九娘不解。

    雷笑,“他对阿爹的命令阳奉阴违,我不高兴!”

    九娘…意气用事!

    雷乐,“捅出篓子来,有阿爹呢,九姨,别担心。”

    九娘…

    庞籍和雷的折子,几乎是同时飞往汴京。

    就在京城即将掀起一场骂战时,庞籍和雷正笑着品茶。

    在折家儿郎回家的第二日,庞籍便抵达了府州,前来拜见公主雷。

    庞籍是西北地方官,府州名义上也是他的管辖之地。

    听公主来了,他前往府州,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庞籍没搭理折家人,只是要求,拜见公主。

    雷笑吟吟的让人将庞籍请进了折父,单独见了庞籍,态度很好,不见一丝刁蛮。

    庞籍邀请雷去榆林,“臣有责任负责公主的安危。”

    雷呵呵笑,辽国公在呢。

    庞籍笑,“双拳难敌四手。”这可是府州,折家的地盘!折家若起了坏心思,呵呵…

    “庞大人,你觉得我阿爹是有多不待见我呀,竟然会同意我深入狼窝?”雷笑眯眯道。

    庞籍道:“官家以诚待人,是黎民之福,但是,人心险恶,公主还是心为上。”

    雷乐:“究竟是人心险恶,还是有人总喜欢用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欲壑难填。”庞籍正色道。

    雷笑,“庞大人,若没这些被人认为欲豁难填的武将,没准你现在正在辽人或者党项人的部落放羊呢!都是同僚,相煎何急。”

    庞籍笑:“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忠的都是官家,为的都是朝廷,保的都是家国。只有将相和,我大宋才能千秋万代,所以,公主的指责,臣不敢认。”

    雷冲庞籍行了一礼,“那还请庞大人教我,既然道理是这样的,那为什么庞大人还要找折家的茬呢?”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下士时。”庞籍避开了雷的礼,道:“如若当初周公耳畔是一片歌功颂德,谁能保证他不会是头一个王莽?”

    “哈,看来真的是要多读书啊,整人都整得如此为国为民。”雷拍了一下手。

    “公主,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庞籍道:“安禄山造反前,唐明皇可信?”

    雷笑,“我不过庞大人,但是,庞大人,你也不服不了我呢,怎么办?”

    “臣不是来服你的。”庞籍顿了顿,“护得公主安全,是臣职责所在,同时,提醒公主安守本分,别插手朝政,”庞籍看着雷,缓缓道,“也是臣的职责所在。”

    雷气炸了,努力平复怒气,笑道,“那就谢过庞大人了…”

    庞籍道,“不客气。”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