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修真小说 > 鸿鹄长歌 > 020受王令千里押南冠 观名册百女识旧颜

020受王令千里押南冠 观名册百女识旧颜

,大叫一声从噩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是半身冷汗,凉透胸背。

    再瞧窗外,略有微光,又耳听得街上鼓打五更。易辰便无心恋床,翻身起来,自己打了水,梳洗穿衣之后,将剩余地十多两银子揣入荷包中,便来到后院。先入了药室,拿了点治疗外伤、风寒和去毒怯火的丹药,装在行礼中。接着入了藏兵阁中,前思后想,挑了一柄普通的长剑,配在腰间。出门后,侧头看到藏书阁,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进门,翻找出一本「鬼忧录」和一本「四季剑法」,将它们摆好放进包袱中。

    客厅中,丫鬟已经准备好了早点,易辰心不在焉,胡乱地吃了一些。便了一个信得过的小厮,让他陪自己赴任。

    回房间,又换了一套精神清爽的行头,易辰再次拜托管事看好家院,自己便带着小厮,翻身上马,主仆两人一前一后,不一会儿便到了衙门口。

    此时,早已有官兵侯着,易辰让小厮取了委任状展示给官兵浏览,几名官兵便恭恭敬敬地开了两扇青龙门,迎易辰到三堂,奉茶等候。

    易辰心中焦急,此时他一心想要快点接手这个差事,其实就是为了瞧一眼名册上的那个莲儿,究竟是不是自己又过两面之缘的那个农村姑娘。

    可是,越是心急,等得人却越不来,心中烦躁,手中的茶水一杯一杯都快要变成清水了。这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天边日头已经升得老高。

    “哎呀,没想到新任的淮荣都管,这么早就到了。果然王爷没看错人,积极得很呀!哈哈。”门外傅启带着大笑声,迈步进入堂中,冲着易辰作了个揖。

    易辰本事满肚子地不开心,可是抬头见傅启眼眶上两坨浓浓不退的黑眼圈,想着也许是昨夜忙公务,所以起晚了。印次,心中也就平静下来了,回礼道:“下官,恭候尹令,等待吩咐。”

    “呵呵,昨天该说的,都说了。我也没什么要吩咐的了。一会儿,叫师爷带你去刑狱门口,清点人犯、官兵和辎重。”傅启说着拿出一个盒子。

    “是!尹令大人!”易辰回应道。

    御史,傅启唤了自己贴身的师爷,如此这般交代一番,便让他准备带着易辰去刑狱。

    “那尹令大人,下官这就去了。”易辰说着便心急地准备出门。

    “等等!”哪知临出门之前,傅启突然叫住了他,“突然想起来,还有句话没交代。这里大多是用来给老太妃修陵寝的苦力,可千万别误了行期,或是跑了人犯,就算路上有几个死了的,也要带着尸体准时到。燕帝必会有大赏,不然可是要掉脑袋的。”

    “呃……是,下官明白。”易辰再次应道。

    于是,师爷带着易辰,后面跟着小厮来到刑狱门口。

    此时,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大街上已经围了许多平民百姓。一百名官兵

    也整整齐齐列成两队,十几辆辎重马车,没一辆配着一个马夫,静静地侯在一边。

    “这位大人是王爷亲命的淮荣都管,负责本次将人犯押送到盛京,各位路上一定要听从大人的命令,切勿惹出是非。”师爷给大家介绍道。

    “大人好!”百名官兵齐刷刷地喊道,让第一次担任差事的易辰突然感觉极好,心里仿佛喝了蜜一般,有些轻飘飘。不过他很快稳了稳心思,正色道:“各位兄弟,这一路上还得仰仗各位多辛苦。”

    一番表面的流程形式后,官兵中的军士长,挥了挥手道:“将人犯们带出来!”

    于是,刑狱大门应声大开,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刑犯,穿着统一的囚服,眼中没有任何神采的走出来。他们被带着铁镣铐,又被以每百人为一组,用一个粗如手臂的麻绳互相串联捆绑着手腕上的镣铐,一左一右地缓慢地走出来,从远处看仿佛如同被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从面容可以看出,囚犯们的年龄基本上在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想想也是,毕竟是去修陵寝的。

    突然间有人脚下不稳,晃悠间,累得整条麻绳相串的其他人都左右踉跄。军士长便立即举起皮鞭结结实实地抽打下去,惹来周围围观百姓一阵惊呼。有人可怜他们,有人不敢看,而更多人竟然是大喊打得好。

    易辰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口。

    只见身边的师爷,凑到易辰耳边说道:“这些男丁是要被拉去修陵寝的,大人不必对他们手下留情,按规矩打死没关系,要是跑了一个两个倒反而麻烦。”

    “哦,多谢师爷提醒!”易辰摸了摸鼻子,回应道。

    不一会儿,男性囚犯都已经走了出来,紧接着是女囚犯也一个个从刑狱的大门中走了出来。依旧是穿着同样的囚服,一个个素颜朝天,如同蚂蚱一样串联着,年龄总体要比男犯人年轻,十四到四十之间。

    “咳咳!”见正当易辰聚精汇神地盯着这些女囚犯看,师爷轻轻咳嗽了两声,带着一脸坏笑,再次凑近易辰耳边说道,“这次修的是老太妃的陵寝,这些女囚其实是用来给太妃陪葬的人殉。”

    “人殉?用活人?不是应该是六畜陪葬吗?”易辰瞪着难以置信的眼神,瞧着师爷。

    “毕竟是老太妃,燕帝为了弘扬孝道。”师爷话说一半,点到为止。易辰默然,心中五味杂陈。

    隔半响,师爷坏笑道:“嘿嘿,这一路上,非常辛苦也无趣。要是大人无聊,照历来的老规矩,这些也可以挑几个……嘿嘿,要不然这么苦的差事谁干呀。”

    “什么?”易辰不解道。

    “没事,没事!大人到时候就明白了,出城后让军士长给你解释吧。嘿嘿。”师爷摆了摆手道。

    易辰正打算继续追问,忽听耳边皮鞭又响,一名女子惊声尖叫。转头看那女子蓬发垢面,满目泪痕,踉跄着像是被其他女囚犯牵着走一般。

    “莲儿?果然是她?”不过易辰一眼便认出了他,心中嘀咕道。

    师爷在一边将一切都尽收眼底,只见军士长又一次举起手中皮鞭准备落下。“咳咳!”师爷向前走了两步,重重地咳嗽了两声。

    军士长闻声,心中一惊,与师爷对了一眼,便立即会意。放下手中的皮鞭,该做用手推了莲儿后背一把,道:“哭什么哭?快点走。”

    易辰见周围围着这么许多人,一时也不敢有什么动作,只能按照流程,骑着马静静地在等着。

    一会儿,所有刑犯都被带了出来,军士长走到跟前冲着易辰一拱手道:“大人,囚犯都在这里,清点完毕。”

    “哦,好,辛苦你了。”易辰回道。

    “大人,那就交给你了,我回去,跟尹令复命了。”师爷也向易辰拱手道别。

    师爷走后,易辰缓了缓心神,便发号施令道:“大家随我向着盛京进发。”

    于是百名官兵,押送着两千多名刑犯,及十几辆辎重马车,由易辰领着,浩浩荡荡地出了淮荣城。

    一日无话,展眼间便星月高挂,一行人到了一处驿站,军士长给易辰安排了一间上好的房间。刑犯们被团着一个个圈,围坐在外面的地上,士兵们则搭了帐篷,将刑犯们团团包围监管。一看就是常行流放之事,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房间中,易辰点了灯,思绪万千。最终他打定主意,起身准备去看看那些刑犯,特别是莲儿。

    突然间,房门一阵哭泣声,有人轻轻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