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3年 > 291章 招聘工人

291章 招聘工人

    五金店摆了十二台冰箱,潘大章让温小蓉给货品标上零售价。

    标价牌都是由温小芹亲手制作。

    五金店门面到仓库有点距离,为了送货方便,他让潘广春去买了辆脚踩三轮车。

    有些顾客需送货的,帮送到家。

    同时专门请了一个中年搬运工老徐负责搬货,送货,一天二块钱。

    同时还考虑要增加一间店,就要多招几个员工才行。

    温小芹写了张招聘广告,贴在门口。

    招聘一男一女售货员,固定工资50块一个月加提成奖金,要服从管理,有初中文化基础,无不良嗜好,有上进心负责任的,年龄要求18岁至35岁。

    上学前贴的报聘广告,告诉温小蓉,她可以先面试,认为条件可以的,中午时分等他们两个放学了再拍板。

    在学校潘大章又收到了《当代名诗人佳作》编辑田禾的信。

    “经诗集组委会讨论决定,由于你在《名诗刊》发表了有影响的诗作,决定给予你特殊的优惠政策,不收你出版费用,你只需寄80首到一百首诗到组委会,再缴纳50元报名费。经组委会审核后,就可以安排出版。”

    信上附记收款人地址。

    这老骗子的招数基本上跟前世没有什么两样。

    号称是《名诗刊》社下属的某单位。

    寄一些已经结集出版的诗集,说是他们编辑出版的,上面的公章也有模有样。

    潘大章把田禾几次寄来的信件,统统寄给了《名诗刊》真正的编辑邹一帆。

    “邹老师,这个田禾搞的什么诗集出版,说是《名诗刊》下属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顺便再寄一个组诗,请你斧正!”

    当天还收到了《江山文艺》编辑寄来的样刊和来信。

    潘大章写了一篇《陌生城市》小说,几万字,几个章节寄给了《江山文艺》。

    只是一个长篇的开头部分,他在附言中写道:“不知道这种写法符不符合贵刊的风格。”

    现在编辑写来回信,兴奋地告诉他:“你这篇小说,特别新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想问你一下,你这篇小说是完本了,还是才刚刚写。以后的文本质量也可以保持开头这几万字的话,杂志社想跟你签一个连载协议,每期都发表二到三万字的章节。因为你没留电话号码,请你收信后,及时跟我打个电话,以便商量一些具体事宜。”

    一期刊登二到三万字,对于前世写过网络小说的他来玩,压力不是很大。

    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来到谢东生办公室。

    “谢主任,能不能借你办公室电话给编辑打个电话?”

    他把书中的《江山文艺》样刊亮给他看。

    “我投了一篇长篇小说前几万字到他们杂志,现在编辑让我收信后跟他联系,他们杂志想让我的小说每月连载。”

    谢东生震惊得无以复加。

    “小潘还写小说?”

    “诗歌、小说、散文,连报告文学,甚至剧本,我都想写。只是看当时灵感怎么暴发……”

    “好,好,小潘真的是个文学全才。以后跟杂志社有什么联络,要打电话,你都可以来我这里打,我替你申请通讯费用。”

    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文学水平似乎跟他相比,差一大截。

    这小潘随意投稿都能被采用。

    自己投稿了那么多,全部都石沉大海。

    有时间要跟小潘好好请教才行。

    此时潘大章打通了《江山文艺》编辑的电话。

    “林老师你好,我是俞督的潘大章,今天收到了你的来信,说我那篇长篇小说《陌生城市》连载的事……”

    不把小说的名称说出来,估计他会一时记不起来。

    林安白:“潘大章同志,你好,你好。我一直在等你的回话,你那篇《陌生城市》小说确实打动了我们几个编辑,内涵特别丰富,时代感很足,同时也不乏想象空间。故事情节,人物描写都是令人印象深刻。”

    潘大章担心他絮絮叨叨说下去时间不够,下节课是物理课。

    “林老师,长话短说,我是在老师办公室给你打的电话,现在是课间休息,以后你有事找我可以打这个电话,地址是俞督中学。”他打断了对方的话。

    林安白:“这样吧,我明天就启程去俞督中学找你,跟你谈连载小说合约的事,要签个合同,顺便去你们老区走走。”

    潘大章:“欢迎林老师来俞督,上学时间我都在学校,星期天就在俞督农贸市场的五金店。”

    他怕他星期六或者星期天赶到。

    所以告诉他地址。

    从江山到俞督,可以直接坐长途班车。

    现在开始有人往广东沿海城市打工,所以开通了到广东各大城市的专线长途车。

    外面上课铃声响了。

    他匆忙赶去教室。

    谢东生听了他们对话,心里有了新的主意。

    一个杂志社的主编来县里,完全可以乘机结识他,甚至组织一些文学爱好者,跟编辑搞个座谈会什么的。

    于是他电话联系了曹向东。

    “你这个想法很好,这样吧,林主编到了俞督,带他来宣传部,我们在招待所接待他。并且让有一定文字基础的同志跟他见过面,搞个座谈会也行。这事要先跟小潘协商好。”

    这个小潘还真的是个文学天才。

    现在连小说都要出版了。

    有他这样一个突出的人才起示范作用,以后俞督县肯定有不少的人才涌现出来。

    中午放学回到五金店,只见门口站着几个应聘的男女青年。

    “老板回来了,让老板来决定吧。”

    温小蓉对几个应聘的青年男女说。

    有四个人,二男二女。

    他们看见一个骑单车的中学生,把单车锁在门口,背着书包走了进来。

    老板是一个中学生,没搞错吧?

    温小芹也回来了,她去市场买菜。

    潘大章坐到桌子边,对四人说:“你们几个都是来应聘的吧?”

    四人都惊奇地问:“你是老板?”

    潘大章笑道:“你们看我不象老板?”

    他让他们一个一个来。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短头发大姐先坐下。

    “老板,我想问一下,在你这里上班,工资有准时发么?你广告上说的奖金是怎么算?”

    潘大章:“每个月15号准时发工资,奖金按照销售提成,大件货品按销售额05%提成。”

    短发女:“才05%呀,太少了吧?”

    冰箱一台至少6百多,一天销售一台冰箱就可以得3块多,比你二块钱一天的固定工资都多,还不满意。

    你这是有什么条件?

    “大姐,你以前干过销售这方面的工作么?哦,对了,你有初中文凭么?给我看看。”

    也不知道温小蓉是否问过他们的文化水平。

    “啊,卖个东西还要初中文凭呀。”

    短发女讶异地问。

    “我卖过农产品,帮我哥卖过副食品,还卖过鸡,鸭……”

    潘大章不客气地说:“对不起,大姐我这个工作不适合你干。”

    外表穿着上大土气了,身上还散发一股汗臭,头发估计也有几天没洗了。

    白色的虱子都隐约可见。

    另外一个男子坐到面前。

    “大哥有初中毕业证么?”潘大章看他二十出头,手里还夹着一根香烟,张嘴说话,露出一排焦黄的牙齿。

    “我有初中毕业呀,可是早都不知道丢到那里去了。”

    男子无所谓的说。

    “这样呀,那你回去找找再说。”

    示意他被刷了。

    你连初中毕业生都保管不住,我店里的货品交到你手里销售,说不定也被你找个理由弄消失了。

    第三人是个年轻女子,穿着得体,形象也不错。

    “我在小西门那个五金店干了二年,现在承包给私人了,所以把我们几个抄来了。”

    原来是五金店的老员工。

    “有初中文凭吧?”

    “有,我还是高中毕业的,俞督二中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