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以杀为题

第二百六十六章 以杀为题

首,再由郑先生和蔡先生等名家现场评定,如此当为文坛之盛举也。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闻言,姬溪立刻想要阻止,却无奈何许昭话音刚落,刘协便已经拍手称快,同意并赞许了许昭的提议。

    姬溪无计可施,确实有些急了,不成想,刘协这时候却想起姬溪来了,之间他兴奋的转头对姬溪说:“太傅,徐先生的提议甚得朕心,但朕终归年纪尚小,末学后进难做师表,而太傅劳苦功高,眼下这太平大多是太傅的功劳,朕感念太傅之德,故请太傅代朕出题可好?”

    刘协是好心,但姬溪此时哪有心情去理会刘协的好心,是以阴沉着脸准备回绝,可回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脑中忽的灵光一闪,计上心头,于是乎,姬溪阴笑着看了许昭一眼,大笑道:“既如此,臣却之不恭了。”

    刘协亦笑曰:“甚好。”

    许昭也笑:“如此也好,请姬太傅出题吧。”

    姬溪笑曰:“我姬溪从军多年,百战沙场,乃一莽夫耳。然,许是杀戮过多,常辗转难眠,每及于此,便思及何者为杀,终日彷徨而所得甚少也。恰此盛会,便以杀为题,望诸位文豪为我解惑。且有一曲拙词,请诸君指正。”

    此话一说,满堂皆惊,亭内一时寂静无声,谁也没有想到姬溪竟会以杀为题。

    要知道,参加这诗会的都是文人,平时连个鸡都没有杀过,更别说上过战场杀敌。

    可以说,参加这场诗会的大多数人,连什么是杀都不知道,连题都破不了。

    刘协率先说:“这不好吧。”

    姬溪笑道:“为何不好呢?”

    蔡邕出言曰:“我等所学者,乃治国之道,乃仁义之德,以杀为题,与我等所学相悖,当然不妥。”

    在这个当口,姬溪是绝对不能退让的,哪怕站出来的是蔡邕,是以姬溪针锋相对道:“治国?仁义?没有军士戎马,没有是尸山杀戮,尔等何谈治国?尔等何谈仁义?”

    蔡邕面有恼色:“这世间便是有太多的尸山杀戮,如此才国之不国,仁义不存。”

    姬溪嘲讽道:“蔡尚书何不去与那曹操,袁绍,孙坚说说。”

    蔡邕气极,怒目瞪着姬溪,再瞪向吕春,以为很明显,要吕春帮忙说话。

    然而此时的吕春却面色煞白,双眼似有血丝,正死死的盯着发起提议的许昭,对蔡邕的目光根本就没有察觉。

    吕春何等奇才,许昭提议天子题诗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已是不该,待到许昭又提议在场士子比诗,吕春终于觉得有些不妥,而姬溪的强烈反击立刻让吕春醒悟过来许昭在设局,其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这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令吕春颇为自责,此时正绞尽脑汁的思考着怎么破局,正考虑着姬溪此时所为破局的可能性,莫说没有看到蔡邕的注视,便是看到了也不会有丝毫相助,反而会毫不犹豫的站到蔡邕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