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寡妇村的男主任全集 >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

回来的洋布、洋瓷脸盆、洋糖洋火j乎被一抢而光,过去繁华的凤栖街显得萧条了许多,叫驴子酒馆也很少有客人进餐,可是那y铺的生意却异常火爆,前来看病抓y的病人络绎不绝,过去农户人家有病不看,y抗着(主要是看不起),现在那西yp子好像不太贵,大家都能吃得起。特别是那止痛p,功效奇特,不管你那里疼痛,只要吃一p,就能y到病除,仁丹、清凉油、止痛p成了凤栖人f孺皆知的名y,进回来多少都能卖完。尽管止痛p原来一分钱两p,现在五分钱一p,价格上涨了十倍,买的人仍然很多。铁算盘戴着老花镜穿着府绸衫子坐在帐桌前算账收钱,停一会儿嘴对着茶壶喝一口茶,得意非凡。

    过了一段时日,钱先生的儿子来凤栖看望老爹,对李明秋和铁算盘说,他爹年纪大了,常年四季在外边儿子们有点不放心,想让老爹爹告老还乡。那钱先生还有点不想走,耐不住儿子的苦苦哀求,父子俩打点行囊,李明秋苦留不住,只得设家宴为钱先生送行。送走钱先生后济世堂又缺少了坐堂的中医,铁算盘和李明秋商议,感觉到找一个知根知底的老中医坐堂确实不易,叔侄俩盘算了j天,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那郭善人请回来。于是李明秋骑上马,不辞辛苦来到郭宇村,请郭善人出山。

    那郭善人正被一摊子家事折腾得焦头烂额,巴不得离家出走,可那牡丹红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回凤栖,凤栖是牡丹红的一块伤心之地。郭善人跟牡丹红经过j天的争吵,最后达成了一个折中协议,郭善人答应每过十天回一次家,儿子已经岁了,当年在省党部当秘书的屈克胜老先生四处活动,在凤栖设立了第一所公立小学,郭全发已经把大儿子郭文涛、二儿子郭文选送到公立小学学习,郭善人的儿子之所以没有去公立小学学习,主要是在县城没有吃饭的地方,郭全发曾经劝说爹爹让三个孩子全在岳父叫驴子的酒馆吃饭,无奈牡丹红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无论如何也不让三个孩子呆在一起。这样一来两全齐美,郭善人在y铺坐堂,儿子郭全中就可以去县城学习。

    只是家里只留下牡丹红一个,郭善人有点不太放心。事已至此他也顾不了许多,心想走一步看一步,过一段时间牡丹红愿意了,再把她接到县城里,当年那个nv人已经三十多岁,虽然没有经过风吹雨淋,但也算历经磨难,已经红颜不再,失去了当年的风韵,应当有所收心。加之牡丹红在郭宇村人缘不佳,基本上没有人跟她来往,郭善人想,牡丹红今非昔比,不会翻起什么大l。

    从郭宇村临走的前一天晚上,郭善人第一次来到儿子郭全发家门口,隔着木栅栏,看见郭全发一家七口正在院子里乘凉(郭全发又添了一个儿子叫郭文华)。郭全发看见爹过来,站起身,让爹进屋坐。郭善人站在栅栏门外,对全发说:全发,你出来一下,爹有两句话。

    郭全发跟着爹出来,父子俩站在村中间的老槐树下,郭善人说话时有点哽咽:全发,爹明天早晨就去凤栖,到咱家早先的y铺去坐堂。我想……无论过去谁对谁错,咱们之间的恩恩怨怨都应当一笔勾销。

    郭全发不知道爹说这话是啥意思,对爹说:我以前从来对爹没有生过任何怨气,以后也不会对爹有任何怨气。你明天走时,要不要我去送你?

    郭善人说:我明天跟你兄弟全中一起去凤栖,全中要念书,再不能耽搁。全中他妈不愿意跟我们同去,把她一个人留在郭宇村就要你来照看,最起每天要给她挑一担水。

    郭全发非常爽快地答应,那没问题,烧柴担水全由我来承当,爹你就放心去吧。另外,郭全发说这句话时有点凄然:顺便打探我爷爷的消息,爷爷离家已经十年了,杳无音信……郭全发说不下去了,转过身一边走一边檫眼泪。

    看见儿子扭头而去的身影,郭善人心情沉重,他最初只想气一气老爷子,并没有想到老爹爹竟然离家出走,而且一走就是十年,假如老爹爹健在,已经七十有三,人活七十古来稀,不知道老爹爹是否还在人间?

    唉——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一步踏错终生遗憾!从老爷爷开始,到郭善人这一辈已经四代单传,儿子郭全发彻底扭转了郭家j代独苗的局面,郭善人已经有了四个孙子一个孙nv,应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还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这种局面究竟是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