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铸秦 > 第644章 云夭的一天(四)

第644章 云夭的一天(四)

    云夭此刻安静的等待着祖母屋中的众人商量她不明白的大事。

    乖巧的模样让蔡琰都没注意到堂屋内的一人额外呼喊了一声。

    直到身旁的督查赵琳,轻轻拿胳膊肘捅了蔡琰一下,才慌慌张张开口回应。

    “徐先生,那些人的身份核查我待会就去办。”

    徐端静对于那伙自称墨家门徒的人,充满了兴趣。

    做为春秋时期的三大显学其一,销声匿迹最快的莫过于墨家。

    墨家的内部体系,就标志着它不会被掌权者容忍。

    可万事万物存在必有其理,就看要如何应用。

    中原如今是儒家一言之地,要想真的打破他们的说话权,一个法家可不够。

    如今这位新来的儒学大家之女蔡琰,她也摸了一下底。

    不愧是儒学世家出身的子女,总有过人之处。

    腹中学识,哪怕是徐端静自己也不敢自傲。

    望着蔡琰的身影,徐端静看到了点自己的影子。

    学富五车,可惜是个女儿身。

    如果她徐端静没有儿子在旁帮衬,何谈能在西域大兴法制,彰显法学。

    不过这个聪慧过人的女子,刚才问话怎么还走神。

    心中有些疑惑的徐端静抬头,才发现两个小虎牙明晃晃的孙女。

    云夭发现祖母注意到了自己,在赵姨的怀中扭动两下,很是灵巧的离开她的怀抱。

    绕过书桌,靠在祖母身边,安静的掰着橘子。

    徐端静眉角含笑,望见自己孙女心中止不住高兴。

    微微侧腰,将孙女递给自己的橘子咬在口中。

    随后再次面对众人,吩咐接下来这段时间要抓紧的各项事情。

    墨山难民集散地。

    此刻一伙身穿粗布麻衣的人,此刻紧张兮兮的望着今日前来的一众西域人。

    上门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探讨一下学识。

    儒学成为主流学说的中原,他们这些钻研其他方面科学的学派,都是异端学说。

    一些发明创造也被看做是奇淫巧技。

    这伙自己送上门的人,这会儿才发现自己到底是来了个什么地方。

    工学院的领头羊何楚安和这伙墨家门徒争论很是激烈。

    算数几何,机械动能,天文气象,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工学院在西域境内算是最特殊的一个部门。

    每年给西域国库拨款的数额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奇思妙想,异想天开之举在这里只要证明你的理论合格,有着合适的模型,都有实践制造的可能。

    当然这个证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可行性名额争抢也格外激烈。

    如今的工学院,或者说科学研究,蛮荒粗糙。

    但终归有个地方,能让这样蛮荒粗糙的理念付诸行动,都是不可多得的理想之地。

    原本何楚安等人以为,他们工学院中的一些人研究东西都是超前事物,是他人眼中的异想天开。

    今日却从这群墨家门徒身上见识了一直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学识。

    这伙人如饥似渴,互相印证互相知识体系的同时,一位身穿道袍的年轻道人,也在人群中口若悬河。

    “胡说,一派胡言,我道家炼丹密录里,这两种玩意混合进去一起烧,出来的可是”

    这位道家门徒,也是被已经被云光全埋草原人劫走的小道人。

    密卫们也早早对这些人的身份进行了互相核实,不过也有孤身一人谁都不熟的中原同胞。

    那种情况也只能是人家说什么,密卫自然记录什么了。

    这位道家门徒可不是什么山野道士。

    听那些已经被押走的中原贵族交代,还是给皇帝炼丹道士的徒弟。

    长生不老之说一直兴盛。

    尤其是在中原各个皇帝身上,这种把戏百试不爽。

    西域境内宗教情绪不是太浓厚。

    云光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西域境内对宗教的信仰。

    宗教这个东西有利有弊,但对于实行法制的西域,弊大于利。

    一棒子打死的事情,云光没有考虑过。

    西域内民族众多,信仰五花八门,而且有些传承悠久,也算形成了特有文化。

    为此云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留着境内的宗教文化。

    保留归保留,但一切前提是依照秦法为尊。

    任何宗教习俗不得凌驾秦法。

    比如童男童女祭祀,河神献祭

    哪怕是一些源远流长的宗教血腥习俗,都要无条件更改。

    假若头铁非要和秦律硬钢。

    哪被打成害人邪教,开始全境清洗也就怨不得云光。

    对于道家门徒的出现,云光意外却不诧异。

    中原境内本土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