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 第122章 江南结束

第122章 江南结束

    “不想此人也是个贪利的官员,琉球米贵,他立刻要求我们将船上的大米全数卖给他。到了后来几乎是哀求威胁并举了。”

    “后来我们方才知晓,琉球,原为大明属国,却也是秦来降秦,楚来降楚。多年前被倭国的岛津家奉了倭王将令攻克,迫降。那岛津家逼迫琉球三十六岛之人必须种植甘蔗,否则杀无赦!”

    “这便是琉球米贵的原因!”

    “那土官见无可奈何我等,只得入城禀明琉球王。琉球王室、诸大臣也是被那倭寇虐的久了,皆饥饿难忍。国王邀我入城商谈,要全部购下我们船上的粮食。”

    一面啃着甘蔗,秦浩一面听燕译摆着奇闻。

    一旁的参政李过满脸笑意的为每人沏了一杯糖水,燕译和李行直看了看糖水,嘴角咧了咧,没有说话,只是悄悄的放在一旁的茶几上。

    “最后你们交易了多少?”

    “大人,他府库中有二千余石赤糖,想要与我们一石换一石,被我们拒绝。”

    “你们还真是心不黑啊!”秦浩听到此处,由衷的佩服自己的这两个船长,不过,转过头来再想,那也比西方殖民者用玻璃珠子换下了曼哈顿要公道合理的多!

    “最后,我们以一石粮食换取一石二斗糖的价格成交了三千石粮食。他府库中不足之数,便用今年的甘蔗充抵。装船时我们大约估算了一番,大概可以榨出三千石左右的糖汁。”

    好言嘉勉,秦浩记下此次的功劳,并且又是一番赏赐后,秦浩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笑欲望。

    自洪武十六年(1383年)起,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正式确定君臣关系。

    日本庆长十四年(1609年)发生日本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氏入侵琉球,琉球国在受到萨摩制约的情况下,也始终未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批中国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琉球王国也曾主动请求赐人,如1606年,尚宁王受册封时,便请赐明人归化。如从中国去的蔡氏为蔡襄的后人,林氏为林和靖家族的后人。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

    琉球还配合中国抗倭,《明史》就有记载,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先是,倭寇自浙江败还,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击,大歼之,获中国被掠者六人,至是送还。”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推官袁可立曾奉命巡海琉球查案,救赎过琉球冤民,为感恩,琉球人为袁可立建庙塑像,敬若神明。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亡何,而琉球贡使至,称数月前有飘舟坠此岸,出其人视之,则皆琉球也。众咸谓公(袁可立)神明。”

    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强行“废琉置县”,琉球王国结束了他作为属国的历史。

    作为东海上另一个明珠,秦浩知道琉球对台岛的意义。

    他是每个国人心中的恨,若是拿下琉球,后世进入太平洋的岛~链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先行日本,再图大明!”琉球让秦浩更加坚定了这个决策。

    一来大明还能残喘,现在入手花费巨大;二来便是秦浩发现日本现在正在闭关锁国,自己的商品根本进不去。

    这绝对是不容许的,秦浩决定亲自用大炮轰开。

    让日本不吃闭关锁国的苦,拯救扶桑大地上的千万黎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