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仕途风流 > 第 7 部分

第 7 部分

乡财政所的所长,让韩月珍的美梦落空,所以她才象是吃了火药一般,只要杨学斌的事情就看不顺眼,就想叫上几声。

    可惜这根本没用,蚊子叫得再欢实,也比不上稚鹰长鸣!

    别看杨学斌就一个副科级干部,在整个华夏的官僚系统中,只多能算是刚起步的阶段。

    可是比起他们这些最多是股级的干部们来说,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没有可比性。

    再者说了,杨学斌有多年轻?背景有多么的耀眼?中南大学的团委书记出身,你当是假的啊?

    只要不是瞎子,就能够看得出来,只要他杨学斌不犯大错误,早晚会一飞冲天!

    以前也是看他年轻,傲气冲天惹人烦,可又经验不足,大家可以耍弄一下他,享受一下心里的某种满足感。

    可是最近杨学斌完全变了一个人,简直脱胎换骨了,犀利得一塌糊涂,更是正面开始和李则田展开竞争。

    如此时刻,乡干部们的站队就会更谨慎。

    只要有脑子的,就不会随意发表倾向性的言论,得等到真正分出胜负的时候再说。

    所以象韩月珍和赵金福这俩货,大家也就明面上敷衍,背地里都提防着,却也不会明着劝说,就是看热闹。

    不过这次杨学斌也真是惹到一个烦,居然惹上了雷军,绰号雷老虎,南云县的太上皇!

    这次真是鹿死谁手,也不一定了。

    要知道那怕杨学斌的背景耀眼,前途远大,可是那得看是对谁来说。

    正所谓雷军当年经常说的那样,只要来到南云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不听话就走人,绝不惯着。

    如果杨学斌一不小心被人拿住了把柄,恐怕就此折戟沉沙也说不定。

    华夏的基层可不是好混的,藏龙卧虎啊,y谋诡计层出不穷,曾经多少英雄人物沉寂于此!

    他杨学斌不小心应付,这次就是一个劫!

    办公室内陷入到沉默之中,大家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这时黄耀扬和李栋梁两人,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一进门就看到大家伙儿都有些严肃,不禁面面相觑。

    黄耀扬眼神一闪,笑呵呵说道:“这是怎么了?都说什么哪,商量过节的事情?”

    李栋梁却老练得多,转眼看到墙边的暖瓶,过去拎起来试了试,笑着说道:“没水了,我去打水。”转身就走了。

    其他人也不笨,看到黄耀扬进来,更没有聊天的心思,也就各找借口离开了办公室。

    林德利和黄耀扬打了声招呼,有意无意地说道:“小黄,杨乡长那边没说值那天班吗?如果没什么特别吩咐,我可就安排了。”

    黄耀扬一愣,想了想说道:“没听杨乡长说过啊,他正在办公室打电话,要不我去问问?”

    林德利沉稳地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等会儿我去问一问吧。”

    “哦,我知道了。”黄耀扬答应一声,走到自己的桌子前坐下,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林德利查看着面前的名单,可是脑海中却在不停地运转,关于如何处理和杨学斌关系的问题,可是让他伤透的脑筋。

    做为书记李则田的铁杆,也是靠李则田一手提拔起来的,按理说他林德利得一门心思靠近李书记才对。

    可是……人往高处走,这是至理名言。

    他林德利还年轻,以后还希望再上一层楼,如果站队错误,那就麻烦了。

    林德利微不可闻了叹了口气,最近杨学斌走势凶猛,也在县里领导们心目中留下名号,本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

    可是这个杨学斌又好死不死的,惹上了雷军,如此前程就蒙了一层y影。不然的话,他自己早就放低姿态向杨学斌靠拢了。

    真是可惜了,林德利有些无意识地摘下金丝边的眼镜,缓缓擦拭着。

    如果杨学斌沉稳一点,慢慢来的话,最多一两年,就能再上层楼。黄洼子乡不敢说,其他乡镇的党委书记手拿把掐。

    还是太年轻了,不成熟!办事不牢!林德利做出这么一个结论。

    他是绝对不看好杨学斌和雷军这次交锋的,层次差得太远了,无论是从政经验还是影响力,都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雷军的能力和手段,对付杨学斌根本不费什么事。如此杨学斌最多也就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之后就会沉寂下去。

    那么一向都靠近雷军的李书记,这次肯定会很高兴吧。下班之后得去书记家里坐一坐,最近是有几天没去过了。

    可是带点什么好哪?林德利的思绪又飘散到这个方面,一时间犹豫不定,纠结不已。

    杨学斌的办公室内,他刚挂上了一个电话,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微笑起来,表情很是轻松。

    这个电话不是和老妈苏丽彬打的,不过对他也很重要,是和家里的二叔杨子瑾打的电话。

    这位二叔一向都得杨学斌的敬重,天生的官场人物,性情宽厚稳重,四平八稳。

    现在中央计委发展规划司,担任副司长的职务,位职高权力大,前景光明,绝对是杨家最重要的一个家庭成员,京都老杨家未来的顶梁柱。

    就在刚才的电话里面,二叔杨子瑾对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很是肯定,这也让杨学斌激动不已。

    正文 第二十六章 誓言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2…6 15:42:15 本章字数:3464

    前世他和家里的老爷子赌气,不想接受家族的安排,放弃了中南大学团委书记的职务,执意要到基层锻炼,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那个时候,还以为家族已经放弃他了,后来又出了大坝的事情,家族宣布断绝关系,也就更认为家族从没有关注过他。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家族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也在一直关注着他的动向,就连抢救大坝的事情家族也都已经知道。

    甚至听二叔说,老爷子也很高兴,晚饭的时候破例多喝了两杯。

    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弃生命也要保住大坝,不愧是他老杨家的血脉,有血性,肯舍得,绝对没给老杨家丢脸!

    听到这里,杨学斌也是颇有几分唏嘘,真有几分沧海桑田,事态万端之感。

    不过总的来说,重生真好!

    另外二叔杨子瑾还对他的那篇亚洲金融形势的论文赞不绝口。

    其实亚洲金融形势不稳,已经在今年的下半年出现端倪,毕竟国家有着大批经济和金融的专家,学识和经验也不是白饶的。

    不过能象杨学斌把九七年的金融形势,由简入微,阐述得如此鲜明和准确,还是独一份。

    最关键的就是,杨学斌的这份论文看起来有危言耸听,可是仔细研讨的话,却是论述的严丝合缝,没有破绽可言。

    当然中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华堂的鼎立推荐,也是他这篇论文能够迅速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

    关于这个,杨子瑾的评价就是‘相当的狡猾,不过做得对’,对此杨学斌也很得意。

    这位李华堂教授其实就是杨学斌的授业恩师,也是目前华夏经济学界的权威人物,经常参加国家召开的经济类的研讨会,影响力十足。

    前世如果不是杨学斌一门心思和家族闹别扭,就会留在中南大学读研究生,继续当教授的学生。

    杨学斌的这篇论文,其实是先发给了李华堂教授,经他斧正之后,才最终成型。

    当时他们师徒俩人,在电话之中研讨了多次。

    为了保密起见,杨学斌甚至一直都是用的手机,电话费都不知道花去多少,可是绝对值得。

    经过和李教授的研讨甚至是辩论,杨学斌的这篇论文无论是立意,还是逻辑性,甚至是各种立论上面,都是更加地沉实和严密,几近无懈可击。

    直到这时,杨学斌才把论文发给了二叔。

    然后他们又是一番探讨,最后二叔对论文的内容完全谙熟于心之后,这篇论文也适时的在中央的经济研讨会上面亮相。

    杨子瑾可是借此得到不少光彩,更因为对论文的深入理解,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赏识,这对于他的将来发展益处实在是太多了。

    这天大的人情,杨子瑾不会忘记,也和杨学斌的关系也亲近不少。

    至于杨学斌,更是借此弥补了很多有些生疏的家族关系,对此他自然也是深感高兴。

    只是谈话到后来,杨学斌提到一件事情,让杨子瑾有些严肃了。

    这件事情是有关于杨学斌的四叔杨子华的。

    他现在就在和中南省相邻的中北省沿江市,担任的是常务副市长的职务,年纪都不到四十岁,也是家族重点培养的一个对象。

    杨学斌所说的事情就是关于华夏水利工程的隐患,现在就快到九七年了,距离九八年可是不远。

    而那场席卷大半个南中国,造成天大损失的洪水灾害,可不会因为杨学斌重生了,就会消失不见。

    杨学斌的四叔杨子华所在的沿江市,正位于那条华夏母亲江的旁边。

    当年也正是因为那场洪水灾害,让前途似锦的杨子华,止步于副市长的位置长达八年之久。

    后来等到影响终于消除,可是老爷子也已经离世,从此家族失去了主心骨和顶梁柱。就在家族对手的打压和报复之下,杨子华从此越发的蹉跎。

    最让杨学斌感到可惜和愤怒的就是,家族的对手并没有放弃打压与迫害,反而变本加厉,借着杨家势力大减的机会,给四叔杨子华下套,直到害得他丢官入狱,变得和前世的杨学斌一个下场。

    有些斗争就是如此的严酷,如果不是杨学斌重生了,化解掉他自己身上的危机,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会成为对手打击杨家一个把柄。

    另外再加上家族在一些重要方针路线上的错误,一个繁华似锦,鼎盛勃发的豪门家族,就会随之老爷子的故去,迅速地烟消云散。

    别的不说,就连刚才和他打电话的二叔杨子瑾,也会终止于计委的一个司长职务,最后年龄不到就去了政协养老。

    而家族其他人也各有境遇,却没有一个能够重振家族,全都泯然于众人。

    从此华夏的红色豪门杨家,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种事情杨学斌自然不能说,而且他也和那个一向冷言冷面,性格高傲的四叔杨子华关系一般。

    所以提醒注意水利工程的隐患,做到防患与未然的事情,就得拜托二叔杨子瑾了。

    再怎么有关系不好,也是一家人,面临着整个家族的危机,杨学斌也不能计较以前四叔的种种做为。

    一码归一码,有些事情得单独算。

    杨学斌的神情飘忽,看着办公桌前方的那两株富贵竹发呆。

    杨家是一个大家族,事情复杂得很,和他的关系也是说不清理还乱,可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

    他杨学斌是杨家的嫡子长孙,有些荣耀必须得到,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延续杨家的光彩。

    至于家族里面其他的那些魑魅魍魉,也必须要为所做过的事情付出应有的代价,当然前提是他杨学斌所做出的判决,而不是外人c手。

    “嘀,嘀,嘀”

    随手放在办公桌上的传呼机响了起来,杨学斌都不用看,就知道这肯定是老妈苏丽彬打过来的。

    杨学斌都没去拿呼机,拿出手机就开始拨号,接通之后,带着几分抱怨的口吻说道:“老妈,你以后晚上再打电话吧,现在你那边都几点了?别影响你休息。”

    苏丽彬人在美利国,时差和华夏差不多正好反过来,现在杨学斌这边是中午快十一点了,那边就是已近半夜。

    杨学斌如此的关心和孺慕之情,透过越洋电话传递到苏丽彬的耳朵里面,顿时就让她为之哽咽:“老妈没事儿,就是想你了,再说你晚上还得学习,我不想打扰你。”

    自从那次和老妈通过电话之后,杨学斌和苏丽彬母子之间的感情明显回暖,打电话聊天是经常的事情。

    苏丽彬欣喜于儿子终于长大懂事,不再计较当年放弃他,自己出国的事情,一腔的母爱简直就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再也压抑不住。

    如果不是囿于和杨家老爷子的协议,恐怕早就飞奔回国见一见她朝思暮想的儿子了。

    对此杨学斌也只能叹息,他何尝不是为能够重新和老妈改善关系而欣喜?

    其实就算是现在,他只要一想起前世的那些混账作法,都想抽自己几个耳光。

    这一世自然不同了,杨学斌绝对不会再让老妈伤心难过,更不会象前世那样因为他的原因,郁气心结而因病辞世。

    虽然老妈现在只能待在国外,可杨学斌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老妈风风光光地回国,为此付出任何的努力都在所不惜。

    不过要想做到一点,就必须得翻过家里老爷子那座大山。一想到这儿,杨学斌就有些出神。

    “喂,儿子,想什么哪?电话费好贵的,我也不多说了。总之咱们的事情成了,如果真的赚大钱,妈分给你一半,呵呵。”

    电话里面苏丽彬的话语轻松中带着诙谐。这是那个在自己小时候,就算是家里再没有半点油盐钱,也都能笑呵呵面对的老妈已经回来了。

    杨学斌心里感慨着,急忙回应道:“哦,想到一些事情,老妈,你说的事情已经办成了?太好了。放心吧,这次绝对会赚大钱,不过舅舅那边……”

    “呵呵,不用管他们,这是咱们自己的事情……我已经打算独立出来了,反正他们也早就这么想了,就趁他们的意好了。”

    电话里面苏丽彬的话虽然说得轻松,可是杨学斌却知道其中的份量,心中更是为老妈在那边的处境心焦。

    前世的自己真是在不懂事了,一心只考虑自己,却从没想过老妈孤身在外,面对苏家那些亲戚的倾轧,会是多么的难熬。

    说到苏丽彬和家族亲戚的事情,就不能不提到四五十年前,整个中南省最大的苏氏家族。

    做为当时的一个官商一体的豪门家庭,苏家的生意遍布大半个华夏,日进斗金绝对不是吹嘘。

    而当时做为苏家族长的苏浩方,更是官至政府农工商副部长的高位,再加上家族里面还出过一位军队的中将,可以说苏家在中南省属于是绝对豪门。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新华夏的成立而烟消云散,当时出于对党的政策不了解和不信任,族长苏浩方带着大部分资产去了平安岛,后来又转移到美利国。经营几十年之后,也算是扎根在美利国了。

    只是当时苏丽彬家的这一系没有出国,留在了国内,后来就经历了那场洗劫,结果最后就只剩下苏丽彬一人。

    再到后来,杨学斌的父亲杨雪峰做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了中南省,当了一名农村老师。

    然后就和苏丽彬认识,两人坠入爱河,有了杨学斌这个爱情结晶。

    只是杨雪峰和苏丽彬的婚事,却是受到杨家老爷子的激烈反对,甚至还说出只要两人结婚,就断绝父子关系的话。

    正文 第二十七章 抢钱行动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3…2…6 15:42:15 本章字数:3660

    可杨雪峰也是一个倔强的主儿,根本不理会老父亲的怒火,后来甚至恢复政策之后,也不回京都了,就留在中南省。

    原本这样的话,一家人虽然生活会困苦,可生活在一起却也能够其乐融融。

    只是杨雪峰的因病去世,改变了这一切。

    杨家老父子本身就因为苏丽彬的身世,反对这场婚事,现在儿子又因病去世,心里伤心之下,把账都算到苏丽彬的头上。

    至于杨学斌这个孙子,自然也是不入他老人家的眼,对他们娘俩不闻不问。

    可就在杨学斌十二岁的时候,苏丽彬只身上京,也不知道怎么和老爷子谈得,回来之后就带着杨学斌去了京都,把他交给了杨家之后,孤身出国,直到现在也没有再回来过。

    杨学斌永远也忘记不了那时的情景——

    他哭喊着,挣扎着,想从警卫员手里挣脱出来,想拉住妈妈的手……

    可是妈妈那怕泪流满面,却还是头也不回,从此消失在他的生活之中……

    他的生活也从那时起,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同时改变得还有他的心!

    直到后来很长的时间,杨学斌才打听出来当时的情况。

    妈妈和老爷子约定好,只要杨家承认他杨学斌长子嫡孙的身份,让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那么她就永远不会再回国。

    生活在乡村之中,虽然不虞饿死,可杨学斌的前景也会是一个农夫而已,妈妈不想看到这种结局,所以替他选择这样的一个结果。

    前世的杨学斌充满着恨意,对于家族,对于老爷子,甚至是对妈妈,更是对他自己……

    所以才会有违背老爷子的安排,由中南大学团委书记离职,参加当时国家年轻干部选拔,到了黄洼子乡任职。

    再后来就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他被人陷害身陷囹圄,断送了前程,成为家族的耻辱,也间接害了妈妈。

    “儿子,你怎么老发呆啊?这事情就交给我吧,绝对没问题的。对了,我给你汇了一万美金,你可别紧着自己,那边生活条件可不太好。”

    嘴里嗯嗯答应着,杨学斌知道老妈这是在关心自己,不想让他多想其他的事情。

    比如说她在美利国被亲戚们压制,那怕是替他们经营家族产业,出再大的力,赚再多的钱,也被他们提防着,生怕她会借此牟利。

    越是豪门家族,破事越多,这是定理,内部的利益纠葛,一点也不比官场上面差分毫。

    苏丽彬久居国内,出国之后不得不托庇于苏家,却从没有得到家族的认可,早就活得很累了。

    不过这次杨学斌提供给她的信息,让她拥有了一个机会,一个脱离苏家产业,独立出来的机会。

    这个信息自然就是关于亚洲金融风暴的事情。

    杨学斌不敢说自己是金融专家,可把前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天生商才的老妈一些,都不用透露太多,老妈就能够得出最有利于c作的方法。

    出于对儿子的信任,当然也有她自己的判断,苏丽彬立刻就展开了行动。

    她用这么多年积攒下来正规收入,再加上一些金融方面的融资,差不多有近两千万美元,成立了一家基金,准备加入到这场盛宴之中。

    这次苏丽彬是单干,没有借用苏家的一分钱,更没有和苏家通过任何消息。

    如果不出意料,这必将会是一场抢钱行动,前景绝对的乐观。

    只要此次能够成功,那么所得收益足够让她摆脱苏家的掣肘,让她和儿子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

    “儿子,你放心吧,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家里那些人就算知道,也没办法,我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