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 第135章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第135章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户变成自己的手中的另一个粮仓。

    书同文、车同轨,完全有可能实现,当然前提是将整个日本打下,获得正统地位,这便是秦浩接下来几年需要进行的。

    至于说从神户掠夺了多少贵重金属,这个数字一直是中西方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

    西方学者坚持认为,秦浩至少掠夺走了为数数千万两的金银,证据便是连续几年由新日本向神户运送金银的的账册和记录。另外,在神户被秦浩海盗式的占领期间,针对小贵族,他展开了数十次的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洗劫,至少洗劫了数百万两金银。从金银到铜锭,从生铁到蔗糖,几乎没有秦浩不抢劫的东西。

    以至于后来,在日本语里,有了一组词汇,“秦的清理”,“秦的袭击”。便是从这次神户事件而来。

    最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秦浩手下得力的官员李毅的笔记《神户见闻录》的供述,里面有这样的话,“将军此番神户之行,虽有奇险,然,神户数年积累之藏镪,皆入我府库之中矣!”

    听听瞧瞧!这是你们自己记录的说法!

    还不够确凿吗!?

    不过,在中方学者口中,却是另有一番理论。

    秦浩是从神户得到了金银,但是,这些金银是通过合法的贸易得到的,有双方的合同契约,以及验货报告等历史材料作为佐证。

    “至于日本学者所说的,关于神户金银的去向,我们请你们仔细阅读一下杉本一郎奉行的回忆录和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在双方爆发武装冲突的伊始,分管神户财政的主管,便携带着账簿失踪,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一定是他携款私逃,对于抢劫一事,概不承认。尽管不少日本学者多年收集证据,此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因为指责祖宗的话,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骂名的。

    坐在自己清凉的舱房内,秦浩的内心却是犹如油煎一般煎熬。

    不为别的,那些战舰上运载的金银、铜锭,这些财富物资,这些让舰队的水手们、士兵们兴高采烈,喜笑颜开,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着此番回师之后,将军大人会如何分赏,每个人能够得到大约多少钱的赏赐。

    但是,作为统帅的秦浩,却不能如此乐观。

    他心里清楚,巨额贵重金属涌进之后,必然会造成的通货膨胀,之前收获郑芝龙的赎金就让他吃了不小的亏。

    不懂货币通胀,真有可能让一战白打。

    秦浩如今控制的地盘,除了基隆、新竹之外,便是琉球的地区、以及神户,人口大约百万。

    如果这么一大笔金银如同山崩地裂一般涌进基隆地区,那么,事态就会变得很严重。

    虽然基隆地区如今的物价指数很低,但是,如果将士兵们应该得到的分赏发下去,那也是一笔庞大的数字,这批金银一旦流入市场,毫无疑问,物价腾贵。

    几家欢乐几家愁!

    “我和你说,这次回家去,你就等着去把你们村里那个最漂亮的妹仔娶回家吧!”

    舱房外,海军士兵王大海正在给陆军孔云等一干新兵口沫横飞的描述着几次随军出征之后的大好时光。

    至于秦浩则窝在船舱内思考如何处理如此一笔数额巨大的金银。

    在秦浩的记忆里,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支军队给自己的士兵和军官办理了这项业务,也许保险这种业务压根就没有产生,大部分士兵们担心自己受伤致残后的生计,死亡之后的家人生活问题,便引发了许多诸如军纪问题,作战时畏缩不前的现象。

    如果战后把奖励的这一笔钱,拿出一部分来做保险,是不是就会避免了通货膨胀和贵金属积攒过多的情况发生?

    而且,还可以让士兵们后顾无忧?

    不过,为了稳定军心,在登岸时,秦浩还是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在基隆的码头上,他宣布,舰队长段大鑫、张虎,此次随同出征,指挥得当,作战有功,赏赐金银若干,当场兑现。

    引得不少海军、陆军士卒嗷嗷直叫,个顶个要为将军效死!

    不过,张虎这个家伙,在得到了为数高达数千两的金银后,居然特意去流民局寻了一个苗族银匠,画出图样,打制了一个巨大的三头虎。

    很快,这个用黄金、白银打制的地狱三头虎标志,便成了无数海上商旅眼中最熟悉的东西。爱他的,视其为保护神,恨他的,视其为地狱之门。

    “终于结束了!”

    秦浩将自己四角大躺在柔软的床铺上,让疲惫的身体去和松软的被褥做一番亲密接触,以缓解这些日子的劳乏。

    虽然是凯旋而归,但是,打了胜仗之后的事情一点不比打了败仗之后少。

    立功士卒的犒赏、那些战利品或者是商业利润的分配入账,武器弹药的损失统计、补充,各个单位的战斗总结统计、评功评奖,等等,一切都需要他准备忙活。

    最要命的便是关于士卒伤亡保险的建立,这个新建立的制度,马虎不得。

    现在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任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千家万户,数十万人的生死,这种感觉甚是奇妙,但也是累得慌。

    怪不得皇帝都是早死的命,大部分都是累死的。

    忙活几天,此次神户之行的所得最终被统计了出来。

    获得白银一千七百万两。

    获得黄金二十万两。

    获得铜,四十五万斤。

    获得赤糖三百万斤以上。

    获得生铁数字正在统计。

    扣除此次战争成本、正常损耗之外,尚有利润一千三百万三十三万零二百一十七万两!

    闻听此数字,全军哗然!

    不过,秦浩下面的举动,更加令人大跌眼镜。

    “此番出行琉球、神户,不论在基隆、新竹留守士卒,还是随同舰队前往之人,皆有赏赐,一视同仁!”

    但是,执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中的五百万两,作为伤亡保险准备金储存起来,一百万两用于基隆、新竹、琉球、神户各处粮仓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费用,二百万两用于四地通往各处的道路、桥梁建设费用,另有一百万两作为流民招募经费。

    同时为每一个士兵,包括船上的水手,还有那些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壮们,办理了人身伤亡保险。

    按照保险条例规定,一旦士卒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投保人将获得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可以一次性取出,也可以由受益人或委托人代为办理。

    如果士卒在服役期间未发生人身伤亡,则该投保人可在退役时将保险金全部取出,作为养老金使用。

    经过谨慎的计算,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最了保险,毕竟是将军制定的,还能骗他们这些大头兵不成,有了军官的带头,几乎所有士兵都参与了保险。

    这个也是在秦浩的意料之中。

    不过,在几次战事之后,人们发现了保险的好处,原来自己除了受伤、阵亡之后有抚恤金之外,还可以领到一笔为数不菲的保险。

    于是,军中的悍勇不畏死之人愈来愈多,甚至是战场上找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此,秦浩头疼了许久,最后不得不发布修正案,凡是不按照规定和条例执行的、不遵守军规军纪而受伤、阵亡的,保险金以三折发放,方才将这股歪风刹住。

    别人都在为没有士兵冲锋陷阵而头疼,秦浩却为这些悍不畏死的士卒烦恼。

    可谓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