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晋砺 > 第二一九章 起兵

第二一九章 起兵

,“这其实有点古怪成都王镇邺,较齐王镇许昌,早的太多,各种准备,应该远比齐王充分,何以将这个首功让给齐王呢?”

    再一顿,“譬如,成都王长史卢志,大多数时间,都呆在洛阳,做的,其实都是替成都王笼络人心的活计赵王还未篡代,他们就应该已经有了‘倒赵’的心思了!”

    何天微笑,“嗯,有点国手布局的意思了。大约,还有后手?”

    “谁知道呢?”

    “齐王准备的如何?算不算充分?”

    江统摇摇头,“仓促的很!尤其是军粮,奇缺!账其实不难算,目下所有,撑不了几天的!这也是我反对他现在就起兵的另一重要原因。”

    叹口气,“连周边的种粮都收缴上来了!没有种粮,你叫老百姓种什么?吃什么?今年的日子,咋过?”

    何天心说“惭愧”,面上不动声色,“繁昌这边,倒还好。”

    “繁昌是公主的汤沐邑,目下的齐王,功业未立,到底还不敢打她堂姊的主意。”

    “既然军粮不足,何以定要仓促起兵呢?”

    “大致是两个原因罢!”

    “其一,齐王认为,他和成都王,南北同时发难,各方群起响应,赵王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必撑不了几天,这个仗,打不了多久,既如此,军粮少点,就不算啥大问题。”

    “其二,他若不起兵,必给别人譬如成都王抢了先,照他自己几个亲信的话说,到时候,赵王倒了,‘肉是人家吃,咱们只好喝汤了!’

    “所以,有些迫不及待了。”

    顿一顿,“云鹤,照你看”

    “‘群起响应’是一定的;不过,是否‘众叛亲离’,得看仗打得咋样?彼败、此胜,彼必‘众叛亲离’;彼胜、此败,彼,自然不会‘众叛亲离’。”

    “你是说”

    “这个仗,十天半个月的,是打不完的。”

    “这……”

    “赵王的兵,以宿卫兵为主,那都是一等一的精兵!早在运筹倒贾的时候,赵王就在宿卫兵身上下功夫了;篡代之后,对宿卫兵,更是优宠,赏赐什么的,都是头一份,府库之大半,都花在了他们身上。宿卫兵对赵王,还是有些感戴的,不可能一战而溃。”

    “另外,齐王也好,赵王也好,麾下,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军事人才。”

    “再有就是赵王的军粮,可是充足的很。”

    江统怅然片刻,“言之不用,奈何?”

    *

    次日,齐王冏与豫州刺史何勖起兵讨逆。

    许昌、繁昌,皆在豫州境内。

    除成都王颖外,齐王冏还遣使告河间王颙、常山王乂及南中郎将新野公歆,同邀起兵。

    河间王颙,安平献王孚之孙,齐万年之乱后,以平西将军镇关中。

    常山王乂,武皇帝第六子,以闻望论,现诸皇弟中,仅次于成都王颖。

    新野公歆,宣皇帝之孙,扶风武王骏之子,时任南中郎将,屯荆州。

    同时,齐王移檄征、镇、州、郡、县、国,曰:

    “逆臣孙秀,迷误赵王,当共诛讨!有不从命者,诛及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