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奸诈人生 > 第 55 部分

第 55 部分

的陈xx,坦白的说,他也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演员,演技没得挑,而且在所有的演员之中,其博学以及对待电影艺术的认真执着,都堪称一个楷模。本身就长的非常儒雅,虽然四十多岁的年纪了,但是无论如何都是那种让女人会十分喜欢的类型。

    等到彼得终于将滔滔不绝之语说完,我也了解了整个的过程。基本上,这是一个成功到爆棚的记者招待会。国内跟好莱坞的合作已经数不胜数,但是在南京毕竟还是比较稀罕的事情,这又如何能让南京的记者不觉得自己捞到了一个好新闻?况且,现场还有一个获奖无数好评潮涌的男主角,加上一个息影两年却因为这部戏重新出山的戛纳影后,再加上豪华的配角班底,足以让任何一个娱乐记者兴奋异常。

    想必,明天一早的各家报纸,都会在娱乐版对此争相报导,而且通达的名字也会一次次的被挂在报纸上,这无疑对于我们接下来的网络游戏发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跟彼得又聊了几句,我说,“彼得,带我过去跟男女主角聊几句吧……”

    彼得夸张的拍了拍脑门,“我怎么忘记了这件事情,走吧,刚才陈xx就问了我好几遍,中方的投资人什么时候到来呢!”

    我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彼得,你在记者招待会上没有把我的名字说出去吧?”

    彼得瞪了我一眼,“石,你太不信任我了。你既然嘱咐过我,只允许我使用通达公司的名誉,我就绝对不会把你的名字公布于众的。对于隐私权,我们美国人格外的尊重。这是你的隐私,没有你同意,我是不会公布给媒体的。”

    “抱歉,我只是有些个人原因。不方便,所以才多问了一句。”

    彼得开心的笑了,“没关系,用你们中国话说,我们是……哥……们……儿。”我被彼得蹩脚的中文发音又给逗笑了。

    又往前走了几步,我们已经站在了陈xx和楚楚的面前。

    我含笑伸出手,“你好,我叫石磊。”

    陈xx稍稍有些意外。但是很快笑着跟我说,“你好你好,刚才一直都在跟安妮说到你,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看到你这么年轻,未免还是有些意外。”

    我们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感谢你接拍这个片子,而且我们的片酬并不高,说起来我真的有些过意不去。”

    不得不说,陈xx跟他在荧屏上塑造的形象相去不远,都是那么的儒雅。他淡淡的一笑。“我现在本来就很少拍电影。如果不是本子吸引我,我也不会答应。这个片子的档期正好在过年前后,我本来都答应妻子和女儿陪她们一起过年的。结果……呵呵,完全是本子好的缘故,加上我本人对于后唐这段历史非常的有兴趣,你还帮我找了个这么好的对手演员,我要是不接自己这辈子都会觉得后悔的。”

    “那我就不多说客气的话了,谢谢陈先生。”

    “哈哈,客气客气。”

    彼此寒暄几句,也就了事,接下来跟剧组的其他成员也一一的见了见面,彼此客套的寒暄。跟其他所有的应酬没有什么区别了。

    颐和路也不总是那么安静,我总是记得小时候有一段时间颐和路好像是半封闭式管理的,晚上八点以后不允许没有通行证的车辆进入或者路过。这在当时被我视为不平等条例,或者说干脆就是违法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似乎不单应该禁止没有通行证的车辆在晚八点以后进入,而且应该全天候禁止,为了防止不公平待遇过于显得特权化,可以让每一个门牌号下只派发不超过一张通行证为上限,这样就真的可以实现对于这个民国建筑群最大限度的保护了。

    就这样想着心思。我已经将车开到了朱世灿的家门口。

    敲敲门,他家的老管家拉开了门,看到是我,侧身微笑着将我让了进去一一他跟我其实已经很熟悉了。

    老管家高声喊了一嗓子,“十三少,石磊先生来找你了。”

    我听到里边朱世灿应了一声,然后老管家佝偻着背继续拿起了墙角的大剪子修剪花草。

    进去之后,朱世灿也刚好从楼上下来,肩膀上很随意的搭着一件外套。

    “你先坐,我给你倒杯水去……”说着打了个哈欠,“不好意思,刚才睡了一会儿。”

    我点点头,看了看时间,两点刚过,想着现在到书记家去也不合适,万一他也有睡午觉的习惯很可能还没醒。

    等到朱世灿端着茶杯出来,我们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随意聊着。

    “对了,书记喜欢什么?有什么癖好?我都不知道该带什么东西给他。”

    朱世灿摇摇头,“他的嗜好倒是挺简单,烟酒茶,没什么特别的,不过这些东西你送了也没什么意思,他家里绝对不缺。”

    “可是总不能空着手去吧,似乎有些说不过去。”我心里在计较着是拎点儿烟还是酒还是茶好些。

    朱世灿也没什么准主意,于是端起茶杯喝茶,却是并不回答我了。

    我想了想,送烟牌子太多,不知道他习惯哪种;送茶,种类太多,也不知道他好哪口儿。似乎也只有酒,无论喜欢什么酒,中国的白酒也无非就是茅台五粮y比较适合,那就干脆拎两瓶酒吧,反正是个意思。

    “你觉得书记找我会想要跟我谈些什么?”

    朱世灿放下了茶杯,“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多半也就是随便聊聊,关心一下你们公司的情况,大概会主要问问你那个网络公司以及投资电影的事情吧。这个着重也极为有限,详细不到哪儿去,你就放松点儿,抱着侃大山的心去就得了。”

    我点了点头,似乎是听进去了朱世灿的话,但是实际上我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总不能真的去侃大山吧?我想着如何把话题延伸一下,讨点儿政策上的便宜,这似乎才是对我最有利的方面。但是难度很大,我必须得有个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则就有点儿硬讨硬要的嫌疑。何况我还是刚开始跟领导接触,就给对方一个急功近利的印象,这就跟找死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了。

    四点左右,朱世灿站起来说时间差不多了,让我现在过去。

    出了朱世灿家的门,沿着颐和路往前走大约也就一百米不到的样子,我停下来,看看后头的朱世灿,朱世灿点了点头,示意就是这家。

    我伸出手,摁响了门上的门铃。

    门被打开了,是一个大约十四五岁的小汝孩儿,“你找谁?”

    “我找你爸爸,我姓石……”

    我说完之后,小姑娘点了点头。就像是个大人一般一伸手。“你进来吧。”

    我微微的有些纳闷,看这个小姑娘的年纪,应该是书记的女儿了,但是书记家就这么随便人进出么?也不需要问问清楚?

    但是先不管这么多,我跟在小姑娘身后,步子已经迈入了大厅。

    书记穿着一身挺家居的衣服,看到我,微笑着说到,“石磊来了,时间刚好,要是你早来一点儿,我都不在家。”

    我毕恭毕敬的递上去刚才从车上拿下的两瓶五粮y,“书记忙。我想着这个时间应该比较恰当。也不知道书记喜欢什么,就带了两瓶酒过来。”

    书记笑笑,伸手接过,顺手就摆在桌上,然后一指旁边的沙发,“坐,别站着。刚才那个是我女儿,下午我陪她去练了会儿琴,这不,刚回来。”

    我坐下,微微有些诧异,“练琴?”

    书记笑着往沙发背上一靠,“哦,小女儿家的,我让她学了点儿钢琴,也没指望她怎么样,就是陶冶一下情c,对她多少有点儿好处。”

    我还是觉得奇怪,怎么堂堂一个书记家的女儿练琴都没有个家庭教师的,“怎么没给她请个私人教师么?”

    书记挥挥手,“免得有人上门,这年头,能堵上的缝隙就全都给他堵上。我这个人有个怪癖,一般不让人到家里来。”

    这话一说,我就有些受宠若惊了,他的原意无非是说多了个经常上门的家庭教师,那些求他办事的人就多了一条路子,虽然未必管用,但是总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而他的习惯是公事在办公室解决,这次能把我叫到家里来,显然就算是对我表示亲近的举措了。

    只是,我不是太明白,昨天在会上说我年轻有为不过是官面上的话,比我发展迅速对市里的政绩帮助更大的企业家有的是,他为什么独独能够把我叫到家里来说话。

    “书记平日里很忙吧,估计都没什么时间陪女儿,石磊会不会耽误书记一家齐聚天伦?”

    书记哈哈一笑,“我们不要说这些虚的东西,我对你昨晚在会上说的那番话很有兴趣啊。昨晚宴会散了之后,我们几个人碰了个头,觉得你说的很好嘛,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一直都觉得自己在对于人才的观念上已经做的很不错了,经你那番话,我们也觉得的确还有些地方的工作做的不够……”

    我也不明白他这话究竟是褒是贬,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回答,“我也是自以为是,从一个外地来宁人员的角度上想了想。如果必须要先找到接纳单位才能办理这些手续,可能会阻碍一些人才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一些非专业性质的人才,如果能允许他们先在南京落户,然后再寻找发展机会,这样可能会对于更多的吸引人才有一点儿好处。不过考虑的非常不成熟,倒是给领导添麻烦了。”

    “不麻烦,这个建议很有见地,党委小组的几个主要成员都觉得你的建议不错么,工作方式可以改变,而且这个又不违反政策,却能切实的增加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很不错啊!”说着,书记站了起来,走到旁边的拒子上取了一个茶杯,亲自帮我倒了点儿茶水,放在我面前。这才又开口说到,“昨晚呢,后来我们碰头,说到你这个建议。建议本身很好,但是实施下去的确需要一些时间,一些固有的工作模式被打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然后我们又聊到你所说的网络发展……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办公室也都早已实现了网络管理,但是纵观整个南京市乃至江苏省。的确如你所言,在高科技这一块的发展相比较起其他的大中型城市,是显得要落后一些了。还有你投资的那个电影,我查了一下,对于宣传我们南京的文化,也是很有好处的么。”

    这倒是也好,他自己就把话题引导到我想要陈述的方面了。看来,他今天之所以要找我来,也是抱着相同的目的。这样,沟通起来就方便的多了。

    “从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有句话。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我们南京的珠江路电子一条街的发展不比中关村晚多少,但是现在。差距拉的已经很开了。早些年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是从电脑配件这些作为主要的经营方向,但是现在,中关村已经代表了国内网络产业的最高水平,而我们南京的珠江路,则还停留在作坊式的经营上。虽然也有三胞以及新华海这样的大企业了,但是即便是这些企业,其经营的主要方向却还是配件和整机销售。说白了,还是元件运营商而不是网络运营商。随着各地的电脑城和电子一条街的产业发展,珠江路原本建立很早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反正是他先把话题树立起来的,我也就不怕沿着讲下去,根据我的猜侧,跟他的思路应该基本吻合。

    听了我的话,书记点了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啊,我们经过了十年的发展还是一个作坊式的电子一条街,而中关村却已经具备了美国硅谷的雏形,这个差距不可谓不大了。”

    我赶忙接嘴说到,“现在各的都在迎头赶上。我是从武汉读的大学,在我毕业的时候就听说他们已经开始了光谷的筹备,那是一个无限接近于硅谷运营模式的高科技发展的小型特区,到现在已经初具雏形了。他们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吸引各地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就是因为他们在政策上给予了相当大的倾斜。我倒是在想,这样的模式是不是可以进行复制,我们的珠江路上现在已经有一些小型企业开始关注于这些方面的发展了,不单单只是依靠电脑配件的买卖生存,如果市里能够给一些政策,加上正确的引导,我觉得让这些非常有冲劲的年轻人迅速的站稳脚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他们现在,很多人,都挣扎的很惨啊!”

    书记蹙着眉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你说说看,我们发展这些产业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南京的历史决定这是一个文化积淀异常浑厚的城市,而网络产业,特别是在电子虚拟的产业上,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比如98年才建站供人浏览的西祠胡同网站,原本只是一个私人bbs空间。当时的条件简陋到只有一台服务器,三两个程序员而已。但是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们就顺利的实现了江苏省内浏览率和日pv量最大的bbs网站,从而顺利的被elong看中,进行了收购。前两年的时候,谈到中文bbs社区,西祠绝对是国内的个中翘楚,凭其当年的流量,名副其实的做到了第一中文社区的地步。但是这两年,随着国内其他的bbs的迅速崛起,加上一些其他网站的经营策略倾斜,天涯、腾讯甚至猫扑等等,在流量上已经实实在在的超越了西祠。虽然西祠和elong未必承认,但是现在的西祠,实实在在的沦落成为了一个二流的bbs运营商,而且在经营模式上过于单一,产品也没有实现多元化,跟传统产业挂钩太少,导致了日前的衰败局面……”

    “好像你对这些很有研究么?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出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我笑了,端起茶杯轻轻的吹开飘在表面上的茶叶,喝了一口茶,“研究倒是谈不上,但是因为自己的公司目前的经营方向问题,我花了不少工夫去调查这些东西。elong本身当年是创造了一个国内网站经营的奇迹的,其运作模式跟当时国内的网站运营模式有非常大的区别。那个时候,国内的网站多数都是跟新浪、搜狐、网易这些一样。走着多元化齐头并进的路子,可是门户网站毕竟有限,elong就另辟新径,走单一产品路线,这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必然条件。但是,走单一产品就必须意味着行业垄断,当出现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之后,大家互相残杀。结果不是双赢而是双败。在盈利模式,elong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方式,通过增加酒店的到客率,从酒店方获得分成。但是,bbs网站的赢利,就不是如此了。他们当年没有好好的利用鼎盛时期的人流量去实现产品转型,也不肯跟传统行业挂钩,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如今西祠的不景气。如果他们当年的思路拓展开来,逐步实现产品转型,将当时的人气转移到他们的新产品上去。现在就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一个局面了……”

    书记显然对于这个话题不甚了了。但是兴趣摆在脸上,他坐到我旁边,从桌上拿了一支烟。我赶忙对火帮他点上。

    他吸了一口烟之后说,“你现在做的是网络游戏吧?你来说说看,这个产业的前景如何?”

    “上海的盛大想必书记不会陌生,陈天桥当年从代理韩国一个游戏开始,仅仅三十多万美金的投资,现如今,他已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网络游戏运营方面的数一数二的人物,多项的世界第一的数据能够很充分的说明这个行业的前景。虽然盛大的盈利模式也在做着一些调整,但是日渐式微,这两年盛大的发展显然停滞了下来。这也说明这个行业的竞争是越来越强了。而且游戏者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虽然盛大一直都在致力于尝试新的盈利模式,但是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成功(这个在去年得到了解决,但是本书叙述的时间还在盛大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但是不管如何,从这些企业的发展上就可以看出,纳斯达克崩盘带来的全球网络产业的萧条,已经逐步的过去,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更为现范的市场和日渐成熟的经营模式。如果我们南京在这样的网络产业复苏的时间段不走进去,等到网络全面开花结果的时候。恐怕就有点儿来不及了。两千年的那些全球网络产业雪崩,完全是因为这个行业的不成熟以及不规范造成的,这一点跟97年之前的海南的房地产有的一比。不现范的市场带来的是虚假的繁荣,其破灭是发展现律。但是现在面临的是一个相对成熟而且规范的市场,人们的狂热也悄然退去,更多的是理性发展。我想,在有关政策的扶持之下,拥有文化积淀的南京,在这个行业里崭露头角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我的一番长言,让书记沉默了。

    他半晌都没有开口,而是低头端着茶杯,却也不喝,只是一口一口接着抽烟。

    我想了想,接着说,“所有的网络产业,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资金的初期投入很小,但是到了中期的投入异常的巨大。这就使得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凭着热情就能够开发出一个很好的产品来,但是由于市场的限制,很多人无法拿到中期发展必要的投资,直接导致了许多产品的胎死腹中。如果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热心于此的年轻人就将面临更多的机会,机会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外资以及国内风险投资商会迅速的进入这个行业,有人有钱,发展会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书记突然笑了,“好你个年轻人啊,说了半天是来找我讨政策的。你说的是不错,但是好像这些都不是一任领导可以完成的事情。从初期的政策讨论到后边的产业发展,这至少需要个几年的时间吧。我还能在这个位置上看到实现的那一天么?”

    我狡黠的眨眨眼睛笑一笑,“这就要看书记是为了个人政绩还是为了城市发展了!”

    书记笑得更厉害了,他站了起来,走到客厅的正中央,“好哇,大帽子就给我扣上了。我要是同意你的观点,倒还没什么。要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