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言情小说 > 一梦天下 > 第五十一章 韩齐山的说明

第五十一章 韩齐山的说明

时还是平王世子的秦思游一命。就因为这,一向不对盘的两方人马,互相容忍了下来,开始了正式的合作。”

    柳双离睁大双眼:“开始合作,他们?”

    韩齐山点点头。

    “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韩齐山低眉浅笑,笑得很是高深莫测:“好与不好,对于他们两方,我不好判断。但对于朝廷来,我却可以直言,这不是什么好事。”

    “朝廷?”

    “是的。”韩齐山点点头。

    “朝廷怎么了?”

    韩齐山反问:“柳姑娘不在乎吗?”

    “啊——”

    “瞧当今圣上的身子,已没什么希望熬过这个冬了。而朝堂之上,太子在位,圣上这一去,继承大统的毫无悬念就会是他。柳姑娘不在乎吗?”

    柳双离低头呆愣了半晌,末了才抬起头来,双眼直盯着韩齐山:“我在乎,又能怎么样?”

    韩齐山微颦着眉头,双眼回视着柳双离:“柳姑娘游历下已有时日,方今下之乱,百姓生活之艰,姑娘必已深有体会吧?”

    柳双离眼眉一跳,点了点头。

    韩齐山转眸望向‘啪啪‘作响的窗子:“柳姑娘有想过没,如今的下,还能再经混乱?”

    柳双离沉思有倾,摇了摇头。

    韩齐山又是一叹:“朝堂不稳,国库空虚,官员**,地方各自为政。这下已经不起折腾了。”

    一阵大风袭来,把被长时间吹得松动的窗户给一下吹开了来。洁白晶透的雪花,随着大风一下卷进了屋内。

    柳双离站起身来,走至窗前,迎着不断卷进屋来的雪花,双手把住被风吹开的两扇窗子,一双亮若星尘的眸子深深的凝视着远方。

    良久,柳双离才合上了窗户,回转至桌前,重新坐下。

    沉默了良久,柳双离才再度出声问道:“二公子能否跟我,多年前宣化和蓟州的联合出兵蒙地,蓟州一部究竟生了什么?”

    韩齐山淡然一笑,点点头道:“这其实也是不是多复杂的一件事。柳姑娘也知道的,蓟州守军的主要防范对象,是位于东北一带的满人。而那一年,宣化和蓟州两部计划联合出兵蒙地,本是极为秘密的一件事,本不可能有外人知道。不想东北方的满人却在事前就得到了消息,蠢蠢欲动。得到消息的蓟州一部,为防满人乘蓟州城空虚之机前来偷袭,不得不一再延后原来和宣化好的出时间。可它没按计划行事,却又没能在事前及时通知宣化。因此,间接造成了宣化一部后来的全军覆没。”

    柳双离愣了一愣:“所以,做为宣化一部的幸存者,正北盟他们一直对蓟州心怀愤懑。”

    “是的。”

    “那陈帆呢,他在此事上又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事后要不惜畏罪出逃?”

    韩齐山眉头微蹙:“听蓟州决定要暂缓出兵后,派去知会宣化一部的人,就是陈帆。可不想他自那年五月从蓟州出,到最后八月时在延庆被人现,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又生了何事。而就在这三个月中,宣化和蓟州两部八万余人先后覆没了。”

    “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吗?”

    韩齐山肯定的点点头。

    随着韩齐山的不作声,东厢房的屋中,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好半,柳双离才再度打破沉默,问道:“从蓟州到宣化,有可能经过京城吧?”

    韩齐山轻笑一声:“是有可能经过。”

    柳双离想了一想,又寻问道:“那一年出兵蒙地,宣化因兵力不足,欲要联合他部一同出击,为何不请离它最近的京城调兵,反要舍近求远的找到了蓟州城呢?”

    面对此问,韩齐山却还是一脸平静的摇了摇头,不予回答。

    柳双离双手环胸,亦是低头不语。

    东厢房的门在这时被人自外轻轻推开,一个年约十五六岁面色白净的侍童走了进来。

    “二公子,时候不早了,该用晚膳了。”侍童轻声道。

    “寄幽他们呢?”韩齐山问道。

    “已在厅堂等着二公子和柳姑娘了。”侍童回道。

    韩齐山又问道:“明玉那里如何了?”

    “明哥儿已经好很多了,秀玉在旁守着他。”

    韩齐山点点头,转向柳双离,微笑着邀她一同前去吃晚饭。柳双离也不客气推脱,点头同意了。

    一顿晚饭,在主人的热情款待下,融洽的吃毕。

    已是深冬,风雪一比一来得凶猛。

    正如韩齐山所言,当今的圣上,在今冬未完之时,就传来了驾崩的消息。年轻的太子殿下,顺利的登上大宝,继承了皇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