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奸诈人生 > 第 51 部分

第 51 部分

是为了说反正要跟我见见面,就让我参加这样的公事聚会吧,估计多半有他的原因,等待一会儿他自己揭晓谜底算了。

    就当我们正在各自琢磨着心事的时候,那个老外突然站起来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脸上还挂着欣喜的表情。我正低着头想着自己的心事,一下子没能进入角色,除了听清楚他最后一句“do you carry with ?”之外就什么都没听清楚了。不过看他张牙舞爪的样子,也确定了他跟我一定是从前见过,而他现在想起来了我还没想起来。

    朱世灿大概一直都观察着全场的变化,所以那个老外的话他听得很清楚,看到我迷感的表情,就知道我没听清楚,便小声的告诉我,“他说他终于想起来之前跟你在哪儿见过了,还说是在上海,并且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问你还记不记得他!”

    上海?我还是想不起来,并且那个老外还说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就更想不起来了。

    可是那个老外已经离开他的座位,走到了我的身边,虽然四十出头的年纪了,但是却很是调皮的眨了眨眼睛,“oh;oh;you don≈039;t reber ?”(以下为了方便全部改成中文对话,实际上石磊和老外说的都是英文)

    我听了老外的话茫然的摇了摇头,王航则站起来顺便帮我介绍,“这位是彼得先生,国际大导演。”然后告诉彼得我的名字,“这位先生叫做石磊。”

    彼得听了还是调皮的鼓起了腮帮子,然后吹了两声口哨,调子是beatles的《hey jude》,我恍然大悟的同时,彼得又说,“哦,石,现在你能想起来了么?上海的外滩……”

    我大笑着站起,想起年初的时候,我第一次去上海见方达夫的那次,曾经一个人悄悄的到了,并没有事先告诉方达夫,然后站在上海外滩边上,遇见了一个老外。然后跟他飙了超过半个小时的口哨,吹的全都是beatles的歌儿。

    “哈哈,原来是你。我刚才进来就觉得你眼熟,原来是beatles……”我和彼得的手握在一起,两个大男人就像是两个顽童一般哈哈大笑。

    其他几个人都有些不明白,什么beatles,还是朱世灿出言问到,“石磊,什么beatles啊?你和彼得到底怎么认识的?”

    我笑着跟彼得松开手,然后扭头告诉朱世灿怎么回事……

    “就是这样,所以彼得刚才说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等到我说完,众人面面相觑,很难相信两个大男人竟然会像是小孩子一样赌气,直到吹口哨把自己的腮帮子吹到麻木。

    停顿了一会儿,众人一起大笑起来……原本大家彼此不相识的陌生感,就因为这个小小的c曲而变得宽和起来。

    既然这次的饭局王航是召集人,他自己也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人位上,我们也就都不说话,只是安静的喝着茶,等着王航自己开口。

    喝了两口茶,似乎那两个老外先有点儿坐不住了,于是王航才缓缓的开了口。

    “先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好莱坞的导演,刚才已经介绍过一位了。彼得,是导演,而他身边那位费舍尔,是彼得这部电影的副导演。这两位有一个是彼得的旧识,呵呵,这让大家都有点儿意外。石磊,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二位提到过的朱世灿,你们可以叫他十三少……”

    彼得听了王航的话,笨嘴笨舌的用英语将“十三少”这两个单词在嘴里打滚。朱世灿连忙笑着说,“你们还是叫我十三吧……”

    彼得和费舍尔这才笑着重复了一遍“thirteen”,然后彼得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客套的话语,我们也只是一笑,点头示意。

    “是这样,十三少已经知道了一些,这二位的现在在拍一部电影,还没开拍,投资等等已经到位了。第一呢,他们这部电影要大量的用到南京很多景点来做场景,之前他们通过正常手续向南京园林局进行审批了,我们原先想的都是如果自己能审批下来就不用麻烦十三少了。但是前天结果刚刚出来,很遗憾,由于这部片子耗时将会比较长,而且一旦拍起来,那些景点会需要有些时间段的清场工作,所以园林局不通过也在情理之中。

    这也就是前两周我就已经跟十三少打过招呼的原因,希望十三少能够多帮帮忙,疏通一下,我记得不错的话,现在管理这个方面的人,应该是十三少父亲的老部下,看看疏通疏通。第二呢,就是为什么今天要把石磊也请过来,石磊大概也有些奇怪,这件事似乎跟你不太相干,为什么我要叫你来呢?是这样,石磊的父亲我记得不错是历史系的教授同时还是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吧?”

    他说到这儿我c了句嘴,“退下来好几年了……”

    王航手挥挥,“那没关系,这方面的人脉还有。”

    说实话,听到他这句话我心里未免有些不舒服,搞得好像他不是在求我办事,而是在吩咐我似的,什么叫做“没关系,这方面人脉还有”?我石家该了你的?

    因此,没等王航说下去,我直接沉着脸站了起来,“不好意思,你们先聊着,我去下洗手间。”说完也不顾王航有些惊诧的脸色,径自离开座位拉开门出去了。

    站在大门口,我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之前对于王航的印象非常好,觉得他很有风度,是个不错的官场上的人,倒是没想到真正私下一接触,居然这么盛气凌人,干嘛?当官当成习惯了,好像我还真不是你的属下,加上你又是来找我办事的,无论如何都要客气点儿吧?拿着领导的那一套来压我,当时在做年终总结报告呢?

    不过估计他们里边也看出来我情绪有变化了,看看他们怎么弄吧。

    朱世灿站在我身后,“来,给我支烟……”我回头看看他,没言语。朱世灿见我不理他,一把把我手里的半截烟抢走了,堂而皇之的放在嘴边抽了起来,惹得我又好气又好笑。见我笑了,朱世灿才笑着说,“干嘛?王航那语气让你觉得受不了了?”

    “好像他是来请人办事的吧?我石磊没欠他什么?”

    朱世灿抽着烟笑,“既然不喜欢,就直接走,干嘛还站在门口抽烟?”

    我瞪了他一眼,“说实话,换个其他的人试试,我肯定直接走人了,就是看着他是王茜的大哥的面子上,我才还愿意站在门口,看看他究竟会怎么样。

    想什么呢?又要让我搬我们家老爷子出面,又要装得跟尊大佛似的……”

    朱世灿哈哈大笑,频频点头,“嗯嗯,这才像个不到三十岁的性情中人,以往总觉得你太老成了……”

    我没好气的打断他,“少跟我来这套,你小子比我老成多了。”说着,我劈手抢回我的烟头儿,又搁在嘴上抽着。

    “刚才你脸色变了出门,王航就问是不是他说错话了,就连那俩老外都咂摸出不对劲儿了,然后我点了一下,王航立刻惊觉这不是在他的海关,他平时这样居高临下的说话说惯了,你担待点儿。他之前当过多年的兵,习惯了这种上下级之间说话跟纪律似的方式,哪儿像你们商人,一个个老j巨猾,逢人只有三分真话的?”

    我也笑了,啐了朱世灿一口,“呸,你们这些政客才j猾呢,我们哪儿敢跟你们比啊?”

    “行了行了,不管怎么说,还是先进去吧,本来王航想自己追出来的,但是我觉得不太好,于是才出来的。”

    台阶已经摆在面前了,我不可能死都不肯上轿子,于是默默的转身,跟着朱世灿一路回到包间。

    看到我进来,王航立刻站起来笑着说,“刚才不好意思,习惯了习惯了,在单位都这样儿,咱俩都快成亲戚的人了,石磊也别跟我太计较了。”

    听王航这么说,我便也笑笑,“我也是年轻,脾气大了点儿,王大哥你接着说。”

    “那好,那我就接着说正事儿。石磊你父亲有几个学生,现在好像在这个园林部门倒是有几个把持着一些部门的,你也知道,毕竟是搞审批,不是说行政命令,光是让十三少这边出面也不太好,显得有些仗势欺人了,所以就想要让你用你父亲的名义,去跟那几个领导先套套近乎,然后一起吃顿饭,跟十三少一起见见他们,把这事儿给c持的更人情一些。”

    虽然王航已经竭力的调整了他的口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话说出来还是有点儿别扭。

    很简单,拍电影是他的事情,王航和朱世灿什么关系我不知道,不过都是从政的人,相互帮扶没什么太大问题,但是我一介商人身份,俗话说商人是无利不起早,你这样纯人情的忙,干嘛要这么兴师动众的把我架到这儿来谈?似乎更为妥当的地点应该是这头跟朱世灿先打好招呼,然后跟我以纯粹王茜大哥的身份见见面,一起吃吃饭喝喝茶洗洗澡什么的,然后顺便提一提,我是断无可能不帮忙的。但是,这放在台面上说的事情,似乎我至少要知道我能得到什么利益吧?再者,王航究竟为什么要帮这两个老外?好像他们海关跟好莱坞的电影完全是不搭界的。

    心里一来略有不满,二来还有疑问,于是我先用英语对彼得和费舍尔说了句抱歉,然后改用中文问王航,“王大哥,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帮彼得和费舍尔么?你们海关又不是商业机构,没理由投资电影吧?”

    王航似乎是早就知道我会有这么一问,笑了笑解释说,“如果我告诉你,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我写的,你会不会很吃惊?”

    我一下子就呆住了……不是会不会很吃惊,而是一定会相当吃惊。王航?一个转业的军人,加上他海关官员的身份,写剧本?而且这个剧本还被好莱坞看上了,并且成功的拉到投资打算开拍?

    “这部电影讲的什么内容?”我咳嗽了半天,才终于问出了口。

    “后唐李煜,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

    看到王航似乎颇有点儿自得的样子,“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这段历史连中国人都不见的搞得明白,两个老外来拍?”

    王航也笑了,“其实是这样,我之前当兵的时候就是在海军的后勤部门,比较闲,从小就喜欢写两笔,也是受我们家老爷子的影响。本来对于五代十国那段的历史就非常有兴趣,对于李煜这个人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后来写了一篇中篇小说,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剧本前身。这位彼得先生虽然是个美国人,但是你千万别小看他,他同时是个中国文化迷,尤其迷恋中国的古代诗歌,对于李煜的诗词也是推崇有加。他是在一本中国杂志上看到我那篇小说的,当时就找杂志社联系,然后最终联系上了我,反正后来就有了这个剧本,他和费舍尔先生四处拉投资,终于在一个月前把投资拉到位了,于是枷就……”

    这样一说,我恍然大悟,但是同时立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第三卷 风云突变 第二章 电影投资

    “等会儿,你说彼得是个中国通,他能看懂你的小说?”

    王航哈哈大笑,然后看了看一直在喝茶的彼得,“他本身是个中国通,中国字也许我还没他认识的多,但是,他是那种典型的会听不会讲的,你刚才说的,他全能听懂,但是你让他说中文,他就不行了。”

    我一下子又呆住了,彼得也微笑着看着我,微微的点头,仿佛在印证王航的话,证实他的确听得懂一样。

    可是,刚才好像我堂而皇之的称呼人家为“老外”……我头上的冷汗当即就下来了。看看朱世灿,他好像也使劲儿憋着,但是耸动的肩膀显然已经出卖了他。

    这个倒是让我想起从前的一个笑话,说是俩中国,出国留学,有一回在一个餐馆里吃饭,看到隔壁桌有个高大威猛的外国帅哥,于是就仗着人家听不懂中文大肆评价,一会儿说人家长的帅,一会儿说人家p股翘,最夸张的还点评人家不知道性能力如何……过了一会儿,外边走进来一个很瘦穿着暴露而且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个帅哥很热情的迎上前去拥抱并且口称honey。这俩立刻很不屑的说这个帅哥怎么找了只野j,而且看上去还像是那种吸毒的野j,结果这下那个帅哥立刻走了过来,彬彬有礼的用非常标准的中文对她们说,“两位美丽的女士,你们评论我长得帅我非常感谢,但是她是我的女朋友,请不要用野j这样的词汇去侮辱她,她只是身体不太好,所以才浓妆艳抹掩盖苍白的脸色而已……”这下,两个中国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d钻进去。

    我正这儿汗流浃背的,那边的彼得用结结巴巴的中文说了三个字。“对……不……起……”然后改回到英文,“我不是有意不告诉你我听得懂中文的,只是根本没有涉及到这个话题。不过,石你很有趣,那句‘老外’很生动,我们在美国的时候偶尔也会这样称呼我们的好朋友,相互打趣……”彼得这番话里,最让人尴尬的就是“老外”两个字他们居然是用中文说的。

    不过彼得这样一说,反倒是让我之前的一些惶恐被取消了,看得出来,开朗并且有几分孩子气的彼得不介意这样的称呼。

    于是我笑着说到,“抱歉,只是习惯了,大家都这么说……”

    彼得冲我挤挤眼睛,“没关系,对于你们中国人而言,我们的确就是‘老外’哈哈!你们对我们美国人来说,也是‘老外’!”

    笑了一阵之后。我正色说到,“既然彼得先生听得懂中文,那我还是用中文表达吧,英文表达总觉得有些别扭……”看到彼得点了点头,我又接着说,“王大哥的剧本是关于五代十国的,一个古装戏拍起来非常的耗时耗力,而且在园林局那边估计有很多场景需要修饰之后才能投入拍摄,这些的资金是很大量的,所以,我想问问,你们的投拍资金是多少?抱歉,我本不该这么直接问你们的资金,但是就像是以前曾经拿过奥斯卡的小金人的《末代皇帝》那部电影一样,投资恐怕是相当巨大的,所以我也不得不问……”

    彼得点点头,似乎完全能够理解我的问题,“我们目前的资金是两千万,哦,是美元,但是投资方是我一个好朋友,他知道我这个人的习惯,拍电影几乎没有不超出预算的,所以虽然我没有就资金问题跟他后续沟通,但是基本上我了解他,他应该还准备了一些资金等着我超出预算,包括如果后期资金真的不够的情况下,我自己也可以投入一部分,总的来说,三千万的资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听完之后,陷入沉思……

    说实话,对于这个我非常有兴趣,我手头目前大约有一亿两千多万人民币(由于龙大只拿了一千万,因此斯诺实业的股票c作上我们的赢利大约是一亿四千多万,而当时我们的投入是一亿零五百万,我自己的投入是五千万,最终的收益便达到了七千万左右,加在一起,我的资金已经超过一亿两千万了。)。我这几天在浙江,就是去跟那边一家游戏公司谈判,想要直接收购他们公司,他们那边开出来的价码不高,一百多万而已,我这边找过一些行家做评估,说这款游戏开发完成所需要的资金有限,关键在于后期的广告投放和宣传以及公测期间的免费运营等等,总投入资金应该在五千万上下。我占通达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大约个人投入是两千万,也就是说我手头现在有一亿的闲置资金。虽然网游上线经营之后,还有更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整个的研发过程加上前期宣传,大概也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了,而一部电影从投拍到收益,整个周期正常也就是在一年左右,到时候如果这部片子票房良好,我就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我的网游产品上,并且可以开发一系列的跟网游有关的产品……

    我真的心动了……

    “彼得先生,我能问一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么?”

    彼得笑着说,“石,你说吧。”

    “如果三天之内我们帮你把审批手续办下来,请问,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让电影进入院线上映?”我这句话问出来,王航和朱世灿立刻就猜到了我的意图,于是一齐看向我,我之所以明知道一部电影从投资到回报的时间在一年以内,但是还是要去问,就是因为这类史诗般的电影,加上彼得这个人是个中国文化迷,弄得不好就会像王家卫之类的人一样,一部电影给你拖个两三年都迟迟不能出台,我的资金可不能这样被困在里边,那会耽误我太多的事情。

    彼得大概也能猜出我一点儿意思,于是跟身边的费舍尔笑了笑,“拍摄周期不会超过三个月,后期剪辑等等,也大概就是三四个月的时间,加上审批以及院线的安排,西方上映时间大概在八个月左右。你们中国这边就难说了,审批手续相当的麻烦……”

    我直接打断了彼得的话,“如果这部电影有中国国内资金的背景,是不是就不算纯粹的进口片,从而在审批和上映的时间上会加快许多?”

    彼得笑着回答,“理论上是这样……不过,石的意思是说你想要给本片投资?”(文'心'手'打'組'手'打'整'理)

    朱世灿立刻小声的提醒我,“石磊。你会不会冒险了点儿?”

    我笑着制止了朱世灿继续说,而是对着彼得说到,“我们先不说投资的事情,我想知道的是,咳咳……”我停顿了一下,“恕我直言,彼得先生的名字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对于彼得先生从前拍的电影我也不了解……说得直接点儿,就是,我不知道你的完成能力如何,我可不想看到计划制定的很完美,但是到时候迟迟交不了货,碍于国际友谊我又不能把你们怎么样……”

    彼得哈哈大笑,“石,你过虑了。不过你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心驶得万年船’所以你的担忧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我是一个商业片导演,并不是艺术片导演。一个商业片导演是不会像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