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言情小说 > 穿越养娃日常 > 348重逢

348重逢

个两层小楼,那在整个河州都很罕见呢。

    更不用说这里买卖的东西当真丰富多彩,从吃到用到玩耍的,样样齐全。不仅做工精致,还品种丰富,当真让人大开眼界。而百姓身上穿着的衣着虽然谈不上富贵,但也显示家有余财,这都比河州要好许多。

    坐在徐二郎马背上的长晖见状就嘀咕“河州和京城差距还是有点大,爹爹要努力啊。”

    这一两沧桑的语气,可被提多辛酸了。然而,这副努力装大人的模样,也是很好笑就是了。

    不说来往的百姓们见到了,忍俊不禁噗嗤笑出来,就是瑾娘和徐二郎,也被逗的不轻。

    瑾娘想问儿子,“你怎么只让你爹爹努力,怎么不说自己努力一下,为河州百姓谋福祉?”结果就见徐二郎很是郑重的应了长晖一声,“好,爹爹努力。争取让辽东所有百姓都和京城百姓一样富裕。”

    瑾娘:“……”你们父子说吧,我就不插嘴了。

    马车走过热闹繁华的朱雀大街,很快拐到柳树胡同口。正要进去柳树胡同时,瑾娘诸人突然听到一声有些熟悉的声音,响亮又欣喜的唤了一声“士衡?”似乎是徐二郎回了头,那人看清楚他的模样,登时朗声大笑出来,“哈哈哈,还真是你。我下衙准备归家,就看见你们这一行人从前边拐过,我看你背影有些眼熟,赶紧过来瞅瞅,结果让我逮个正着。”

    这说话的人可不正是下了衙门,正准备归家的宿迁么?

    也真是巧合,宿迁就是从马车窗口往外边瞅了一眼,就见到个熟悉的背影。他脑子一灵光想到徐二郎也是这几日到京,当即觉得这就是缘分。

    他让下人驱马车赶紧跟上来,结果就这么巧,是徐士衡无疑。

    瑾娘一听是宿迁过来了,就让长乐几人都下马车。宿迁是徐二郎知己好友,伦理是他们世伯,几年未见,他们是该下去见了礼。

    宿迁此时已经走上前,看见几个孩子要下马车,连忙出手制止了,“都别下来,赶紧坐上去。赶了十多天的路,孩子们都累的很,就别折腾他们了。我也就过来瞅一眼,和士衡说上两句话。”

    又连忙制止三胞胎,“听伯伯的,可别下来了,咱们头一次见面,伯伯没给你们准备见面礼,你们要是行礼,我岂不尴尬了?都歇着,等伯伯下次过来,你们再来见礼。”

    三胞胎闻言看看爹娘,得到爹娘的首肯便应了。但为示对长辈尊敬,他们即便没下马,还是举手揖了一下,就连有些骄纵的长绮,也矜持的福了福。

    孩子憨态可掬的模样,可把宿迁乐坏了。别人家的孩子真是怎么瞅怎么好,但是一想到自家里那个和三胞胎差不多的混世魔王,宿迁脸一僵,觉得这么大的孩子,好像也没那么可爱了。

    长绮几人讶异的看着下面那个伯伯,一会儿笑的花似得,一会儿又是个苦瓜脸,这变脸的功夫可太好了,比长平哥哥都好。

    徐二郎走进了和宿迁说了几句,稍后两人不知道嘀咕了些什么,瑾娘就见徐二郎眼睛似乎眯了眯。然后徐二郎似乎说了句“回见”,宿迁就拍怕他的肩,转身走了。

    临走还没忘记与瑾娘几人打了招呼,并说过几日携夫人与几个孩儿过来府中做客。瑾娘自然赶紧应了,还说让他们早些来,她好长时间不和宿夫人说话了,怪想她的。

    作别宿迁,一行人继续往徐府去。因为他们在胡同口耽搁了一会儿,此时府里的人早就得了信,已经迎了出来。

    当然,出来的只有徐母和翩翩。徐母还是老样子,一点不见苍老,看起来还精神的很。也兴许是儿子屡屡立功升官,她与有荣焉,这精神头比以前更足,甚至看上去更体面富贵了。

    而翩翩,小姑娘此时完全张开了。若早先她的面容还犹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此时那鲜花早已盛开,不仅绮丽明媚,还芬芳逼人。

    翩翩容貌盛丽,灼灼其华,一双眸子更是灵透妩媚,看上一眼让人心都酥了。

    但是因为姑娘持身以正,所以即便容貌偏向妩媚妖艳,气质却典雅不凡,仪态万千,真真是个让人想娶回家好好疼宠的姑娘。

    可惜,这姑娘有主了,且马上要嫁人了。

    瑾娘一念及此,心登时酸了,眼圈也红了。

    她下了马,和徐二郎上前,两人搀扶住有些眼圈也有些晕红的徐母。

    徐母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看看儿子看看媳妇,再看看下边那么多出众的孙子孙女,真是觉得在满足没有了。

    府门口到底不是叙话的地方,且因为他们来时动静大,隔壁两户人家已经开了小门,有下人探头探脑查看动静。

    今日恩便搀扶徐母回了宅子,徐二郎扶住徐母左边,瑾娘在右边,至于翩翩,她挽住嫂嫂另一边,看看兄嫂,看看长乐小鱼儿荣哥儿,再看看三胞胎,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她满腔都是思念,此时有千言万语要和嫂嫂说,但如今时机不对,只能等晚上或明日了。

    也好在陛下给了哥哥一个半月的假期,他们有的是相处的时间。但随即翩翩又想起,五月初就是她出嫁的日子,满打满算,她也就在家留半个月了,不由心酸,又是心甜。当时眼圈一红,又是一热,不知究竟该做出反应才是。

    诸人进了翠柏苑,此时戏班子早就撤了,而徐父懒散的坐在花厅左手那张玫瑰雕花的黄花梨木椅子上,手里还转着两个文玩核桃,一副世家大老爷的模样。

    他奕奕然的品茶,看着走进来的诸人,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漫不经心的挑着眼皮子,说了句“来了。”

    瑾娘嘴角一抽,三年不见,徐母变化不大,徐父变化倒是挺大。不仅更显老了,也更有老太爷的范儿了。只是徐父还没有把“老太爷”的精髓学到位,那动作言语有些不伦不类,看得人牙疼。

    徐二郎“嗯”了一声,一边将母亲送去坐下,一边率先跪了下去,瑾娘紧随其后。长乐小鱼儿以及几个小的见状,也都端端正正的跪在爹娘后边。