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言情小说 > 穿越养娃日常 > 491高情商

491高情商

肆寻找画作和颜料。而她本身又是个医痴,只要上街必定要到药铺中看一看。

    她们两人在外边逛了这么长时间,小鱼儿没有找到想要的颜料,她也没有寻到心动的药材或药方,亦或者其余医用道具。可如今,宋玉安轻轻松松就给他们送来了。

    长乐心中感慨万千,再次在心中感慨这位玉安哥哥的人品和处事能力。那绝对是,杠杠的。

    这时候徐二郎领着长安和荣哥儿回府了,长乐也就止住话头,不再说些什么。倒是小鱼儿还在小声和宋玉安嘀咕,“我爹可忙了,中午都没回来用膳。连带着我大哥和三哥他们,都跟着爹爹跑腿,连个中秋节也过不好。”

    宋玉安道,“叔父万事以朝廷百姓为重,如今坊间市井到处都是叔父爱民如子、公正廉明、嫉恶如仇的传闻。”

    小鱼儿骄傲的挺起小胸脯,“那是,你也不看那是谁爹爹。”

    小鱼儿还想再和宋玉安科普一下,自家爹有多了不起,瑾娘就嗔了她一眼,小鱼儿赶紧闭住嘴,欢快的带着长绮迎上去,“爹,你们可回来了,就等着你带着我大哥、三哥回来吃晚饭呢。”

    徐二郎拍拍小鱼儿的肩膀,张口问宋玉安,“何时过来的?坐下说话吧。”

    宋玉安行了一礼,随后又含笑和长安以及荣哥儿打了招呼。

    丫鬟们端了热水和毛巾来,瑾娘伺候徐二郎擦洗过手脸,就又忙着让丫鬟们快些把菜肴端上来。

    长洲和长晖饿肚子好一会儿了,之前要吃糕点他没让,担心到时候正经饭吃不下。如今两小子可怜巴巴的捂着小肚子站在地上看着他们爹,那眼神巴巴的透着恳求,就是想让他们爹别说那么多话,赶紧开饭吧。再说下去,他就要少两个儿子了。

    晚膳很丰盛,今天的菜肴有平阳口味的,京城口味的,辽东口味的,同样还有通州和蕲州口味的。

    宋玉安也算见多识广,可桌上有几道菜,他还真吃不出来是哪里的。不过想到叔父出身西北平阳,又是在辽东发迹,宋玉安心里就闪过了悟。

    饭桌上免不了说起最近两日通州城内的动静,宋玉安隐晦说了他听闻的消息。长安和荣哥儿闻言吃惊的声音都提高了,“什么?官府找到丽家库房的事情,已经传到世面上去了?”

    宋玉安微颔首,“倒也不是传的人尽皆知,只是在某个层面上流传。”又说,“我随同窗今日在镜湖游玩时,偶然听见有几个富贵打扮的公子,轻声嘀咕了几句。原还以为是假的,莫不成此事当真?”

    其实看长安和荣哥儿的反应,宋玉安已经可以断定,这事情确实是真的。但他还是有些意外,世家的库房啊,即便没有藏在深山老林中,也必定藏在湖泊地道底下。依照世家谨慎的性子,知道这事情的必定只有每一代的家主,或是继任家主。这事情若没有内贼透漏,想来即便外人有所想法,也不一定确认世家当真有别的库房,更甚者还把这库房找了出来,这有点厉害啊。

    徐二郎没有阻止长安和荣哥儿,两人就明白父亲的意思了,就把事情大致经过和宋玉安如此一说。

    宋玉安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丽三娘子此人他也是知道的,来到通州后,他们一行人有目的的收集了许多与衙门和总督府有关的讯息,丽三娘子此人也是此时入了他们的眼。

    不过到底都是读书人,尽管觉得丽三娘子此人的行为不太妥当。但那也不是他们的亲故,他们也管不到人家头上,为人君子更不好口出诋毁之言,所以将此人轻轻揭过不提。只是,没想到这事情中还有丽三娘子的手笔,当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徐二郎开口说,“之后可有闲暇?”

    宋玉安颔首,“有的。叔父可有什么吩咐,但说无妨。”

    “你父亲说你来通州,是想见见世面。”其实这个世面具体指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徐二郎这边动作大,造成的影响肯定足够深远,那说不定就要在史书上多写几笔,是肯定要青史留名的。往小了说,如今正在发生的事情,指不定会出现在来年春闱的试卷上。

    没有什么比融入其中,静心感受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利与弊,而宋玉安诸人所来的目的,也是为此。

    徐二郎说,“若得空,便和长安一道过来给我打打下手。”

    这提携之意就非常明了了,宋玉安怔愣之后立即起身行了一礼,“有空的。多谢叔父给玉安机会。我不瞒您,我还正想开口求您给个机会,让我在您跟前跑腿长些见识。还是叔父懂我,这就满足了我的心愿,玉安谨敬叔父一杯,聊表谢意。”

    徐二郎喝了宋玉安敬的酒,瑾娘肉眼可见发现,宋玉安与长安、荣哥儿之间的关系,好似更亲厚了。

    可这是为什么啊?

    瑾娘挠破脑袋也有些想不通,最后将之归咎于,宋玉安情商太高,太毁做人。

    他是青阳书院下一任山长,按理虽会参加科举,但殿试过后指定会回到书院教书。他不踏足仕途,对科举的名次就不会有什么要求,那如今这个“跑题”的机会,对他来说就无足轻重。

    更何况,依照宋玉安的机敏聪慧,再有宋明乾以及宋家叔辈、祖辈的指点教导,宋玉安殿试高中绝对不是夸口。

    徐二郎如今的一应动作,宋家肯定会拆开了揉碎了说教给学生。难道宋家祖辈教人的本事,还没有徐二郎高?

    那指定不会。

    所以这个“学习”的机会,当真可有可无。可宋玉安就是能将话说的那么中听,让人听到心里觉得舒服的不行。那这小子这口才和情商,真是了不得。

    他哄他们这些长辈,都如此手到擒来,这以后若是成了亲,哄他媳妇,那还不是一哄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