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九十章 弄巧成拙遗千古

第九十章 弄巧成拙遗千古

。幸而天佑大汉,天佑丞相,末将尺寸之力,竟能再夺涅阳。本想与吕将军南北相望,夹击宛城。却不料袁术驻兵内乡,兵锋所指,乃为关,末将恐其洞开关中门户,有负丞相重托,便进攻内乡,至儿郎伤亡殆尽,然终退袁胤等辈。”

    这一番话,姬溪说的是慷慨激昂,听之波澜壮阔,最后,竟是硬生生的挤出了两行老泪,把自己都感动坏了,而他所期待的效果也显现了出来,满堂诸公尽皆悲切,同情的目光具皆落在了姬溪的身上,便是薄情寡恩的董卓,也由衷的宽慰说:“桓德呕心泣血,乃当世之楷模,某知你苦楚,但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桓德不必挂怀。”

    姬溪心中暗笑,面上兀自悲切,继而说:“其时,末将万念俱灰,思及死去的数千儿郎,更是五内俱焚,便与我弟云虎相携至宛城楼下,只想着痛骂反贼,杀他一二,纵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

    董卓大惊曰:“哎呀,桓德何故萌生死志,幸而此番无恙,否则我大汉,无异于失一柱石,咱家也会痛失一臂啊。”

    瞧瞧,什么才叫能说会道,姬溪当为楷模,就这几句话的功夫,人家在董卓心中的地位不断的攀升,从忠肝义胆,到众将楷模,而后竟至护国柱石了。

    打铁要趁热,姬溪继续说:“末将没想到的是,袁术老贼的气量竟如此狭小,被末将羞辱一番,竟至于率兵两万,出城追杀,末将本想与之同归于尽,但忽的灵光一闪,福至心灵,暗想袁术龟缩城内,应为吕将军按兵不动之症结,此番气盛而出兵,岂不是天赐良机。故,折而直奔南召,与吕将军会和。吕将军当机立断,举全城之兵,掩杀而去,直袭南阳。”

    说罢,不给董卓任何反应的时间,铿锵一跪,悲呼道:“请丞相治罪,末将实在是没有想到孙坚老贼会趁南召空虚,趁机突袭洛阳啊。溪思虑不周,本想为丞相彻底的解决南阳袁术之忧,却不料祸引东水,置丞相于险境,溪百死莫赎,甘愿领罪。”

    瞧瞧人家这罪认的,那可真叫个绝了,满口实话,却只说自己没想到孙坚会进攻洛阳,却绝口不提是自己建议吕布举全军之力进攻宛城,且就算吕布事后提及此事,也不会有人鸟他,你是主帅,人家的建议你不会自己权衡吗,现在出事了,你就想把责任推到手下人身上,你是蠢材吗?就算你是蠢材,难道我们要跟着你一起当蠢材吗?

    可以说,今日姬溪的这一番对答,意义深远。

    其一,将吕布有可能带来的指摘彻底堵死。

    其二,赢得了董卓发自内心的赏识,且因为昨日存心相救的基础,姬溪在董卓心中的地位直线上升,这一点,从董卓亲自起身将姬溪扶起便可见一般。

    董卓长叹曰:“桓德何罪之有,不但无罪,还有大功,想这一月有余,桓德数次死里逃生,忠肝义胆,可昭日月,某铭感五内,若满堂诸公皆如桓德,何愁那十八路宵小之患。”

    姬溪哽咽道:“丞相大恩,若再生父母,溪万死难报万一。”

    这句“再生父母”,把董卓感动坏了,他说:“桓德,切勿如此说,咱家见你甚是亲切,这样吧,便收你做义子如何?”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鄙夷者有之,仇恨者有之,羡慕者更有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姬溪呢,心里面第一时间大骂:谁他娘的跟你亲切,老子死也不答应。这般心中大骂的姬溪,身体却截然相反的跪下,磕头便拜,口中曰:“儿姬溪,参见义父,祝义父洪福齐天,廓清寰宇。”

    董卓大笑曰:“甚好,甚好,得子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