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言情小说 > 南山相思梨花落问佳期 > 第七章 慈母之心的丽妃娘娘

第七章 慈母之心的丽妃娘娘

:“母妃有所不知,儿臣这养病的一年来,几乎日日躺在床上,哪里起过这般早。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丽妃闻言,立刻又心疼起儿子来:“确实已经痊愈了么?可还有何不适之处?”

    “母妃宽心,自然是已经大好了,多亏了嫣然的精心照料。儿臣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了。”白盛说着,挑了挑眉。

    “难得赫连姑娘不嫌弃,”丽妃道,“本宫这个儿子,也就这幅皮囊还看得过去,其余也没什么拿得出手了,委屈赫连姑娘了。”

    “十二殿下玉树临风才智过人,是民女高攀了。”赫连嫣然起身行礼道。

    “赫连姑娘快快免礼。本宫的眼神大不如前,你可否近前来,让本宫瞧仔细些。”

    “民女遵旨。”赫连嫣然行至丽妃面前丈余处。

    “再近前些。”丽妃冲她招手,道。

    “民女遵旨。”赫连嫣然又向前一尺有余。

    丽妃站起身,搭着宫女的手径直走到赫连嫣然面前,拉起她的手,道:“赫连姑娘不必拘束,本宫只是想好好看看你。”

    赫连嫣然闻言掀起了眼帘,望向丽妃。入目便是一张极美的芙蓉面,明艳秀丽,令人痴迷,眉梢眼角虽已有了些许岁月的痕迹,却更添风韵。

    略显苍白的面色以及瘦削的身材,又多了几分病娇之美,惹人怜爱。白盛与她有四五分相像。

    其实,白盛的长相更肖皇帝,那本是一张冷硬阴鸷的面孔,但承自丽妃的柔美眼唇,却巧妙的与之融合在一起,变为一种柔和多情又不失男子阳刚之气的独特的俊美之相。

    丽妃在看清赫连嫣然的双眼时,暗暗吃了一惊。

    黝黑明亮的眸子,无悲无喜,仿佛寺庙里烟火缭绕中的塑像,静静地看着这人间俗世;又像夜空中高挂的皎皎明月,遥遥俯瞰着脚下的万丈红尘。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千年万年,她始终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样的女子,她竟半分也无法看透。

    赫连嫣然垂下眼帘,遮去眼中凉薄之色,丽妃这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放开了赫连嫣然的手。

    赫连嫣然伸手入袖,取出一只小巧的青釉罐,俯身双手托承:“民女听闻娘娘贵体微恙,今日观娘娘气色,疑是思虑略重所致。

    民女献上赫连一族秘制‘宁神膏’,每日取指尖大小,午时涂于少海穴,卯时涂于尺泽穴,任意时刻涂于合谷穴,晨起及睡前涂于章门穴,按揉至微热。

    此物可宁静心神,清脏腑之火,疏郁结之气,助娘娘食之有味,夜能安寝。”

    丽妃掩去方才的尴尬神色,温声道:“赫连姑娘多礼了。昨日已得了姑娘的好东西,今日怎好再收这等贵重之物?”

    “娘娘是十二殿下至亲,与旁人自是不同。”赫连嫣然恭敬地托着罐子,身形纹丝未动,“还请娘娘开恩收下,民女感激不尽。”

    白盛起身踱步上前,拿起青釉罐递到丽妃近身宫女手中,问道:“赫连姑娘方才所说的时辰和用法都记下了?”

    “回禀殿下,都记住了。”

    白盛点点头,扶起赫连嫣然,对丽妃道:“这是嫣然的一番心意,母妃只管收下便是。

    日后便是一家人了,嫣然此举是向母妃尽孝,也是为儿臣分忧。母妃身子康健,儿臣才能放心。”

    “既如此,母妃收下便是。”丽妃不再推辞,从腕上褪下一只成色极好的白玉镯,拉起赫连嫣然的手套在她腕上,道“本宫知道赫连姑娘家里什么奇珍异宝都有,寻常物件自难入眼。这只玉镯是本宫贴身多年之物,代表着本宫对你的喜爱之情,还望你不要嫌弃。”

    “母妃连从不离身的玉镯都舍得送,必是对这个准儿媳十分满意了。”白盛笑得有些得意,“妙极妙极,从此婆媳和睦,家宅安宁,母慈妻贤,天下太平。”

    白盛的一番话,惹得殿中众人皆忍俊不禁。

    唯有赫连嫣然面色如常,淡淡道:“民女多谢娘娘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