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修真小说 > 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 > 第六九九章 兵败

第六九九章 兵败

,只是想到刚才公子的话。

    若赵国不出兵,魏国就危险了。

    按说赵皇不该如此短视才是。

    魏国若被秦所吞灭,赵国又岂能安然无恙?

    饿狼吃饱了肉,但终究还是会饿的啊。

    难道是其他的原因?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在邱道雨脑海中一闪而逝,便与自家公子讨论起公主求亲的一应事宜来。

    这可是一场不可多得的大戏。

    公子想要玩,自然要玩个尽兴才是。

    就是可惜他在这方面不灵光,也想不出什么妙招。

    他到底是个用钱办事的男人。

    当年能成婚也是孩子他娘倒追的,没这种经验。

    至于公子,据他所知,如今三位少奶奶那都是自个送上门的,就连看似最难追的铁小姐,也和投怀送抱差不多。

    他老邱一向是极为鄙夷这种靠脸吃饭的行为,一点难度都没有。

    两个没有经验的男人最后能合计出什么?

    自然是什么都没合计出来。

    两人讨论了半天,觉得还是交给专业官媒来比较好,他们是裁判,就不下场干这种事了。

    ……

    皇宫。

    赵皇愤怒地将折子砸到跪倒在地的海大贵头上,怒骂道:

    “你个狗奴才,到底是怎么办事的?”

    “镇北侯身边的护卫呢?你布置的暗卫呢?人呢?他们都在哪?!”

    怒叫了好一会儿,赵皇才缓过气来,喘息问道:

    “如今镇北侯人怎么样了?有没有性命危险?还能不能为朕主持边军?”

    海大贵脸色如丧考妣,心中却是十分无辜。

    没想到这种倒霉事也遇上了。

    前不久,镇北侯府的老太君重病垂危,考虑到镇北侯对陛下的重要性,他将此事禀告给了陛下,询问要不要通知镇北侯。

    毕竟自古以来,各国都是以孝治国。

    忠孝二字,都是一般重要。

    如果老太君病死在京,而又不通知镇北侯的话,难保他心中不会生出其他想法。

    赵皇也是想到这种可能,所以一边命令宫中御医入镇北侯府府,一边令东厂暗卫将消息送到镇北军中。

    镇北侯赵奢那边收到消息,先是来了一封折子,说如今边境安稳,所以想请个假,程序倒是很到位。

    赵皇想着也是,就准了他的假。

    结果赵奢前脚刚走,后脚秦皇就斩下神话,趁势与魏国战了起来。

    赵皇又连忙令人送去消息,让赵奢回营,主持军务。

    结果人找不到了。

    他一时大怒,想着这家伙是不是为了回京故意瞒住了暗卫。

    结果半个月前,一个保护镇北侯的暗卫逃回京城,说是他们路上遇到高手袭击,被冲散了。

    而镇北侯也生死不知。

    直到前几日,东厂的探子才在京城不远处发现了镇北侯的踪迹。

    这才有了今日的情形。

    海大贵整理思绪,很快回道:“奴婢的人发现侯爷的时候,侯爷正是昏迷不醒,直到今日才醒。

    奴婢去了一趟镇北侯府,和侯爷也说了些话。

    侯爷如今的伤势很重,连床都不能下,想要恢复的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所以为陛下主持军务的话,怕是一时半会儿做不到了。

    据侯爷说,若不是一个路过的高手救下了他,他根本活不下来。

    不过那高手将他在京城外放下就离去了,侯爷也不知其身份。

    而奴婢在侯爷身边布下的暗卫,除了上一次逃回京的那人,剩下的都已殒命,也不知侯爷所言真假。

    不过侯府中的大供奉为了保护侯爷英勇战死,奴婢的人在侯爷遇袭的地点大约十里处找到其尸体。

    想来侯爷说的便是真相了。

    当时如果没有意外出现的话,侯爷恐怕早就凶多吉少。”

    海大贵知道陛下一向多疑,所以尽可能的把所有细节都说清楚。

    赵皇见海大贵说得详细,也就没再过多追究,只是眉头一蹙,自言自语道:

    “早不遇刺晚不遇刺,偏偏在秦军攻魏之时,这未免也太巧了,难道是秦国的阴谋?”

    “没了镇北侯主持边防,如今朕要调度边军,还得另派人手,倒是给了他们喘息之机。”

    “对了,海大贵,近日魏国使团那边有什么动静?”

    魏国大败,那边不可能没有反应。

    虽说他们只是一个求亲使团,但谁说求亲使团不能变成外交使团。

    这会儿魏国受创,不正是他大赵趁火打劫的时候……

    嗯,说趁火打劫有些不合适,应该叫有偿援助。

    魏国若不出点血来,赵国大军又岂能轻易调动。

    赵皇暗自思忖。

    江平当初只知赵国未能及时出手救魏,是镇北侯遇刺身亡。

    但从这看来,还有赵皇和魏国价格没谈拢的原因。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魏国没想过秦军那么凶猛,敢一路打到大梁,连价格都来不及出。

    海大贵照实回答道:

    “魏国使团那边暂时还未有动静,不过如今秦魏大战,也搅得我们大赵民心惶惶,百姓们都在传咱们大赵也要征兵了。

    所以这会儿民间的成婚人数都高了不少。”

    赵皇呵呵一笑:“这是怕朕拿他们的孩儿去做炮灰,等不及想留个种了啊。”

    海大贵干笑道:“百姓愚昧,不知陛下隆恩。”

    “别拍马屁了,既然百姓们成婚,那朕也不能落后了。越是如此,百姓们越需要一场热闹来稳定民心,宁儿的亲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江平这些日子可还安稳,对朕任命他为宁儿主持婚事可有怨言?”赵皇问道。

    海大贵道:“江大人最近新开了一家天下第一楼,近些日子都在那儿厮混。

    对于陛下的吩咐,他倒是没什么怨言,反而为公主的婚事忙前忙后,似乎乐在其中。

    不过由于陛下说要为公主天下招亲的缘故,如今榜文正逐步张贴至全国。

    据手下人回报,大概需要半年时间,到时候京中才会汇聚天下最优秀的未婚男子被公主挑选。”

    赵皇微微颌首,便不再说话。

    这事也不过是他兴之所至,既然江平安稳,他也就不多问了。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选定一个合适的人选去接替镇北侯的位置。

    他不可能真的看着秦国在他眼皮子底下吃下魏国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