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汉末之奇谋 > 第四十一章 自称劳碌却堪闲

第四十一章 自称劳碌却堪闲

此,那就请宋掌柜多加操劳,我静待佳音了。”

    宋掌柜赶紧排着胸脯保证。

    接着,又闲谈几句,姬溪便要告辞离开,不成想,姬渊却不愿意走,对姬溪说:“哥,你先回去吧,我留在这里收拾收拾,要不先把锻造炉给砌好吧。”

    姬溪翻了翻白眼,道:“随你便。”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去。

    独自回到县寺,从西门进,穿过庭院,来到了前面的正堂。

    正堂的很热闹,十来个佐吏进进出出,将一筒筒竹简放到吕春和姬昀的案台上,看着那摞的高高的竹简,姬溪忽然想起来,这个时代应该已经有了纸啊,怎么来到这里一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呢?

    于是,便问吕春:“文封兄,可知道蔡伦?”

    吕春正在埋头整理着卷宗,改造蓝田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方方面面的细节更是浩如繁星,不得不聚精会神,是以骤然听到姬溪的问话,竟是没有回过神来,随口答道:“不知。”

    姬溪一愣,这么大牌的人物你竟然不知道,难道是我记错了,蔡伦不是东汉的人物?

    姬昀的话打消了姬溪的疑虑,他直接说:“可是明帝时期的龙亭候,蔡伦?”

    姬昀这么一说,吕春也回过神来,也问:“那个创了造纸术的蔡伦?”

    嘿,原来你们都知道啊,那就好办了,姬溪又问:“既然你们知道造纸术,为何不用呢?用纸张岂不是比用竹简方便快捷的多?”

    吕春疑惑的道:“只是听闻有造纸术这回事,却从未见过,更不知其制作方法,如何能用?”

    姬昀也问:“难道大哥见过那东西?”

    姬溪一听,顿时乐了,原来不是没有,而是还没有普及,或许已经普及了,可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又失传了,这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姬溪决定把造纸术改良普及起来,也算是为文明的发展做些贡献。

    于是,姬溪说:“我当然见过,而且还知道造纸术的具体方法,你们放心,给我点时间,我定能把纸张造出来。”

    姬溪本觉得,这一大一小两个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定会大喜的,可是,二人的反应却很是淡然,只是无所谓的说:“哦,好。”

    这般的反应,直接把姬溪给弄愣了,这就没了?又不死心的问:“你们难道看不出来造纸术的伟大吗?”

    吕春重新把头埋进案卷,说:“造纸术是否伟大我也不知,我知道的是,姬县令现在应该操心怎么把那四万石粮草给胡轸送去,而不是操心那造纸术。”

    姬溪一滞,有心想大吼:“你们没有远见。”可看着两人无所谓的神情,便知道说出来也没什么用,于是,瞬间神情萧然,大有天下之大,恨无知己之感。

    这样一来,语气也萧条了很多,说:“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吗?明天就能出发啦?有什么好操心的?”

    姬昀无奈的提醒道:“大哥,你莫不是想让百姓们为你送粮草吧?”

    姬溪脱口便道:“那当然不行,让张统带人去。”

    姬昀道:“张叔前几日就出门带人干活去了,这几日的回不来的,而且,开山队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出城干活去了。”

    姬溪一愣,诧异的问:“什么?谁让张统出去的,怎么这么没有大局观?”

    姬昀翻着白眼,说:“大哥,是你啊。”

    闻言,姬溪话锋一转,再也不提张统,反而问:“那现在县寺中带甲者还有多少?”

    姬昀答:“十三人。”

    姬溪嘀咕着,片刻后道:“十三人就十三人吧,让百姓们拉车,十三人护送,我再让云虎随行,徐启管事,万无一失。”

    姬昀“噢”了一声,便再也不理会姬溪,转而和吕春商量起了事情,姬溪听了几句,发现没自己什么事情了,人家说的面面俱到,根本就不给自己说几句真知灼见的机会。

    姬溪顿了顿脚,转头就走出了正堂,没正事的随意闲转,转着转着就见到了姬月,姬溪说:“午饭做好了没啊,我饿了。”

    姬月白了他一眼,根本就不理他,招呼着几个民夫挑起十来个大箱子就走了出去,留下姬溪呆愣当场。

    身后,姬蔓走过来,对姬溪说:“大哥,你现在千万别招惹大姐,这十来日的功夫就要把婚事筹备好,里里外外的都要大姐出面,大姐正烦着呢。”

    姬溪大怒:“再烦也得做饭啊,不做饭我吃什么去,她累,我就不累吗,不给我饭吃,当心我撂挑子不干了。”

    姬蔓说:“要不,大哥说说,你做了什么事情,竟劳累至此?”

    姬溪张开口,想说些什么,可思来想去,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做,于是乎,大言不惭的道:“为兄在总览大局。”

    姬蔓娇笑道:“大哥,你脸皮真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