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修真小说 > 休闲的我竟成了老祖 > 178章特性文思泉涌,改进工具

178章特性文思泉涌,改进工具

p;lt;/span>  她们身后则是连在板车上,一个宽约两丈的木杆铁头钉耙犁头,被血气和神念压进地里。

    随着板车前进,犁头带起一条条泥土翻转过来。

    顾恪看着哭笑不得:有萨兰珠带着,显然小满没打算翻地刷黑煞掌熟练度了。

    普通农人犁地,用的一般是单个犁头,可以做大些,顶天也就三五寸,犁头翻起的土也不会超过一尺。

    而萨兰珠和小满弄的这种犁头的铁头带着斜面,再被她们用血气、神念压进土里,等于几十个“小犁头”。

    这不是偷懒,而是因为顾恪今年将山下的普通田地从二百亩,一口气扩充到了一千亩。

    听起来很大,实际不过一个长宽二百七十多丈的正方形地块。

    萨兰珠和小满两辆板车犁头并排,一次犁过去就是四丈宽,跑二百七十丈也就半盏茶不到的工夫。

    然后板车和犁头“悬浮”掉头,又拖着屁股后的烟尘滚滚冲回来,很有大队骑兵冲锋的气势。

    有两个“骑兵”试车,一千亩地没用到两个时辰就已犁好,其中顾恪的工作量还不到四分之一。

    若非他坚持自己完成日常农学熟练度的提升,这两个家伙连这点工作都要抢走。

    同时顾恪刷农学熟练度,也能就近在观察、分析萨兰珠和小满搞出来的人力“全自动农用车”。

    目前看来,在外界的平原地带,略微改动一下就能适应。

    一般人无法外放血气,可用人力畜力替代拉车,同时减少犁头数量。

    如今改进生产生活工具是他的主要爱好之一。

    在他看来,神农角色卡出现是为了让他传播异种粮食和基础武学。

    让百姓们吃饱的同时,打破宗派豪门默契制造的练武门槛。

    一旦练武入门,百姓耕作时的效率堪比大牲口,顺便还能练武。

    而天工角色卡的出现,就该是传播各种工艺技艺,提升大武的制造加工水平。

    他改动的各种农具,还有水力锻锤之类东西,每次出摊都会额外交易一些给大武的木匠铁匠,以及官府、驻军的主官。

    大武的人们并不蠢,并非不会发明改进工具。

    但百姓大多不是工匠,他们或许能发现工具不好用,自己却没手艺没资源没时间去试验。

    工匠有手艺,又不是真正的使用者,很难深入一下,设身处地地为其它人考虑。

    即便有少数工匠做出了些成果,但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大范围传播。

    像上一世很多小说写到穿越到古代,默认没有玻璃肥皂香水之类的东西。

    其实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东西,拿出来比大多数穿越者的那点科学知识更全面实用。

    不过这些知识没有普及,老百姓享受不到,中高层却未必不知。

    刚好顾恪活出第二是,不愁吃喝,脱离了初级生理需求,是一个很闲的人。

    他不光亲自种地干活,还拥有天工特性,能交易到大量技艺。

    身旁有工坊加工坊,还有仙田和普通田地,以及仓库的无损存储和陈化存储功能。

    说到试验条件,大武中庭的将作监都不如他。

    想到就能做,做完就可当场试验。

    以无微不至的神念观察试验,文典记录各种数据,再对改造效果对比筛选,一两天内就能有明确的测试结果。

    像犁头倾斜角度,只不过是他两天的工作成果。

    只因为他可以在一天之内,数十次修改调整犁头形状,并进行测试。

    测试只需神念控制,在地里前进数十丈,犁地效果在神念下一览无余。

    连人都不用下地,一切就完成了。

    类似的东西还有水轮的传动效率,以及叶片角度调整。

    在大城市出摊时,顺便扫描各地的水力磨坊,记录下其结构,再回来仿制。

    一个时辰就能制作,并测试完两三种水轮。

    随着测试数据的丰富,很多低劣的工具只要看下外型,他就能确定其大致效果,连测试都省了。

    他再把这些浓缩融合后的工艺技艺,交易给拥有手艺和资源的群体时,想复制出来不难。

    后续如何改进,更用不着操心,打开思路的人们会自己钻研提升。

    本来顾恪的技艺多来自大武的农民、工匠。

    综合改进后再交回给广大群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到时候就能第二次第三次交易回来,继续改进、提升、传播。

    还是那位的话——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顾恪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创造者。

    他只不过是记录、融合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再将它们传播开的中间人。

    若不如此,单凭他一人之力对所有技艺升级改进,那不知得到猴年马月去。

    妖诡们是不会给大武的人们这么长时间的。

    因为妖诡各自的特性,这些工艺技艺不能直接变成武器,杀伤它们。

    但这些工艺技艺可以大幅度提高大武百姓的生产生活效率。

    铁器不能杀诡,却能更让工具更坚固,种类更多样。

    从运输到耕作到加工,它们的用处难以估量。

    打仗除了足够的武力,也是在打后勤——从现代化工业社会而来的顾恪,无疑很清楚这一点。

    诡物的后勤如何解决,顾恪不太确定。

    人类没有粮食,没有合适的衣物和生活物资,却是肯定坚持不住的。

    在武力相持不下时,谁能用更少消耗,制造更多的后勤物资,谁就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大武与现代科技社会不同。

    异种粮食在这里不仅仅是粮食,还是直接增加武夫数量,培养二轮高手,孕育三轮强者的基本条件。

    农业增产,就意味着武力的提升。

    工业水平提升,则代表着物资产出和交流运输效率的提高。

    这能让更多的粮食、用具快速生产、普及给更多百姓。

    因此,顾恪现在很少为刷特性而制造工具、用品,改造出来的东西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

    真刷出基础属性高,或特性优异的东西,就当额外的小惊喜,留在山谷使用。

    一部分则通过乾坤袋,送给大小姐当小礼物。

    至于她是自己留着,还是赐给宝贝徒弟李秀儿,他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