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澳洲风云1876 > 第734章形势骤变

第734章形势骤变

巧合,出于关心邦谊进行的一次友好访问。”但是明眼人轻易就看出,这纯粹是在为两广总督顾延川站台,警告清政府背后的那些蠢蠢欲动的外国势力;

    差不多得了,别没事儿找事儿啊!

    当然大洋王国海军舰队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无论外国媒体记者如何追问,通通口径严实的表示;

    纯属巧合,所以顺道过来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毕竟是友邦嘛!

    完全出于善意,绝不针对任何一方。

    甭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自己是相信了。

    自从大洋王国的舰队驶入广州,清政府那边立刻哑火了,秉承着一贯大事拖小,小事拖了的原则装聋作哑,对“广州事件”不置可否。

    说实话,如今清政府非常害怕东洋小鬼子,已经被甲午战争打出了心理阴影。

    但是清庭更害怕南洋人,那可是把东洋小鬼子联合舰队都一锅端的狠角色,杀的第6师团尸横遍野,牧港内海两个多月后都有浮尸飘荡,海里的鱼都吃撑了。

    而对于远在欧洲的西洋人,清庭忌惮大于畏惧,毕竟欧洲远在天边,双方的关系往来密切,大清朝廷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的副手就是英国人,海关执掌在英国人赫德手中已经十几年了,陆海两军中有很多英美德等国的高级军官,江南机器局和马尾造船厂就是在英国人的鼎力帮助之下建成的,欧洲各国世界与洋务派大臣过程甚蜜,私交不错。

    这些暂且不谈,仅只论两广总督府方面。

    按照清制;

    驻骅神州各省中心城市的满八旗军队,都拥有独立的满城,这里只允许满人居住,八旗兵守护,以八旗制擎数量更多的绿营兵,从而维持大清皇朝的统治基础。

    八旗兵任命派遣和调动权力直接归属朝廷,清朝地方督抚大员无权节制八旗兵,相反,满族将军有权督导汉族大臣,体察不法情事,有密奏之权。

    可惜在太平天国之乱后,全国各地的八旗兵就算废了,绿营兵也彻底糜烂,取而代之的是以湖广和江淮为主的地主武装,最有名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再加上顾延川粤军,构成了大清国的三大地方武装力量。

    以雄厚的武装力量为底蕴,可以对朝廷听宣不听调,若逼急了反咬一口,满清朝的统治基础就塌了半边天,那样的严重后果谁也救不了。

    在大清朝仅剩下驻防各地的八旗兵中,广州将军苏木哈率领的近万八旗军算是最强的一支,曾经参加过第一次清法战争,表现颇为不俗。

    不过在此次“广州事件”中,面对新军黑洞洞的炮口,8900名八旗兵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乖乖的缴械投降了。

    若说大清朝此前还有一点底气的话,这下彻底放干了气球里最后的一点儿气,不出意外地瘪下去了。

    有了大洋王国舰队力挺,两广总督顾延川大刀阔斧的干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