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绛色大宋 > 第六三二节 韩绛超前的想法,可能有错

第六三二节 韩绛超前的想法,可能有错

的想法讲完之后,许子良足足沉思了一刻钟,然后摇了摇头:“这个,太难了,绛哥儿还是去和你岳父商量一下,这事我也会认真的思考。断然不是一年两年能出结果的,但适当的给农户减免一点田税还是有可能的。”

    韩绛看到了希望。

    许子良继续说道:“以当下的情况,用商税补农税是可行的,咱们的商税要有新的规矩,有些货物加收一倍的商税也是可行的。以户为单位,以人平均田亩来计算减免,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人口。此计,妙。”

    提到增加人口,许子良有了许多想法。

    当下,许子良又给钱皓桁写了一份公文,第一篇写的清楚,要求钱皓桁回临安坐镇。第二篇开始就写明了为韩绛代笔,提出了再次减免田税的想法、可行性,以及自已的建议,想法等等。

    许子良知道,韩绛没有疯。

    韩绛站的高度已经超过了那皇宫的顶了,有些想法自已也未必理解,但却可以思考。

    韩绛和许子良聊了大半天时间。

    韩绛也明白,自已要走的路还很长,许子良就算能理解,也不代表许子良的儿子或是家人能够理解自已对税收的定义。

    这便是动了许多大家族的切身利益。

    许子良也很谨慎,他告诉韩绛,这些话能值得相信的人不多,所以让韩绛暂时别和太多人提及,此事要有一个方案,也要一步一步来。

    韩绛认同。

    许子良又说了一句:“当然,还有另一套办法,带着宛城直接反了,在时机合适的时候,但这又有一个新问题,宛城却没有足够的人才能够面对北方,若这天下是唐末大乱的时候,也就不用想那么多了。”

    韩绛点点头:“没错,大宋不能乱。”

    许子良接了一句:“这朝堂上的权力,只能,也必须平稳的过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对。”

    韩绛感觉自已的选择没错,许子良能让自已老爹如此看重,没收一点好处,却一直辅助许子良按步就班的升职到最适合的官职上,确实有非常的眼光与才能。

    当晚,韩绛上船,舰队北上。

    韩绛下一站会在明州短暂停留,然后直接回到临安城。

    韩绛在明州停留的原因,就是在等临安城关于金国特使的相关情报。

    此时,再说鄂州这边。

    招安的圣旨已经出了,最重要的是依韩绛的要求拿到了朝廷给的两份授权书。

    头一份,禁榷交易。

    宛城拥有除盐、粮、铁之外一切朝廷所限制的禁榷交易权。盐、粮、铁依然要受到朝廷的管理。

    第二份,宛城所出产的货物,在运到临安的沿路任何人不得检查,在路上也不会停留,直接到临安,只在临安接受禁军的检查,检查的内容仅限不得有盐、粮、铁、武器、火药等物。然后,宛城的货物临安免税,也不允许任何人故意为难。

    朝廷根本就没有人在乎这两份招安之后的小要求。

    连三百万贯都给了,这点小要求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