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雕龙刻凤 > 第 43 部分

第 43 部分

破了被称为“世界微型书法大师”的匈牙利的埃曼·拉约浦在纪念邮票(2。8x3)的背面用铅笔写下2000多个字母的记录。

    想想吧,人家可以在人大拇指那么大的一块纸片上写下六千多个字,他谢斌为什么就不能在一颗珠子的表面刻下六百多个字呢?虽然很有难度很有挑战性,但那是谢斌不介意挑战一下试试。

    说起来,这是他拥有异能之后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挑战了。想到这里,谢斌已经下定决心,不管这位沐少爷会不会下这笔价值一亿美元的订单,他都要自己挑战一下试试。

    微雕这个领域,谢斌还真没有尝试过呢,上次雕刻的那件百福大碗实在算不上微雕,那些福字都还能用r眼看清楚,而这些微雕大师的作品,那都是需要用放大镜来观察的。

    说道这里,谢斌有些怀疑在没有放大镜的那个年代,那些老手艺人是如何将微雕工艺做的那么精致的。比如说王叔远的《刻舟》,还有一些老师傅能不借助任何工具,在印章的边缘边框内雕刻诗词等等。而当微雕记忆融入到印章中的时候,不但可以作为精美的艺术品来欣赏,还能防伪呢,古时候人们就是经常这样使用。

    只是这微雕技艺对艺术家综合能力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对创作者的眼力、腕力、笔力、精力还有体力等等硬件素质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据说郭月明老师能将微雕技艺发扬光大,还是结合了气功的缘故。好吧,对于这点谢斌保留怀疑的态度,因为气功这家伙的争议性实在太大了。不过想想自己的异能,谢斌倒也不觉得荒谬,只是想着有机会跟那些人认识一下才好。如果真的有气功,而且还那么神奇的话,谢斌倒是想练练试试,看看能不能跟自己的异能来一些化学反应。

    而此时本来想出题刁难谢斌的沐大少爷反而被谢斌给刁难住了。一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字,虽然对于那可能存在的万福帝王绿翡翠手链来说并不算太高,可是谢斌要是真的做出来呢?

    看着谢斌自信满满,云淡风轻的模样,沐大少爷一咬牙道:“好,我就不信你真的能做出来,要缴纳订金吗?”

    谢斌笑笑,“不需要,想必以沐大少爷的家产,也不会耍赖吧?”

    沐风哼哼两声,一甩脖子道:“那是自然。”说着又到:“不过你得给个时间限制,别让我等个十年八年的。”

    谢斌点点头笑道:“两年,怎么样?对这种极品物件来说,两年时间并不算长。”

    “好,要是两年内你做不出来,我要你公开道歉。”沐风哈哈一笑,似乎已经看到谢斌道歉时狼狈的模样了。

    谢斌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心里却更迷惑了,难道这小子真的是想要一件微雕作品?要说是刁难自己,两年时间就太长了,两年之后,谢斌的店铺说不定早已红变全国了,倒时候一封微不足道道歉信还真算不上什么。

    谢斌提出两年的时间限制,本以为这个沐风会反对,却没想到他竟然想都不想的就答应了。

    其实这还是谢斌对沐风提出这个要求的难度严重低估了,从古至今,玩微雕的高手不少,可是却没有人能在翡翠上玩。因为翡翠的硬度和刚性都非常强,加工的时候要用砣碾冲磨等工艺进行加工,哪里能进行那么微观的雕刻?

    当然,谢斌是个例外,也正是如此,谢斌的那件翡翠百福大碗才被李国辉看的那么重。当然,也正是这点,沐风才敢有恃无恐的提出这么个要求,因为按照现在的手段,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热任务。

    自以为挑衅成功的沐风沐大少爷得意洋洋的搂着陪酒女郎上了自己的跑车,然后轰鸣一声,“嗖——”的蹿出去好远。

    看着谢斌自信的模样,邹欣彤反倒是有些担心,“谢斌,你真有把握吗?这明明就是找事的。”

    谢斌嘿嘿一笑,“我都不怕你怕什么,有挑战才够爽!”说着又问道:“那个什么珠宝是什么来路?你知道吗?”

    邹欣彤皱着眉头说道:“我以前在徐氏珠宝的总部时,好像听说过有点,但是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我上网查查去。”没等邹欣彤动作,一边的一个收银员小王笑嘻嘻的说道:“两位老板,沐家珠宝是云省一家大的珠宝经销商,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包括港澳等地,台省也有涉及,此外在国外也有不少业务,是珠宝界的大鳄,而且他们不只是做成品,对各种原料的把控才是大头,包括翡翠黄金钻石和珠宝还有和田玉等等。”

    谢斌愕然,来头这么大?不过对谢斌来说,还是造不成什么影响,谢斌主要经营的是翡翠不假,可他的原料却不依靠别人,而是完全靠他自己淘来的。要说起来,谢斌这里对原料的消耗量还真不算大,只是质量高了一些而已。

    因此谢斌倒是没怎么将这位来头不小的沐家公子放在心上,只是这万福帝王绿翡翠手链却是要认真考究一下了。别的不说,光是帝王绿的料子就不太好找呢,现在谢斌手上倒是还有一点玻璃种的料子,但是颜色稍微淡了一点,还不能算是帝王绿。

    看来还要到平洲去一趟了,谢斌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好在现在翡翠的市场的原料还是比较充足的,全国各地的翡翠毛料集散地好几个,全算起来的话,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场不管大小的公盘,倒也不怕找不到合适的料子,同时也捎带看看能不能找到周老爷子想要的福禄寿。

    说起来这帝王绿和福禄寿这种极品料子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是这一块块找下去终归是有的。就跟人买彩票一样,你把所有的号码都添一遍,终归有一组会中。

    而以谢斌挑选料子的方式来讲,只要时间足够,就没有他找不到的料子,当人前提是这个世界上有这种料子供他选择。

    不过这件事,最有难度的真不是稀有的帝王绿料子,而是如何在十六颗珠子上雕刻下一万个福字。一颗直径一厘米的珠子,面积有多大?好吧,谢斌不上学这么多年,还真忘记这个公式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过再小也不会比郭月明老师用的纸片还小,而雕刻下六百二十五个福字,这难度却翻了不知道多少,毕竟写字是写字,跟雕刻是两回事。雕刻所要占用的空间比单纯的写字要大多了。

    所以谢斌觉得自己还是先练练手为好。只是他一点基础也没有,还真得先学呢,拜师肯定是来不及了,谢斌只能在网上看一些要点之类的东西,然后自己摸索。这也就是谢斌,要是其他人就是拜师也不一定能学好。

    雕刻这东西易学难精,而微雕虽然难度大,可却跟雕刻算是触类旁通的事物,只是缩小了很多很多倍而已。

    单纯的文字雕刻谢斌在做木雕的时候也做过,尤其是经常做竹雕的时候。不过那时候都是用的常规字体,比如说在竹板上刻几句论语或者励志的名言之类,也做过一些仿古竹编,誊写全篇论语。

    而在对文字进行雕刻处理的时候,一般是分y文、阳文两种。理解很简单,y文就是文字表面凹下去的那种文字,而阳文自然是凸起的。可真要动刀的话,对刀法的需求去有着些许的差别。

    相对来说,还是y文比较适合人们的书写习惯,而阳文则更适合进行雕刻创作。当然,两者也可以掺杂着使用,比如说在雕刻印章的时候,y阳两种文字配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会多出一种和谐之美。呃,这个和谐是指y阳和谐,就像是太极图那样,更符合传统华夏人的审美观。

    不过想想之后,谢斌决定只练习y文,因为y文相对来说比较节省空间,布局难度也稍微小一些,而且雕刻出来的效果,也要比阳文要好一点。

    要是刻成阳文的话,这么小的字体,使得珠子表面就像是长了细细的毛刺一样,很容易受损。

    第十六章 微刻

    回到别墅,谢斌取出一块扁桃木,然后削成直径一厘米的珠子,然后尝试着在上边刻字,是以最小的字体来雕刻。只是即便是谢斌尽最大的努力,也不过只是雕刻了一百多个而已,而且字体什么的就更别说了,都不成章法。

    这在球形体上刻字跟在平面上写字完全是两回事,必须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住基本的要领,不然的话,写出来的字跟珠子的表面不成比例,怎么看怎么别扭。

    而且关于每一个字的排列,这也得精心布置才行,不然即便是勉强挤下这么多字,那也只是挤下去了,至于美观什么的,就不用提了。

    为了进行练习,谢斌吩咐邹欣彤买一台雕刻机器,专门制作了大量的珠子,供他挥霍。

    然而这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半个多月以后,谢斌勉强能在一颗珠子上雕刻出四百多个字了,字体什么倒是很快掌握了,只是再缩小,那难度是成倍成倍的往上翻呢。有的时候,谢斌甚至感觉再多刻一个字都是难上加难的。

    谢斌现在才真真正正的感觉到那些微雕大师的不容易之处了。到了谢斌现在的这个水平,雕刻出来的字体,r眼已经很难看清楚了。难道那些微雕大师们都是全程带着放大镜在雕刻吗?谢斌有些不大相信,再说以前没有放大镜的时候那些老师傅们不也同样能雕刻出绝世珍品吗?

    谢斌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关于微雕的资料并不算多,只有一些基本资料。为此,谢斌想来想去也只有找人帮助了,微雕能成为一个流派,确实是有它独特的地方,没有内行人的指引,外人是很难明白其中奥妙的。

    而谢斌认识的朋友中,跟能跟雕刻有所关联的也就岛城雕刻协会会长王老爷子。谢斌至从不再摆摊之后,跟王老爷子的联系是不太多,但也没断。前几天开业的时候,谢斌还特意把老爷子请来了呢。

    而现在谢斌却马上用到了王老爷子。不得不说谢斌的为人还是很有一套的,最起码他交过的朋友一般不会轻易断掉,总会保持一些练习,遇到事情的时候求人帮忙也就不会显得突兀了。

    所以说,交到朋友以后不管有事没事多联系一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事了。平时多联系总比临时拉交情来的好一些。

    王老爷子的家在一套老房子里,就跟柳雯青家以前住的一样。不过老爷子这里弄的非常雅致,小院子里没有太多的杂物,天井里摆着好多花草,都侍弄的非常精神。

    看到谢斌,王老爷子哈哈一笑:“小谢,快进来,你是第一次到我这里来吧。”

    谢斌点点头说道:“说起来是够惭愧的,要不是我这次是有事相求,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亲自来拜访您老人家呢。”

    王老爷子笑呵呵的摆摆手:“有事尽管说就好了,还有跟我客气啊,哈哈,你在古玩街上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进来坐吧。”

    屋子里收拾的非常干净,不过没有供人替换的拖鞋,谢斌也就没再讲究,只是把鞋底的灰土使劲磕了磕,然后进去了。大厅不大,但是跟外面一样,收拾的整整齐齐,有理有条,而且让谢斌惊讶的是,这客厅里竟然没有太多的装饰品,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摆满了雕刻作品。

    似乎是想到谢斌心中的惊讶,老爷子呵呵笑道:“我老伴不喜欢我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在我的书房里堆着呢。”说着叹口气道:“不过跟小谢你的作品比起来,我收拾的那些东西真的变成了乱七八糟的杂货,呵呵,以前就觉得你小子有前途,可想不到这才一年过去,你就真的发达啦。”

    谢斌客气道:“看您老说的,要是赚钱就算发达的话,那这发达也就太简单了,我到是更羡慕您老这样的生活,悠闲自在,没有压力也没有什么波折。”

    王老爷子笑笑,泡了一壶茶后,看到谢斌手中的东西有些责备,“你也真是的,来我这里还拿什么东西,太见外啦。”

    谢斌顺势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递过去,“我自己雕的一个小玩意,不值什么钱。”

    老爷子一听是谢斌自己雕刻的东西,倒是来了兴趣,打开盒子取出来,放在眼前细细打量一番后,轻轻摩挲道:“不错,这小玩意也值个三五万块钱吧?”

    谢斌笑笑,没回答这个问题,“喜欢就好,成本没多点,做工也简单。”

    “哈哈哈,小谢你啊,这小玩意做工是简单,不过从你手里出来的,就没一件是简单的,看得出来,你的手艺长进了不是一点半点。”王老爷子将那块青玉牌子放进盒子里,笑道:“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反正你现在也有钱啦,哈哈。”

    谢斌笑笑,这件青玉牌子的做工确实不怎么难,可是跟市面上那些机器雕刻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而且这青玉虽然普通,可是却很细腻匀称,没有一丝杂质和裂纹,在普通的和田玉中也算不错了。

    而谢斌也没有对这块牌子进行太大规模的雕琢,只是刻了一个云纹边框,然后雕了一丛竹子,跟竹子搭配的还有一首诗,正是郑板桥的那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历史上咏竹诗中谢斌最喜欢的一首,也差不多是最形象也最高明的一首。此时配上谢斌的雕功,倒是将那种坚韧不拔立志不改的精神表现出来了。尤其是谢斌在雕刻的时候,用的是雕刻印章的刀法,尤以冲刀用的多,有种畅快淋漓而又崛劲的气势。

    这算不得什么太珍贵的东西,不过在识货人的眼里,还是非常可人的,这东西的可玩性非常高,拿出去也不怕丢面子。尤其是在懂行的人群中,这一手雕刻功夫绝对能增色不少。

    一老一下先聊一会儿,老爷子问答:“小谢,你这才特意找我有什么事?说说看,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说着还笑道:“别的不说,就冲你送我这件大礼,我也不能不帮,是不是?”

    谢斌笑笑道:“王老,你认不认识一些懂微雕的老师傅们?”

    王老爷子听了,有些皱眉,“微雕啊,这个东西比较冷门,懂这门手艺的还真不多,我们协会也没有这样的人才,不过我听说在黄海区的泊里镇好像有那么一位,不过那老头儿脾气不好,年纪也大了,我还曾经邀请过他加入我们协会,可老头儿却没答应。”

    说着好奇的问道:“小谢,你想学微雕吗?”

    谢斌点点头:“最近接了一份订单,可惜我不太懂,想找个老师傅点拨两句,说实话,我自己摸索了个大概,可是到了现在却停在原地,无论如何也不得寸进,所以想找个老师傅教教,或者点拨两句。”

    老爷子点点头道:“好,后天吧,我带你去泊里一趟,看看那老头儿心情顺不顺,要是能让他指点你一下,以你的天赋,说不定真能在这一行有所收获呢。”说着忽然问道:“谢斌,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雕刻协会来?”

    这个问题谢斌还真没想过,而且也不知道这雕刻协会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于是有些好奇的问道:“王老,这雕刻协会平时是做什么的?”

    王老爷子呵呵一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下有关雕刻方面的技巧传承等等,并没有什么规矩,偶尔会组织一些活动,算是半个民间组织吧,当然,比起玉石协会来也少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毕竟玉石协会光是鉴定证书每年就要赚很多呢。”

    谢斌听了眼前一亮,笑道:“这是好事啊,加入的话有没有什么要求或者条件?”

    老爷子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条件?只要看着顺眼在雕刻上有一手就可以了,就是一些纯粹的爱好者也能申请加入,咱们雕刻协会的门槛不高,不像玉石协会那里还要挑挑拣拣的。”

    谢斌心里暗笑,这老爷子估计是对玉石协会的那些人十分看不惯,所以这话里话外的意见就多了点。其实想想也是,现在的玉石协会貌似都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捞钱工具,那些鉴定证书全都是批量往外送呢,只要给钱鉴定结果差不多就是随便填的。

    谢斌开业的时候,他的那些鉴定证书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不排除玉石协会的会长周金华想要巴结谢斌的缘故,但是玉石协会这个原本的半官方组织现在已经有些变质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爷子看谢斌愿意加入雕刻协会,心里高兴,朝谢斌道:“后天吧,到协会来找我,我帮你入会,本来么,入会的会员都是要经过一些考验的,不过以你的名气和实力,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谁要是有意见,让他们到你那店里去看看,哈哈哈,吓死他们。”

    老爷子这话说的有趣,不过玉雕确实是也算雕刻的一种,当然也能反映出谢斌的水平到底如何,因为摆在店铺里属于谢斌雕刻的那些物件,水平确实是没得说。

    话说现在的谢斌在圈子里的名气并不算大,也没有得到圈子里那些宗师级人物的认可。要不然的话,谢斌光凭这一手玉雕功夫,已经可以算是开创一派之先河的人物了,当然只是在玉雕方面。

    第十七章 隐士

    雕刻协会的位置比较偏僻,在个居委会的二楼,只有几间办公室而已。按照王老爷子的说法,这雕刻协会平时没有什么收入,主要的经济来源一个是高一级协会拨款,一个就是协会的会员自己的捐款,至于拉赞助什么的,想也不用想。

    整个雕刻协会中大大小小的项目,除了玉雕还能赚点钱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只是个人爱好,少有从业者。而玩玉雕的却又偏偏都跑到了玉石协会,少有跟雕刻协会沾边的。现在来了谢斌这样一位大财主,也难怪王老爷子会这么兴奋呢。

    这么几间小办公室,装修的也很一般,不过里面摆着的雕刻作品真的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当然也都只是普通材质的。要是真有贵重木材雕刻的作品,谁舍得放在这里?

    王老爷子让谢斌填写了一些资料,然后签名盖章,这就算是雕刻协会的成员了,甚至都没通知其他人,按照王老所说,整个雕刻协会的成员都不到一百人,大部分还都只是爱好者而已,除了星期天或者有什么活动的时候能聚起来之外,平时都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