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其它小说 > 再啟人生之重生七四 > 第四十五章 叫改,就是叫別去人改

第四十五章 叫改,就是叫別去人改

    第二天醒來以後,何育華慢慢的爬起來,長久以來的固定習慣,生理時鐘已經養成了,即便他在日本,也是會每天早起,做做運動。固定的到了新公園,跟師父、丁爺爺問過好,打了一套拳,跟丁爺爺交換了一下日本投資的狀況。

    今天,公園內,竟然有人在教大家做帶動唱,台灣現在很風行帶動唱,據是一位戴姓老師發明的。何育華感覺這種一邊放著歌,一邊跟著擺來擺去,像跳舞又不是跳舞的動作,讓他智商降到了幼稚園的程度。這種全民低智商運動台灣還要流行很多年。

    吃完早餐,何育華開始翻舊報紙,想要知道有台灣發生什麼大小事情。 翻到了12月11日那天,看到了一則新聞。這件事情他前生是知道的,可是當初他顯然沒有留意過哪一天,以至於行事曆上,沒給星號提醒。

    每年的12月10日是諾貝爾獎頒獎的日子,在這一天台灣的李遠哲博士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第一位穫得此項殊榮的台灣人。因首先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而獲獎。

    李遠哲博士,新竹人,父親是畫家李澤籓,何育華記得是因為他看過一篇李遠哲的小故事,他考大學前,很悠哉,沒有一般考生得緊張感,李父問他,他不怕考不上嗎?李遠哲回答,一定考的上,如果他考不上,爸爸應該很高興,台灣有幾百個比他更優秀得人才,結果呢,他當然是考上了,清大化學系。

    何育華知道在過大約八年左右,李遠哲會應聘回台,進入中科院,接任中科院院長一職。那時候何育華還挺高興的,對李遠哲很佩服,獲得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願意回台灣做貢獻,真是了不起。本來一段時間他都默默的研究,後來陳上台,李遠哲比較有參與政治活動,多次力挺阿扁。在阿扁的支持下,他也推動進行台灣的教育改革,台灣開始步上慢長的教改之路。

    李遠哲是台灣長大,念到博士班才出國,對台灣的教育算是很瞭解了,對國外教育也有很深刻的體會。可是他畢竟不是教育專家,歷經了數代的教育部長,每位部長都是信心滿滿,懷抱雄心壯志的上台,設計了很多教改方案,可是改來改去,到最後都是黯然下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台灣的教改,是持續十多年的,一邊≈uot;叫≈uot;罵,一邊≈uot;改≈uot;。可憐的學生,痛苦的家長,傷心的教育部長。不過也不是沒有成果,何育華也是感覺到,雖然教改後,當初目標希望讓補習班關門的願景沒有實現,可是國中小學生的課程稍微比較多元化了一點,跟八十年代的台灣相比的話。

    在何育華個人感覺上,李遠哲應該是位改革者,希望位台灣的教育事業盡一份心力。不過讓人失望的是阿扁,阿扁上台背負了很多台灣人民對國民黨過去貪腐的不滿,承擔了人民對改革的希望,可惜阿扁上台,幹得最好的就是撈錢了。

    吃完早餐,略為翻過舊報紙,何育華開始整理行李。將裡面的禮物拿出來,何育多次往來日本了,他也沒給父母在買什麼禮物,給弟弟的還是幾片卡帶,其實這些遊戲台灣也有賣,可是台灣賣得也是日文版,另外就是他日本帶回來的,聽起來好像比較貴重。給妹妹的是女兒節娃娃。起來小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很恐怖,只要他有興趣。弟弟已經上幼稚園了中班了,其實是幼稚園,不如是托兒所,現在的幼稚園好像還沒有向後世那樣,又標榜什麼雙語教學,或是啟發式教育,現在的幼稚園也不過就是學前班,會提前教你一些國小的課程,既然有課程就會有教育。

    弟弟的老師已經跟家長反應,讓弟弟少打一點電動玩具,因為他的日文已經快要跟的上他的國語程度了,經常在作業裡面冒出日文出來。何育華也覺得很恐怖,不過就教了他幾天,他就可以靠日文的勇者鬥惡龍,和他中文的腳本把日文學起來。也許我這弟弟也是個天才也不定。

    妹妹雖然日文沒有弟弟那麼好,不過她還懂一點英文。因為她很愛跟哥哥,當跟屁蟲。這點和何育華記憶中的妹妹很不像,可能以前他都太沒有哥哥的樣子,所以妹妹個性比較強勢,比較獨立。現在的妹妹就很愛黏哥哥,也跟著他學英文和日語。

    何育華從禮物中翻出了樣東西,救出了門。h,好久不見,原來何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