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绛色大宋 > 第二八九节 这是刮地九尺?

第二八九节 这是刮地九尺?

:“古禹道,我记得书中有记载,是从现在武清入海。后汉时,改道由沧州入海。再后来千年之久,黄河又有多次改变,分三道入海,但都在幽州那里的海边,若夺淮入海,这怕是水灾千里。确定?”

    “确定。”韩绛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这并非人力,而是真正的大天灾。莫说现在我大宋都城在临安,就是在汴梁,这事也无能为力。时间太紧,根本没办法救。更何况,现在受灾千里是金国。我正在屯积粮食,将来准备加价五倍起卖给金国,同时收助金国南逃的难民。”

    韩绛把粮价加五倍直接就说出来了。

    这是奸商吗?

    钱泓宣还真指责不了韩绛。

    因为韩绛没给宋民加价,只是给金国加价,而且金国朝廷还要给韩绛授予一个爵位以示感激,因为在大灾之时,有粮能卖给金国,就已经是巨大的帮助了。

    钱泓宣问:“大决堤在何处?”

    韩绛抓了抓耳朵后,一看这运作,韩侂胄直接就说道:“照实讲,不要在这里想如何混过去。”

    “这个。”韩绛确实不想说。

    韩侂胄脸一沉,韩绛只好说:“第一次大决堤,应该在阳武,一夜淹了封丘。”

    钱泓宣闭着眼睛思考了一会,脑袋里已经有完整的位置与地图,又问:“那么,肯定会有第二次大决堤,位置应该在东明县,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然后水灾连绵千里,最终汇入淮水,那么淮水上流,淮水自身。”

    确实是一场超级大水灾。

    当真的韩绛说的一样,九成都在金国。

    大宋这边受灾的,只能是淮水中下流南岸,因为水势过大,或许有决堤发生,韩绛既然预测了这事,淮南东路王希吕为转运使,那么淮水中下游宋境肯定不会太严重,王希吕不会坐视大灾而不管,更何况在提前知道的情况下。

    钱泓宣侧过身:“亲家,劳烦安排一下。我挑七个钱家子弟,你调他们淮南东路北线为官,相信他们会守口如瓶,同时作好防灾救灾的准备。”

    “好,交给我。”

    韩侂胄自武转文以来,帮多少人拿到官职。

    这倒是头一次没收钱,给自家人办事。

    韩绛问:“爷爷,你不问我为什么肯定八月有水灾?”

    钱泓宣笑问:“你会回答吗?”

    “恩,会。”韩绛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钱泓宣大笑:“那答一个听听。”

    “我读过完全没修改,没删减版的推背图。”

    钱泓宣摇了摇头:“我也读过,钱家书库还有真正的原本,没什么水灾,倒是有枭雄起,金国灭。”

    韩绛闭嘴,和真正的学神说这些,自已是在作死。

    钱泓宣站了起来:“亲家,接亲的事情还有许多细节,我们这些日子倒是在常往来,今日告辞。”

    “我送您。”韩侂胄亲自为钱泓宣开了门。

    韩绛送到门口,钱泓宣挡下了他:“心意到就行了,这一路辛苦,歇着吧。”

    韩侂胄送钱泓宣离开的时候问:“要我问问绛哥儿,要一句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