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宋朝探花郎 > 第四三一节 山雨欲来

第四三一节 山雨欲来

?”

    另一个校尉白了他一眼:“多读书。这是形容既然有大事发生。”

    “大事,汴梁会有大事?”

    “有,安平侯即将与李公、寇公出海,各商盟已经忙乱的差不多了,此时都安静下来查看还有什么疏漏,不静下心来怎么查漏。”

    “那市集呢?也没人了怎么回事。”

    这校尉想了想:“还记得上个月没给你发俸禄,又让你凑了十贯钱的事。”

    从河北刚调过来的校尉点了点头:“当然记得,咱没敢问这钱用在何处,怎么用。”这校尉心说,怕是给上面的人打点用的,好自己安排一个好差事什么的。

    汴梁城在皇宫职守多少的这校尉回答:“不,是大伙凑钱去买份子了,虽然你是新来的,也不能不把你当自家兄弟看。咱们营凑了差不多一万贯,买的是阿苏山熟丝坊的份子,这是安平侯照应。”

    “这次汴梁城寻常人家也有买,但他们买的就未必有这么好了。我家邻居背着钱跑了好几天,最终才买了一个筑紫岛小煤矿的份子。”

    听完这话,新来的校尉连声道谢。

    道谢之后又多问一句:“这最好的份子是那个?”

    “恩。”

    京城这个校尉想了好一会:“听老曹家的人说,是南海文化传播社和高丽瓷业海商会。”

    “买不到?”

    “买不到!不过,我有。”

    “你,你有?”

    “我有,是早两年前老曹家三哥儿帮我们这一营兄弟买的,听说当年一贯钱的份子现在值六贯钱,我妹子出嫁。三十张南海文化传播社的份子票,就让她婆家不但回门礼加倍,亲家兄还特意送了两坛酒一只羊过来。”

    这位外来的连连乍舌,厉害。

    “我,我当初打幽州之战时斩三首,夺一旗。这会家里还有两块银砖,有没有门路,我买好酒谢你。”

    “恩,标准十两砖?你小子也太不节俭了,斩三首夺一旗少说百贯的赏赐,你花完了?”

    “不是,是大标五十两砖。”

    “这还差不我,我给你说一条门路,换班之后找咱们指挥,让他帮你买点安平候家乐哥儿旧衣号的份子。别嫌弃,不懂门道的人才多问,你就想一句话,安平侯能让自家亲弟弟去作没谱的事?”

    “懂,懂。今晚上我请酒。”

    汴梁的市集冷清了,作生意的商人们也无心开店,更何况这些日子没谁会来店铺采购,除了生活必须品之外,奢侈品店、华服店的生意早就停了。

    有钱的都开始合股投资,无论是买家,还是店家。

    别说是有钱人,就是寻常的脚夫,存上几百个大钱也要参与到军办票号放一回印子钱,这一年能把一百钱变成一百三十钱就足够让人乐呵了。

    汴梁已经是全民凑钱准备到倭岛发财。

    话说武清港。

    曹玮是这里的防御使,他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了,苦。

    耶律隆庆亲自来过一次,送了一份厚礼给曹玮,就提了一个要求,送一千人去倭岛,只要不是遇上大风浪船队全翻了,一千人当中最多不能超过两人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