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言情小说 > 余生我们不走丢 > 第五十三章 孟串儿转战券商江湖

第五十三章 孟串儿转战券商江湖

   一方面有男人的尊严在,更重要的是也不想让孟串儿有压力,本以为书火了之后改变剧本一下子就可以收个大几百万,如今这条路也被堵死了。钱,变成了最迫切最紧要的问题。

    孟串儿暗中联系了自己原来报社的老领导,仗着最早时候做财经调查记者的底子找了一份券商的工作,摇身一变变成了地宇证券的业务董事,有个外行看起来比较洋气的职业名称叫做“fa”。

    简单地说其实就是资本掮客。比如一家企业需要融资,fa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帮企业找金主,钱进到企业后按点数提成,行业惯例一般3到5个点,上下浮动较大。

    fa分为早期和晚期,孟串儿专门负责做晚期融资。也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净利润、营收、体量都到达了一定程度。

    这种融资价格比早期的贵,但是资金需求比早期大。至少每轮也是3000万到几个亿之间,那么3到5个点是非常不菲的一笔收入。

    3到5个点针对的是定增类的项目,如果换成并购,一般都是自行约定价格。

    比如一个20亿的并购一旦完成,卖方fa也许收到几百万到一千万的利润。原因在于并购总盘子太大,按点数收费卖方可能会疯。

    fa需要人脉广,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而专业与否也往往决定成败,一个fa可以用自己对企业的了解敏锐察觉符合哪家手里有钱的投资机构的品味,同时还要能在最大程度里说清楚讲明白企业的亮点。

    投资机构投资企业,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无论是想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还是想通过最终的并购或者ipo退出,本质上都是为了赚钱。

    fa的作用就是让投资机构相信投资这家企业有钱可赚,大有前景,一片蓝海。

    特别好的企业话语权强硬,不缺融资渠道只是懒得费功夫,这种情况收1个点也是屡见不鲜的;特别差的企业卖不出去,20个点也白扯。

    投资机构比猴还精,经常忽悠得企业主一愣一愣的,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资本市场里混久了的企业家把投资机构骗得团团转的也大有人在。

    总之,这个行业还是属于无本万利的,市场从来都不缺钱,这两年房地产行业受到挤压,大片三四线城市的房子有价无市,那部分热钱急于寻找投资渠道,一级市场也逐渐热了起来。

    不过尽管孟串儿本身在财经领域人脉很广,这份工作仍然对她意味着极大挑战,毕竟在媒体的时候做的是甲方。人人见了都要规规矩矩叫一声孟老师。

    现在做的,应该是丙方,因为甲方和乙方位置随着话语权强硬与否经常互换,而丙方永远不变。

    也就是甲方可以冲丙方发脾气,乙方也可以对丙方表示不满,风箱里的老鼠,两面受气。

    她接到入职的offer时还是很开心,回家做了一顿好吃的,跟于小山端杯庆祝:“来,见证下一个资本大佬的诞生!”

    于小山刚夹了一筷子红烧鱼“噗”地吐了出来,咳嗽了几声:“啥时候一个金融中介都这么牛逼了,哈哈哈。”

    “你想死啊?还不是为了养你!”

    “是是是,女王大人您辛苦了,虽然我脸比较黑算不上小白脸,但咱好歹也是靠身体吃饭的,每天把您滋润得红润健康,也算功劳一件。”

    “于小山!!!”

    他捂着肚子笑了一会儿,端起酒杯正色道:“我知道你这些日子担心钱更顾及我的面子,你的用情用心我都懂,我不担心钱是因为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现在只是懒而不是死了,再者,在你面前,面子算个屁,全当鞋垫子送你了。”

    孟串儿心下一片感慨,原来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全然瞒不过面前的这个人。

    这就是她爱的这个爷们,有洞察看穿一切的智慧,也有随心所欲的坦荡,还有对她的理解懂得和爱,就这简单几句,压在心里多日的乌云全被拨弄开了,又被拾掇得阳光明媚,信心满满。

    谁曾想,刚一入行她就遭遇了一个天雷滚滚的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