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修真小说 > 寒剑江湖 > 第434章 龙虎剑(154)

第434章 龙虎剑(154)

    直至感觉闫胜已经渐渐平复后,佟晶才再次在他耳边开口。

    “你还有要做的事情啊……回去四川。回去青冥山。你忘记了吗?”

    闫胜止住了流泪,放开佟晶,看着她点点头。

    他擦干脸上的泪水,终于第一次向佟晶展露微笑。佟晶也笑了。

    可是还有一件事情必须做。

    在闫胜附近那些士兵,刚才看见他抱着佟晶哭泣,都没敢取笑他在他们眼中这年轻剑客厉害得就如鬼神一样,一想到他直接间接救了全军多少人的性命,他们还怎敢笑?反倒此刻当他恢复过来后,他们都很是尴尬,一个个装着没有看见。

    闫胜却伸手抓住其中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漳州水兵,问他:“你知道四川在哪个方位吗?”

    那水兵大奇,但不敢不答,用手指在巴掌上划着以前记得的海图说:“这边是福建……这里是江西……四川嘛……”

    他看看天色分辨方向,然后往西指过去:“应该是这边吧?”

    闫胜点头道谢,放开那水兵,面朝着西方,闭着眼睛默想了一会。

    然后他将身上的“龙虎剑”慢慢解下来,两膝跪在甲板之上,把双剑轻轻放在跟前,向着他心目中青冥山所在,深深叩拜。

    “那些凡人,跟你是不对等的。”

    自懂性开始,身边所有人都这样跟朱宸濠说。

    其实朱宸濠无法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什么叫“凡人”?他平生从来没有真的接触过庶民百姓。身为朱姓亲王,他常年活在另一个隔绝的世界。

    不过朱宸濠听多了这样的说话,于是自少年时就生起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

    我是特别的。

    我将会拥有不平凡的命运。

    这个预言,今天毫无疑问的实现了。

    此刻宁王朱宸濠正站在大战船的船楼上,眺视着樵舍一带的湖畔与岸上情景。数以百计刚刚从惨败里逃脱的大小军船,在映照出黄昏阳光的湖上航行经过纷纷停泊进樵舍的湖港,慌张地结合成互相守护的舟阵:同时在岸上的营寨里,已经点起灯笼和火把照明,无数人在营地上来回,忙着搬运各种补给物资。

    即使远在这座船楼高处,朱宸濠都感受得到下方的水陆军阵之间的那股凝重的气氛。所有的兵将无疑都已经很清楚,这就是他们最后抵抗的根据地。

    强大得出乎意料的敌人,就在鄱阳湖对面等待。

    朱宸濠收紧眼目,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眼睛四周的皱纹变得深刻。鄱阳湖畔本来山色苍翠,但此际看在他眼中,却一切都似蒙上了一层死灰。无数船轨上的旌旗乏力地轻轻飘动。受损的战船虽已灭火,仍在冒着淡淡的焦烟,凝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各船舶围绕着朱宸濠的帅船,构成紧密的阵式,一层层地保护着他,整片船阵就像一座浮在水面的城堡。即使余下的战船数量已经不及最初宁王军一半,这阵势看过去仍然壮观。

    这样的景象怎也说不上是“平凡”,许多人毕生都无法目睹一次,更遑论成为中心的主角。

    朱宸濠,确实为自己创造了不平凡的命运。

    只是现在的他,宁愿一切都从未发生。

    在王府里,朱宸濠从小就听长辈叙说先祖的光荣:太祖皇帝十七子朱权,十五岁即奉父命镇守位于边塞的封国大宁,统帅精兵八万,所辖的蒙古铁骑更是大明最骁勇的精锐。初代宁王建立战功甚丰,在当年太祖诸王子中,获第一智将之誉,足与勇猛的闫王朱棣齐名。

    之后就是宁王历代子孙愤恨不平的变故:朱棣为了攻伐建文帝夺权,用计将朱权的铁骑精兵收归自己麾下,把朱权劫持软禁于闫军之中,把朱权改封往武昌,削尽权力,朱权从此为回避朝廷猜疑,只能寄情文章道术,郁郁终老。

    自幼天天听着这些祖先事迹长大的朱宸濠,渐渐产生起许多梦想,而那些梦想又不知不觉连结成一个坚定的志愿。朱宸濠本来是庶出,母亲更是个技女,他想到要洗刷这些阴影,唯一的方法就是成为历代最伟大的宁王。二十岁那年他自我立下宏愿:

    祖先的荣光,必定在我手上恢复!我将会为家族,向朱棣的子孙讨回一切!

    朱宸濠把腰间那镶满金银雕饰的华丽佩剑“铮”地拔出来,满室寒光惊吓了站在他身后的两个侍从。二人不禁都退后了一步,把头垂得更低,背项都被冷汗湿透了。宁王平日虽非残暴之人,但是到了这样的绝境,谁也无法保证他会用哪种方式发泄忿恨。他们害怕宁王手中的三尺青锋,随时也会狠狠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