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601章 京师出了大事了

第601章 京师出了大事了

的官员缺口。

    一个县从县令到下面的衙役,竟然没有一个识字的,这样的状况不能老是存在。

    但结果这一次他却失望了,在吏部派差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来辽南。即便强硬的派了,要么就告假,要么就称病,而大家不惜金钱大走后门,结果一个来的都没有。

    而钱谦益这些时日真的门庭若市,和这些学生们,往来走动的极其亲密。形成了他自己的势力,

    这样后果相当明显,那就是他和温体仁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了。

    这样的结果就表现在郑鄤一案上,这也就是这一次崇祯密旨要求赵兴紧急回去的原因。

    其实,郑鄤一案,就是从一个笑话开始的,结果却造成了历史上崇祯朝两个被剐的人之一。

    按照历史上后来来看,郑鄤被处以极刑,是一场巨大的冤案。而这个案子造成的恶劣后果,要远远大于袁崇焕。对朝局的影响也是相当严重的。

    郑鄤,天启壬戌科进士,任庶吉士。

    郑鄤和文震孟、黄道周三人是莫逆之交,政治上的同道。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太监魏忠贤和天启帝的奶妈客氏权势膨胀,干预朝政,排斥正直的大臣。而朝廷的政事逐渐混乱,两条军事战线的情况越来越槽。于是三人相约“建言报国”,由状元文震孟首发,如果出了危险,黄道周和郑鄤再相继跟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前赴后继。这时郑鄤二十九岁,黄道周年近不惑,文震孟则到了半百。

    文震孟的奏章递上去以后,被留中不发。内廷传出消息,文震孟将受到廷杖。所谓“廷杖”,就是大臣光着屁股挨板子,既失去脸面,又有生命的危险。掌刑的人下手狠一点,可以当场把人打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鄤的《谏留中疏》递进了宫中。他在奏章里慷慨激昂地说:奏章没有经过皇帝御览就留中,必有“伏戎援奥之奸”,这样的留中以前是因“权珰之炀灶”和“奸辅之藉丛”,十分明显影射魏忠贤。这两句在京官员广为传诵,人人称快,一时成了名言。

    这事把魏忠贤气的差点吐血,但魏忠贤还真是一个厚道人,只是将,文震孟、陈仁锡和郑鄤三人革职除名、永不叙用的处分。这事就过去了。旦却让郑鄤成了天下名人。

    崇祯元年,郑鄤被启复,启复的意思就是依旧做他原先的官——庶吉士。

    庶吉士是未来内阁的首要人选,前途一片光明的。结果不巧,他得罪了内阁首辅温体仁,最终,温体仁拿住了关于郑鄤的一个笑话,将郑鄤下狱,做为打压钱谦益的一杆枪。

    而正是这个案子,温体仁首先掀翻了不是自己同党的刑部尚书,还有就是锦衣卫代行指挥使朱晨光。

    崇祯本来是想用这个案子,打压一下朝堂里的清流,不要老是跟自己对着干,结果这把火烧起来了,却被温体仁煽风点火烧大了,烧到了铁杆赵兴的脑袋上了,这时候崇祯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于是,这才将赵兴召回京师,处理这件事。

    赵兴拿着崇祯给他的密诏,嘿嘿的冷笑:“温体仁,你不好好的做你的泥菩萨牌位首辅,竟然敢在我不在的时候,动我的人,你是活腻歪了。好吧,看我回去,怎么螚死你。”

    于是,本来是普普通通的一件案子,就成了崇祯想打压清流,温体仁想打倒钱谦益,打压赵兴的势力,而又掺合进来赵兴也想用这件案子,干掉温体仁的狗血事件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