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玄幻小说 > 穿越甄嬛传 > 第54章

第54章

她叫得亲热,几日后纷纷都叫起了刘杨为夫君,而事实上他也是她们真正的夫君。

    “诸夫人,大家不用担心,这诸葛流云,有上将之才,只是一直未得重用,这次我破格重用他,他定会额外散发出能耐,便超越了上将之能,二十万新军的操练,对他来说不在话下,尔等只需要安心随我前去年羹尧部要兵就是了。”

    这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从甄嬛身后传了出来。

    “我……我也要随你去!”

    刘杨一看,却是青儿。

    刘杨伸出右手,拉过青儿。

    他与常青,属于一见钟情,虽无夫妻之实,却相互都有情绪与好感,更是不愿分离。

    青儿一听刘杨要分兵前去年羹尧部,她心里就发急,看着甄嬛等人一直在与他亲3热地说话,她一直插不上话,好不容易等到有机会说上话,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便要求一起去了。

    “青儿,我也想带你前去!只是这次,诸葛流云已经难以分身,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要你才能办好!”

    “刘杨将军请吩咐!”

    青儿抱拳半跪,一幅军姿相见。

    “你和小嘟子各带领一万精步兵,先取道山南和南诏,以我征西军的名义进行招募!”

    “是!属下遵命!”

    青儿很快便适应了她的角色,此时她哪里还有那刁蛮的样子。

    “时间为十五天,我会带兵到南诏与你们会合。”

    “是,我会提前让我山南和南诏的蛾子事先到处张贴布告。我相信以将军的威名,定然能够募集到大军!”

    “需要注意的是盘查好每人的身份,倘若有疑问之人,一律不采用。”

    “是!”

    “这只是一部分内容,另外还有一件要事要跟你商量!”

    “什么事?”

    青儿略一思索,大概明白刘杨所说。

    “对,常风在陇右立下了赫赫首功,我欲暂时调到你拆侯营下当一千夫长,希望在山南南诏能继续发扬,立下更多战功,待到我整合攻打土蕃之前,一并上报朝庭,奏表军功!”

    “这是家父的荣耀,我定当配合父亲努力造势,使更多的山匪前来投征西军!”

    “好,有你父女出马,我相信这次山南陇右之行,定能取得最后的完美!”

    刘杨凭着第一直觉,委以常青父女重任,果然在陇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在他继续委以他们重任。

    对一个新降之人,委以如此重任,这是鲜有的,但刘杨带着二十一世纪的敢为天下先的新思想,所以又不知道比那个朝代先进了多少,他以他过人的眼光,他相信青儿定不会令他失望。

    他这样大胆的举动,在以后的任命军官中又屡屡获得了许多的良将,让征西军开始在大清大军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好,大家分头行动,青儿,这是我的绿虎兵符,你与小嘟子一人各执一个,领兵取道山南!”

    “是!”

    青儿拿了兵符,走了出去,在与刘杨擦肩而过的时候,刘杨一把拉住了她。

    外面的阳光照了进来,照在她秀美的脸庞上。

    刘杨伸手,抚摩她的脸庞。

    她微微闭上了双眼,愿时间停留在这一刻。

    然后,她听到了刘杨坚定的声音。

    “秋凉多添衣,在南诏等我,半个月后我就来!”

    “……”

    此刻她已经一身戎装,自从她穿上这身军装,便奇怪地不再感到迷茫,有一种很安稳的感觉,这种感觉,她似乎从小到大第一次体会,或许这便是安全感,这便是幸福。

    于是她毅然决然,不再回头!

    刘杨带着华妃年世兰,甄嬛等人,出了军营,一路向西南,取快道向年羹尧的剑南出发。

    日当中午,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西南挺进,军马的前部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刘”字!

    第083章 首见年羹尧

    在剑南的一个校场。

    校场上立着一面大旗,上书“年”中军营帐,一个中年将军正端坐在中央的宝座上。

    他身穿金黄色的犀牛皮铠甲,手执金黄色宝剑,顶戴上一缕艳红的毛茸茸的花领。

    这是刘杨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年羹尧,这位大清的悲剧人物,曾经手握重权,却一朝不保。

    此时的他,正是最风光的时候。

    所以刘杨看到他一身金黄,显得异常地尊贵,而且精神饱满,双目有神,虽有四十出头,已经是老将了,但神采亦亦,孔武有力。

    头上的顶戴刚好把的眉毛遮住了,但一撇一字胡却异常地醒目,年羹尧喜欢摸自己的胡子,而且他不管多忙,每天都会自己修理一番。

    年羹尧坐在首座上,左侧坐着的是他的幕僚们,有武将有文官,武的高壮霸气,文的洞察秋毫,都是战场上精英中的精英。

    刘杨与华妃、甄嬛等人分坐在右侧。

    在年羹尧的面前,年世兰可不敢再放肆,虽说她这位哥哥的起家主要还是归功于她大部分的功劳,但这些年,年羹尧早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霸业,实力不容置疑。

    “哥哥最近安好?”

    华妃坐定了以后便开口问道。

    “最近忙于吐谷津的战乱,吃不好睡不好,还好哥哥多年征战,这点小苦头并不算什么。”

    “如此甚好,家里几个小家伙可都想念着您好。”

    年羹尧有几位外甥,都甚为佩服他的英勇,所以时常挂念他在嘴边。

    年羹尧微微笑道,“只要家中安好,哥哥便能少了牵挂!”

    “家中知道哥哥在军中事务繁忙,所以事事理得很顺,倒是不值得挂念。”

    “家事平安便好,我们还是谈一谈公事。”

    年羹尧端起旁边的茶杯,收敛了笑容,他当然知道年世兰为什么而来,可他不相信她真的会从他的手中拿走他辛苦累积的兵马。

    而且他听探报说,刘杨在陇右募集的兵马已经接近了二十万,这才多久的事情。

    要是让他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对也年羹尧便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弄不好,刘杨便会成为兵部一大势力,这种不受受控的感觉,是年羹尧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当朝庭的拨兵圣旨下来的时候,他恼怒地把圣旨拍在桌子上,却突然听到了年世兰的名字。

    征西副将?年羹尧有些想不明白,虽说年世兰从小懂事,知书达礼,也略知兵法,长大后更是事事独档一面,颇有些女将风范,但若说真的挂帅出征,却怎么也轮不到她。

    所以他很疑惑地猜测,是刘杨的原因,但具体是因为刘杨的劝说还是其他的原因,他这个兵马大元帅却迷茫了,如果说刘杨是一位别的将军,那么,年羹尧铁定会以为年世兰和他之间的关系,但他却知道,刘杨的身份是宫中太监,原来的神武太监,这主让他感到了一阵阵地无力。

    “想必哥哥早已经接到了调拨五万精兵的圣旨,今日我与刘杨将军前来,但是希望哥哥早日安排调拨,千万别误了战机。”

    年世兰淡淡地把事情牵了出来。

    刘杨坐着一直不说话,他开始也只是礼貌性地给年羹尧作揖施礼。

    “哼,放肆,我们大元帅的

    ≈lt;/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