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大魏能臣 > 第210章战后余韵

第210章战后余韵

人都知道的常识,所以这些阵亡者的尸体必须立刻处理掉,一旦真的引瘟疫,那就麻烦了,对于自家将士的尸骨自然是打造棺木,则一块风水宝地,好生安葬,另外萧逸还下令,在这里为阵亡将士们建一座祭坛,把每一位阵亡将士的名字都刻上去,他们是为国捐躯的鬼雄,理应享受后人的香火祭祀!

    至于那些匈奴人的尸骨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萧逸直接下令,建京观!

    京观,又名武军,就是把阵亡敌人的尸骨堆在一起,外面盖上封土,夯实,形成一个特大号的坟丘;这种习俗在中国古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打败宿敌晋国后,就曾经收晋尸,筑为京观',以彰武功于万世。

    如今萧野也决定用匈奴人的尸骨铸造个京观,彰显一下自己的武功,一则是为当年卧虎亭的百姓们复仇雪恨了,再一则是为了给草原上那些匈奴人一个教训,萧逸相信,有这个京观在,匈奴人至少三十年不敢踏足雁门关半步!

    一声令下,底下的人立刻闻风而动,对于建京观所有人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那些有亲朋好友在这一仗中阵亡了的,更是举双手双脚的赞成,最后人们在雁门关北边一处非常醒目的地方开始动工了,一车一车的尸骨拉过去,有专门的人负责夯土,一层尸骨,一层黄土,重重叠叠,谁也不知道到底落了多少层,最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高二十余丈,方圆足有一里的巨大京观,醒目,壮观,动人心魄!

    处理完死人,还得管活人,这次大战缴获了无数的牛羊,马匹,对这些战利品,萧逸下令,战马全部收归军中使用,至于那些牛羊,和一些伤残了,已经无法再用于作战的马匹,全都放给了雁门的百姓,这一仗很多人的家园都毁于战火,如今给他们一些牛羊,也算是聊做补偿吧!

    战争,永远都是将军的堂,百姓的地狱!

    刚处理完这些事情,萧逸就迎接到了两名使者,一个是并州刺史张扬派来的,还带来了一道命令,“让萧逸务必坚守雁门关十,十以后,如果实在守不住了,可以便宜行事!”

    看来这位张大人并不认为萧逸能挡住南下的匈奴大军,十时间,估计是用来坚壁清野,或者跑路用的,不过这道命令还算厚道,所谓便宜行事,就是告诉萧逸,能守就守,守不住了就赶紧跑路!

    对这位德比才高的刺史大人,萧逸也只是笑笑了事,然后让人把使者带到城外,那座矗立在哪里的京观可以明一切,至于张扬之后怎么惊叹,怎么写贺表向朝廷表功,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了!

    至于另一名使者是右校王李云派来的,也带给萧逸一条消息,“匈奴大单于于夫罗死了”。

    萧逸的那一箭虽然没当场毙命,但还是重创了他,尤其是三棱透甲锥的放血功能,绝对是举世无双的,结果于夫罗在撤退的半路上又气又伤,还没回到匈奴王庭就因为失血过多死掉了;如今匈奴内部为了争夺大单于的宝座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左贤王刘豹,和右贤王呼厨泉,这对叔侄已经有刀兵相向的架势了。

    这次汉匈大战,匈奴各部都损失惨重,唯独是右校王李云,不但一兵一卒都没死伤,在大军撤退的路上,这个老狐狸还趁机吞并了一些被打垮的星散部落,势力大涨,他派使者来见萧逸,一是通报消息,再有就是希望能得到帮助,用草原上的马匹和萧逸交换一些物资,比如铁制兵刃,盔甲和食盐!

    “呵呵!老狐狸有野心了!”萧逸何等聪明的人物,岂会看不透李云的那点心思,不过这样也好,鼎因为有三条腿才稳固,力量分为三股才难以统一,如果自己扶植一下右校王李云,让他和左贤王刘豹,右贤王呼厨泉两人形成鼎足之势,那么可以预期,草原上至少二十年内会混战不休,这对于汉王朝来,再好不过的了。

    这边刚处理完使者的事情,那边亲兵来报,是京观出事了,具体的事情就是闹鬼,原来自从京观筑好以后,据一些附近的百姓,每晚上那里都有鬼哭狼嚎,还有万马奔腾的喊杀声,弄得周围百姓不得安生,连孩子都吓病了。

    阴魂作祟,这还了得,萧逸再次下令,以自己的血浪斩蛟剑为样式,选能工巧匠,雕刻一面高二丈,宽五尺的剑形石碑,倒插在京观之前,上面还有萧逸亲手书写的一行大字永镇九幽!

    至此,阴魂作祟之事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