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牛吏 > 237.七步成诗

237.七步成诗

句中表达了殷切的思念之情,确实是好句,只是不应景。一个皇帝写诗赠给一位大将军,你来一首闺怨诗是什么意思?

    刘钧暗暗摇头,心想这必是某位臣子不知什么时候写的,皇帝只知是好诗,却不懂意思,只管拿过来装点门面,可惜这次用错了地方,免不了要贻笑大方了。

    金丹则在心里暗暗埋怨,自己好心救场,皇帝却不准,逞能吧?这下可好了,直接丢脸,想找补都没有机会。

    座中有两位随行的河西名士互相看了一眼,会意地一笑,就等着看放牛皇帝的笑话了。

    这时皇帝念出了后面两句: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负手挺胸,踱回上位,大袖一拂,飘然落坐。

    反观诸臣及河西名士,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沉默片刻,刘钧起身,率一众河西名士离席拜倒,说道:“陛下此诗,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实乃难得一见的应景佳作,陛下才思敏捷,七步成诗,且是如此佳构,实是令人钦服之至。臣见此诗,方知陛下对大将军,对河西百姓的思念之情,河西虽远,陛下之情,亦可致之!臣不才,愿将此深情厚意转达大将军及河西士民。陛下盼河西之地重归汉廷,大将军亦盼望重归故乡,臣来时,大将军便殷殷嘱咐,让臣一定要转告陛下,大将军永为汉室之臣,河西之地永为汉土!”

    他服了,河西名士都服了,这诗作得太好了。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本来是一篇思妇怀远的闺怨诗,丈夫远去,经年未回,思妇见庭中之树,思念良人,盼他早日归来的情思跃然纸上。

    诗这种东西,本来就可以做各种解释和附会,皇帝把这首闺怨诗用在这里,就是借思妇之口表达对窦融等士民的思念,表达对河西之地早日归汉的期盼之情。

    窦融本来就是右扶风人,去河西是为了避难,皇帝用诗来呼唤他回来,很应景,河西脱离朝廷管理数年,皇帝盼着它回归,也是一种政治需求。

    许多河西名士故乡都在关中,无奈离家,多年不归,河西虽安定,但边远之地,哪有关中之地繁华,感觉亲切?有谁不思念家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