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绛色大宋 > 第六三一节 不问政事的吴家

第六三一节 不问政事的吴家

意的人。”

    韩绛听到这里就明白了。

    吴家当年被收编成为大宋武官的,慈烈太后的父亲一直到慈烈太后受宠这才给加了第四十二阶的武翼郎,小官。

    吴家曾经也是绿林中的人物。

    贼、兵、盗、匪,这些复杂的关系吴家玩的很顺。

    吴松看的明白,海边这些小规模的海匪若不收拾了,将来影响的是大业,他没明说,可韩绛明白。

    比起在临安当一个官,这里带兵收拾海盗、海匪,还有支援海盗的村子,窝点等等。

    这事让吴松更快乐。

    但他明白,今个见到韩绛,自已就不得不回临安了。

    再不回去,朝廷总会问个原因。

    而且朝廷那边还有许多大事需要吴家的力量,他总是不在临安,吴家上下会有意见的。毕竟家里当家的人总是不在,许多大事没人敢作主。

    一次、两次,由韩侂胄作主可以,时间久了不合适。

    韩侂胄只不过是吴家的姑爷,是外人。

    韩绛和吴松闲聊了一会,韩绛提及:“舅父,你感觉这夷南城怎么样?”

    “哈,哈哈。暖和。”

    韩绛听吴松的回答感觉有点怪,韩绛又问了:“舅父,夷南城扩大纺纱与在广州建立大纱坊,舅父怎么看,我听说舅父近些日子不断来往于广州府与夷南城之间,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松很认真的想了想后:“广州府的蟹黄包要比夷南城的正宗,夷南城这边的厨子还没学全,不过倒有一位也算是好厨子,自已研究了新的分支,也是很好吃的。”

    这回答,韩绛懂了。

    吴松的态度就是吴家的态度。

    你们需要干什么,咱们是一家人,支持。

    但,我们不参与意见,也不会提出任何的建议。

    韩绛虽然不理解吴松为何这样作,却能够理解并且接受吴松的想法,想知道内情自已可以回去问老爹韩侂胄。

    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的。

    韩绛主动换了话题:“舅父可有品尝过另一种美食,占婆那边有一种水果饭,是混着各种果子和米一起蒸出来的,味道酸甜,很是奇特。”

    “这个好,可以尝一尝。”

    吴松并不是绝对的美食爱好者,他只是借了美食话题差开了韩绛要谈论的敏感话题。

    韩绛又问:“舅父,一同回临安吗?”

    吴松哈哈一笑:“你先回,我再去扫两个匪窝,二月底之前再回临安。”

    韩绛没再劝。

    受吴松邀请喝了点酒。

    事隔多日,韩绛再见许子良的时候,许子良象变了一个人。

    上次见,许子良纶巾、折扇、文士袍。

    这次见到许子良,穿着简单的棉袍、马甲、布头巾,最特别是他用上了韩绛发明的一样特产,袖套。

    见到韩绛的第一面,许子良就没有客气。

    “刘弥正自然是个良官,但他对夷南城的治理之法是错的。这里不是怀柔之地,要想教化蛮夷,先要让蛮夷懂得什么是规矩,他压制蓝海更是大错特错,既然不通礼教,全是野人行径,先打服了再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