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IT女孩的悲惨穿越 > 养牲口是很难得

养牲口是很难得

    有一句滥白的话——我猜得到这样的开始,却猜不到这样的结局。田阿花到了此时才深刻理解了这句话,才深刻理解了啥叫有群众基础的流行。

    那天,田阿花和耿婶买来了鸡仔和猪仔,毛茸茸黄莹莹的小鸡在木栅栏里啾啾地叫,粉红的小猪仔躺在旁边的栅栏里面直哼哼。田阿花看着他们,脸上乐开了花。当天什么都不干,搬着凳子坐在栏杆旁,脑袋驾在胳膊上,眯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畅想着自己的未来。等小鸡长大了了生小鸡,小猪长大了生小猪,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滚滚而来。以后家里的几亩地,1亩种粮食够吃,1亩种蔬菜纯天然无污染啊,再种上2亩油菜花,剩下一亩种什么呢,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什么稀有植物,买来种种。越想越美好,越想约开心,仿佛已经见到了自己坐着摇椅,柱子在旁边递着葡萄,兄弟俩一个举着遮阳伞,一个扇着扇子,太上皇的日子好幸福啊。快点快点长大吧~~~

    于是,我们的小鸡和小猪就在田阿花的心心念念种长大了,悲剧也就开始了。毛茸茸的小鸡长成了到处拉屎的母鸡,还有一只是见什么都啄的公鸡。两只猪更是可怕,3个月的时间已经长到了100来斤了,除了刺耳的哼哼声,猪圈还散发出阵阵的臭味。3个月鸡蛋没见到,却踩了无数次的鸡屎,家里的被子衣服里都散发出家禽的味道,有次连窝窝头里面都夹着根鸡毛。

    三个月其实过的很快,田阿花跟在田大、田二身后不停地补充着各种基本的生活知识。在入冬之前,田大又在田里施了肥,灌了水。剩下的就是明年开春了。现在家里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那些家畜上面了。

    猪仔虽贵,但是养起来容易。鸡仔却要好好照顾,一个不小心就会生病,甚至死亡。田大在这方面真的是把好手。初始的时候,他先挖了个坑,将猪粪混上麦糠铺在坑底,上面盖上青草,经常往坑里淋些水,几天过后坑里就生出了虫子和蚯蚓。将这些虫子当做小鸡的饲料,可以减少小鸡生病,更容易长大。初始的时候还得注意投食的量,如果吃太饱,小鸡还会消化不良,,吃太少影响发育。每次喂食还得盯着,防止小鸡们为了抢食而彼此啄斗。中间还给小鸡做了2次防病。知道要给小鸡防病,田阿花觉得特别好奇,这个年代难道也有了驱虫药?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用麻油沁泡了麦麸,给小鸡吃。田大说,这些都是他爹交给他的,养鸡的都是知道的。小鸡的饮水也一样要注意,必须是温水,如果太冷小鸡就容易生病。一直养到2个多月,才稍微安心一些。这时候田阿花才知道自己真的没多少斤两,如果没有田大在,估计会养鸡养到血本无归。

    小鸡才刚刚放心一点,田大和田二已经开始准备给这些家畜过冬了。初始的时候田阿花以为弄个圈把他们圈起来就好了,直到兄弟俩提醒才知道,原来动物过冬要准备那么多。田二这些日子已经编好了很多的草帘子,田大用砖盖好了棚子,将黄沙晒干了,铺在鸡棚里面,上面垫上干草。田二把草帘子一层层的盖上去保暖,门上也挂上草帘子。田二手艺很好,草帘子编的又厚又密,田阿花还想跟田二要两条冬天当褥子用。

    田二看着他笑笑说:“小姐这是说什么,小姐和少爷的铺盖,小的会另行准备的。”

    田阿花脸红了红,说:“我可不是想跟这些畜生争东西,是因为你手艺太好了。”

    这些日子3人一直跟着柱子学习三字经,这些东西田阿花学习起来是很容易的,只需要将所知道的和眼前的繁体字合体就好了,她基本就是听一遍过后就开始自己看着柱子的书,拿着小棍在黄沙上练习繁体字的写法。对于这一点,兄弟俩和柱子几乎将田阿花当成了文曲星下凡。对柱子来说,自己习了半年的书册,姐姐一个晚上就会背了,这不是文曲星下凡是什么。对于兄弟俩更是,他们都还没有闹明白究竟在学什么,小姐居然看一遍就背会了。3人看着田阿花的目光中隐隐有些敬意。

    田大、田二从来没有学过,写字更是困难,初始的时候柱子照着先生的方法,他读一句,兄弟俩跟着讲一句。然后让兄弟俩自己读,讲句子背起来。他俩初始可以跟着柱子读,但是读完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他们又不认识字,只能靠着脑袋记得那些音节。柱子很理解两人,自己当初为了背好三字经,可没有少吃先生的戒尺。兄弟俩也曾经路过过学堂,也明白学堂的先生都是这么教的,只是自己决定暗下苦功。

    晚上学习,白天照料田地和家畜,因为感恩主人,白天的活做得更加认真,渐渐地不再仅仅为了读书的机会,而是真心的想要为主人谋划更好的生活。认真教书的少爷,和勤勤恳恳还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小姐。小姐说为了方便学习,让他们跟着一起吃饭,名份上虽然是主仆,却隐隐有了亲情的的成份。

    田阿花一直感受着这种变化,她不是没有看到兄弟俩的努力,只是现在的日子渐渐开始习惯,这段时间实在是太累了,就这样让她好好休息一下,歇歇自己,好好歇歇——

    我是时间跳跃的分界线——

    转眼就到了年关了,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收益,基本所有节日都从简了。田家村的冬天异常的寒冷,田阿花和柱子穿的都是往年的棉衣,田大田二穿的也是父亲的旧衣。从入冬开始,田大就把家里的棉被,棉袄拿出来,拆了重新套了一遍,虽说都是旧棉旧布,用起来却也十分暖和。

    入冬前,田大带着一家人开始准备家畜们过冬的饲料,将割来的草混了着麦麸高粱进行发酵,以供冬天使用,入冬后又忙着搜集柴火,稍微空闲的时候,带着柱子和田二一起去河里摸鱼,倒也抓了不少回来。送给耿婶几条,田大将吃不完的鱼风干后磨成了鱼粉,每次做菜都用上一点,让菜里带点荤腥。3个月的时间兄弟俩刚刚背完了三字经,开始抄写习字。对于三字经里浅显的文字,他们能够理解,但是稍微有些文言的东西,就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了。柱子自己其实也并不太明白,但是先生说过,只要多读多背,以后渐渐就会明白了。田阿花并没有参与柱子的教学,仅是在旁指点他们笔画书写的顺序。对于没懂事就开始上幼儿园的田阿花来说,字其实应该是看到了就知道怎么写,直到兄弟俩用了整整2周的时间都没有办法写好“人之初,性本善”的时候,她才明白,理所当然的笔顺,在没有学过写字的人眼里是那么困难。但是兄弟俩却是那样的兴高采烈的重复着这样枯燥的学习,抄写,对照,再抹平。再要有空闲,就在不停的重复着这些动作。因为紧张,田大甚至在写的过程中握断了好几根木棍。

    大年三十的时候,田阿花搬出柱子之前的笔墨,拿出裁好的红纸,让柱子和田大田二写春联。

    “小姐,小的和田二只是初识得几个大字。这春联时再是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